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日記

  一年級老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測試來考察學生對當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始終把拼音、生字,詞語的掌握放在訓練的首位,加大訓練的廣度和深度,注重平時積累,當天內容當天鞏固。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一,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為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後再識記,就輕鬆多了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於學生識記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裡,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二,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特別是摘果子游戲最受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著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在家裡》這一課,沙發,茶几,電視,電話,檯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

  篇2

  識字教學是一個重點亦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遊戲活動中,會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比如說摘蘋果,開火車,找朋友等等一個小小的遊戲,在孩子們看來這是奇妙有趣的,甚至是樂此不疲.

  慢慢地發現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通過聽課發現別的老師採用的換偏旁,加偏旁,編兒歌,比一比等一些很好的方法,能夠為孩子區別和記住形近字,加大生字量.

  由於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一年級上冊要求認識的字學前差不多都會認了,但有的學生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之前我也採用過積極鼓勵,課後輔導,卻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其實我們何不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

  在識字教學時,小組成員就可以一對一優差互補,會的教不會的,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採用"小老師"是我們現在採用最多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學習過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於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也會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學的道路就像是一條鋪滿鮮花同樣也插滿荊棘的道路,想要收穫更多的鮮花,首先就要努力的完善自己,一邊前行一邊除去道路上那些荊棘.怎麼才能讓這些荊棘不傷到孩子也不傷到自己 我想,不僅僅只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往下走,還需要我們時刻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慢慢反思.

  篇3

  a、o、e是一年級上學期拼音教學入門的第一課,如何讓學生輕鬆愉快的走進拼音殿堂的大門呢,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的做法有兩點。

  一.首先通過有趣的情景表演和故事引出三個字母,並編了幾句簡短的順口溜,讓學生記住這個情景故事,如:大公雞,喔喔啼,阿姨帶我上村西,小白鵝,ee叫,連聲問我早上好。學生一邊唱著有趣的順口溜,一邊拍著手或加上自己的動作,興趣就來了。在認讀這三個字母的形狀上,除了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力,想象三個字母像什麼,還讓學生用手形來圍成三個字母,這樣就通過比較有趣的方法來記住了三個字母的形狀。 在讀音上,先讓學生注意看老師的口型,然後同桌之間互相觀察小嘴巴,看口型是怎麼樣的,再編出一句簡短的順口溜來,學生的積極性也是比較高的。整節課,除了讓學生跟著老師讀,跟錄音機讀,還選出了班上讀得較好的同學來當小老師,還通過開火車讀,找朋友讀多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超過10分鐘,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在課堂中宜採用形式多樣的練習與遊戲。所以在上了二十分鐘的課左右,給學生一分鐘的課間操,讓每個學生都站起來甩甩手,搖搖頭,扭扭屁股。這樣通過短時間的放鬆,使學生的精神在放鬆中很容易就集中回來,而且學生學的輕鬆愉快。

  二.認識四線三格和書寫是本節課的難點。在這裡我讓他們給a、o、e三個小寶寶找家,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課文的四線三格,知道這三個字母家住在哪裡,然後以他們是老師,我是學生的形式來互換角色交流,學生很快就記住了a、o、e的位置。書寫的時候,通過大螢幕演示,學生伸出手指跟著書空,邊書空邊說書寫步驟,然後分別在同桌的手心上書寫一次,最後在課本上描紅,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快就掌握了。

  整節課學生積極性比較高,參與率也比較高,通過檢查,全班在三個字母的讀音方面上掌握得很好,每個同學都能發音準確。但在寫的方面,也許是由於學生第一次書寫,所以就發現了很多毛病,比如握筆姿勢、坐姿不正確,有的學生寫一筆愛擦兩擦、速度極慢,有的不是寫得太大就是太小,有的還寫錯格等等。在這方面還需要大力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