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病人優秀護士演講稿

  面對護士這神聖的職業,人們發自內心地賦予了一個驕傲而浪漫的名字-白衣天使。現在就來看看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試想誰能保證不生病,很少有人沒有經歷過疾病的折磨,作為一名護士,包括我自己也生過病,感受過疾病的痛苦。每當病魔纏身的時候,患者的救護神是值得信賴的醫院和值得託付生命的醫生與護士。想想看,病人把生命都託付給了你,這是何等莊嚴、神聖啊!病人相對於醫院來說,他們是弱者,他們需要愛、鼓勵和幫助。讓我們站在病人的角度,想想假如我是病人,我渴望什麼?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首先首先是想得到家人及朋友的關心、支援。選擇一家信得過的醫院,寬敞的醫院充滿著和諧與溫馨,整潔舒適的環境能驅散我心中對疾病的恐懼。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我希望護士、醫生都帶著春天般燦爛的微笑,他能融化一座座病魔的冰山,能安撫一個個無助的心靈,能增強我戰勝疾病的信心。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希望儘快能看到醫術精湛、態度和藹的好醫生,如治療困難他會給我介紹更好的醫生。各種單據開具及檢查簡單快捷,不要出現無聊的排隊等候,更不想看到插隊。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當我對醫療服務有疑問時,我希望醫務人員耐心地為我解答,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及糾紛。每一次不滿意,都是從態度不好、不負責任開始的。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當我疾病需要時醫生護士能及時出現,解釋和處理我的疾病。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我雖希望疾病能馬上好轉,但也能理解可能會出現療效不佳。只要醫生護士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也會衷心感激的。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

  我更希望醫院所有人員要堅持以病員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真誠對待每一位患者,讓每位病人有一種家的感覺。

  只有站在患者的立場上思考,才能更加明白患者需要什麼,我們才能針對性的幫助患者什麼,醫患之間才能更好地溝通。醫患一家親,不僅有利於疾病的恢復,更利於醫患關係的改善。護士的精心細緻的護理,對病人來說也許是微不足道,但她像無聲的春雨、甜蜜的甘露滋潤著患者如在冬日的心身,讓他們能感受春天般氣息,上帝讓天使帶來的關愛。

  謝謝大家!

   篇【2】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假如我是一病人》。

  我當治療師也接近一年了,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接觸了許多病人,看多了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甚至把病人看作是超脫於男女、好壞的另一個群體,這不是我們的錯,任何一個人在一個環境中長期面對一件事都會產生疲勞,但我們要經常反省有那方面做的不好,做的不到位。經常換位思考,假如我不是一名醫護人員,有一天我生病了,我希望看到什麼樣的醫院,什麼樣的醫生,什麼樣的護士及治療師。

  假如我是病人,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我是一個醫盲,我懷著惶恐不安的心情來到醫院,我首先看到的是醫院的環境,它幽靜舒適,乾淨明亮,物品擺放整齊,來看病的病人秩序井然、井井有條,我的惶恐心情就能平復一些。在看到擁有專業知識,技術精湛的醫生、護士,能夠面帶微笑,安撫我的不安,耐心、細心的詢問我的病情,仔細的為我檢查,讓我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將要實施的治療方案以及所要承擔的費用,日常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項,回家後怎麼治療,讓我能夠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回家。這是病人應該享有的權利,也是醫務人員應當盡的義務。

  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人都是脆弱的,他們被病痛所折磨,非常渴望被關心、幫助,這個時候的他們都十分敏感、多心,所以作為醫護人員的我們不僅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要求做人誠實、正直、忠厚、謹慎、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對病人要有耐心、細心、關心、責任心、同情心,多為病人考慮,認真解答病人及家屬的每個問題。

  現今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提升以及衛生系統改革舉措的深入,醫療市場正發生著深刻而微妙的變化,社會上也出現了眾多的疑惑:“今天的醫患關係怎麼了?”病人不相信醫生,醫生提防著病人。這時候醫患溝通就顯得特別的重要,病人來看病就是把自己交給了我們,我們就要對他負責,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醫療工作對大多數病人來說多少有些神祕和不可知,而醫療中的任何一點差錯疏漏又都可能對病人的健康帶來不良的後果。所以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時刻自覺地以高尚的一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對每一個直接和間接與病人有關的細微環節,都應該極端負責,認真對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學好醫、行好醫的道路上,我將一如既往地以前輩們為榜樣,和同事們努力前行,為救治更多的患者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3】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當這樣的主題切入我的腦海時,不禁啞然失笑,還需要假如嗎,成天與病人打交道,說句不誇張的話,和病人在一起的時間都超過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了,自己和病人有什麼區別呢,這還需要假如嗎?

  可轉念一想,是的,我們每天都在與形形色色、來去匆匆的病人接觸,但是他們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了嗎?自己給他們又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腦海裡一片空白,原來他們與我們之間其實很遙遠。

  每天,當我面對病人時,就像面對一架架需要修理的機器,發藥、量體溫、打針、吊瓶,就象《摩登時代》裡那個看見女人衣服上的鈕釦條件反射般地去擰螺絲的卓別林,重複著日復一日不很複雜卻很繁瑣的的動作,卻不帶有一點感情因素。

  其實,七年前當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也曾經是一個富有感情的人,也曾經因為病人的痛苦而痛苦,也曾經因為病人的焦慮而焦慮。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慣性的力量已經讓我們對疾病習以為常、視而不見了,讓我們的神經都變得麻木了。

  作為把成為一名像“南丁格爾”那樣的優秀護士作為自己人生目標的年輕醫務工作人員來說,我們更應該站在病人角度來思考我們的工作,來改進我們的工作。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我不希望醫院把我們作為一棵搖錢樹,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大開回扣藥,什麼回扣大就開什麼藥,全不顧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能花上上千元;我不希望醫生把我們作為試驗品,什麼檢查專案高階就上什麼專案,不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就指望著先進的科學儀器,不管什麼病首先是一大堆檢查單;更不希望醫生把我們當作一個沒有人格尊嚴的病軀,一副冷若冰霜的神態,對我們呼來喚去,全然不顧我們的身心痛苦,把我們指使著樓上樓下地奔走。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我也知道,身為一名醫護人員,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也有生活的拖累、事業的壓力、人世的艱辛,也需要社會尤其是病人的理解和關心,可和我們病人所面對的痛苦的折磨、死亡的威脅、經濟的負擔相比,那些又算得了什麼呢?不是我們病人對你們不理解,只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無奈,感受了太多太多的辛酸。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我希望看到醫生和護士微笑的臉龐,他們始終耐心地解答我們的疑問,不僅看病醫治我身體的疾患,也能撫慰我們痛苦憂鬱的心靈,增強我與疾病鬥爭的信心;我希望儘量簡便我的就醫手續,使我不用加重我的負累去排長隊掛號、就診、付費、取藥,更不用拖著病體輾轉來回於樓層和樓群之間化驗體檢;我希望有一個寬敞明亮、整潔優雅的就診環境,有一個理解信任、溝通和諧的醫患環境,時時刻刻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和關心,體會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濃情。

  其實,我也知道,這樣的假如並不遙遠,人吃五穀,孰能無病,我們誰也免不了一不小心就成為了一個病人,上帝也不會因為我們拯救生命就賦予我們不生病的特權。即使我們自己沒有過生病的經歷,可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呢?當我們由一名醫生、護士轉變成一名病人時,我們不是同樣地對醫院的種種不合理的制度、現象表示過憤憤不平嗎?可是隨著角色的轉換,我們似乎又淡忘了身為病人時的種種不滿。

  面對腫瘤這樣一個世界難題,在目前還不能完全治癒的情況下,我們並不能給他們改變命運的希望,也許我們所做的更多是一種安慰,讓他們在生命的終點之旅感受到我們真誠的關懷。我只能空洞地說一聲,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做一個無愧於守護人類生命的“提燈女神”天職的護士,為了他人,也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