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爭的讀書隨筆

  你寫的隨筆:和平和發展,才是時代的主流。戰爭是毒瘤。大家又是如何寫戰爭隨筆的?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爭和平是正義之舉及政權與人權

  ——讀《同盟戰爭》

  義大利是羅馬的同盟,但羅馬不給其公民權和土地,並對其還有其他惡劣的凌辱和歧視行為。前91年,羅馬保民官德魯蘇提議滿足義大利人,卻遭到暗殺,戰爭就此爆發,史稱“同盟戰爭”。義大利人自己成立了國家,叫“義大利”,並在戰爭中將羅馬執政官魯普斯打死,羅馬才宣佈:參戰的義大利人為羅馬公民。之後,見效果明顯,又說六十天內放下武器者可獲公民權。以致起義者發生了分裂,抵抗力量削弱,於前88年起義結束。雖然羅馬對起義者進行了血腥鎮壓,但是義大利所有的人均被接納為羅馬公民了,起義的目的達到了。而且平民當兵就可分到土地,使格拉古兄弟的主張也基本都實現了。這是一種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的偉大勝利,因此兄弟倆殉難的地方成了兩處聖地,並且為他們樹起半身大理石塑像,以志永久的懷念與敬仰。

  上述事實說明:沒有公平就沒有和平,歧視就意味著戰爭,甘受凌辱那是動物,而人格都是平等的;破壞珍貴的和平肯定是邪惡行為,而反抗惡劣的歧視無疑是正義之舉,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因為人們仇視不平而渴望公平與和平。還說明,戰爭能夠建造和平,抗爭能夠收穫權利,並且歷史也在這樣證明著。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是真理,並非好戰;而血管裡面出人權,這是合理,並非謬論。

  篇二

  戰爭的利與害

  ——讀《北方大戰》

  北方大戰,從1700年至1721年共進行了二十一年,主要是俄國對瑞典的戰爭。開始時俄與波蘭、丹麥結盟,中間丹麥和波蘭不敵瑞典而退出戰爭,後來看到瑞典被俄打敗,波、丹又重新與俄建立同盟,普魯士也加盟想得到利益。戰爭波及到土耳其***沒被俄征服***和芬蘭等國。最終瑞典王國查理十二不得不與彼得大帝簽訂屈辱和約,將波羅的海東岸全割讓給俄國作為和平的代價,俄國也算實現了得到出海口的戰爭目的。

  這場十八世紀最初二十年發生在歐洲北方的大戰,使得兩個強大的敵對國瑞典和俄國最後都兵疲民困了,實際上是兩敗俱傷。雖然瑞典表面上失去了波羅的海東岸領土,那是不得已的小損失,實際上付出的代價更多更大。俄國雖然得到了波羅的海東岸的出海口,可實際上失去的利益也更多更大,是得不償失的勝利。

  戰爭的益處除了伸張正義之外,就是讓人憎恨和畏懼戰爭,如此伸張正義的代價又往往是喪失公理和正義;而戰爭的害處除了給百姓帶來災難之外,就是給那些狂徒提供一種發瘋的方式和機會,使他們嗜血成性的凶惡慾望得到玩命的愉悅,從玩弄民眾的生命中得到快感和滿足,僅此而已。嗜殺成性者常常以為國為民的藉口發動戰爭,實際上往往得到的都是禍國殃民的效果,還往往要久久被國民感戴。

  篇三

  在人類戰爭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都是空前的,湧現了很多經典戰例,同時也給後世留下了不少的謎團,很多直到如今都還讓研究那段歷史的人們真論不休,樂此不疲。

  早在高中學習《世界歷史》時的二戰,我就有個問題,在當時死活想不明白,當時蘇聯和德國雖然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然而德國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後,又揮師西進,佔領了法國。既然德國的野心已經暴露無疑了,為啥到了1941年6月22日德國以老套路“閃電戰”入侵蘇聯的時候,好像斯大林根本就不沒有準備一樣,差點讓德國人把莫斯科都給佔了,不是冬天幫忙,還真不知鹿死誰手呢?再說德國就是準備入侵蘇聯前得準備工作也沒被發現嗎,從當時的國際時局來看,很明顯,就連傻子都知道先防範嗎,為啥在戰爭初期蘇軍似乎毫無準備,迅速潰退到了莫斯科,德軍兵臨城下,就連當年11月6日舉行的“十月革命”24週年慶祝大會的閱兵式也是史無前例,斯大林在紅場檢閱部隊後,檢閱部隊直接開赴前線對德軍作戰。就連我當時在課堂上也問過歷史老師,可惜老師沒有答案給我。

  最近閒來無事,於是又開始對當年這個沒能找到答案的問題進行了探尋。

  首先就是關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其附屬的祕密協定,以及祕密協定的類容。很據目前的一些史料來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肯定的,但簽署該條約的目的,我覺得蘇聯和德國恐怕有同樣的目的,就是給對方一個定心丸,或者說是給雙方爭取一定的時間,因為在戰前希特勒沒有足夠的信心能戰勝法國和英國,那對於東線一個強大的蘇聯更加沒把握。而當時的蘇聯統帥斯大林的判斷則是日本將進攻蘇聯,同時也擔心東西兩邊同時作戰吃不消。但是雙方究竟有沒有簽署附屬祕密協定呢?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說法,肯定派認為祕密協定的類容就是蘇德瓜分波蘭,從歷史事實來看確實是在當時德軍進攻波蘭時,蘇聯也同時向波蘭進攻,雙方在波蘭會師,而且雙方很默契的各自佔領波蘭的領土,也沒發生任何衝突,從當年的一些影視資料看,蘇軍和德軍在波蘭會師後還很親熱和握手慶祝,親如兄弟。還有就是從蘇聯解體後被葉利欽公佈的關於卡廷事件的資料,應該說這個被前蘇聯視為絕密的檔案給了我們一些啟示,蘇軍佔領波蘭後,斯大林下令在卡廷附近的森林對兩萬五千波蘭軍官祕密處死。***歷史也真是作弄人,搞得去年波蘭總統卡欽斯基等政府高官在前往俄羅斯參加卡廷事件紀念日途中飛機失事,無一人生還。隨後俄羅斯公佈了對飛機失事的調查結果,波蘭毫不認可,甚至卡欽斯基的孿生兄弟破口大罵俄羅斯,表示對結果不滿。***至少從這些情況來看,蘇德在當時都不希望和對方發生衝突,確保自己不被兩線夾擊使用的緩兵之計。當然歷史的發展總是讓人無法預測,隨著希特勒在對法國的進攻中,希特勒制定一個冒險的“鐮刀收割”計劃,即穿越比利時,繞過“馬其諾防線”實施對法國的侵略,然而號稱當時世界最強大陸軍的法國軍隊卻不堪一擊,很快就在被法國人是為一戰英雄的貝當元帥的妥協下,放棄抵抗,成立了傀儡政府。法國的潰敗給了希特勒莫大的信心,於是他堅信拿下英國也不在話下,但是在進攻英國卻受到了英國的強烈抵抗,英國人民在丘吉爾的帶領下誓死不同德國和談,法國將領戴高樂在英國也成了了流亡政府,率領從敦刻爾克撤退出來的法軍繼續同德軍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決定先放棄征服英國的計劃,德國於1940年和1941年上半年脅迫羅馬利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加入由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同盟條約,隨後又同意大利一起佔領了希臘、南斯拉夫,控制巴爾幹半島,對蘇聯形成了半月包圍形式。加上至1941年上半年德國繼續佔領了歐洲的14個國家,消除了後顧之憂,希特勒決定先佔領蘇聯,取得蘇聯的豐富的資源,保證自己發動戰爭的需求,再回頭收拾英國。

  就在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同時,蘇聯和日本在中國的滿洲里和蒙古國交界的諾門罕分別以蒙古國和滿洲國的名義進行了諾門罕戰役,這裡我們要先說說日本,當時日本佔領中國的東北,進行資源掠奪,但日本很清楚自己還需要發動更多戰爭,需要更多的資源,日本國內分為兩派,一派希望從東北北上佔領蘇聯的遠東即西伯利亞進行資源掠奪,認為在日俄戰爭中戰勝了沙俄的日本軍隊有把握戰勝蘇聯紅軍,至少心理方面有優勢。另一派則希望南下,即發動太平洋戰爭,但發動太平洋戰爭不可避免的要同美國人經行較量,這個日本人似乎沒把握,於是北上意見佔據了上風。1939年5月11日,約七至九十名蒙古騎兵在哈拉哈河以東、諾門罕附近的地區***今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西南部,阿爾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滿洲認為滿、蒙邊境應該在哈拉哈河,該地為滿洲國國土,而蘇、蒙則認為邊界在河東約十六公里,諾門罕的東面,該地為蒙古國國土。蒙古騎兵被滿洲騎兵驅逐。兩天後蒙古騎兵帶同援兵到達,再次在該地駐紮,滿洲兵未能將其驅趕。

  此時日本關東軍決定干涉。5月13日或5月14日,隸屬關東軍小松原師團的捜索隊長東八百蔵中佐指揮約300滿洲國士兵出動,15日成功驅趕蒙古騎兵。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指示紅軍最高指揮部***Stavka***下準備反功計劃,並決定由朱可夫負責指揮。5月28日至5月29日,蘇、蒙軍隊在裝甲兵支援下,以優勢兵力擊敗日軍。東中校之捜索隊軍力減損63%:8名軍官和97名士兵被殺,1名軍官和33名士兵負傷。

  之後的整個六月,蘇聯向諾門罕附近,哈拉哈河兩岸增兵,並攻擊滿洲國士兵。

  六月底,日軍發動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師團下達進攻命令,從北面分兩路進攻哈拉哈河以東的蘇軍。當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過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圖阻隔蘇軍的援兵,及切斷河東蘇軍的退路。但河西的日軍攻勢受阻。朱可夫集合約二百輛坦克及三百輛裝甲車,以裝甲兵反攻。7月3日,日軍撤回河的東岸。而河東的日軍亦未能將蘇軍擊退。雙方從後方增調炮兵增援。日軍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將蘇軍驅離河東。雙方在夏天一直維持爭持局面,

  八月中,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在三十公里長的前線發動主力進攻。蘇軍投入總兵力約五萬七千人,配合炮擊及空軍支援。北翼最先以機械化步兵進攻,吸引日軍增援。中部則以步兵牽制日軍主力。南翼集中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約一萬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軍快速向北迂迴,從側翼包圍河東的日軍。8月20日,蘇軍渡河。

  日軍的作戰策略則是以前線部隊阻擋敵軍進攻,等待蘇軍的進攻力減弱後,以援軍從側面包圍蘇軍。但是蘇聯閃電戰式的立體機動作戰,特別是大量投入的裝甲兵,令前線的日軍快速潰敗。8月24日,蘇軍南北兩翼在諾門罕合圍。兩個日本關東軍師團***第七師及第二十三師***的主力被包圍。8月27日,日軍試圖突圍失敗。朱可夫在日軍拒絕投降後,以火炮及空軍集中殲擊被圍的日軍。

  諾門罕戰役中,朱可夫指揮裝甲部隊以機動戰首獲大捷,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嘉獎。蘇聯政府得到包括間諜理查德。左爾格的情報得知日方的南進,因此應該不會即時對西伯利亞發動另一次攻勢。蘇軍於是被調往歐洲。但蘇聯還是慢了一步,希特勒的“巴巴羅莎”計劃在蘇軍沒有調整完成就不宣戰,所以才造成了蘇德戰爭初期蘇軍處於被動挨打,損失慘重,並讓德軍一度離莫斯科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甚至有德軍能在晚上看見克里姆林宮上的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