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實驗教學計劃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從生物科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生物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生物實驗的教學計劃,僅供參考。

  篇一

  一、目的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組員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裡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驗進度

  序號周次試 驗 名 稱

  11動物的卵子和精子

  22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係

  33常見食物的營養成分

  43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脂肪

  54食物中含有無機鹽

  64口腔內的化學性消化

  75小腸結構

  86人血塗片

  96模擬血型鑑定

  107心臟的結構

  117魚尾鰭的血液流動

  128測量肺活量

  139呼吸時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變化

  1410測量體溫

  1512腎的結構

  1613脊髓的結構

  1713膝跳反射

  1814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

  1915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必要性

  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動起手來跟著老師一起來完成這項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首先應樹立服務育人的思想,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做好後勤服務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樣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為此,作為實驗員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論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維修各種儀器的水平,使實驗儀器能充分發揮其功效。本學期生物共安排學生實驗15個,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 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及時做好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

  生物學科的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另外實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提高生物教學質量起很大的促進作用。新教材的一個特點也就是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明顯增多,作為實驗員,首先要督促教師作演示實驗,其次要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科教師的要求,及時做好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並能勇於改進演示實驗。作為實驗員本人,更應在熟悉業務的同時,想方設法擠出時間儘可能將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做一下,學生實驗結束後,對實驗儀器要做好歸類整理工作,使得儀器擺放有科學性、條理性、儀器的提拿更方便。

  五、配合任課教師做好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員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與各任課教師,合理安排好各年級的學生分組實驗。制訂實驗教學計劃,明確各分組實驗的大致時間。對於實驗所需的所有儀器,最遲在上課的前一天要全部準備完畢,分組準備好。在無課的情況下,要積極配合認可教師做好實驗時的指導工作。

  篇三

  生物科學實驗是以認識生命運動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的實踐,

  

  。在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從實驗意念的產生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結果的分析到實驗報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維活動,每一步都是思維的結果。所以,生物科學實驗有利於把學生帶入發現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問題之中和在解決實驗問題中鍛鍊思維能力。現將本學期的生物實驗教學工作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課標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

  工作計劃

  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裡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開放實驗室方面,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查詢與教學內容相關並且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內容,提前列出實驗配檔共學生們參考和選擇。每次開放實驗室之前精心準備實驗材料、並且對實驗進行預做,使教學能夠得心應手。通過開放實驗室活動,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並且激發學生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實驗課的教學方法

  實驗課教學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裝置條件等因素,採取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鍛鍊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驟;在講授理論知識時,最好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去歸納出這些知識,這樣做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加強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遷移,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科學思維和想象力。

  四、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五、將德育工作滲透於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臺,填寫好實驗記錄。

  六、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表

  周 次分組實驗演示實驗第三週練習使用顯微鏡 第四周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觀察草履蟲的生命活動 第七週觀察水綿蚯蚓對土壤的翻耕第八週觀察植物的蒸騰現象觀察葉片的結構 第九周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第十週 觀察種子的呼吸現象第十二週觀察蝗蟲觀察鯽魚的形態結構觀察家鴿 第十三週觀察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觀察關節的結構第十七週觀察細菌的形態 第十八週觀察酵母菌和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