黑龍江公務員申論範文

  申論文章可能是很多黑龍江公務員備考考生的一大難點,想要取得高分,範文應該多看,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並舉 夯實網路強國之基

  中國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已21年,這21年以來我國已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網際網路國家。但是我們離網路強國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根源就在於網路安全建設不完善、資訊化水平不高,沒有充分認識二者之間的互聯關係對於網路建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只有加強網路安全建設,提升資訊化水平,將二者統籌兼顧,利用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絡才能實現網路強國夢想。

  網路安全是資訊化的前提與基礎。當前,網路廣泛地融入社會生活中,在給人們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仍舊存在一些潛在隱患。如網路謠言、網路***等行為,這不僅直接給人們的財產安全帶來損失,更會打擊人們使用網路的積極性。而這無疑會阻礙資訊化的普及與發展。由此可見,要通過資訊化推進網路強國建設,必須以網路安全建設為先。

  資訊化能為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提供技術支援。資訊化的一個顯著特徵就在於知識化,並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實現資訊資源的共享,以解決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正如當前,我國網路安全方面仍面臨受***攻擊、控制明顯增多的現狀,尤其網頁被篡改、仿冒,直接危及公民的隱私財產安全、影響政府的管理服務效率。而現代資訊科技能夠強化網路資訊保安掌控力,減少和防範電子政務系統、金融系統等安全隱患和技術風險推進網路治理能力現代化。因而,政府和社會各界需共同攜手,通過技術與管理手段,不斷強化資訊保安保障體系,構築堅固的網路長城。

  網路安全建設與資訊化發展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對於建設網路強國而言,缺一不可。網路安全的有效保障能提高資訊化的效率,進而為建設網路強國注入一劑強心劑;同樣,資訊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能為我們解決各類網路安全問題提高技術手段支援,進而提高建設網路強國的效率。

  資訊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網路強國建設更是大勢所趨。強化網路安全、提升資訊化水平關乎社會穩定、關乎經濟發展,更關乎國家強盛。我們只有以網路安全建設為基礎、以資訊化建設為導向,進而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網路強國之夢,在經濟騰飛的道路上插上資訊化、安全化的雙翼。也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民族復興、大國崛起的道路上實現華麗的轉身。

  二

  讓養老變成一件幸福的事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下,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但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幸福養老面臨現實挑戰。這裡的關鍵就是,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培育老齡產業新的增長點, 傾注真情為老年人構築幸福養老家園。

  以敬老之心打造幸福養老機構。企業的本質是服務客戶,做養老服務既不能只靠情感,單純去做公益;也不能當作地產銷售,追求利潤最大化。在選址上,應充分考慮老年人吃、住、醫、養、娛等全方位的需求,健全各種配套設施,共築老人宜居之所。還要順應現代社會機構養老服務需求,推行政府為主導、市場化運作、 企業化管理的新模式,堅持醫養結合、精細護理、規範運作,讓老人住著安心、舒心、放心。從事養老服務的企業,應瞄準養老服務的短板,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化養老機構模式。

  以愛老之心打造幸福養老社群。關愛老人的今天,就是關愛自己的明天。截至2015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已超過7億,這部分人口大都生活在社群,社群 成為幸福養老的重要依託。在這塊領域,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間資本,都大有可為。幸福養老社群,不妨以家庭為核心、社群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隊伍為保障,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務。根據老年人經濟狀況和養老意願的不同,推行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讓他們享受到理療、養生、娛樂、日常生活 照料等個性化優質服務,構建文明、健康、和諧的理想養老宜居生態社群。

  以孝老之心打造幸福養老居家。在我們這樣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老年人養老基本上還是要依賴自己的子女,採用居家養老的模式。而子女的經濟狀況、家庭變故和道德修養等都制約著老人能否擁有幸福的晚年。因此,必須加強孝老宣傳教育和引導,使每一個子女心存感恩,學會孝敬,為父 母營造一個金色的晚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可以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路,打造社群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整合各行各業提供的服務,從而有效改善老年人居家養老環境,不斷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數。

  養老是“夕陽工程”,但屬“朝陽事業”,為長者提供有尊嚴、有溫度、體面的日常生活服務,構築幸福養老家園,離不開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常懷敬老之心,常揚尊老之德,常興助老之風,常做為老之事”,才能共同把養老變成一件幸福的事。

  三

  曝光“信訪問責”典型案例推動務實為民

  近日,***向社會公開曝光了5起信訪事項督查問責案例。案件集中反映了多個省市存在的徵地拆遷、環境汙染等領域的問題,29名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長久以來,人們往往談“信訪”而色變。許多人由“信訪”,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和人的尖銳矛盾、官與民的激烈對抗,甚至認為信訪是“人治”而非“法治”。這一 方面與信訪所解決的問題本身千頭萬緒、利益關係複雜有關;另一方面,則是信訪工作的體制機制不完善、過程和結果公開不到位、效率低下造成的。而此次***公開曝光5起案例,恰恰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益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輿論效果。

  首先,曝光典型案例有助於加強信訪工作的公開度透明度,便於群眾監督信訪工作的開展落實情況。陽光不僅是最好的防腐劑,更是增進老百姓對政府工作的理解、提升信任的最有效途徑。通過5起案例,老百姓看到信訪部門並不是空殼子,不是花架子,為解決問題“也是蠻拼的”,心裡就踏實多了。

  其次,曝光典型案例、實現公開透明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在於藉此倒逼相關責任人著手解決問題,明確各方責任,杜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輕則勸勉談話,重則紀委調查,5起案例無一例外,突出了對結果的重視、對過失的追查。同時,以這些信訪案例為標杆,也為解決相同型別的糾紛和矛盾樹立規範、形成依據、明確標準,有助於更高效、更快速地解決問題,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信訪事項督察督辦落實機制。

  最後,曝光典型案例有助於在實質上化解矛盾,令老百姓打心眼裡滿意,同時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教育信訪群眾依法、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和建議。藉助典型案例,能夠實現以案釋法、以案說理、以案訴情的最佳效果。正所謂法越講越通,理越辯越明。曝光的典型案例的背後,宣揚了只有通過講事實、擺道理的方式,才能 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從更巨集觀的層面來看,曝光信訪事項督查問責案例是對我國信訪制度的創新和完善,進而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補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提出要構建“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的總體要求,為新時期開展信訪督查督辦工作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只有堅持公開 透明、責任明確、依法依規的原則,才能真正發揮信訪工作的社會功能,維護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