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備課組工作計劃

  備課組計劃是同學科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一種活動形式,它是優化教學工作的載體,是教學資源共享的途徑,是教師協同發展的搖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一、工作的重點和特色

  1、努力建設一支勤奮好學的優秀備課組。

  2、建立初二數學備課組的資源庫。

  3、努力探索初二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開展反思性教學活動。

  4、加強“講學稿”教學,力爭每一節都成為集體智慧結晶。

  5、積極推進教育技術運用,探索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的整合***如儘量嘗試幾何畫板的運用***。

  6、積極開展備課組內聽課評課活動。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積極投身於新課程改革之中。以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教育”的課題研究為核心,著力提升課堂效能,大力加強科學研究,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2.積極開展新課程教材實驗,努力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倡導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

  3.構建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敢於向教師、向教材挑戰,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

  4.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力爭數學學科合格率、優秀率在各級調研抽測中有好的成績。 重視“培優補差”工作,充分發揮優生的特長,激發潛能生的學習興趣。

  5.努力使備課組活動有序性、系列化,認真落實 “集體備課、磨課、聽課、評課、反思”常態化,爭取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內容、定主講;加強對平時教學工作的交流、研討,提高全組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具體的工作措施

  1.在教師方面:

  ***1***積極開展備課制度

  ①時間:每週三下午第一節課的時間。

  ②地點: 八年級備課室。

  ③要求:每位主稽核人要認真鑽研新材,闡述教材分析和教學理念,努力提出有份量的見解,從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種情況,全體組員要認真參與。

  ④“隨時集體備課戰略”:要多到辦公室鑽研教材,發揮集體優勢、集體的智慧。加強對教材、教學大綱、考試說明、中考的研究,開展組內“說課、上課、評課”。

  ***2***教學基本功和藝術

  ①從教學常規入手,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學基本功,採用幫助的互助式,讓全備課組的所有老師都能立足課堂,進而成一方名師。

  ②“內強外引”措施,努力提高初三的課堂教學效益,瞭解難度要求等有什麼不同,從而指導我們設計課堂教學***難度、型別、思想滲透、課堂模式等***,努力用好我校的先進的教學裝置這一寶貴的資源。同時通過多種手段借鑑外地名師資源,努力提升本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③大興學習之風,增強集體實力,整個備課組要多學習校其它各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藝術,同時儘量多互相聽課,特別是本校名師、骨幹教師示範課,要達到人均聽課節數十五節以上。

  ***3***抓科研,走教學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學。

  科研是最重要的,備課組本學期努力開展教學科研和反思性教學活動。

  ***4***加強"講學稿”教學,仔細研究習題課、複習課的教學。備課組本學期每人都要進行專題公開課。

  ***5***認真學習新理論,全面提升教師基本功。

  2.在學生方面

  ***1***狠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①“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課下抓緊訂正,課餘適量練習”,任課老師在本學期要反覆習強調這四點。要做到落實到位不放鬆。

  ②課堂做筆記,課外做錯題集。 鼓勵學生鞏固發揚這一良好的習慣。

  ③“量變到質變”:訓練量的積累以求實現質的飛躍。小題訓練,分層作業要常抓不懈。

  ***2***認真做好提優補差工作,利用午休時間,大力開展薄弱生輔導。老師要多關心薄弱生,通過分層作業,讓薄弱生激發興趣,多投入時間到學習中。

  3.加強資訊的蒐集,使中考複習少走彎路。

  總之,我們初二數學備課組將全力以赴,不斷探索。初二是關鍵的一年,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在初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進步,達到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四、課時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教學課時

安排課時

第一週

9.3—9.9

11——131

5

4

第二週

9.10—9.16

132)——14 第一單元複習、測試

6

2

第三週

9.17—9.23

21——23

5

3

第四周

9.24—9.30

24——252

6

3

第五週

10.1—10.7

 

中秋國慶放假

 

 

第六週

10.8—10.14

26——27第二單元複習、測試

6

3

第七週

10.15—10.21

31——34

5

4

第八週

10.22—10.28

第三單元複習、測試41——42

6

2

第九周

10.29—11.4

43——45

5

3

第十週

11.5—11.11

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

11.12—11.18

期中成績分析51——531

5

3

第十二週

11.19—11.25

532)(3)——542

6

4

第十三週

11.26—12.2

第三單元複習、測試61

5

1

第十四周

12.3—12.9

621)——632

6

4

第十五週

12.10—12.16

第六單元複習、測試71——721

5

2

第十六週

12.17—12.23

72——732

6

4

第十七週

12.24—12.30

741)(2

5

2

第十八週

12.31—1.6

751)(2)第七單元複習、測試

6

2

第十九周

1.7—1.13

期末複習

5

5

第二十週

1.14—1.20

期末複習

6

6

第二十一週

1.21—1.27

期末考試

 

 

第二十二週

 

學期結束

 

 

  ***二***

  一、 指導思想

  繼續開展創新教育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建立符合數學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加強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二、 加強理論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以學校組織選學的教學理論為基礎,進一步領會、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外,以中考為方向,研究新教材的考試綱要,根據本冊教材編排的特點,單元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結合學生學情,做到對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心中有數,正確把握。

  三、 提高教研質量, 切實開展教研活動

  平時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級別、各種途徑的聽課、教學研究活動,做到聽課有啟示、有收穫;加強數學學科的研究活動,開展聽課、評課為主的教學研究活動,認真完成聽課感想和評課小結。組織組內教師積極認真參與校、區組織的各類教學評比活動,以此為契機切實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四、日常工作實施細則

  1、組織本組教師每兩週一次的備課活動,力爭做到:一人執筆,兩次備課,上課前備課,上好後復備。對組內教師參加備課活動及時記錄,瞭解組內教師的備課情況和作業批情況,要重視突出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知識,如何突破重點和難點;對學生學習知識方法的指導。

  2、制定好本學科教學計劃交各任課教師,提前分章節備課,落實集體備課時間、內容、主備人,落實組內教師積極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

  3、樹立全域性觀念,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和教輔用書。定期組織備課組教師進行學情分析,發現問題,尋找對策,確保本備課組的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4、作為備課組長以身作則,不斷學習鑽研,團結全體備課組教師高效率工作。圍繞學校教改課題突出重點抓課堂教學改革,抓教學質量。不斷努力探討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本學科成績的優良率,嚴格把好本年級本學科教學質量關。

  5、開展提優、補差治翹腳工作。我們既要研究學困生,群策群力想辦法提高這些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利用課餘時間重點關愛幫教後進生,對後進生要做到關心、激勵,提高合格率;同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也要拓展他們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6、全組教師努力實現由“經驗型”向“研究型”的轉變。

  7、加強全員德育意識,組內教師配合學校師德師風建設。

  8、積極抓好“周測”“月考”工作,做到每一份試卷能按質、按量完成,注重考後的考試質量和試卷分析、反饋。

  五、學習時間及內容安排:

課   題 課 時 測試時間 備註
第一章 平行線 自定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8 學校統一  
第三章 直稜柱 自定  
第四章 樣本與資料分析 12 自定  
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0 自定  
第六章 圖形與座標 自定  
第七章 一次函式 學校統一  
總複習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師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

  2、適時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素材。

  3、儘量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4、向學生展示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

  5、讓每個學生儘可能獲得最大發展。

  ***三***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校教務處工作計劃。以組風建設為主線,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法探索為重點,以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題,以提高隊伍素質,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改善教與學的方式,使我校數學教學、教研質量進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標

  1、加強組風建設,狠抓教學常規,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2、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改善教與學的方式。

  3、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力。

  4、抓好培優補差工作,努力解決厭學問題。

  5、繼續抓好培養青年教師工作。

  三、重點及主要措施。

  1、加強組風建設,把數學組建設成師徳形象好,教研風氣濃,協作意識和團體凝聚力強,特別是對學生、對學校發展有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研組。主要通過組內討論,與領導交流,師生溝通及自修師德,聽專家講座等形式,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教研組長配合教導處承擔對數學教學的指導和管理,以抓"課堂常規"為突破口,抓好各項常規管理。嚴格執行教導處的各項計劃。

  2、更新教學觀念,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⑴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武裝自己,指導平常的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⑵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廢除"注入式"、"滿堂灌",掙脫阻礙學生主動發展的束縛,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主動發展型”新模式,還學生主體參與的權力,實現學生主體、主動,創新可持續發展。

  ⑶、繼續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思想觀念,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係。,⑷、強化基礎學科和學科基礎知識,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絡,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本學期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試驗學年重點放在七年級、八年級。

  ⑸、繼續協助班主任搞好學習方法講座和養成良好習慣的活動,並建立以班級單位的數學學習興趣小組和“手拉手”活動。

  3、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與數學教學整合能力。

  加強資訊科技學習,不斷提升數學教師的資訊科技素養,增強應用資訊科技的意識與能力。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製作。要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提高數學教師獲取資訊的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強化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的意識和資源共享意識。數學是學生學業成績分化最嚴重的學科之一,從促進學生髮展出發,教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學習記錄,分析,通過反思促進自己的數學學習。針對數學學習困難生比例大的現狀,可加強對他們的日常測試分析、改錯和分類輔導分類測試,允許部分學生進行補測,讓學生及時體驗成功,增強學習信心,自我激勵,改進學習現狀。

  4、抓好常規管理,認真落實教導處的各項常規要求。

  認真落實教導處的各項常規要求,平時利用不確定的時間交流教學心得、教學方法,教師積極相互之間隨堂聽課、評課。提倡教師深入班級作業面批和個別輔導。

  5、認真,負責的準備數學會考、中考工作。

  6、加強與上級教研部門及同類兄弟學校的聯絡。

  要積極開展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縣鎮公開課教學和經驗交流活動,並積極參與研討。

  四、工作具體安排:

  第一,二週學習學校的工作計劃,討論制訂教研組計劃。

  第三,四周組內研討如何開展本學期集體備課,制訂個人的教學工作計劃,檢查作業及教案的開展情況。

  第五,六週組織觀摩課優秀課件,討論、小結。

  第五,六週學習、討論新課標的有關教育理念,學習教改經驗,教改課堂試行。

  第七,八週組織開展七年級數學競賽。

  第九,十週學期中期教師備課檢查與交流。九年級中考備考交流,提出下一階段的中考備考計劃。

  第十一,十二週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教學反思,學期中期教師備課檢查與交流。

  第十三,十四周高愛萍老師初二數學教學。

  第十五,十六週汪豔紅老鼠初三數學教學。

  第十七,十八週教學常規檢查,各項指標驗收量化計分統計。

  第十九,二十週期末考試及試卷分析,總結本學期工作,進行學期教學工作分析,找準薄弱環節,提整改意見,學期結束。

八年級數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