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生活的文章
幼兒的生活應該是每個家庭裡面的中心,如何讓營造幼兒的生活有利於他們以後的成長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關於幼兒教育的文章
“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
“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後不許再這樣耍賴哦。”
必須拒絕孩子時絕不“心慈手軟”。
有的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如孩子經常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難免一次回來。或者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做母親的,總覺得孩子沒有父親很可憐,所以他有什麼要求,也儘量滿足。甚至一些無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一直被媽媽這樣寵著,也慢慢有了小脾氣。有的事媽媽不答應,他就耍無賴,使小性子。舉一個一位家長曾經告訴我的一個例項吧。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蒸餃。深更半夜的,到哪兒去買蒸餃?母親為難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現在外面沒有賣蒸餃的。咱們再睡一會,天一亮,媽媽就給你去買,啊。”孩子仍然不依不饒,哇哇大哭起來。做母親的最後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頓。她也終於明白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這樣自己給自己製造負擔的。
在該拒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也就在這樣的“妥協”中放任自己,甚至變本加厲。
“下不為例”的話千萬不要說。你給他破例一次,他還會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說不定又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而忘記孩子已經無理要求兩回了。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讓孩子嚐到了一次甜頭,學到了乖,後面就沒有罷休的時候。人的慾望也是無限擴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還不夠,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長能滿足孩子到什麼時候呢?一時的心軟,帶來的是無窮的“後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難道你也替他摘下來?
一些原則性的事情,不能答應,就是不能答應。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來玩耍,要吃家裡沒有的東西,你必須讓他明白,無論他怎麼鬧,這個無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應。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賴也沒有用,那麼下次他也不會再如此了。對於過分的要求,沒有“下不為例”可言。
曾經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這樣一番情景:
一位老爺爺抱著兩三歲的孫子,開心地說著話。說著說著,孩子用小手打了爺爺一巴掌,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覺得這樣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聲不斷響起。爺爺的臉都被打紅了。可是他竟半點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沒有。車廂裡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這樣寵嗎?做爺爺的再疼愛孫子,也用不著如此犧牲自己的臉,讓孩子對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長如果都這樣做孩子的“奴隸”,讓孩子隨便打,讓他怎麼高興就怎麼著,那麼培養出來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不要做“好好家長”。
“好好家長”的確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興。說一句“算了算了”“下不為例”,落得輕鬆。不必費很多口舌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費盡心思讓他停止哭泣。“暫時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著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總是這麼想,可事到臨頭,還是犯同樣的毛病。
碰到一些會撒嬌或者平時比較聽話的孩子,父母更是經不得一磨。“媽媽,只有這一次,你就答應我吧。”“爸爸,下次我再也不要了,我保證!”一聽到這樣的話,父母的心立馬就軟下來了。“好好家長”容易做,但是孩子可不是這麼教育的。
父母的妥協與放任,也往往讓孩子做事半途而廢。比如孩子練鋼琴練到一半,就央求媽媽讓他玩一會。本來媽媽不許的,但是經不住孩子軟磨硬泡,只好說: “好吧,好吧,去玩一會,下次不許這樣。”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伎重演。最後父母也懶得去管。孩子也許就從此乾脆不練琴了。
事事順孩子的意,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會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認為父母是在怕自己。於是,他想怎樣便怎樣,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讓他有恃無恐。惡性迴圈下去,你就等著有一天他真正無視你的存在,不把你當一回事吧。趾高氣揚慣了的他,處身社會的時候,如此自私和無理,又怎麼去與人合作?
小時候在家裡有父母寵愛,長大了,旁人不再給予他這樣的“關心”,孩子會變得消極、絕望和無助。也可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任何一種結果,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吧。
二:關於少兒美術教育的文章
《當代兒童美術教育創新教學》第一章節的一段,本文曾獲文化部三等獎。我想會對各位家長對兒童繪畫的理解起到一定的幫助.
從技巧教育轉向能力教育:有專家指出:將一種技能當成美術教育的全部,而無視鑑賞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目前兒童美術教育中不利於兒童創造力發揮的錯誤教學方法。在兒童美術教育裡,繪畫技能只是一種方法,而並非目的。美國教育學家羅恩菲德說得好:“藝術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的更富有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於何處。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應用於生活和職業,那麼藝術教育的目的就已達到”。
兒童時期的美術技巧訓練要根據兒童的自身特點而定,從幼兒到兒童到少年,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要根據這一階段性的特點研究教學課題,三至五歲的低幼兒期***也稱塗鴉期***一般不接受技巧訓練,應保護幼兒的自由發揮狀態,把繪畫當成遊戲,看作他們的第二語言,教師稍加引導,把故事、遊戲貫穿其中,寓教於樂,讓孩子把繪畫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當成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養成習慣,這樣就在玩中學的氛圍中,訓練了形象思維能力。五至八歲的幼兒期,是想象思維能力培養的大好時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象力豐富,奇特的、怪誕的、夢幻的、不和常理的想法如天馬行空、任意馳騁,針對這一特點,要多加引導不能枉駕干涉,要擁有一顆童心去看待孩子的想法,在兒童的想象世界裡不真實的是真實的,不合理的是合理的。這個時期要重點挖掘孩子的想象空間,豐富他的思維素材,讓孩子多看、多思、多畫,接觸面要廣,不要在一個題材和技法上反覆訓練,應重視個性培養,給孩子大膽輕鬆的自我表現空間,營造一個自由發揮的良好氛圍。要拋棄千篇一律的模仿教學,鼓勵孩子的作品有童趣、有意趣、有個性,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因材施教,讓獨特的個性魅力放出光彩。八至十二歲兒童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孩子身上各方面潛在的能力都已顯現出來,要抓住這一重要時期,重點培養其觀察、記憶、想象、創造能力。這一時期的孩子有一定的任知水平,對成熟的技巧、唯美的畫面有不同程度的嚮往,也會受到成人審美標準的影響,會因為自己畫的不像而缺乏自信,從而對美術失去興趣。由此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技巧訓練的非常成熟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受單一的技巧模仿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由於過早地模仿重複一種技法的訓練而失去了孩子可貴的天真、拙樸的美,而往往因為真實地模仿某些名家的作品而被當成“小天才”亂捧,這不是培養“天才”而是扼殺,可怕的是孩子的思維空間裡缺乏了創新精神,就象張仃先生所言:“讓孩子模仿抄襲成人的畫,把孩子變成小齊白石、小徐悲鴻,就像小孩子穿上長袍馬褂一樣滑稽可笑。”另一種是不能適應模仿教學的孩子,被認為是沒有繪畫天賦而打入冷宮,從此遠離美術教育。這兩種現象的產生均是因為陳舊的、錯誤的教學方法造成的可怕後果,因此建立一套先進科學的兒童美術教育理論體系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審美鑑賞能力已迫在眉睫。
教師在評價孩子的作品時不能用一個標準、一種模式簡單的定義“正確”還是“錯誤”,而應以上所述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要求和相應的特點,來分析判斷是否表達出了天真爛漫的童趣、自由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個性創造。讓每一個不同性格、不同素質的孩子都得到鍛鍊,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自覺地接受美術教育帶給他們受益終生的能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技巧教育與能力教育的關係,讓技法服務於能力培養,在思維創造中教授技法,在訓練造型能力的同時鍛鍊創造能力,這樣才能不背離美術教育的宗旨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孩子成為具有創造精神和較高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的人。
三:值得深思的德國幼兒教育文章
德國人愛小孩絕對不會輸中國人,但是中國小孩在家長過度保護下多半都變得自私自利、不懂應變、依賴心重.........或許參考一下德國人的教育方式,有助於我們下一代的正常成長。
幼兒教育是成長的第一步,這一步能否走好與性格形成和命運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德國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
因此,“殘酷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上午9時,沉浸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寒冷無比,然而位於市區的瑪格瑞特幼稚園門口分熱鬧。
孩子們揹著碩大的書包,精神抖擻地陸續走進園內,開端了一天的生活。為了深入瞭解現在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我也走進了幼稚園。衣服穿多了易感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幹涉。
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隻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電'。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活泛性。”
走進活動室,只見裡面堆滿了各種墊子,孩子在上面盡情地翻滾嬉戲。6 歲的喬安娜在圓形的蹦蹦床上彈跳,一不留神把 2歲大的託尼撞倒了。託尼大哭起來,而站在一旁的老師並沒有馬上跑過去安慰他。
3分鐘後,老師走過去溫和地說:“託尼,你剛剛被喬安娜撞了一下,你覺得很委屈對不對?可是你是小男子漢,難道還沒有哭夠嗎?”託尼點點頭,立刻收起抗議的哭聲,用袖子擦去臉上的鼻涕和眼淚。
我留意到牆上貼滿了“15名小科學家的研究學習成果”。難道還包著尿布的小孩也懂得研究和寫報告嗎?“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好處就是,年齡大的孩子會教年齡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會主動模仿年齡大的孩子。他們在一起製作東西,牆上所展示的成果就是他們的小發明。”幼兒園的負責人蘇珊娜博士笑著對我說,“這種教育模式能激發孩子勤動手工腦,主動團結協作。比如,配對遊戲、協作拼圖、合辦聚會等,讓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團體協作的力量。”蘇珊娜博士強調說,“來幼兒園的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玩,通過玩來教他們,老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幫助者,要充分發揮孩子的天性。”
園內以小組和個別活動為主,至於進行什麼活動,由孩子自己決定,可以畫畫、聽故事、到戶外玩,只要是幼稚園裡能進行的活動,做什麼都行。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中午12時。我看見孩子們三三兩兩地來到餐桌旁。老師把飯盤放在孩子面前,大點兒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紀小的、不會用勺子吃飯的
孩子就用手抓著吃。今天剛剛入園的3歲大的格碧妮站著不動,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老師讓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勢啟發她自己吃飯。可是,格碧妮不會抓著吃,呆呆地坐在那裡。老師耐心地用手比畫著教她,卻絲毫沒有要喂她的意思。直到吃飯時間退出,格碧妮一口沒動的飯菜就被“沒收”了。
看到這兒,我有些不解。雅娜老師說:“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蘇珊娜博士說:“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幫他完成
某些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
幼稚園提供 3個午餐時間─中午 12時、下午 1時和下午 2時,孩子自己決定何時用餐。在午睡的問題上,老師也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如果在床上躺
20-30分鐘還沒有睡著,他可以出去玩。這讓我想起鄰居4歲大的兒子米希爾到我家時的情景。米希爾沒有見過中國的餃子,抓起一隻生餃子就往嘴裡塞。當我
想制止時,他媽媽卻制止了我,說:“別管他,這樣他才知道生的是不能吃的。”
蘇珊娜博士認為,家長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給以孩子儘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要常把“對不起”、“請原諒”和“謝謝”之類
的詞掛在嘴邊。由於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尊重,德國的小孩從小就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購買什麼樣的家用電器、汽車,如何佈置房間、處理
家務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討,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行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嚴禁父母
“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從下午2時開端,家長們陸續趕來接自己的孩子。這時,我看到一些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被家長一手抱在胸前。有趣的是,他們的抱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隻
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後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風中,“狠心”的家長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
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
蘇珊娜博士說:“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儘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比如,抱孩子時孩子的臉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視野基本一樣,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動,全身能充分地與陽光和空氣接觸,有利於他們適應自然環境,茁壯成長。”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