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各位家長,下午好!
在這裡,我要代表學校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這個家長會。我真的很感動,同時也知道你們十分關心自己的子女。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走到了一起。相信我們只要緊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你們的子女。
文學大師魯迅先生說過,要勇於批評與自我批評。對於孩子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我們首先要學會自我批評,善於從自身找原因。因此我要講的第一點是家長要克服心理上的四大誤區。
目前,由於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而易產生四種不正常心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很大。
一、攀比心理。有些家長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動不動就批評、指責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處處都比別人的孩子強。這樣做,易使自己的孩子產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並漸漸地喪失自信心。
二、補償心理。很多家長由於小時侯沒有好的讀書環境,感到十分遺憾,因此往往會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不考慮孩子的具體情況,其結果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長自己孩提時代生活條件不好,現在便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高標準”的生活待遇,從而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三、放縱心理。一些家長在“嬌慣要趁早,樹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對孩子的品行、愛好、興趣及社會交往不聞不問,而一味放縱,溺愛。溺愛往往出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一遇到什麼問題“老黃傘”一撐,長此以往,使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四、從嚴心理。有些家長把嚴格要求理解為不斷地批評和訓斥,
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娛樂時間用來學習。這樣,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緊張之中,學習興趣和記憶力普遍下降。
家長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誤區,針對孩子的特點對症下藥,施以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那麼如何使家長們克服心理的誤區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要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上學期期末考試後,一位學生家長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他不斷訴說孩子的種種缺點:學習不認真,沒有耐心,太粗心,做題很馬虎,成績總是上不去,不肯聽父母的話……總之,在他的眼裡,孩子一無是處。
正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沒有倒滿的水,我們不能總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為孩子一兩次考試成績上不去就全盤否定孩子。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其實我們沒位家長也有這樣體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慾望,家庭教育就應該讓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事實上,我們要對有缺點的孩子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你一定會發現“那隻杯子裡的水越來越多”。
當然,僅僅停留於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夠的,那樣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進步,反而會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儘管表揚和鼓勵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有效手段,但並不是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都奏效的“靈丹妙藥”,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礎上適時、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才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新增劑”。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從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愛孩子,才具備同孩子的溝通的良好心理基礎。
二,給孩子一個鍛鍊的機會。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天,年邁的漁王問年邁的漁夫:“老弟啊,想想過去的幾十年裡,我每次打到的魚總要比你多出許多,怎麼現在,我兒子的捕魚技術會差你兒子一大截了?”漁夫問:“那你是怎樣教兒子的呢?”漁王說:“為了讓他少走彎路,我從小就把他帶在身邊。每次出海,我都會告訴他,到哪裡去尋找魚群,就是每次撒網前,我也總要向他指點一二……我可是毫無保留地傳授了一切呀!”漁夫笑了:“喏,問題就出在這裡。”我有一個女兒,在她1歲半的時候……
在某大學,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即將畢業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績出類撥萃,被學校選送到美國某名牌大學深造。誰知該大學生卻一口回絕,說什麼也不願出國。拒絕的原因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他根本無法獨立生活。大學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鋪蓋都是媽媽定期來到學校取回去清洗。
很顯然,這位大學生是在父母的過分保護下成長起來的。所謂過分保護,是指父母親對子女的一切
大包大攬、包辦代替,像老母雞護小雞兒一樣,始終將子女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捨得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將子女活動的範圍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在某些地方,他們對子女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種清規戒律來約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動,沒完沒了地糾正的指責,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過分保護會嚴重干擾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產生極其惡劣的後果。首先是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了,動作笨拙,行為幼稚,起碼的個人生活都不會料理;第二是社會化困難,社交無能,無法與他人溝通、相處。第三是優柔寡斷,缺乏自信心,守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陷進持久的焦慮苦悶和抑鬱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責任心淡漠,報復心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進攻性行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對父母過分依賴,使愛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對其他任何人也不愛。
以上種種表現不能不令人擔憂。守分保護目前已成為兒童教育中的重要問題,成為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醫學等兒童研究專題的焦點。糾正父母對子女過分保護的不正確教育態度,實乃當務之急。
在發達國家的家庭時裡,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
美國人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起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農民家庭要孩子分擔家裡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剷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瑞士人鼓勵孩子去打工。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著力培養孩子的自食其力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因為瑞士有講道地工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掌握了這些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
德國人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家長從不包辦代替。德國的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在這裡,我要代表學校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這個家長會。我真的很感動,同時也知道你們十分關心自己的子女。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走到了一起。相信我們只要緊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你們的子女。
文學大師魯迅先生說過,要勇於批評與自我批評。對於孩子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我們首先要學會自我批評,善於從自身找原因。因此我要講的第一點是家長要克服心理上的四大誤區。
目前,由於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而易產生四種不正常心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很大。
一、攀比心理。有些家長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動不動就批評、指責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處處都比別人的孩子強。這樣做,易使自己的孩子產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並漸漸地喪失自信心。
二、補償心理。很多家長由於小時侯沒有好的讀書環境,感到十分遺憾,因此往往會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不考慮孩子的具體情況,其結果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長自己孩提時代生活條件不好,現在便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高標準”的生活待遇,從而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三、放縱心理。一些家長在“嬌慣要趁早,樹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對孩子的品行、愛好、興趣及社會交往不聞不問,而一味放縱,溺愛。溺愛往往出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一遇到什麼問題“老黃傘”一撐,長此以往,使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四、從嚴心理。有些家長把嚴格要求理解為不斷地批評和訓斥,
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娛樂時間用來學習。這樣,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緊張之中,學習興趣和記憶力普遍下降。
家長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誤區,針對孩子的特點對症下藥,施以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那麼如何使家長們克服心理的誤區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要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上學期期末考試後,一位學生家長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他不斷訴說孩子的種種缺點:學習不認真,沒有耐心,太粗心,做題很馬虎,成績總是上不去,不肯聽父母的話……總之,在他的眼裡,孩子一無是處。
正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沒有倒滿的水,我們不能總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為孩子一兩次考試成績上不去就全盤否定孩子。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其實我們沒位家長也有這樣體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慾望,家庭教育就應該讓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事實上,我們要對有缺點的孩子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你一定會發現“那隻杯子裡的水越來越多”。
當然,僅僅停留於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夠的,那樣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進步,反而會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儘管表揚和鼓勵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有效手段,但並不是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都奏效的“靈丹妙藥”,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礎上適時、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才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新增劑”。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從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愛孩子,才具備同孩子的溝通的良好心理基礎。
二,給孩子一個鍛鍊的機會。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天,年邁的漁王問年邁的漁夫:“老弟啊,想想過去的幾十年裡,我每次打到的魚總要比你多出許多,怎麼現在,我兒子的捕魚技術會差你兒子一大截了?”漁夫問:“那你是怎樣教兒子的呢?”漁王說:“為了讓他少走彎路,我從小就把他帶在身邊。每次出海,我都會告訴他,到哪裡去尋找魚群,就是每次撒網前,我也總要向他指點一二……我可是毫無保留地傳授了一切呀!”漁夫笑了:“喏,問題就出在這裡。”我有一個女兒,在她1歲半的時候……
在某大學,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即將畢業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績出類撥萃,被學校選送到美國某名牌大學深造。誰知該大學生卻一口回絕,說什麼也不願出國。拒絕的原因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他根本無法獨立生活。大學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鋪蓋都是媽媽定期來到學校取回去清洗。
很顯然,這位大學生是在父母的過分保護下成長起來的。所謂過分保護,是指父母親對子女的一切
大包大攬、包辦代替,像老母雞護小雞兒一樣,始終將子女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捨得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將子女活動的範圍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在某些地方,他們對子女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種清規戒律來約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動,沒完沒了地糾正的指責,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過分保護會嚴重干擾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產生極其惡劣的後果。首先是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了,動作笨拙,行為幼稚,起碼的個人生活都不會料理;第二是社會化困難,社交無能,無法與他人溝通、相處。第三是優柔寡斷,缺乏自信心,守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陷進持久的焦慮苦悶和抑鬱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責任心淡漠,報復心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進攻性行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對父母過分依賴,使愛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對其他任何人也不愛。
以上種種表現不能不令人擔憂。守分保護目前已成為兒童教育中的重要問題,成為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醫學等兒童研究專題的焦點。糾正父母對子女過分保護的不正確教育態度,實乃當務之急。
在發達國家的家庭時裡,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
美國人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起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農民家庭要孩子分擔家裡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剷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瑞士人鼓勵孩子去打工。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著力培養孩子的自食其力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因為瑞士有講道地工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掌握了這些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
德國人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家長從不包辦代替。德國的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