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刎烏江在哪裡

  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數年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在近五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由強大轉為弱小,最後被劉邦的軍隊包圍。這則故事記述了項羽的最後一戰,此時他帶著幾十人突圍。逃到烏江邊。最後被迫自刎身亡。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話說當年楚漢相爭時期,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項羽,遭垓下兵敗後潰退烏江,乃至在四面楚歌中引刀自刎,結束了一代英雄的短暫一生。這是民間大眾耳熟能詳的一個傳誦至今的歷史故事。現在,我所要提出的問題就是這個名為烏江的一方水土,經常地而且又是經久地被人們弄錯了。殊不知烏江乃是安徽省的一座小鎮的稱謂,並不是某條河流的名稱。於是一起令人為之遺憾的、以訛傳訛的謬誤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了。

  如若不信,則請看看某些媒體在論及這一歷史事件時對“烏江”此一稱謂所作出的如下種種描述:其一,2004年6月問,在中央電視臺二套節目《旅遊風向標》小專欄裡,主持人劉儀偉在談到項羽自刎處時,居然將這個烏江小鎮說成是貴州省的那條有名的大河,當年的項羽竟然跑到貴州去自刎了,顯然這是一個貽笑大方的錯誤;當然,主要責任不在劉先生而在欄目的編輯者,因為他是照本宣科的。其二,2006年5月間,央視三套重播侯耀文與其老搭擋石富寬的一段相聲,在描述項羽潰逃的狀況時,侯先生口出如下一句臺詞:“前有烏江擋道,後有漢兵追殺。”顯然,相聲的作者也是把烏江當成一條河流了。其三,近日在《隨筆》2006年第二期上有幸讀到章明先生的一篇題為《讀“高祖還鄉”的聯想》的文章,在第四段末尾處有如下一行文字:“……最後項羽在垓下決戰中大敗,身負重傷,有人勸他東渡烏江逃脫……”從“東渡烏江”這樣的行文語氣上來看,章先生也是按流傳的說法把烏江當成一條河流了。此外,可能還會有一些不同的謬誤版本一直延續傳開下來,只是筆者沒有看到罷了。

  從以上三個例項來看,顯然這是歷史地理常識上的一件以訛傳訛的典型謬誤事例。雖然這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且也不知謬誤的源頭始於何時何處,但為了免於這個謬誤繼續流傳下去而誤導青少年讀者,我願藉此機會在這裡做一次“正本清源”的工作。

  話要從頭說起。安徽省東南端瀕臨長江西側並與江蘇接壤之處,有一古城,秦制歷陽,古謂和州,今稱和縣。據《南畿志》載:“歷陽本秦縣,項羽封范增為歷陽侯,即此。”因項羽尊范增為亞父,故將歷陽城池命名為亞父城。當年李白的一首七絕《望天門山》和劉禹錫和州剌史任上的一篇絕唱《陋室銘》,曾為此小城增色不淺。由該縣北門出城約行二十公里,即可抵達隸屬該縣的一座名為烏江的古鎮。古鎮緊靠長江西岸,一條東西向的支流穿越其北端,名日駐馬河,河上有一小橋,橋的中部即為皖蘇兩省的交界處。古鎮的南側有一小山,名為鳳凰山,山上有一古老祠堂,即蜚聲遐邇的西楚霸王靈祠,自唐而降,官民依時祭祀,千年香火不斷。小小的烏江古鎮即因系兩千多年前項羽魂歸之所而在當地留下了一點名聲。

  “烏江”這個地名首見於史冊乃系太史公的《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兵敗垓下後“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由此可見,“烏江”這個稱謂就很容易被後人誤認為是一條河流了。又據典籍載,烏江這個地方秦制烏江亭,西晉置縣,宋明後廢縣為鎮而至今。此外,全國地名冠以“烏江”的則有數處,諸如貴州省遵義市瀕臨烏江***一條有名的長江支流***的烏江鎮,甘肅省張掖市的烏江堡和江西省吉安市的烏江圩等等,可能緣於此,有的人就會犯了將此一“烏江”當成彼一“烏江”這樣的錯誤了。

  再有一點更須指出,煙波浩淼、洶湧澎湃的長江在過江西湖口進入安徽境內後的走向是由正西東向轉為鈄南北向的,此段水域古稱楚江,今皖人稱之為皖江。而烏江鎮所瀕臨的一段較長的江面,則是呈正南北向的,故世人常稱的江南在此處實為江東。項羽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和李清照的“不肯過江東”等語詞中的“江東”,實乃長江之南岸也。

  由以上所述可見,烏江鎮稱謂上的“江”字著實迷惑了一些人;以訛傳訛的謬誤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至今,恐亦蓋源於此。今,謹作如上勘正。

  烏江在哪個地方

  烏江

  烏江,古稱黔江、枳江、涪水,源於貴州高原,自西南向東北奔騰於大婁山系和武陵山脈之間,全長1050千米,流經渝黔46個縣、市,至涪陵注入長江。

  烏江的山有劍門之雄,三峽之壯,峨嵋之秀。遠山 神祕,近山雄奇,溝壑清幽、秀麗。其中著名的山峰有插旗山、彈子山、仙女山和白馬山等。烏江的水,碧若琉璃,暢遊烏江,有“船在畫中行,人在畫幅中”之感。清代詩人翁若梅讚賞道:“蜀中山水奇,應推此第一。”

  烏江之美,在一洞、兩江、七峽。一洞為芙蓉洞;兩江即芙蓉江、大溪河;七峽有三門峽、邊灘峽、鹽井峽、關灘峽、中嘴峽、門栓峽、羅家沱峽。其它景觀還有巴王陵、鴨江小三峽、白馬古鎮、羊角鎮、觀音古洞、烈女巖和關灘等。烏江景觀有“九堰十三峽”之說。“九堰”是指九座古代所修的旨在提高水位的攔河大堰,包括白濤堰、白馬堰、巷口堰、江口堰、鐵磧壩堰、羅家沱堰、三洞磧堰、萬足堰、洪杜堰。“十三峽”即:三門峽、邊灘峽、鹽井峽、瓢兒峽、中嘴峽、鹹山峽、魯居峽、門栓峽、羅家沱峽、磨寨峽、馬蜂巖峽、龍門峽和半邊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