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勤學善思的人演講稿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怎樣做一個勤學善思的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最近,我得到了一本精彩的故事書叫《與美同行》,它裡面的《李時珍嘗百草》最讓我印象深刻。

  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很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醫學,22歲就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甚至自己親自品嚐體驗。有一次,李時珍在帶他弟子到武當山採集藥材時,發現了以前聽人說過會使人手舞足蹈,嚴重的還會麻醉的曼陀羅花。他為了掌握曼陀羅花的效能,親自嘗試,甚至導致自己昏迷。當他醒來後,連忙記下了曼陀羅的產地、形狀、習性、生長期,寫下了製作藥後的作用、服法、功效、反應過程等。

  李時珍一心為民,他為了改進《本草經》的不足,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學到了許多書本上並沒有記載的知識,增添了許多藥理學問。他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於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個愛學善思的人,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動手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全面地發現事物的真相,才能從生活中領悟科學的道理。其實科學就在你身邊。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我進步了,我學會了不懂就要問。學問學問,就是多學多問,邊學邊問,勤加思考,把學和思聯絡起來,才能獲得更多的真知。例如,有一次,我在公園散步,發現了一種好看的橙黃色小花,它有著三個小小的角。我不知道這種是什麼花,所以就問了媽媽、外婆,可她們都說不上來。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不禁想起了北宋科學家沈括為了解開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謎團,親自上山實地考察求證的故事。我想,我也要象李時珍、沈括那樣,不能輕言放棄,有問題要盡力去解決。於是,我對照花型特點,自己翻書找資料,希望在《十萬個為什麼》、《我的第一套百科全書》上尋找到答案。但是我的書籍還不夠全面,所以我就請媽媽幫忙上網搜尋。終於,我知道了這種花叫三角梅,又叫葉子花。那漂亮的三片“花瓣”其實是它的苞片,中間那些小小的“花心”才是真正的花。這真是太神奇啦!

  《李時珍嘗百草》這個故事讓我學會嘗試用各種方法尋求答案,讓我有了更強烈的探究精神。知識就像一個個走不完的階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有我們努力地攀登,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我們要珍惜時光,勇於探索,勇於求知。

  篇2

  各位同學,老師,大家好,我叫劉思辰,是育紅小學二年一班的學生,從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我一直銘記在心,並且努力去這樣做。這次學校舉辦的十佳少年評選活動,我申報參選的主題是——勤學善思。下面我將分為幾個部分向大家進行彙報。

  一、主動自學,勤于思考

  經過小學兩年的系統學習,我養成了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經常能夠積極主動的發言,回答問題,並且遇到不懂的馬上就問,現在已經養成了獨立學習和寫作業的習慣,並且善於思考總結,善於發現問題,經常能夠在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二、 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做到提前預習

  上了二年級以來,在我們班主任趙老師的教導下,我逐漸的又養成了提前預習的好習慣。我常常在學校課餘時間,提前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完,這樣就有了很多空餘時間可以預習,這樣一來,我發現在課堂上學習輕鬆多了,因為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提前就預習過了,在課堂上再次學習的時候感覺就能理解的快,吸收的快,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 興趣廣泛,積極樂觀

  我不僅在學習方面勤學善思,在其他方面的興趣也非常廣泛,我很愛閱讀,經常在業餘時間大量的讀課外書,我在書中讀到了很多樂趣,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學到了許多在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變得更加積極樂觀。

  另外我很愛打兵乓球,這也是我的一項業餘愛好,我勤學善思的特點在我學習兵乓球的時候也表現突出,在短時間內,由於我善於琢磨,愛思考,經常模仿教練和同學的姿勢,我的球技由最開始的生疏到現在變得越來越熟練,而球技的增長,同時也讓我培養了勤于思考,努力拼搏的精神,所以我更願意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四、負有責任心,尊敬師長,友愛同學

  在老師和學校良好的教育下,使我漸漸的有了一種責任心,那就是要以實際行動來帶動和幫助更多的同學,一同愛上學習,愛上學校,將來能夠回饋於社會。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責任心,我在2014年9月被學校評為“責任之星”,在我接到獎盃的那一刻,我意識到了我一定要負有責任心,要讓這個沉甸甸的獎盃得來的當之無愧。也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努力學習,做到了在班級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並且在二年級上學期,我被評選為班級的學習委員,我把能夠得到這些可喜的成績,都歸功於學校和老師,還有我的父母,如果沒有老師的辛勤付出,和學校提供的優良環境,以及父母的諄諄教導,那麼我絕對不會有這樣優異的成績,在此,我要向老師和學校領導以及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援我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謝,感恩你們辛苦的付出,我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給你們,不負你們的重望!謝謝老師!謝謝同學!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新年好!

  度過了一個平安、祥和又愉快的春節,我們滿懷著新的希望迎來了新的一年。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學期的第一天,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值此機會,我向大家拜個晚年,祝願全體師生在新年的第一天的工作學習中充實而愉快,祝願大家在猴年裡,所有的希望都能如願,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現,所有的付出都能兌現!

  過去的一學期,我校深化課改,聚焦課堂,創新德育,注重實效,努力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辦學特色化、管理精細化,學校各項工作都在不斷求實、求精的程序中形成規模、創出品牌,取得了累累碩果。新學期,學校將一如既往的高揚改革創新的教育大旗,強化管理、狠抓落實、注重實效,使得管理再上新水平,質量再上新臺階,發展再添新亮點。這樣的期望離不開每一個育賢人尤其是每一位同學的共同努力!一直以來,學校致力於為同學們搭建更多自主發展的平臺,陶冶情操,培養能力。本學期,在繼續夯實教育教學品牌工作的同時,學校將繼續從社團和讀書活動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

  一是深入開展社團活動。本學期學校將進一步加強社團建設,完善相關制度,倡導社團活動同學們自主管理,舉辦社團成果展示周活動,編輯印製社團成果,同時開展“十佳社團指導老師”、“十佳社團幹部”、“十佳社團學生”等榮譽的評選,並鼓勵和支援社團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通過交流活動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目的,力求把社團活動做強做精。希望同學們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展示才能,取得成功,收穫自信!

  二是繼續推進校園讀書節。本學期,我們將進一步深入開展讀書活動,倡導大家課外多讀有益的書籍,養成堅持閱讀,喜歡閱讀,以閱讀為樂的良好習慣。上學期學校向大家推薦了13本課外讀物,讀得怎樣,本學期要進行檢測。本學期第二週就開始評選讀書之星。同學們可以通過學校網站進入讀書知識競賽題庫進行自我檢測,以積分形式進行晉級,學校將分期對積分最多的部分同學進行表彰。寒假期間,初一年級有20多位同學進行了試用,其中古明輝、樑穎瑜、何焯穎、黃曉鈞等4位同學積分已經超過了5000分。本學期學校還將分別於第8周和第15周進行年級、學校層面的現場讀書知識競賽。班級推薦高手進行年級複賽,年級推薦高手進行學校總決賽。希望同學們用讀書充實自己,用競賽贏得榮譽。

  借“讀書”這一話題,我想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有關的體驗和感悟。

  有人這麼說讀書的重要:一天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週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

  科學文化知識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是一個現代人發展、提升自我的基石。欠知識者,書到用時方恨少,遭人恥笑沒教養、沒文化,遇到沒文化的人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有時還上升到一個民族為人詬病。

  沒文化真的很可怕!怎樣算有文化呢?跟大家分享關於一個人“有文化”的四句話: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我很贊同,與大家共勉,請大家記下來,記在本子上,記在心裡,並付諸實踐。

  欠能力者,學而不思,死啃書本,全靠強記硬背,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累得頭昏腦脹也所得無幾;即使強記下來,滿腦子都是知識,如果不能消化吸收,落個“消化不良”,反倒成為負擔,書讀得越多,包袱越重。

  能力是什麼?能力是運用智力、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經過反覆訓練而獲得的主觀能動力。有一種能力——思維能力非常之重要,我舉個我親身經歷的事例——發撲克牌中的逆向思維。

  世上有兩種智者:一種記憶和儲備了大量知識,成為一個隨時可備查的百科全書式的智者;一種擁有深邃而睿智的眼光,能夠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質並立刻反應的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如果你想做第二種智者,就需要在學習積累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地發展自身的思維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

  如何提升思維品質呢?就此,結合大家的學習生活實際,提點具體的建議:

  一、要堅持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提高所掌握知識的質量

  蘋果砸在“我”的頭上會怎樣?一般人總認為牛頓是看到蘋果落地,才偶然發現這個定律的,因此,把這棵樹視為珍寶,樹倒了以後還把樹砍為若干段,妥為保管。事實上,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牛頓在多年觀察和學習的過程中,從刻卜勒的三定律的引力概念中,通過思維活動又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說:“我並沒有什麼方法,只是對一些問題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罷了。”這裡,牛頓說出了他發明創造的兩條祕訣:一要繼承前人的科學成果,二要在研究中勤于思考。

  巴爾扎克說:“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號,我們的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逢事問個為什麼。”用愛因斯坦的話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我國古代先賢孔子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現代人有更通俗的比喻:知識如文字,能力如作文;知識如音符,能力如譜曲。知識是基石,是能力培養、提升的土壤。知識和能力是互相促進的關係,豐富而深刻的知識,無疑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要使自己的思維積極活動起來,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置身於問題之中。當有了問題和需要解決問題時,思維才能活動起來,思維能力才可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表現應當是:善於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能獨立地檢查判斷學習結果的正誤。

  二、要敢提問,會提問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愛因斯坦也有精闢的見解:“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可以這麼說,科學上提不出問題,意味著科學的止步;學習上提不出問題,意味著學習的停止。作為一箇中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都要通過思維給自己提出問題,就是在預習、上課、複習、作業、總結、課外活動時,甚至對考題的合理性,都要通過思考給自己提出問題,進行鑽研,這樣,學業才能大大長進。敢於提出問題,敢於暴露自己的問題,並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其次要會問,要在獨立鑽研的基礎上發問。敢問不等於依賴。有一位優秀學生給自己規定了“五不問”:已學過的基礎知識未經複習不問,教科書或主要的參考書沒有看過不問,老師留的問題未經深入思考不問,找不到自己問題的關鍵不問,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問。

  三、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直接影響到知識的貯存、流傳和繼承,關係到思想的交流和思維的進行。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上海復旦大學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在上海舉行的語文教學研究會上講話時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的話,我的意見是第一堂先考語文,考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同學們如果輕視語文,忽視語言能力的提高,聽說讀寫水平很低,這就會阻礙你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審題時看錯題目,閱讀和聽講效率低,解答問題時表達不清,不能確切表達自己的思想等等。因此,努力提高語言能力不可忽視。沒有人天生語言表達能力強,全在於後天之培養,就同學們現在而言,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於你平時小組合作中積極表達、課堂展示中積極發言等。不要擔心表達的不好、表達的不對,敢於表達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

  希望每一位同學勤學善思,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能力、積極進取的育賢人。

  老師們,同學們,新的一年孕育著新的希望,蘊藏著新的輝煌,讓我們攜起手來,抓住機遇、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在充滿希望的新一年,把這個我們共同擁有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譜寫育賢嶄新的篇章。

  最後,祝老師們工作順利,闔家幸福安康!祝同學們學業進步,身體健康!也祝我們的學校在師生齊心協力之下更上一層樓!

  謝謝大家!


看完“”的人

1.小學生勤學善思好學生演講稿

2.做一個勤學善思的學生演講稿

3.美麗家鄉演講稿

4.勤學善思演講稿

5.小學生勤學勵志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