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上,范增佈下天羅地網,一心要斬除劉邦避免日後留下禍根造成大害,此時的項羽要幹掉劉邦簡直輕而易舉,可項羽卻放過自己的政治對手使其全身而退,這又是為何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劉邦派兵駐守關中,其稱王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也正因如此差點引來殺身之禍,此時的劉邦力量尚弱,遠不及項羽,於是在接到項伯的通風報信後,立馬將城池雙手奉上,加之項伯在項羽面前幾句相勸便保劉邦平安了,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項羽本就不想殺之。 一方面,從心理上看,當時的劉邦勢力尚未成氣候,項羽過於驕傲自負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不覺得他日後會有什麼建樹給他帶來威脅。加之劉邦好言好語將咸陽奉上,項羽毫無防範,並未察覺出劉邦的野心與志向。

  另外,項羽重情義好面子,他與劉邦曾並肩戰鬥過,還算對他有點情分,也不忍心在這種關頭以強敵弱將其殺之。且項羽得到關中,已經心滿意足,認為劉邦既已降服,也無必要殺之。 另一方面,從形勢上看,當時的項羽雖然為人驍勇,但不見得能雄霸天下籠絡眾諸侯的心,對其有意見的也是大有人在,然而此時此刻的劉邦於情於理都是佔道德上風的,項羽若在此時將其殺害便是沒有氣量、小心眼的表現,不利於他吸引人心,也許還會引來眾諸侯的反對。因此,假如項羽在這個關頭將劉邦殺害,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而當時的項羽只一心想建立霸業,並不想節外生枝,誰知最後會死在劉邦手中。

  劉邦的後代

  二零零五年時,在西安舉辦了首期的世界華人祭祀漢高祖劉邦的儀式上,出現了讓人驚詫的一幕,有一位日本的友人,雖然不姓劉,但卻堅持自己是劉邦的後裔,劉邦的後代到底有多少人?

  劉邦開創了漢朝,在劉邦和後代子孫的努力下,漢朝維持了四百多年的封建統治,其中,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這一時代被我國史學家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掌管黃金時代的劉姓皇族也是空前的龐大,劉姓帝室血緣群體究竟有多少人、分佈在什麼地方現在也無從考究。

  在中國的歷史中,以劉邦為首的劉姓皇族的發展繁衍的數量被看成是歷朝歷代中人數最多的,劉邦共有八個兒子,他積極吸取秦朝因為沒有分封,最後全族慘遭滅頂的慘敗經驗,兒子長大後便分封到各地為王,這些分封出去的王子在封地廣納嬪妃,孕育子嗣,在漢朝統治下的四百多年裡,發展的數字也是十分驚人的。據有關資料統計,兩漢統治時期,劉邦後代的數量就已經高達了八萬人。因為從武帝起,封地不世襲,所以後來很多人都淪為了平民百姓,為數字的統計上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劉邦的後代分佈在祖國的各地,人數不詳。還有一部分死漢獻帝的直系後代為了躲避災禍,東渡日本,在那裡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