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期末試卷下冊

  用汗水織就實力,用毅力成就夢想,用拼搏鑄就輝煌。祝你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交出滿足的答卷。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

  一、單項選擇題 ***20小題,共20分***

  1、下面對隋朝特點的簡短總結中,哪個最為全面且符合實際?

  A.經濟繁榮 B.短暫而繁榮 C.二世而亡 D.節儉盛行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著新開通的大運河乘船去洛陽,他必須經過

  A.永濟渠 B.江南河 C.邗溝 D.通濟渠

  3、下圖所示是唐朝農民創制的一種先進生產工具,唐朝農民用它

  A.灌溉田地 B.耕種田地 C.鼓風冶鐵 D.紡織絲綢

  4、下列各項中與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無關的是

  A.在設立管轄西域的行政和軍事機構 B.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

  C.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D.“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

  5、對比下圖中的兩枚古錢幣,得出的結論中不應有

  A.二者都是圓形方孔錢 B.錢幣上都有漢字

  C.唐文化對日本影響巨大 D.日本曾經隸屬於唐朝

  6、某歷史興趣小組同學在探究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時提出了以下意見,其中正確的是: ①都是在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時出現的 ②統治者都注意調整統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實行高壓政策 ④都重視生產技術的改進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一座古代石橋歷經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長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雲宵”,這座世界上儲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是隋朝的

  A.趙州橋 B.玉帶橋 C.寶帶橋 D.瀘定橋

  8、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不同點是

  A.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爭狀態 B.客觀上有利於雙方和平相處

  C.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 D.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9、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一現象說明了

  A.國家重點支援東南沿海的開發 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

  C.東南沿海一帶農民賦稅負擔沉重 D.政治中心轉移到南

  10、張老師在一家古玩店見到了以下這幅古畫,在與店員交談時,發現他對這幅畫的介紹存在錯誤,請你指出來

  A.這是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

  B.此畫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的繁華景象

  C.從畫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時人們的交通工具比較多樣化

  D.畫中所繪的這條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11、我國地方行政單位稱為“省”,這種制度開始於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宋元時期,繪畫藝術的特徵是表現市民生活的風俗畫的出現和日益增多,這主要是因為

  A.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B.對外貿易的發展

  C.文化事業的發展 D.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13、一位法國學者說,***宋代中國***“現代化”的程度令人吃驚.……在經濟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國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下列名詞能夠反映宋代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現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瓦子③互市④歲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如果你是下圖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讀四書五經 B.會寫作規範的八股文

  C.在考試卷中發揮自己對朝政的見解 D.成為聽命於皇帝的官吏

  15、清朝前期大興文字獄,知識分子寫作詩詞文章,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下列清朝的詩句中,只有哪一句可能不會招來殺身之禍?

  A.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B.一把心腸論濁清

  C.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D.綠葉清陰看總好

  16、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

  A.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 B.皇權戰勝相權

  C.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緩和 D.皇權日益加強

  17、2004年10日,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宣佈:中俄邊界走向已全部確定。雙方表示:兩國間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從此將成為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展的紐帶。請你回憶一下歷史上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尼布楚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北京條約》

  1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x藏事務的是

  A.盛京將軍 B.伊犁將軍 C.烏里雅蘇臺將軍 D.駐藏大臣

  19、要了解明朝先進的採礦和冶煉技術,應當查閱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A.《夢溪筆談》 B.《齊民要術》 C. 《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

  20、假如某電視臺要拍攝電視劇《水滸傳》,請你作歷史顧問,你認為劇中不該出現的場景或道具有

  A.梁山好漢埋伏在一片玉米地裡 B.官軍向農民軍放射火箭

  C.農村有低矮的茅屋、也有瓦房 D.農民軍在春節時進攻官府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

  二、非選擇題***四大題,共3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貞觀之風,一朝復振。

  ──《舊唐書•玄宗下》

  材料二:上***唐憲宗***顧謂宰臣曰:“朕讀《玄宗實錄》,見開元初銳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後,稍似懈倦,開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對曰:“玄宗少歷民間,身經迍***不得志***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蘇頲、盧懷慎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故致治平。及後承平日久,安於逸樂,漸遠端士,而近小人。

  ──《舊唐書•憲宗下》

  請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統治的哪一時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統治稱為什麼?***2分***

  ⑵唐玄宗的哪些統治措施體現了“貞觀之風”的復振?***3分***

  ⑶請寫出材料二中,與材料一有因果關係的語句。***1.5分***

  ⑷假如你是唐憲宗,你聽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後,你應該怎樣做?***2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材料二: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談》

  材料三: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釐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趙汝適《諸蕃志》

  材料四:那時候***南宋***,中國的海船,船體大,裝載多,結構堅固,……船上裝有指南針,能準確地辨別航向。外國人都願意乘坐中國的海船。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請回答:

  ***1***我國最早在何時製造了指南儀器?***1分***材料一中兩種指南儀器的名稱分別叫什麼?***1分***

  ***2***你從材料二、三中分別獲得了什麼資訊,突出的變化是什麼?***2分***

  ***3***請你結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針是如何傳入歐洲的?***2分***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清乾隆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帆船雲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

  ──《粵海關志》

  材料三:“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

  ──《清高宗聖訓》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別反映出清朝統治者怎樣的思想?***3分***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麼?***1分***

  ***2***在上述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治者實行了什麼政策?***0.5分***實行此政策造成的嚴重危害是什麼?***2分***

  ***3***請聯絡當前對外開放的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2分***

  24、閱讀下列材料

  “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歷……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餘里,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雲帆高漲,晝夜星馳,涉彼狂瀾。……”

  請回答:

  ***1***該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說明其起止時間。***2分***

  ***2***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種什麼精神?***2分***

  ***3***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是什麼?***3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答題處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A A C D D A D B D

  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D D C D D B D C A

  二、非選擇題

  21、⑴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時期*** 開元之治。

  ⑵任用賢臣***任用熟悉吏治、富於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當宰相***,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職,並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注意節約***命人燒燬宮內一批珠玉錦繡,表示不再用奢侈品***,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改進農耕技術***。

  ⑶銳意求理; 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蘇頲、盧懷慎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

  ⑷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

  22、⑴戰國時期,司南、羅盤針

  ⑵北宋時指南針已經用於航海,特別是在陰晦天時要靠指南針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觀測日月星辰。南宋時則完全靠指南針來定方向。

  ⑶阿拉伯商人經常搭乘我國的海船往來貿易,也學會使用指南針。他們又把指南針傳入歐洲。

  23、⑴自恃中國地大物博,藐視西方各國,夜郎自大;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主導地位或答“封建經濟佔統治地位”。

  ⑵閉關鎖國;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

  ⑶看法提示:①從閉關鎖國政策中吸取教訓。***如:任何國家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融入到世界當中去,不能固步自封,閉關鎖國。***②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如:今天的開放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越來越高,我國要始終堅持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積極開展對外貿易******不拘泥於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4、***1***鄭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

  ***2***鄭和的艦隊克服重重困難,表現了我國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術。

  ***3***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