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國學經典誦讀有感

  《弟子規》是我國古代幼兒傳統禮教經典,在以前《弟子規》就相當於現在《中小學生行為規範》但其的價值要遠遠超過後者。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篇一

  《弟子規》是我國古代幼兒傳統禮教經典,在以前《弟子規》就相當於現在《中小學生行為規範》但其的價值要遠遠超過後者。

  現在的人在閱讀之後不難發現《弟子規》從裡到外都滲透著儒家的氣息,在通讀之後淨是德行兩字貫穿了全文。儒家就是在強調通過對先賢的學習提升個人的德行。且可發現《弟子規》中的大多數句子就是有《論語》中直接簡化過來的。在儒家哲學體系中強調了社會等級與身份象徵,正所謂其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長幼有序尊卑各異。在森嚴的等級框架下通過仁愛等德治思想使社會和諧發展。而《弟子規》則是儒家治國中治民的初級教程。通過日常的行為規範,初步的構建等級框架,在這個框架下正常的發展後會形成一個較和諧較禮貌的社會風氣,正如鄰國日、韓。

  有些歷史常識的人會發現中國的歷史發展一直處於儒法並舉的相容式發展下幾度出現民富國強的大盛事。在倡導法治社會與國門大開的今天,在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襲中,國人的素質在逐漸的下降不僅80、90年代的人飽受罵名倚老賣老者不勝數。一系列社會為題不斷的暴漏出來昔日的禮遇之邦無顏再談禮法。反而效法我們的島國卻搜獲名譽。正是因為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忽略的文化的傳承,漸漸地我們的價值體制開始發生變化拜金,趨權附勢等不良風氣漸長。儒家思想左右華人2000餘年,當我們重新撿起他時會重骨子裡透出一股子親和力。不夠讓大學生來背誦《弟子規》實屬多餘,對經典的背誦給該是自發的背誦能引起自己共鳴的。

  這次的《弟子規》品讀活動最大的意義應是同學們在拜讀之後會自發的去閱讀其他傳統作品。通過對古代先賢的品讀與自身環境的辨別形成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而對於《弟子規。》中的一些觀點,因為我們和作者處於不同的時代故我們只要領會其中的精神就好,不必一步一手的尊崇,正如魯迅言:取其精華,去其糟糠。

  篇二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首詩出之古代人所寫,也是 弟子規 裡面的一首,更是我喜歡的一篇。它告訴了我許多道理。讓我讀懂了古代與現代人在行為及精神上有著像臺灣與中國那樣遙遠的距離。然而先給大家講講上面那篇詩的含義吧!它主要告訴我們在家裡,父母 叫喚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馬上回應,絕不能不理不睬,或慢慢吞吞;父母有事情吩咐我們時,我們要立刻行動,決不能出現懶散的情況,父母教導我們時,必須洗耳恭聽,當我們犯錯時, 在父母面前要大膽承認錯。天氣總是千變萬化,此時我們應該問候父母是否感到不適。回到家或出去必須和父母說一聲。然而,雖然現在的生活環境比古代的好得很,大多數的人都過上無憂無碌的生活,但是,我們卻漸漸忘記了古代人的那種尊父母,愛父母,孝父母的那種精神。

  你們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嗎,它講述了古代的一位周朝文王還沒有繼承王位時,每天天剛剛矇矇亮起,他第一件事便是去問候父母,向父母請安。只要發現父親微有一點點不舒服,就會想盡辦法讓父親直到舒暢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塊。他每天每夜都不知疲倦要去和父母問安。如此一位敬父母的人,為何我們新一代的祖國後人卻沒能作到如此一種偉大的精神,難道因為他是王帝所以他能做到這種令人震撼的精神?不,絕不是,王帝曾經也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他和我們有區別嗎 ?不,絕沒有。 但他有一點與我們與眾不同的 就是有著關心父母的一顆心,所以他能做到。不要說時代不同,那些都是藉口,是啊,其實我們每人都有著這麼一顆想報恩於父母的心,但我們卻沒把它擺放在我們心裡最高的一位。或許因為沒想過讓它高高在上的照著我們。或許因為我們沒想過它是我們照亮前途的路燈。所以我們做不到

  為什麼它是照亮前途的路燈呢? 做大事的人都知道,要做大事要先懂得尊重別人,然而,難道這不是先從尊敬父母開始嗎。如果連尊敬父母都不會,你已經是一位陳不了大才的人,更不要說想幹一番大事業。所以我們不應該太小看此事。每天問候父母一聲、每天聽從父母命令、那些事有誰能做到,或許問到你,你也會感到羞愧,我也不例外,在家父母吩咐的事拖拖拉拉,吃飯顧著吃自己的 。想想,真讓我想找個洞鑽進去。所以尊敬父母、關愛父母那不是一件小事。

  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尊父母、愛父母、孝父母的中國人,作為祖國的未來 的大雁子,此時的我們必須做好一個小雁子本分,將來才會成大雁.

  篇三

  孝敬父母誠實守信

  二年級暑假時,爸爸要求我讀誦《弟子規》,剛開始時,讀起來朗朗上口,覺得挺好玩,可爸爸要求我背誦下來,這可真有點難為我了,在爸爸的堅持下,慢慢的,每天背幾段,一個暑假,我終於全部背下來了,經過爸爸的耐心講解,我還真明白了很多道理呢,這個暑假收穫可真不少。後來在一次課堂精彩三分鐘上,我一口氣背下《弟子規》,同學們被我字正腔圓、抑揚頓挫、順口連句的背誦聲所打動,贏得一陣陣掌聲。我為讀到這本好書而感到自豪和高興。

  首孝悌。爸爸告訴我做人首先要學會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兄弟姐妹,還說一個人如果連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他怎麼可能去尊敬、愛護別人呢?爸爸也時常以這句話來教育我,正是因為學習了《弟子規》,我對爺爺、奶奶都很尊敬,每逢奶奶過生日時,我總會送給奶奶一個意想不到的禮物,使爺爺、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平常早晨上學前,我總會先向爸爸、媽媽鞠躬請安問好,然後再高高興興上學去。在班上與同學們也團結的很好,同學間過生日時,我們相互間還上門祝賀。

  次謹信。書上解釋說,其次說話要謹慎,為人要誠信。要求做人說話要講究方法,不要冒然隨便亂講,弄不好會傷害到別人,甚至好事變成壞事,這一點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可真夠重要,平時我總好講話,守不住口,今後需要多加註意。為人要講信,平時凡借了別人的錢物,我就會即時歸還。

  還有很多諸如“身有傷,貽親憂。字不敬,心先病……”爸爸在看到我生病或受傷時,會用《弟子規》上話來告訴我,這樣會導致父母擔心的。看到字寫的不好,也總會說字不敬,心先病,你態度不端正,不恭敬,當然字就寫不好。

  《弟子規》上的句子短,好記,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用《弟子規》上的話來規範我們的言語行動,就會使我們小朋友變得懂事,有禮貌。儘管我還有很多不足,與《弟子規》上的要求還有差距,但在我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以《弟子規》為鏡子,時常照照自已,力爭使自己取得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