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魯迅博物館心得體會

  世界上如果還有真要滑活下去的人們,就該敢說,敢笑,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這是魯迅給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話。下文是小編為你帶來參觀魯迅博物館的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魯迅博物館 簡介:

  魯迅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1956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魯迅博物館是中國人民為了紀念和學習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魯迅先生而建立的社會科學類人物博物館,現為司局級公益性事業單位,隸屬於國家文物局,是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

  假如你喜歡在都市中漫遊,卻忽略了光顧博物館,你的損失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

  假如你喜歡到書海中遨遊,內心深處肯定有過很多感動和追憶,會與“魯迅”這個名字緊密相聯。

  那麼,不妨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到魯迅博物館尋覓先生的足跡,你收穫的將是意想不到的豐饒。

  坐落在阜城門內的魯迅博物館,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傳統園林式庭院,綠草如茵,佳木蔥蘢。先生的白色半身雕像佇立在風中,長長的圍巾似乎翩然起舞,觸動著你的思緒翻飛。他側目凝視著東南方——那是故鄉浙江紹興的方向。他的臉部線條呈現出一貫的硬朗,雙眉微蹙,好像直到今天也一刻沒有停止過思索。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我和媽媽來到了魯迅博物館,參觀了魯迅先生的生平。走進展廳的一層,魯迅先生作品中的經典名句被鑲刻在牆壁上。《阿Q正傳》、《吶喊》、《狂人日記》……“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我還從未讀過先生的書,我似懂非懂地看著……展廳的二層按照先生生活的足跡一一做了介紹:南京、上海、日本、廈門、北京……我知道了先生的童年、知道了先生為什麼“棄醫從文”、知道了先生用他犀利的筆對封建舊思想、舊傳統的抨擊。我也理解了為什麼在他病逝後,靈柩上覆蓋著一面上海民眾敬獻的白色旗幟,沈鈞儒先生題寫“民族魂”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走出博物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和媽媽相約,有時間我們一定多去博物館看看,能夠增長我的知識,開闊我的視野,瞭解祖國的歷史和文化……

  2

  今天,我作為一名黨的積極分子參加黨的活動-----參觀魯迅博物館。我的心情很激動以至於久久不能平靜。

  靜靜地走進魯迅博物館的展覽廳,站立在先生的遺像面前,用心去體驗那個血與火的年代,去感受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個人勇氣,看著用實物和圖片記述的魯迅戰鬥的歷程:從紹興到南京,再到東京......到最後的逝世地上海,先生戰鬥的足跡在我面前展現出來,我思潮起伏,心緒難平,不禁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所歎服。

  在展廳裡,魯迅博物館的講解員向我們講述了魯迅先生的生平,和魯迅先生生前的許許多多的事蹟。魯迅——他偉大的精神和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魯迅筆耕一生,戰鬥一生,始終為人民,為民族,為真理而戰,他是一面鮮豔的戰鬥旗幟,以獨特的眼光發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吃人的本質。揭露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精神創傷。祥林嫂,華老栓,孔已己......,魯迅對民族與社會的清醒認識和批判,恰恰反映了對民族的關心和熱愛,“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深厚民族情結的最真切的寫照。

  魯迅先生給我們年輕的一代樹立了一個榜樣。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給人們指引方向。先生在幾十年間用自己的燃燒的心給一代一代的年輕人指引人生的道路!甚至生活在現在這個繁華由高科技和網路組成的現代化社會的我們也能感覺到魯迅先生的餘熱和精神!在他的書中我很清楚地瞭解到,寫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開的。他寫的全是講真話的書。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進步。他勇於解剖社會,更勇於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認錯誤,更不怕改正錯誤。他的每篇文章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他的確是把心交給讀者的。人們說他的筆像刀一樣鋒利,但是他對年輕人卻懷著無限的好心。魯迅先生生前還經常介紹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費印刷年輕作家的作品。他長期生活在年輕人中間,同年輕人一起工作,一起戰鬥,分清是非,分清敵友。先生愛護青年,但是從不遷就青年。先生始終愛憎分明,接觸到原則性的問題,他絕不妥協。這些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年輕的一代學習和借鑑嗎?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地瞭解到魯迅先生生前也曾經歷過許多困難,所有人的不理解,甚至汙衊和誹謗。但所有的困難,一切的一切也不會阻止他始終不停腳步地向著真理前進。

  這難道不是我們當今現代人應該學習和堅持的信念嗎?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這樣好的學習機會,去用心瞭解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古人、中國的領袖,反思當代中國、當今社會、反思自己,因為只有很好地瞭解過去,才會更好的創造未來!

  王旭

下一頁還有更多優秀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