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的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形式簡潔、言此喻彼、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從小讓孩子學習成語可以豐富文化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舉一反三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2:暴虎馮河

  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為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於是拜孔子為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願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願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幹;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3:賓至如歸

  子產,即公孫僑,是春秋時鄭國的大夫,曾當過多年國相,執掌鄭國政權。

  公元前542年,子產奉鄭簡公之命出訪晉國,帶去許多禮物。當時,正遇上魯襄公逝世,晉平公藉口為魯國國喪致哀,沒有迎接鄭國使者。子產就命令隨行的人員,把晉國賓館的圍牆拆掉,然後趕進車馬,安放物品。

  晉平公得知這一訊息,吃了一驚,派大夫士文伯到賓館責問子產。士文伯說:“我國是諸侯的盟主,來朝聘的諸侯官員很多為了防止盜賊,保障來賓安全,特意修建了這所賓館,築起厚厚的圍牆。現在你們把圍牆拆了,其他諸侯來賓的安全怎麼辦呢?我國國君想知道你們拆圍牆的意圖是什麼。”

  子產回答說:“我們鄭國是小國,需要向大國進獻貢品。這一次我們帶了從本國蒐羅來的財產前來朝會,偏偏遇上你們的國君沒有空,既見不到,也不知道進見日期。

  我聽說過去晉文公做盟主的時候,自己住的宮室是低小的,接待諸侯的賓館卻造得又高又大。賓客到達的時候,樣樣事情有人照應,能很快獻上禮品。他和賓客休慼與共,你不懂的,他給予教導,你有困難,他給予幫助。

  賓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到自己家裡一樣。可是,現在晉國銅鞋山的宮室有好幾裡地面,而讓諸侯賓客住的卻是奴隸住的屋子。

  門口進不去車子,接見又沒有確切的日期。我們不能進去,如果不拆掉圍牆,讓這些禮物日晒夜露,就是我們的罪過了。如果讓我們交了禮物,我們願意修好圍牆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況報告了晉平公,平公感到慚愧,馬上接見子產,隆重宴請,紿了豐厚的回贈,並下令重新建造賓館。

  

看過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