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八年級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及答案

  為在八年級地理學業水平測試中展現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桐城市的同學們更應該加把勁,努力學習,認真完成測試題,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桐城市八年級地理學業水平測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小巷長約100米、寬2米,大約是東西走向.“六尺巷”是彰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讀,完成1﹣2題.

  【分析】

  1.在一幅比例尺為1:5000的地上,六尺巷的長度大約是***  ***

  A.1釐米 B.2釐米 C.10釐米 D.20釐米

  【考點】地上的比例尺應用.

  【分析】比例尺就是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

  【解答】解:100米=10000釐米;根據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得到:上距離=比例尺×實地距離= ×10000釐米=2釐米.

  故選:B.

  2.晴天的時候,巷子南面的圍牆會在巷子北面的圍牆上留下影子,正午時分,中北面圍牆上的影子最高的時候應當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考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週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迴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迴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南迴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時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刻,正午物體的影子最長.根據題意.

  故選:D.

  讀“我國某省級行政區域地形”,完成3﹣4題

  【分析】

  3.該省級行政區域簡稱為***  ***

  A.粵B.蜀 C.鄂 D.豫

  【考點】中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分析】讀可得,中所示的是河南省,其簡稱是豫,行政中心是鄭州.

  【解答】解:粵是廣東省的簡稱,蜀是四川省的簡稱,鄂是湖北省的簡稱,豫是河南省的簡稱.

  故選:D.

  4.該省省會所在地的海拔高度約為***  ***

  A.0﹣200米 B.200﹣500米 C.500﹣1000米 D.1000米以上

  【考點】四川省.

  【分析】河南省省會鄭州地處京廣、隴海兩大鐵路的交會處,是國內最重要、最繁忙的鐵路樞紐之一.

  【解答】解:結合例可知,河南省省會鄭州海拔高度約為0﹣200米.

  故選:A.

  讀表“2007年亞洲四個國家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完成5﹣7題

  國家 種植面積***萬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噸/公頃***

  中國 4400 2.14

  泰國 168 4.36

  印度 2950 4.23

  日本 1036 1.80

  【分析】

  5.四國中水稻總產量最多的國家是***  ***

  A.泰國 B.中國 C.印度 D.日本

  【考點】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分佈.

  【分析】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生產發展較快.目前,中國的穀物、肉類、籽棉、油菜籽、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1位;穀物人均佔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解答】解:水稻總產量=種植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可以統計出四國中水稻總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其次是中國、日本和泰國.

  故選:C.

  6.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泰國比日本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數量多 B.熱量條件好 C.技術力量強 D.機械化程度高

  【考點】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概況.

  【分析】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其中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解答】解:東南亞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該地區氣候溼熱,具有種植水稻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泰國比日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熱量條件好.

  故選:B.

  7.我國西北地區也有水稻種植,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其水稻種植的優勢條件是***  ***

  A.氣溫日較差大 B.土壤肥沃 C.勞動力豐富 D.水資源充足

  【考點】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分佈.

  【分析】西北地區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x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全國降水最少的地方.總的來說,乾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水源條件成為制約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西北地區遠離海洋,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水源條件成為制約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但西北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太陽能資源在全國名列前茅.由於日照時數多,晝夜溫差大***或 氣溫日較差大***,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故選:A.

  淮河邊某學校八年級同學到皖南山區遊學,看到層層梯田上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讀,完成8﹣9題.

  【分析】

  8.當地修建梯田主要是為了***  ***

  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應對全球變暖 D.美化鄉村環境

  【考點】各類地形對經濟和生活的主要影響.

  【分析】農業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受市場需求量、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農民文化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的影響.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佈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解答】解:我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山區面積廣大,其優勢是礦產、森林、水能資源較為豐富,有利於發展林業、礦業和旅遊業.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皖南山區水土容易流失,修建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9.同學們在皖南山區遊學期間,發現當地***  ***

  A.傳統民居多為平頂房 B.山上有大面積的茶園

  C.居民以回族人為主 D.隨處可見陡峻的懸崖

  【考點】安徽省.

  【分析】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東南與浙江相接,西南和江西相鄰,北以沿江丘陵平原為界,即沿平原丘陵區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帶.

  【解答】解:皖南位於南方地區,降水較多,民居多尖頂房;皖南山區有大面積茶園;該地居民以漢族人為主;皖南山區屬於丘陵地貌;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我國自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人口數量得到有效控制,讀“1970年至2040年我國勞動人口的增長變化***含預測***”,完成10﹣11題.

  【分析】

  10.我國勞動人口數量停止增長的年份大約是***  ***

  A.198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5年

  【考點】人口分佈狀況與人口增長的變化.

  【分析】勞動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力指全部人口.狹義上的勞動力則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在實際統計中,考慮勞動年齡和勞動能力兩個因素的指標有勞動年齡人口和社會勞動力資源總數.

  【解答】解:從中可以看出,到2015年我國勞動力人口增長率為0,並逐漸出現負增長,所以我國勞動人口數量停止增長的年份大約是2015年.

  故選:C.

  11.我國勞動人口數量的減少將會造成***  ***

  A.老齡人口減少 B.企業用工成本上升

  C.少兒比重上升 D.企業用工成本下降

  【考點】人口分佈狀況與人口增長的變化.

  【分析】人口數量是指一個地區***如中國、中國臺灣等***在一定時間內的人口總和,一般以人口普查的統計結果為依據.

  【解答】解:應當根據各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人口和勞動力的狀況、市場因素以及現有經濟基礎等來發展工業.我國勞動人口數量的減少會引起企業用工成本上升,不利於企業發展.

  故選:B.

  在最近的30年間,大量糧食從東北輸往南方沿海省區.從“南糧北運”到“北糧南運”,中國農業歷經千年形成的糧食產銷格局被徹底改變了,讀“中國糧食產銷格局示意”,完成12﹣13題.

  【分析】

  12.當前,“北糧南運”最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航空運輸 B.公路運輸 C.鐵路運輸 D.管道運輸

  【考點】各種主要運輸方式的特點.

  【分析】貨運要根據貨物的性質、數量、運輸距離、價格、時效等情況,選擇運輸方式.一般來說,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容易死亡、變質的活物或鮮貨,短程可由公路運送,遠端而又數量大的可用鐵路上的專用車;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儘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解答】解: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中國鐵路運輸的地位尤為突出.縱橫交錯的鐵路分佈全國各地,並與公路、河道、航空港相連,構成了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中國現已形成一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鐵路網.鐵路運輸也是“北糧南運”最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故選:C.

  13.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熱量條件好 ②土壤肥沃 ③人均耕地多 ④機械化程度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點】主要農產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糧基地.

  【分析】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光照充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農業基礎好,勞動力豐富.東北平原由東北角的三江平原、北部的鬆嫩平原和南部的遼河平原組成.

  【解答】解:東北平原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質被稱為“黑土地”.同時東北地區人口密度較低,人均佔有耕地多,有較多的餘糧供應外地,商品率高,使東北平原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經過建設者多年的艱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饒的“北大倉”.但由於緯度較高,熱量不足,作物只能一處一熟.

  故選:C.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