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工作計劃

  由於工作競爭激烈,為了滿足社會的生產力,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為了使步伐的加快不影響正常的秩序,這時就得提出一種計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

  轉眼間,短暫的一學期時光又即將過去。本學期我執教高三1、2、3班物理選修課,本人能按照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試卷、講評試卷,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已經如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為了以後能在工作中揚長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努力完成教學進度。

  二、加強高考研討,實現備考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本學期,物理備課組的教研活動時間較靈活。備課組成員將在教材處理、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法學法的設計、練習的安排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商討,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商討綜合科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知識點和練習。二是針對物理課上的教學問題展開研討,制定和及時調整對策,強調統一行動。另外,到外校取經,借鑑外校老師的經驗,聽取他們對高考備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力求效果明顯。三是多向老教師學習,多聽他們的課,學習他們的課堂組織學習他們的教學思路,加強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改進教學水平

  三、對尖子生時時關注,不斷鼓勵。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更要多給一點熱愛、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微笑。

  四、經常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讓他們遠離學習上的困擾,輕鬆迎戰高考。 五、構建物理學科的知識結構,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識的重點、難點

  物理學科知識主要分力、電、光、熱、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學是基礎,電學與熱學中的許多複雜問題都是與力學相結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練掌握力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以便在複雜問題中靈活應用。力學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以及振動和波。

  靜力學的核心是質點平衡,只要選擇恰當的物體,認真分析物體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來解決即可。

  運動學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幾種特殊運動。基本概念中,要區分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幾種運動中,最簡單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可直接解決;稍複雜的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只要將運動正交分解為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後,再運用勻變速公式即可。對於勻速圓周運動,要知道,它既不是勻速運動***速度方向不斷改變***,也不是勻變速運動***加速度方向不斷變化***,解決它要用圓周運動的基本公式。

  力學中最為複雜的是動力學部分,但是隻要清楚動力學的3對主要矛盾:力與加速度、衝量與動量變化和功與能量變化,並在解決問題時選擇恰當途徑,許多問題可比較快捷地解決。

  振動和波是選考內容,這一部分是建立在運動學和動力學基礎之上的,只不過加入了振動與波的一些特性,例如運動的週期性***解題時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個***,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現象等等。

  電學是物理學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為:靜電、恆定電流、電與磁、交流電和電磁振盪、電磁波5部分。

  靜電部分包括庫侖定律、電場、場中物以及電容。電場這一概念比較抽象,但是電荷在電場中受力和能量變化是比較具體的,因此,引入電場強度***從電荷受力角度***和電勢***從能量角度***描寫電場,這樣電場就可以和力學中的重力場***引力場***來類比學習了。但大家要注意,質點間是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而點電荷間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關於電勢能完全可以與重力勢能對比:電場力做多少正功電勢能就減少多少。為了使電場更加形象化,還人為加入了描述電場的圖線———電場線和等勢面,如果能熟練掌握這兩種圖線的性質,可以幫助你形象理解電場的性質。

  場中物包括在電場中運動的帶電粒子和在電場中靜電平衡的導體。對於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學方法來處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種機械力之外加上電場力罷了。對於後者要掌握兩個有效的方法:畫電場線和判斷電勢。

  恆定電流部分的核心是5個基本概念***電動勢、電流、電壓、電阻與功率***和各種電路的歐姆定律以及電路的串並聯關係。特別強調的是,基本概念中要著重理解電動勢,知道它是描述電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為電源中的非靜電力將一庫侖正電荷從電源的負極推至正極所做的功。對於功率一定要區分熱功率與電功率,二者只有在電能完全轉化為內能時才相等。歐姆定律的理解來源於功能關係,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適用條件。

  電與磁的核心是三件事:電生磁、磁生電和電磁生力,只要掌握這三件事的產生條件、大小、方向,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這一部分的難點在於因果變化是互動的,甲物理量的變化會引起乙物理量的變化,而乙反過來又影響甲,這一變化了的甲繼續影響乙……這樣周而復始。

  交流電這一部分要特別注意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電壓、電流、電功率的因果關係,對於已經制作好的變壓器,原線圈的電壓決定副線圈的電壓***電壓在允許範圍內變化***,而副線圈的電流和功率決定原線圈的電流和功率。

  電磁振盪、電磁波部分的難點在於L C振盪迴路中的各物理量變化,只要弄清電感線圈和電容的性質,明確物理過程,掌握各物理量的變化規律,問題就不難解決。

  在物理學科內,電學與力學結合最緊密、最複雜的題目往往是力電綜合題,但運用的基本規律主要是力學部分的,只是在物體所受的重力、彈力、摩擦力之外,還有電場力、磁場力***安培力或洛侖茲力***,大家要特別注意磁場力,它會隨物體運動情況的改變而變化的。

  六、高三複習策略

  1、全面複習,打好基礎,降低難度,以不變應萬變。高三複習要設法落實每一知識點,強化學科雙基,只有強化雙基才談得上能力,談得上多元目標。由於時間緊,帶領學生複習應重在概念、理論的剖析上,側重在核心和主幹知識的基礎上,落實每一個知識點。

  2、指導學生,學會複習,提高能力。學生應自覺編織知識網路,自己總結,強化用已學知識解決未學問題,再進一步提高到用新學知識解決未學問題。理綜物理考試雖然考查得比較基礎,但題目比較新,基本上是沒有做過的原題,故學生應該掌握總結、檢索、遷移、演繹、推理和歸納等學習方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3、創新、質疑,強調聯絡實際,強化實驗。建議在高三複習階段重做高中階段已做過的重要實驗,開放實驗室,但不要簡單重複。要求學生用新視角重新觀察已做過的實驗,要有新的發現和收穫,同時要求在實驗中做到“一個瞭解、五個會”。即瞭解實驗目的、步驟和原理;會控制條件***控制變數***、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會解釋結果得出相應結論,並會根據原理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以實驗帶複習,設計新的實驗。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明確認識結論、過程和質疑三要素,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打下基礎。學會正確、簡練地表述實驗現象、實驗過程和結論,特別是書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視角地觀察、思考、理解生活、生產、科技和社會問題,學會知識的應用。

  4、嚴格規範,認真審題,減少失分。例如計量單位規範、實驗操作規範、學科用語規範和解題格式規範。

  一學期勿勿而過,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相信以後我們的教學工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總之,資訊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

  一、 物理複習指導思想

  1、全面複習,打好基礎,徹底掃除知識理解上的障礙,落實每一個知識點。

  2、指導學生,學會複習,提高學生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3、強調創新,質疑並聯系實際,強化實驗。在日常生活中多視角地觀察、思考、理解生活、生產、科技和社會問題,學會物理知識的應用。

  4、嚴格規範,認真審題,減少失分,學會考試,提供學習成績。

  二、學情分析

  1、課堂情況:由於是高三年級,即將面臨著高考的選拔考試,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求知慾望比較強烈。所以課堂紀律比較好,都比較認真地聽課,自覺地與老師互動,完成教學任務。

  2、學習能力:大多數的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各章各節的知識點尚處於分立狀態,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識解決相應的基本問題,所以對知識的瞭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題技能:利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綜合問題的能力很差,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還有待提高。

  三、複習進度

  高三物理複習從今年的8月份開始到次年的6月份結束,共8個月多的複習時間,大概35周的時間,根據複習的指導思想已經學生的現狀,特將高三物理複習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輪複習

  第一輪複習稱為基礎複習階段,計劃從8月份開始到下年3月份結束。在這個階段,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掃除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之上,對各種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這輪複習的主要物件就是基礎知識,主要強調“全面”、“系統”兩點。

  學生複習中的障礙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會運用、計算不準、原理模糊等等。因此,不論平時多麼熟悉課本,都不能省略復讀課本這一環節,要逐章逐節、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複習,做到毫無遺漏。

  ***1***全盤的通讀有助於整體掌握知識,以前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統的。

  ***2***全盤的通讀可以找出一些被忽視的環節或死角。

  ***3***全盤通讀,有助於深刻領會課本內容。懂的東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帶著疑問去通讀,理解會更深。讓學生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循序漸進、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這時候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複習到,才能在今後節餘出更多的時間去攻克一些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

  要求學生全盤通讀課本,通過全盤通讀,才能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才能明白每一學科的內在聯絡,才能使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體系。當然,在複習的同時最好做好學習筆記,這樣的筆記不僅使複雜的知識系統化,而且記憶的效率也提高許多,運用起來也得心應手。記筆記讓學生最好不要抄書上的原話,要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如果自己的話與書上的話有出入,再進行修正。這有點兒像記憶中的心理預演或嘗試回憶。

  ***2***第二輪複習

  第二輪複習階段稱為專題複習階段,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1、要把整個知識網路化,系統化,把所有的知識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疏理出知識結構,把握知識模組,將知識進行專題整理。

  2、針對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有效地補缺補差。

  3、總結考試中出錯問題和作題中的共性問題,對問題進行集中整理、集中強化訓練與矯正。

  4、歸納解題方法,歸納題型。

  5、訓練如何分析物理過程,如何尋找陌生題的突破口,如何提高熟題的解題準確率。

  6、回頭是岸,注重雙基,熟透知識,題型,方法。

  7、積累解題,應試經驗,對每次考試都寫出書面總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