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猜燈謎活動作文四篇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圖書館舉行了猜燈謎活動。中午12點,在同學的電話聲中,我出發了。

  來到圖書館,只見一排排的燈籠紙高高掛,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燈謎,有化學、物理、體育、明星、地名……唉,這些我都不懂,只好向成語與猜字方向努力。在我走馬觀花之後,答案源源不斷地寫在了我的本上,有蒙的,有推理的,還有確定後肯定拿穩的。

  我來到兌答案處,那裡真是人山人海,擠得是水洩不通,我以老鼠的家傳祕方——鑽,順利地到達了正點位置。我雖過來了,但心裡卻擔心,對方能否看清我那龍飛鳳舞的狂草寫法。但並沒如我所料,火眼金睛的對號員竟對出了兩個正確,此時的我已經樂得手舞足蹈,獎品比較實用——廚房用的調料盒,嘴巴用的佳潔士。

  這邊剛剛要繼續,那裡卻催得急,只因媽媽要領我上姥姥家,如不這樣,我還要大戰三百回合。但母命難違,最後只能以知足常樂來安慰自己。好有趣的猜燈謎啊!

  二

  新學期伊始恰逢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為了讓我校學生了解中國的民俗節日,熱愛傳統,從而激發其民族精神,舉行了 “兔兒圓圓鬧元宵”燈謎競猜活動。

  活動內容分為親子製作和猜燈謎兩大板塊。參與物件為全校師生和家長。寒假中,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一起製作燈謎,色彩形狀各異,精彩紛呈。有能力還做成雙語的17日鬧元宵中午各班前後門楣上都掛上兩個小燈籠,明亮的窗戶上貼滿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燈謎。由於年級不同,為避免大同學把小同學的燈謎一掃而光的尷尬,我們採取分年級互動競猜的方式。猜對的同學還能得到小獎品,不亦樂乎。錯了也沒關係,重新再來。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節日的氣氛依然濃郁。孩子們在親子製作中與家長深入的溝通,一方面增進了親子關係,也從中瞭解元宵節的風俗民情,對中華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而且獲得的途徑又是如此溫馨,生趣盎然。

  三

  午後,我靜靜的享受著舒適的陽光,全身的毛孔都得以放鬆,假日的感覺是完美的。

  只見父親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家,向母親說著事,那聲形具色的表情,讓我也不由得將目光轉移。母親的眉頭舒展了,略微點了點頭,便讓我過來,好像要告訴我什麼事。

  我走進母親身邊,她笑著對我說:“侯翔,到了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穿好衣服,咱們去猜燈謎”

  “猜燈謎?”我驚訝的張大了嘴,從前只在旁邊看過別人猜,這回也可以自己顯一下身手了,我趕忙穿好衣服,興致沖沖的奔向了門外,期待著即將發生的事。

  到了文體中心,早已是人流湧動,天空中五彩斑斕的,一串串燈謎如一隻只小螞蟻停在了彩紙上。“好美!”我的興致一衝上天,便開始去謎海里尋找我拿手的燈謎。

  “北京晴,包頭雨。***打兩字***”我一直喃喃著這句話,“包頭雨?包的頭上是雨?那不就是雹嗎?”我欣喜若狂,要去猜前面的,卻難以猜到。又轉念一想,不如將晴變為日試試。

  “北京晴……京的北面是日!是景!”哦,出來了,原來是“景雹”二字!我欣喜若狂地跑下樓去,得確正確!作為獎勵,我得到了一沓信紙!

  我的衝勁又一次上來了,一連回答了十幾個字謎,可運氣便沒這麼好了,不是別人猜了就是猜錯了。才對了三個,運氣又不好,一鼓作氣抽了三支鉛筆。興致大減,便與父母一同回家了。

  不過,這還是我第一次參加猜謎活動,它將成為我難忘的記憶,相信我會永生難忘!

  四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會陪爺爺奶奶過,當然今年也不例外。我們早早地就來到了爺爺奶奶家。

  每年小區正月十五晚上7點準時都會舉行“燈謎會”。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拉著媽媽和爺爺到了“燈謎會”現場,“燈謎會”是在小區的一條休閒長廊裡舉行的,長廊的兩旁貼滿了五顏六色的紙條,紙條上面就是謎語。

  就在這長廊裡擠了成百上千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啊!裡面的人們正在很積極地猜著謎語,有的人正在絞盡腦汁的想謎底,有的人爭先恐後地向工作人員對謎底,還有的猜對了謎語的人正在井然有序的領獎品。很快我們也融入其中了,走了一圈,突然眼睛一亮,發現有個字謎是“頂破天”,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在腦子裡反覆的想,用手比劃著,絞盡腦汁後終於想出了,是——“夫”字,“丈夫”的“夫”,天頂破了,也就是“天”的書撇出頭。我抱著試試的心理去工作人員那對答案,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對了,我興高采烈地跑去對獎品,獎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於是我就選了一盒牙膏,牙膏雖然不怎麼值錢,但我的心裡卻有說不出的高興,重在參與嘛!最後就在禮花聲裡,結束了。

  元宵節的“燈謎會”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