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學科學總複習資料有哪些

  ?科學這門課在小學課程裡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科學考試也需要考好,考試前不要忘了複習。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科教版小學科學總複習資料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科教版小學科學總複習資料一

  《工具和機械》單元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機械。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

  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槓桿。它有三個點,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支撐著槓桿,使槓桿能圍繞轉動的位置叫支點。

  3、槓桿尺平衡時,左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

  4、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槓桿省力。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槓桿費力。

  5、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6、使用輪軸時,在輪上用力,能省力,並且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會費力。

  7、像旗杆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8、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

  9、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大。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

  11、鏈條與兩個齒輪齧合,起到傳遞動力而使自行車運動的作用。

  12、大輪帶小輪速度快,但費力。小輪帶大輪速度慢,但省力。

  科教版小學科學總複習資料二

  《形狀與結構》單元

  1、很多的房屋和橋樑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樑***支撐住的。它們受壓時,橫樑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如何增強橫樑抗彎曲能力是建築上很重要的問題。

  2、增加橫樑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橫樑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要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寬度更有效。

  3、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4、改變薄板形材料的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雖然減少材料的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5、瓦楞紙板抗彎曲能力強的原因是:瓦楞紙板通過又折又黏合的方式,改變了紙的形狀增加了紙的厚度,從而使它的抗彎曲能力大大增強。

  6、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能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7、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具有拱形承載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物體在球的任意位置用力,力都能向四周分散開來,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堅固。***鍋蓋的作用是為了增大空間不是為了承載壓力***

  8、生物體中的拱形:人的頭骨、拱形的肋骨、貝殼、烏龜的殼、雞蛋、接近圓形的水果。

  9、拱***弧***形結構包括:拱形,圓頂形、球形。

  10、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

  11、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增加斜杆可以增強框架的穩定性,使框架不變形。

  12、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物體穩定性好。

  13、框架結構鐵塔的特點: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空氣阻力小、基礎牢固。

  14、瓶口向下放最容易倒;瓶口向上放不容易倒;瓶口向上,且裡面裝些水、沙之類的物體最不容易倒。

  15、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16、鋼纜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們用它建造鋼索橋,大大增加了橋的跨越能力。鋼纜橋可以分為懸索橋和斜拉橋。

  17、鋼索橋由哪些部分組成:由橋面、橋塔和鋼纜組成。鋼纜拉住橋面,橋塔支承鋼纜。

  18、把橋塔修得高一些的原因是什麼? 把橋塔修高一些的原因是為了降低鋼纜受到的拉力。

  科教版小學科學總複習資料三

  《能量》單元

  1、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把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發現通電導線可以產生磁性,為人類大規模利用電能打開了大門。

  2、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做成電流檢測器,檢測電池中有沒有電。線圈方向與磁針的方向保持一致。

  3、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

  4、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

  5、做電磁鐵實驗時,因為用的導線較短,這個電磁鐵是很耗電的,不要把它長時間接在電池上。

  6、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或改變線圈繞線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7、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圈數少磁力小,圈數多磁力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少則磁力小,電池多則磁力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粗細長短、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一定關係。

  8、電動機由外殼***磁鐵***、轉子***鐵芯、線圈、換向器***、後蓋***電刷***組成。換向器的作用是接通電流並轉換電流的方向。電刷接通電流。

  9、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雖然大小懸殊、用途各異,但電動機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轉動。

  10、電能使各種用電器做各種運動、發光、發聲、發熱……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

  11、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和運動有關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機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儲存的能量叫做化學能。

  12、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一個電能的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科教版小學科學總複習資料四

  《生物的多樣性》單元

  1、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植物。

  2、科學家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特徵對植物進行分類的。科學家把植物分為兩大類: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開花植物分為裸子植物***鬆、柏、杉、蘇鐵、銀杏等***和被子植物***無花果***。

  3、還可以按其它標準給植物分類,但都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按生活環境分:水生植物 陸生植物

  按莖的軟硬分: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按生存時間分:一年生植物 兩年生植物 多年生植物

  按人的需要分:食用植物 藥用植物 蔬菜 水果 糧食 建材

  4、在已經發現的30萬種植物中,開花植物約佔一半以上。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菌類不是植物。.藻類植物有:***紫菜******海帶******紅藻******綠藻******蕨類植物有:***蕨菜***、***鱗毛蕨***、苔蘚類植物有:***青苔***、***葫蘆蘚***。

  5、分類是研究動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6、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動物、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鳥類動物、哺乳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分為:軟體類動物、節支類動物、環節類動物等。昆蟲屬於節支類動物。

  7、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徵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

  8、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例如:螞蟻、蝗蟲、蜜蜂、螳螂、蜻蜓、蝴蝶等。

  9、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例如:鯽魚、泥鰍、金魚、鯊魚等。

  10、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例如:雞、鴨、鴿子、企鵝、鴕鳥等。

  11、直接生小動物,並用乳汁餵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例如:老虎、豬、兔、鯨、白鰭豚、海豚、穿山甲、刺蝟等。

  12、體表有鱗或甲,用肺呼吸,卵生的動物是爬行動物。 ;例如:蛇、烏龜、鱷魚、蜥蜴、壁虎等。

  13、小時候用鰓呼吸,長大用肺呼吸的動物是兩棲類動物。例如:青蛙、蟾蜍、大鯢***娃娃魚***、蠑螈等。

  14、已發現的動物種類有150多萬種,是生命世界中類別最多的;其中昆蟲達到100多萬種,約佔80%。

  15、我們每一個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例如:雞和鴨。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例如:人。

  不同的形狀特徵,組合造就了多樣的生命個體。n個性狀,可以組合造就n的平方個不同個體。世界上很難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其他生物也難找到兩個完全一樣的。

  16、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是相關聯的、是相適應的。

  植物形態與它所生活環境相適應的例子;

  浮萍的根只有一根而且很細。因為它生活在水裡,是浮水植物;

  小草和玉米有龐大的根系,因為它們生活在陸地上,既要依靠根到土壤中去吸收水分、養分,還要依靠根來固定植物;

  仙人掌的葉成刺狀,是因為它生活在缺水的地方,需要減少水分的蒸發;

  仙人掌的莖綠色、肥厚多汁,是因為它要承擔起光合作用和儲存水分的功能;

  松樹的針形葉,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有利於保持身體溫度;

  香蕉的葉子寬大,是因為它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熱帶,更有利於蒸發體內的水分,調節植物體的溫度。

  17、動物與它所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徵和功能舉例:

  金魚身體呈紡錘形,游泳時可以減少水對它的阻力;

  魚身體上有魚鰭,魚鱗、有鰓,有利於它在水中生活;

  鴿子身體呈紡錘形,飛行時可以減少空氣對它的阻力;

  鴿子身體上長有羽毛,有翅膀、骨骼中空都是與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的;

  貓的腳上有肉墊,在地上跑時發出的聲音較小,有利於它捕食;

  鳥爪帶鉤,容易抓住樹幹,適宜生活在森林中,有利於捕捉小動物;

  鴨腳有蹼,適宜生活在水中;

  蒼耳種子有刺,容易被動物攜帶傳播;

  壁虎的腳上有***吸盤***,適合在牆上爬行。

  白鶴的腳***又細又長***,適合在沼澤中行走。

  馬蹄***粗壯而厚實***,適合在草原上行走。

  薄公英種子上有絨毛,很輕,容易隨風飄移傳播。

  18、環境發生變化了,生物的形態結構也會發生變化。同一種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身體的形態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19、沙漠中的黃色青蛙,不同地方生活著不同長相的狐狸,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野豬變成家豬、野鴨變家鴨、鯽魚變金魚、稗子變成雜交水稻、偃麥培育成小麥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20、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就是運用這一法則選擇和淘汰著生物家族的一個個成員。

  21、同一種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體的形態結構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狐狸,生活愈在寒冷地區的個體就愈較大,體形就愈接近圓形,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22、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簡單生命體開始,到現在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環境變化是重要原因。人類對於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對一些動物的馴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3、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改變著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

  24、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每一種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之中。

  25、人類生活離不開植物:***1***提供給人類做食物;***2***供人類欣賞;***3***提供給人類做藥材;***4***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習用品;***5***可以淨化空氣;***6***提供給動物做食物。

  26、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中的例子:花繁殖後代需要昆蟲幫助傳粉;蝗蟲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為食;青蛙的存在控制著蝗蟲的泛濫,使水稻等植物不會被蝗蟲滅掉。

  27、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要保護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28、生物生存是自然賦予的權利,而不是人類賦予的權利。

  生物的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它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

  29、《生物多樣性條約》於1993年實行,規定每年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世界有180多個國家是《生物多樣性條約》的締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