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高中音樂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在整個素質教育工作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高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供您參考。

  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新學校工作了一個學期了,忙碌、充實並快樂著。新的學年又開始了,回顧工作以來的酸甜苦辣,有收穫,有啟迪,也有困惑,以此來激勵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音樂欣賞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拓寬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鑑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為了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以下是我對上一學期音樂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備課注重由表及裡,由淺入深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麼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象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在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在課前備課的時候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先了解單元知識內容,注重知識的連貫性,相通性;蒐集、整理資料,先試聽課本所配套的音像資料,再從網上下載相關知識內容作為補充音像資料,音樂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它需要大量的音像資料,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寫教案分三步,先是透徹教參上的簡單教案,再從網上找一些優秀的公開課教案,最後再針對學生的特點、興趣、愛好和教學大綱的要求自己完善教案,完成好每節課的詳案。

  二、欣賞教學時多聽多感知

  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所以在我的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去作一些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通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什麼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一部音樂作品,我們既要在聽的程序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因此,要達到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我沒有把對音樂的欣賞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進行,而是深入到樂曲的音響結構及各種形式因素上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真正地聽懂音樂。多聽是培養音樂鑑賞能力的關鍵,反覆地聽,會給學生的聽覺製造接觸音樂的機會,學生的音樂聽覺就會得到發展,大腦中的記憶就會把聽覺中的印象慢慢綜合起來,欣賞音樂的能力就有了較大的進步。

  三、抓好課堂教學,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覺得如何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這是重中之重。在上課時,我儘可能的採用適應學生特點的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比如在新授歌曲時,咱的學生靈性較好,音樂水平不錯,一首新歌用不了幾分鐘就能學會。為了更好的讓他們理解歌詞,感受歌曲情緒,我便通過表演、比賽、配打擊樂器等多種形式鞏固歌曲。這樣不僅掌握了該掌握的知識,而且興趣倍增,課堂氣氛靈活多樣,學的非常輕鬆,同時在讓學生動腦筋,編動作、編節奏的過程中,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極大的激發了創新思維的火花。在歌曲教學中,我注重給學生介紹樂理小常識。常會遇到一些標記,如:反覆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們的作用對於表現音樂作品來說比較深刻。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寫上符號與學生交朋友,以形象的語言來表達符號的用法,學起來就不會如食雞肋一般索然無味。我在教學中也融入了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樂曲,例如“說說聽後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個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等,在此基礎上進行試唱、視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學,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興趣更濃厚了,既要通過音樂達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過教人來更好地學習音樂。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聯想,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象力,引導他們準確地體驗音樂情感。在我的音樂課堂上我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象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那麼我的精心指導就對學生們有了很大的幫助。

  五、積極組織課外活動,努力做學生信任的藝術指導

  我不會忘記上學期那激動人心的首屆學生藝術特長展示的活動,那是他們展示自我的舞臺。配合學校團委搞好這項活動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選節目、驗收節目、編排節目、列印節目單、佈置場地、組織演出,看著學生們一臉的喜悅,再苦再累對我來說也無所謂。只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能給學生們的高中生活留下一段難得的美好回憶。我是一個對集體充滿熱情的人,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是我的工作作風,助人為樂是我的快樂之本,只要是對學校對大家有好處的事情我一定會不計較個人得失,努力把它完成好。走過的上一學期是幸福的,因為在這當中我付出著、收穫著、快樂著、進步著,新的學年剛剛開始,我同樣會用心去面對,用我的全部熱情來澆灌我深愛著的事業。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豪言壯語,我只有默默地為音樂教育事業奉獻著,因為這是我畢生的追求。

  二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鑑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誌之一。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以下幾點是我高中音樂教學的一點體會。第一、欣賞教學時多聽多感知

  首先欣賞是通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通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什麼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是一種音樂作品,我們既要在聽的程序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因此,要達到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對音樂的欣賞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進行。而應該深入到樂曲的音響結構及各種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真正地聽懂音樂。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對一部音樂作品反覆地聽。多聽是培養音樂鑑賞能力的關鍵。我們的雙耳不僅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而且還要具很強的審美感受能力,這一能力與生俱來,反覆地聽,會給我們的聽覺製造接觸音樂的機會,我們的音樂聽覺就會得到發展。同時,音樂具有很強的時間性,構成音樂作品的那些音響瞬間即逝,這些聲音以單音或多音組合的方式,先後展現給我們的聽覺。多聽,大腦中的記憶就會把聽覺中的印象慢慢綜合起來。聽的次數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們對音樂作品的感性體驗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樂的記憶力,欣賞音樂的能力就有了較大的進步。

  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麼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象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三、音樂欣賞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象力,引導他們準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象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導,而且還要有較充裕的時間。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又應注意教師的指導作用。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而,傾聽自然是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聽偉大的音樂作品而不加以評論也有巨大的價值。”欣賞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聽,初聽、有目的地分段聽、有分析評論地聽、復聽等,都是以聽為本。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傾聽。

  音樂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學音樂教育處於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如何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在“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模式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努力實踐的新課題。

  三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將高中音樂課程劃分為一個必修模組和五個選修模組,這種以模組形式出現的課程,在高中尚屬首次,為了體現課程標準,落實選修內容,上好每一節音樂課,以下幾點是我高中音樂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嚴謹性

  1、嚴謹的備課

  備課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對整堂課起一個導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個環節、內容的安排是否有理、有序、有趣將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和課堂的質量。

  比如教學目標,現行存在著主要有兩種設計模式。一種是理論型的,一種是實際型的,兩者各有其特點。理論型的模式注重深層次的、意義廣泛的要求,比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意識及能力、課堂效果等等,比較貼近素質教育的宗旨,但缺乏實際評價的可測量性;實際型的模式則注重評價的可測性,比如:學生領悟了多少知識、認清了多少道理、學會了多少方法和技巧等等,比較易於評價和測量,但似乎又不那麼貼近新課標的要求。如何將二者的優點有機結合,正確應用到備課中,真的需要我們下一番功夫。

  備課的嚴謹不僅僅是體現在文字上,它還應考慮到是否切和實際的可操作性。一份教案是否適用與所教授物件的知識層面及心理特點;是否能應用與自身的客觀條件;是否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等等。

  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設計的這份教案能否發表和公開,並很難被別人挑出毛病來呢?

  2、規範的教態

  教室是一個“大舞臺”,在45分鐘的“演出”時間裡,出場人員又不僅限於教師一人,雖然你是“第一主角”這無可非議,但課堂不是演“獨角戲”,整臺戲的成功還取決於你能否調動起“群眾演員”及“配角”的情緒,來共同完成這場“演出”。

  規範的教態是課堂成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樂教師的形體語言是教學的無聲語彙,它藉助表情、眼神、舉止、儀表、手勢等手段,來傳達感情,是一種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感情交流的溝通工具,自然得體的教態不僅可以緩和、鬆弛教室裡的緊張氣氛,同時不經意中你的一個肯定的眼神或一個鼓勵性的動作也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和力。

  有時候不用多講什麼,你的形體語言已經感染學生了。

  3、精煉的教學語言

  “講課”不是“說課”,“講”和“說”的意義不同。“說”是很隨意的,“講”就不能。“講”這個字本身就帶有“教授、傳授”的意思。所以“講”不可隨意,要精煉。一堂課下來,和教學中無關的甚至是個人的習慣用語要少說,或者是儘量杜絕,以免誤導或擾亂學生的正常思維。

  精煉的教學語言,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便於更好的按照教師所設計的思路深入下去,以期達成最終的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一位好的教師,講解應該是生動的、風趣幽默的;講授的內容條理要清晰,自身思維要敏捷;同時還要善於捕捉從學生身上反饋回來的有益資訊,並稍加整理就能變成課堂上的一個閃光點。優秀的教學語言會給人莫大的愉悅感和美的享受。

  4、嚴謹且不失幽默

  一堂課的時間是45分鐘,單憑一昧認真的講解是很難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共鳴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一位成人對陌生事物的專注時間每15分鐘為一個生理週期,超過這個限度,疲勞感馬上襲來,學生就很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現象。幽默詼諧的語言、不傷大雅的小調侃即緩解了學生的疲勞感覺,又重新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並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課堂效果。

  然而,難就難在一邊即能保持嚴謹的教學,一邊還能不失水準的幽默調侃。事實上,如果你的知識結構不全、教學經驗不足、教態不規範,很可能一嚴謹你什麼都不會了。我本人對這一點體會頗深。一規範嚴謹起來就變得縮手縮腳,枯燥的講解是不可避免的了,更不要談什麼幽默詼諧,自身的優勢特長一點也發揮不出來,有的時候,自身已經明明意識到了什麼可就是做不到位。其實,這不是“生疏不生疏”的問題,而是一個習慣性的原因。常規教學中不良習慣的養成肯定會影響到你的競賽課發揮,要想做到即不失嚴謹又能幽默詼諧,只能認真地從平時常態課教學中一點一點積累,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二、科學性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同時還是一門感知藝術。它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通過欣賞者的聽覺器官接收,通過他的心靈體會、感受,從而使他得到美感的一門藝術。

  高中學段學生有著他自身的特點。一方面,如同他們的生理結構一樣,自身的知識結構已近雛形;一方面知識結構亦如同他們的心理層面一樣,雖自我感覺成熟,其實往內裡挖掘還是稚嫩的很。這個時期為他們安排的課程內容淺了不行,不願意聽***學生語:小兒科了***;深了也不行,聽不懂***學生語:又講些老古董***。所以在制定教學措施和教學計劃時應當遵循音樂這門學科的知識特點和自身規律,同時還應考慮到所教授物件***高中生***的知識層面及心理特點。

  1、教學中,應側重於在聆聽基礎上的討論、交流、比較和評論,通過生動的教學活動來實現體驗美感、豐富情感、促進想象力的過程。

  2、音樂藝術的非具象性和非語義性體現了音樂課程獨有的魅力特色,音樂也是一種直接的體驗和經驗,必須通過直覺的方式去獲得。教學中,教師應盡好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好學生的“感覺——體驗——學習”這一學習過程。

  3、圍繞學習主線結合學生實際設計課程,挑選一些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音樂素材來增大課堂資訊量。

  三、創新性

  同樣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師;同樣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同樣的教法有不同的變化。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實教學中許多創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不斷湧現出來。

  提倡創新性的教學是在符合自身學科知識特點,切和學生心理、能力實際的基礎上進行的。如:長沙的孫衫老師在《音樂與影視》這堂課中,加入了“我為電影片斷來配樂”這一章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島開發區一中的劉磊老師在《音樂能告訴我們什麼》這一課中,嘗試著將“知識導引”這一章節加入到了教學中,為最終的教學目標成功地進行了過渡和鋪墊。

  許多成功的創新教學事例不勝列舉,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需要強調的是:創新是提倡“個性化”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創新不是隨意的改變;“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怎樣創新,還是要符合學科的知識特點及規律、切和教學的實際。

  最後,我想說的是:所有的成就來自於平時一朝一夕的積累,規範嚴謹且認真的常態教學是教學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