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五分鐘演講稿範文

  即興演講要求演講者在很短的時間裡把符合主題的材料組合、凝鍊在一起,這就使演講者應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有效地發揮出其知識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以下是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大家下午好,我是1404班的王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心存感恩》

  自古以來,感恩的話題永恆不變,感恩的歌曲源遠流長,感恩的頌詞代代相傳,感恩的行動永伴你我。

  首先,我們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母親為我們操勞著,父親為我們的生活四處奔波,他們任憑雙頰染上易見的滄桑。我們可曾想過,在他們疲憊的時候為他們輕柔一下雙肩嗎?我們又曾想過在他們生活壓力大的時候給予他們安慰和支援嗎?然而我們並沒有,我們做的是在青春的叛逆期與他們無休止的爭吵,我們做的是在他們沒有滿足我們的願望時表現的不理解和不滿,我們做的一件又一件讓他們傷心,讓他們失望的事,我們用他們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揮霍無度。雖然我們總無理取鬧的傷害他們,但是他們依然無怨無悔的養育著我們,他們看著我們成長,只要我們開心健康,他們臉上就會露出無比欣慰的笑容。

  然後,我們感恩老師,他們用辛苦的汗水培育著我們,他們用半夜不息的燈光以及粉筆灰染白的秀髮引領著我們前進,他們的一生都奉獻在教育事業上,我們感恩老師付出太多的心血和青春。當我們不聽話時,可曾想過傷害的是老師那顆恨鐵不成鋼的心啊!

  其次,我們感恩那些對社會做貢獻的人,感恩起早貪黑的清潔工們,感恩救死扶傷的醫生,感恩送人歸途的司機。正因為有這些人,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恩。

  最後,我們要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是他們在我們無助的時候點亮我們的希望,我們還要感恩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了成長。

  因為感恩,所以奉獻。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盪漾於這縷感恩的春風中,使我們的校園更加美好,使我們的未來更加燦爛,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平安與和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和風拂拂日暾暾,不盡深情頌母恩。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執子之手,傾心一生”!

  有人說,母親是山,給孩子最厚實的依靠,也有人說,母親是海,給孩子最深厚的滋養。歲月凝重,風雨歷歷,母親讓我無言以盡我的愛意……

  曾經因為生病輸錯藥而渾身癱軟無力的我,不得不回家接受治療。一路上,我忐忑不安著,因為我不敢想象待會兒見到媽媽時的場景,我也曾無數次的幻想放月假回家時媽媽見到我那喜笑顏開的景象,沒想到現在卻是以這種方式來和她團聚……到了她上班的地方,失去控制的我像一灘軟泥癱坐在地上,媽媽見到突然出現的我竟是這般模樣,遲遲沒有反應過來……

  在趕往醫院的路上,我躺在媽媽的懷裡,很溫暖,彷彿能找到兒時依偎在媽媽懷裡的感覺,她不停的跟我講話,當然,我明白她的用意,她是怕……“媽媽,對不起,是女兒讓您擔心了,媽媽,您別這樣,女兒會心疼!媽媽……可是,虛弱的我已經連張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我明顯感覺到她在顫抖,她不停的給我搓那已經凍得發紫的手。兒時記憶裡那雙纖細嫩白的手,在歲月的蹉跎下已佈滿老繭,搓在手背上有點疼,她看我手依舊冰冷,趕緊將我的手塞進她的衣服裡面,一陣暖意順著指尖流進心底......我睜開惺忪的雙眼抬頭看她,記不清已有多久沒有這麼近距離這麼仔細的觀察過她,記憶中那個年輕貌美的媽媽現在已是皺紋橫生、眼睛凹陷,嘴脣皸裂,青筋突兀,兩鬢斑白……啊!媽媽!您的臉龐怎麼失去了光華!

  也許在坐的各位和我一樣會有一個很普通的媽媽,她沒有嬌人的面孔,沒有華麗的外衣,也沒有體面的工作和事業,但她們所給我們的已是她們生命中的全部。她們的職位高不是我們炫耀的資本,她們的職位低更不是我們自卑的理由!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吹著風扇還在抱怨時,可曾想過,她還在那田裡承受著“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折磨啊;當我們穿著新衣服四處炫耀時,又可曾想過媽媽,年近半百的媽媽已有多久沒有買過新衣;當我們為了我們的生日,籌備派對時,又可曾想過,我們的生日也是媽媽的受難日啊!

  “愛”多麼簡單明瞭的字眼,“我愛你”情侶間多麼流行的一句話!當我們像呼吸一樣自然的說出這句話時,可曾想過這句話有多麼深的含義,而我們卻吝嗇的從不曾向媽媽說起。有些事情我們年輕時不曾懂得,而當我們懂得了卻已不再年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母親還能陪伴我們多久呢?同學們,不要等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啊! 讓我們每個人,都朝母親說出那句埋藏心底的“我愛您”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三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見,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敢於超越極限。?

  海倫?凱勒被馬克?吐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兩個人之一。她兒時因患一場大病喪失了視覺和聽覺,但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挑戰了生命的極限,學會了英語、德語、希臘語、拉丁語等多種語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她用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敢於超越人生的艱難險阻,披荊斬棘地闖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愈是艱難的絕境,愈能促進人發揮潛力,超越看似不可征服的極限。紅軍的長征,在當今世界被譽為奇蹟,在漫漫的二萬五千里路途中,紅軍戰士忍受著“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孤獨,挑戰了忠孝的極限;爬雪山,過草地,飢寒交加,為了災難深重的民族的解放,紅軍戰士們挑戰了生理的極限。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紅軍長征精神一樣的超越,我們才有了不斷的攀登與進步。

  剛剛過去的汶川大地震又給了我們許多對於人生極限的思考。溫說的最讓人難忘的一句話:“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決不放棄。”武警官兵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在隨時可能到來的餘震中奮力救人,表現出對使命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醫務工作者不分晝夜搶救災民,給“救死扶傷”一個最大限度的詮釋;我們平常總說母愛是偉大的,地震中那個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孩子的母親用行動再次詮釋了什麼是母愛的大境界,突破了愛的極限;在超過72小時生命存活極限之後,仍有許多的災民被救活,這不僅是生命的奇蹟,更是對生死極限的頑強跨越。試想,人類連生死極限都能跨越,還有什麼我們不能超越的“極限”呢?

  吉尼斯紀錄,就可以說是對極限的考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紀錄被不斷打破更新,可見極限不過是個具有時效性的字眼。就像那個實驗中,桶中看似已裝滿了石塊,但卻又可以倒“滿”沙子,甚至倒“滿”水。很贊同那個學生的觀點,“很多事情看起來達到了極限,實際上還存在很大空間”。

  也許現在我們還沒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氣概,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懷,沒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睿智,但只要我們心中有理想、有勇氣、有毅力,定能超越自己的極限,創造一切的可能!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