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再長征徵文

  長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一起不忘初心再長征,傳承長征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不忘初心再長征的徵文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初秋的天氣裡,晝夜溫差很大,這樣的天氣總會給人造成一種壓抑的氣息,不像深秋的那般涼爽,甚至些許寒意,披上一件單衣感受秋天的美好的景色。這樣一個天氣,好比人的心靈,浮躁而不安,急功近利是這個時代人的通病,走在城市的夜晚,處處是大排檔的喧譁與燈紅酒綠的浮華,這個時代缺少的正是一份寧靜。

  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四的學生,學生很早就已經不再那般純潔,校園裡連一個小小的社團,機構就存在著利益的輸送和偏向,只是沒有社會競爭的那般激烈罷了。正值校園秋季招聘,很多學生開始變得慌亂,迷茫不安,處處投簡歷,每天宣講會,一向淡定的我卻也變得那般浮躁,彷彿誰丟失了一家公司的簡歷就失敗了許多。在找工作這個方面,我是很消極的,新環境的適應是我的一個弊端,每每換了一個新環境,有時候半年甚至一年還不適應,這段時間實習那邊兩個專案,都到了收尾階段,學習上也作為第一組要準備演講的內容,還有駕照,計算機考試……所有的東西都一起堆在這個秋天,2015年的這個秋天註定是一個難忘的季節。

  每天累得不行回來癱倒在床上,想想這一天所做的事情,有時候越想越覺得沒有什麼意義,或許是長久的繁忙的生活太疲憊了,也許是我的多愁善感,負能量太多了,我也深知這種情緒會影響到我的工作和生活。暑假期間班裡的一個很要好的女同學家裡發生了變故,自己找工作又受挫,跟宿舍姐妹又感情不和,來找我傾訴,我條條列舉出來並找出重要的事情讓他先做,然後又說了很多鼓勵的話語,一起探討人生,幫她走出了疑難時期。而現在,她已經成功地應聘到一家遊戲公司做一名產品經理,家裡的事情也得到解決。人總是這樣,能很好地安慰別人,卻總是安慰不了自己。自己的困境我不想讓太多人知道,也不想對別人說,自己能解決就解決。

  很多東西寧願自己發呆一個上午找不到解決辦法,也不願分享出來讓別人知道,不想成為一個別人看來矯情的人。這麼多年以來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會記錄下來,遇到的人,經歷的事,一件件的記錄在我的文章中,現在再回看以前的那些人和事,很多都是無足輕重的小情緒,然後一笑了之,當時的我怎麼會那樣想呢?多年以後,當我在回顧這個時候的心境時,或許更多的是感慨和欣慰,而不是內疚和自責。剛到公司的時候,是一片欣喜,處處都充滿著好奇,什麼都會想著去學習,而現在當被專案上的諸多問題困擾,客戶層出不窮的諸多問題出現時,竟然變得煩躁起來。這個時候是要保持一個初心,我的微信朋友圈的簽名就是:“勿忘初心”,我也借這樣一種方式告誡自己,做任何一件事,累了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當初的目的。不要走得太遠,而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

  把握內心的寧靜,守住初心的那份欣喜和感動,並堅持下去,這或許是永葆活力的一種方法,不忘初心,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經常地提醒一下自己,才不會讓自己迷失方向,喪失了生活的動力和勇氣。

  在紀念長征80週年之際,我們都應該不忘初心再長征,傳承長征精神,繼續前進!

  篇二

  我們都應該不忘初心再長征,傳承長征精神。

  長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讓老紅軍們刻骨銘心的,是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是從生死考驗中錘鍊出的頑強意志,是激勵著廣大紅軍指戰員艱苦征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裡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並非晴空萬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長征中煥發出時代光芒,照耀著我們像當年的長征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出新的局面。

  篇三

  長征,一部讀不完的書。

  當數萬紅軍踏上征途,近代逐個正處於生死存亡的歷史關口。紅軍長征以慷慨悲壯的血戰,絕處逢身的轉折,感懷溫暖的情誼,悲喜傳奇的記錄將長征這部驚心動魄的壯麗詩篇呈現在讀者眼前。

  直到今天,紅軍戰士那“拋頭顱,撒熱血”的壯志情懷,還讓我們記憶猶新。紅軍跋山涉水、爬冰臥雪、草根果腹、皮帶充飢、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強渡嘉陵江、激戰獨樹鎮都撒滿了紅軍戰士的遍地熱血。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乾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乾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乾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進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髮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乾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乾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頑強的毅力,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我們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今天,我們都應該不忘初心再長征,傳承長征精神。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穫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麼,我們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與祖國的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絡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過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

  篇四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從小父親就給我講紅軍長征的故事,那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無數動人的故事,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成為不斷激勵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還在我剛上幼兒園時,父親就找來一些紅軍長征的連環畫讓我看,我邊認字邊記住了不少紅軍的故事,還在幼兒園講給小朋友聽。上小學時,經常出差的父親只要一回家,就關心我的學習,每當看到我的作業本上打滿“√”和考試成績優良時,就講一個故事作為獎勵,我記得講得最多、印象最深的還是紅軍長征的故事。

  小時候我對長征精神的理解雖然還比較膚淺,但還是認真地照著紅軍的樣子去做,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我用紅軍“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故事鞭策自己,攻克了學習上一個個“攔路虎”,使自己各門功課成績在班級都名列前茅;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我用紅軍“一袋乾糧”、“七十六粒糧食”等故事激勵自己,主動為他人排憂解難,體味助人的快樂;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用紅軍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自己,從而自覺犧牲個人利益,主動關心集體利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我為三峽工程捐款和為城市建設獻一計的事蹟還被多家媒體宣傳,為此,受到學校的獎勵,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

  步入大學校園後,當時學校正在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我作為組織培養的重點物件,聽了幾次黨的創新理論講座,利用課餘時間重溫了《紅軍長征六十週年紀念文集》、《紅軍長征故事選》等書籍,在腦海裡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在那種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艱苦條件下,紅軍長征為什麼能夠取得勝利?在用血肉之軀鋪就的前進路上,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能夠義無反顧、前仆後繼?那是因為有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精神支柱。有了認識上的昇華,使我更增強了對黨的無比信賴,更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為了把更多的同學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我和另外幾名學生黨員還開辦了“知心話兒對黨說”的網頁,定期在網上與同學們交流,宣傳黨的知識,成為學校黨建工作的一個亮點。

  隨著閱歷的增加,那些聽了上百遍的長征的故事依然感人,用血與火凝成的長征精神依然鮮活,她好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成為我執著的信念和追求。在大學畢業即將面臨工作分配時,擺在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融入市場經濟大潮,做一個在商海中搏擊的“弄潮兒”;一條是投筆從戎,當一名新時期有為的軍人,把青春和知識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國防建設。我是軍人的後代,理應做一名紅軍精神的傳人,為此,我選擇了從軍之路。儘管從軍之路很艱辛,一穿上軍裝就投入緊張的訓練,磨破了手腳,晒黑了面板,但我挺住了,半年的艱苦訓練,使我以軍政考核全優的成績成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週年之際,我們都應該不忘初心再長征,傳承長征精神,繼續前進!我隨父母走進了“重走長征路”的行列,親眼目睹了草地的神祕、雪山的險峻;親耳聆聽了大渡河的濤聲、川主寺鎮的傳說;親手觸摸了瀘定橋冰冷的鐵索、“紅軍樹”累累的彈痕,從而品味到什麼是真正的偉大、聖潔、崇高和永恆。也使我再一次強烈地感到:一個民族和國家,必有一種精神和信念。她在人們的內心裡蘊藏,外化成為一種能量、她像看不見的火光,如地球深久湧動的岩漿,歷經千萬年而不泯,為天地人間提供不竭的熱能。這就是長征故事給我的啟迪,就是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薪火不熄,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