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寫景抒情性散文

  大自然就像一支的動聽歌曲,旋律優美而又抒情,卻可以寫出優美抒情的散文。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那年今日,今時那年

  有些絃斷了又續,續了又斷。在歲月裡爬滾的記憶,被風兒吹過夏天,留下呢喃的節奏,一下,又一下。有多少恍惚都是懷念,這般變遷,那年今日,今時那年。

  我們這輩人兒,熬了多少年,終於到了如今。樓下的萬重車影,演繹了不絕的繁華,始終忘不了,兒時牛車來往的親切,一首歌,一鞭子,一牧笛。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那個我愛的祖國早已是苦盡甘來。這是美麗的故鄉,是我生長的地方,只是,如今的一切都換了模樣。

  窗外的黑夜如晝,輕聲喚起那兒時的爺爺奶奶們,留下慈祥在心底,都已笑著離開。突然記不清在什麼時候,村頭的大樹變成了馬路,高掛的廣播被孩子們卸下,還記得那首《東方紅》,每天我在這樣的音樂裡張開惺忪的眼,每次都有使不完的力量。小手捧著書,充滿敬佩的朗讀著《長征》,那麼艱苦的歲月他們都挺過來了,而如今的我們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想起那些艱苦的時光,我似乎從來不介意自己穿著破舊的褲子,每次回家紅領巾總是洗得最乾淨。我們是少先隊員,我們站在隊旗下宣誓:我決心遵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如今,那個黨也不是那個黨,我亦不是那個將手用力舉過頭頂莊嚴宣誓的我。

  我說不出是該笑還是該哭,江姐那喜極而泣的繡紅旗,平日刀叢不眨眼,今日裡心跳分外急。邱少雲你為什麼那樣忍著,董存瑞你抱著***又是為何,黃繼光你不怕我們都忘了你麼?那些講著紅軍故事的老人,有時哭,有時笑,坐在泥磚上,我聽著故事揚著頭,默默擦了多少次的淚。

  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眼淚繡紅旗,眼淚隨著針線走。那些後面的孩子們,你們也只記得錢了嗎?每次我唱紅歌,你們為什麼都要笑話呢?我真的不懂。

  記憶隨著時光的變遷,小時候總是對大城市充滿了憧憬,如今住在繁華里,心卻嚮往多年以前的甘苦。那時候看《地道戰》,《地雷戰》,總是忍不住站起來鼓掌將手掌拍得鮮紅。那個讓我哭得死去活來的《白馬飛飛》,是誰給予你絕食的勇氣,雙手握拳,我的稚嫩裡寫滿了悲憤。

  民族的仇恨是否還在延續,如果有,怎麼辦公室同事還在爾虞我詐,怎麼理所當然的貪汙還在燈紅酒綠?我們的民族呢,若是拾得那半分戰友的赴湯蹈火,即便真的再次大戰,我們又畏懼何方?

  我獨自在這裡哭笑,那些遠去的蒼然歲月,不是要多麼緬懷留念,而是更期待著榮光的傳承。我知道,我熱愛的祖國苦了這麼多年,又怎麼會忍心讓這長江黃河毀於蟻穴呢?崖山之巔,那十萬軍民的信念和傳承,莫不是真的斷在了我輩的手中?

  衣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我想起每次過年都會寫的對聯,怔怔出神。

  :落紅搖曳憶江南

  最開始有想寫點關於江南的文字的念頭是在今年的元宵夜;那時候只是聽著窗外徹夜不歇的煙火之聲,想起最近的一些經歷,就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個念頭。可惜的是那時候由於一些原因自己就沒有馬上去寫。那時候才是三月初,天空還殘留著肆虐了一個冬天的寒氣,天氣也還有點冷;那時候的柳樹還沉寂在冬天之中沒有醒來,光禿的樹枝見不到點滴的綠意;那時候的花草也都還在蟄伏,遠沒有春天到來的景象。此後一段時間,自己很想把當初的念頭寫完;也曾在電腦裡敲下一些片段,也曾執筆在紙張上描繪一些場景。可是由於自己的懶和想法一直在改變,所以就一直拖著沒有寫完。

  轉眼四月去五月來,已是柳絮飛,花辭樹的時節,春天也要走到盡頭。一場雨把已經昏沉許久的我淋得稍微清醒了些,突然就有想把自己當初一直唸叨的念頭一次寫完的衝動。只是自己的想法和彼時已有一些改變,當初間斷想好的片段和場景自己都覺得有那麼一點脫節,除了開頭一句和自己當初胡亂寫下的一首詩以外,其他的自己大都摒棄了。

  提起江南,我們難免會想起:風景如畫,溫柔婉約,才子佳人,魚米之鄉……這些應該就是我們大多數腦海之中關於江南的模糊印象。可是這些都只是我們從別人處得來的評價,而真實的她究竟是什麼樣子,我想只有我們自己去見過之後才能知道。我想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江南,我們都想去看一看我們的江南到底是怎麼樣的。這應該是所有知道江南的人心中的一種執念吧!所以我一直在追憶和尋找那逐漸消失在煙雨之中的江南身影。

  我想我最先要去的就是自古以來就繚繞著神祕和浪漫色彩的杭州城,因為有太多的故事和傳說在這裡發生。古來有多少的朝代的更替和人物事蹟在這裡留下痕跡;不論輝煌與悲涼,它們都隨時間的流逝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只有杭州城裡的西湖至今還一直佇立在哪裡。在柳永的筆下,這裡曾經有“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相傳金主在讀了他的望海潮詞後,被詞中所描繪得景象所迷醉,竟有了揮師南下的想法。可惜的是詞中所描繪的情境我們現在也只有在詞中才能見到了,我們現在能見到的只有湖中的斷橋和湖邊的垂柳以及擁擠的遊人了。現在的西湖少了些許的詩情畫意,寧靜淡雅,多了一些燈紅酒綠,人間煙火。不僅僅是西湖,很多以前存在我們腦海之中的美好景象在現在都很難看到了。那些曾經存在過的:蘇州園林,亭臺樓閣,池塘水榭,舞榭歌臺;很多都已經逐漸消失在江南迷濛的煙雨之中。一切的一切,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這是存在漢樂府中關於江南採蓮詩最早的記載了;這也說明了江南人自古以來的一個傳統,那就是採蓮。比起那些江南出名的遊人畫舫,西湖歌舞,才子佳人,在我看來都不及這最尋常和平凡的採蓮給我的感觸更多。畫舫閣樓裡再多華美押韻的絲竹管絃聲,也不及秋湖裡採蓮船上傳出的一句歌聲真實動聽。採蓮的歌聲在我看來是江南最天然淳樸的聲音,也是江南最迷人的一道風景線。相信看過金庸先生寫的神鵰俠侶的人都不會忘記他在第一回開頭所引用的那首歐陽修寫的關於江南採蓮的蝶戀花詞: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這首詞把越女採蓮的場景描繪得歷歷如見。金庸先生在原著中對詞的解讀現在我都該記得。很遺憾的是我自己沒有親眼見到過這樣迷人的場景,現在只有在別人的筆下才能見到。我路過的時候不是秋天,不在夏夜,所以我見不到採蓮;但是我耳邊卻好像一直在迴盪著採蓮女採蓮時的歌聲,這樣我自己就覺得很滿足了。有些美好我寧願讓它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之中,偶爾想起,覺得很好,那就已經足夠了。

  我沒有見到十里荷花開遍的西湖,看到了不一樣繁華的杭州城;我沒有趕上採蓮,卻在別人的筆下聽到了人們唱過的採蓮歌聲。不僅如此,我還要遊一遊我眼裡的江南,尋找那存在我心中的煙雨。

  最好的時刻莫過於天空中下著微雨,因為那樣我只要撐著傘就能走進江南的煙雨之中。我撐著傘走在被淅淅瀝瀝的春雨洗過的青石板路上,身影徘徊在錯落有致的小鎮、街道、牆角之間。我站在小橋之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在他們之中卻沒有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然後我走進人群之中,卻不知道要往哪裡去,直到最後我也消失在人海之間。我打著傘走下只有幾級的石板階梯,伸手觸控從腳下流過的河水,水是那樣的清澈;只是平時平靜的河面此時被雨水打碎了,我沒有看清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我感覺自己就像迷路了一樣,雖然在走著,卻看不破眼前的煙雨,找不到方向,所以我只能一直走著。雨越下越大,即使你撐著傘也不能保證你不被雨淋;直到雨中一身塵埃的自己累得走不動了,好像才明白了什麼。我扔掉手中的傘,走進越來越大的雨中,任雨水將我全身打溼;我希望這上天的洗禮能把一路走來我身上的塵埃汙垢全部洗淨,還我一顆淡泊寧靜的心。自己打著傘只是逃避而已,自己沒有目的地四處尋覓,希望可以看到煙雨;尋覓無果後暮然回首,燈火闌珊處,原來是自己一直身在煙雨之中卻不自知。

  此刻,暮春將盡;柳絮飛過花辭樹,落紅搖曳憶江南。很自然的就想起了鄭愁予的錯誤。

  :初夏微涼,歲月暗香

  薰風微雨,池荷榴花,初夏微涼。清晨的雨滴,在風中劃出了一道道美麗而優雅的弧線,然後便成為了玫瑰花瓣上舞動的精靈。大朵的月季,盛開在初夏的微雨裡,靜默而不張揚。天地間,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煙霧,如歲月的臉,靜謐而美麗,朦朧而多情。

  微雨漸歇,煙霧在嫋娜中漸漸散去。天地間,突然開闊明亮起來。那波瀾壯闊的綠,愈發的濃郁。初夏的涼意,也於風中傳來的陣陣清香中瀰漫了開來。我在沁人心脾的微涼中感受著初夏的美麗和歲月的靜好。

  初夏微涼,歲月暗香。那於久遠歲月裡醞釀的日子,質樸而溫馨,平凡而溫暖。

  猶記年少時,我手拿一束粉色的花,在一樹開的正濃的月季花叢下,於人生中照的第一張彩色的照片。照片上,左邊和右邊分別是姐姐和妹妹,我居中間在燦爛的笑。而那時,正值初夏微涼之際,也是最美年少時。

  大朵的月季,握在手中,就像握住了幸福。燦爛的笑容中,藏著一絲羞赧,或許,這就是那個年代最質樸而單純的寫照吧。至今,我依然珍藏著那張照片,泛黃的顏色裡,依舊籠罩著年少時青蘢如初的記憶。

  中學時代,學生的宿舍還是一片平房。每至初夏時節,宿舍門口兩邊的綠化帶裡,就有大片的美人蕉開放。那紅豔豔的美麗,映紅了整整一個季節。每當鈴聲響起,就會有大批的學生結伴成群的穿過美人蕉的花叢,就連那花香,都溢滿了歡聲笑語。

  每當我看見美人蕉,就會想起那個中學時代,想起那個久違的歲月,也想起了那已久遠的心情故事,就像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你對我微笑,一如當年。

  風,捲起了綠色的海洋,颯颯作響。微涼中夾雜著潮溼的氣息,悄悄潤溼了我的雙眼。我手持人生的筆,塗抹著歲月的水墨丹青、悲歡離合。在初夏的微涼裡,我懷念著一些逝而不返的往事。歲月,暗香,思念,悠長。

  初夏微涼,歲月暗香。那條悠長的時光小巷,承載了多少兒女情長。幾十年滄桑,化作微涼裡的一抹暗香。時光不語,歲月無言,唯有淚兩行。

  誰言,紛紛紅紫已成塵?君不見,那奼紫嫣紅、妖嬈華麗的玫瑰;那柔情似水、含蓄委婉的月季;那小巧玲瓏,色彩變幻的鳳仙花;那婷婷玉立、潔白淡雅的茉莉,更有那潔白無瑕、芳香馥郁的梔子花。真可謂“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梔子花,是我最愛的花兒之一。在老家的庭院裡,父親種植了一顆梔子花,至今已有十幾年。一米多高的梔子花,幾乎鋪滿了整個庭院。每至初夏,便是梔子花盛開的時節。

  父母一直在農村居住。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鄉村空氣清新,利於養生,而且平房屋舍,更有利於老年人居住。庭院靠窗處,原先有一顆花椒樹,長得鬱鬱蔥蔥。村裡的鄉親們經常來剪幾根樹枝,說是用水煎了,活血化瘀。後來,不知怎的,被父親砍伐了,就種上了現在的梔子花樹。

  五月下旬,梔子花開。遠遠望去,淡淡的煙霧裡,潔白的梔子花,陪襯著一排排古樸的屋舍,還有不斷出進的鄉民,就如一幅溫馨而恬淡的水墨畫。只一剎那,我的心裡就充滿了感動。其實,美好,永遠在我們身邊!

  梔子花,花香濃郁,久而彌香。母親,常採一些梔子花苞,插在玻璃瓶裡,頓時,屋裡一片芳香,令人神清氣爽。梔子花沒有桂花的那種香飄十里,沒有牡丹的雍榮華貴,卻有著如水仙般的清麗脫俗,典雅溫馨。那潔白的不帶一絲塵埃的花瓣,層層疊出濃郁的芬芳。梔子花,不張揚,不華麗,攜帶著歲月的香,溫暖了千萬家。

  每到梔子花開,我便想要回家看。父母,已漸漸老去。早已做了母親的我,更加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不易。“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梔子花香,於我而言,便是濃濃的親情了。

  初夏微涼,歲月暗香。我懷抱一袖清風,在時光的長廊裡行走。漫長的一生,歡樂總是太短暫,正如席慕容言: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那些最美最純的時光,已是一去不返。我在初夏的微涼裡,細細思量,深深懷念。歲月暗香,悄悄盈滿了眼眶。滴下的,是一顆顆緬懷的熱淚,微風拂過時,便化作了無限的懷想。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不再寫那些空洞乏味的文字了。而是,蘸著溫暖,在歲月裡的空白處,塗抹愛的藍天。在自我的文字裡,尋覓歲月的馨香。以一顆溫柔的心,緬懷一段無暇的記憶。以一輩子的悠長,等待那最初的青蔥。

  初夏,微涼,歲月,暗香……


看過的人還:

1.

2.名家朗誦抒情散文

3.優美抒情散文朗誦

4.朗誦唯美散文

5.經典抒情散文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