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晨會小故事

  從沒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於向荊棘叢生處邁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Google是如何賺錢的

  Google是如何賺錢的?這是一個經常被提到的問題。簡單來說,答案是目標廣告的作用,但是原因何在,它們又是如何運作的呢?提出一個小問題,Google是用來做什麼的?搜尋。舉例來說,如果使用者輸入搜尋條件“山地自行車”,他可能希望尋找有關山地賽車的場地的資訊,或者希望購買一輛山地車。結果,Google就會去尋找最接近搜尋條件的網頁。

  當每次使用者去點選你的廣告的時候,Google會發送給你一條有關有人希望從你的山地車店購買東西的反饋資訊,這樣的資訊對你而言是有價值的,同時,你也願意為此支付相關的費用,但費用幾何?通常,出價較高,就可以得到位置更顯著,出現頻率較高的廣告。當然也會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實際點選的廣告量,但是競價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在這個宗旨的指引下,Google憑藉雪白、乾淨、清晰的主頁和高速快捷的連結,每月吸引3.8億使用者,年銷售額達到90億美元,年股票收益為1450億美元,Google賺的錢就來自上述購買搜尋關鍵詞的廣告商們。來自這眾多的“贊助連結”,每個詞彙的查詢結果背後,都有眾多在Google做廣告宣傳的企業,也就是說,每個詞都價格不菲。

  2:勝者敗論

  有一陣子,在國內每六週就有一本關於我的新書出版。這些書把我寫成一個從不犯錯誤的人,好像我是一個神而不是一個人。事實呢?我失敗過許許多多次。我不擔心在NBA第一年就遭遇失敗,我只想試一試。第一年結束後的夏天,我對失敗有顧慮了,因為目標變了。我不知道美國球迷怎麼想,但在中國,當你得了30分,球迷就想讓你得40分。當你拿了40分,他們就要50分。我在NBA的第一個賽季剛結束,中國報紙就已經開始談論我需要多少年拿總冠軍,多少年成為最有價值球員,所以我會想到失敗。這些目標太大了,如果我不能實現,人們就會把我當成失敗者。

  對於失敗的看法,我跟許多人不同。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的話,我的許多同胞或許根本不會去嘗試。而我,無論成敗,我覺得我都要從過程中去學很多東西。

  中國有一句兩千年前的格言:勝者王侯敗者寇。很多人把它當成人生信條。這說明中國人很在乎結果。這是中國和美國的另一大區別。在美國,邁克爾·喬丹和查爾斯·巴克利都是英雄。巴克利從未贏得年終總冠軍,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憑這點,我尊敬他。這就是美國,只要你努力過了,即使不成功也能夠出名。中國歷史漫長,比美國長得多。在中國,只有勝者或未捷身先死的人才能揚名,敗者會被人遺忘。

  另外,在國內,你沒贏的話,沒人會記得是出於什麼原因,常常只記得你沒贏,然後把你忘記。聽起來很新鮮,但這是事實。當球隊贏的時候,人們說教練和球隊了不起。若由於傷病或者超級明星缺陣輸掉,沒有人記得那回事。對於個人也是如此。想到這些我真的害怕,非常害怕。也許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如果我幸運的話,就總是能避免受傷。受傷了,你就完了。你不贏,就會被人遺忘。所以我覺得有很多壓力。

  第一年我不在乎做最佳新人,或者進全明星隊,或者得了多少分、搶了多少籃板。我想得最佳新人獎來證明火箭隊選我是做對了,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繼續打下去。我有一些傷,有時很累,特別是整個暑假在中國國家隊打球后。但我是惟一一個火箭隊那個賽季打滿全部82場比賽的球員。所以我現在覺得沒有什麼新東西能難倒我,因為我已經領略了打滿賽季每一場比賽的感受。

  我知道不休息地比賽,挺住、打好、再挺住的感覺。我覺得自己挺過來了,至少在這個方面,大獲全勝。中國有句俗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的開端不錯。

  有一本武俠小說幫了我:金庸的《笑傲江湖》。我喜歡書中英雄的處世方式。他行事非常有原則,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但他不是不苟言笑,他常開玩笑,很放鬆,即便是在臨死的時候。我知道這只是個故事,但這個故事在中國廣為人知。如果我能夠追求一件事,那就是當我身處困境時,也能像書中英雄那樣放鬆。

  我從這套書學到的第二點是他的功夫——我不是說自己想練武功,只是對背後的哲學感興趣。正如所有門派的打鬥,你準備進攻和防守前可以有許多不同站位。如果我想打你的臉部,開始時會握緊拳頭,在你面前高高舉起。但如果我什麼動作都不做,你就猜不出我要打擊的部位了。你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反應,因為無法揣摩出我的意圖。

  我就這樣打籃球,出擊的時候我不先出手,我要讓你猜我將會做什麼。對手如何反應會向我透露一些關於他的資訊,他一定會顯示他的強項,然後我就能據此設法迴應。你得用自己感覺舒服的方式打球,或者用你比對手感覺舒服的方式打球。

  我一直相信,假如我成功,將會是個巨大的成功,假如我失敗,也將會是一敗塗地。試圖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情很有意思,就像去自己從未到過的地方探險,每件事都那麼新鮮、令人激動,不管怎樣都能學到很多。不論你身處何地、從事什麼職業,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就好比要上樓得一步一步來。

  3:戰地咖啡

  美國一架C-130運輸機在阿富汗上空猛烈地搖晃著,詹森·阿拉希緊緊抓著座位上的安全帶,心中充滿恐懼。他乘坐這架軍用運輸機,把一些裝置運到在阿富汗經營的一個咖啡館裡,那個咖啡館開在美軍坎大哈基地裡。塔利班武裝正在發動攻擊,C-130運輸機不得不在空中躲避著炮火的襲擊。阿拉希一直在想,他還能不能見到親愛的夫人和孩子。而這一切,只不過是為了咖啡!

  阿拉希是一位伊朗移民的兒子,生長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斯加託斯。11年前,還是牙醫的他在沙烏地阿拉伯開設了一家診所,他的一個病人是沙特公主,要求他在公主的傢俱展覽館裡開設一個美國式的咖啡館。在兄弟喬恩的幫助下,阿拉希在那裡開了第一家咖啡館——“綠豆子咖啡館”。後來,大量美軍部署到沙烏地阿拉伯,軍隊司令又要求阿拉希在美軍基地裡開一家咖啡館,從此他的命運跟美國軍人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

  多年來,阿拉希遭遇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經常遇到綁架者、狙擊手和自殺炸彈的襲擊。但他堅持為在中東和中亞地區的美軍人員提供品質上乘的咖啡。他說:“軍人掙的錢不多,但是我要給他們提供一杯咖啡,讓他們坐下來品嚐,然後心滿意足地說:‘哈,彷彿把我帶回了故鄉。’”

  無論美軍部署到哪裡,阿拉希的咖啡館就開到哪裡,科威特、卡達、伊拉克和阿富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部隊的部署經常改變,他也跟著轉移。阿拉希說:“我們把40英尺長、8英尺寬的輪船集裝箱改裝成小小的咖啡館,裡面有木質櫥櫃和大理石臺面,裝置一應俱全,然後用卡車載著追隨部隊一起遷移。”可是,這樣的轉移往往是一場噩夢,無處不在的危險等著他們,集裝箱經常被搶走,每個就是11萬美元,如果萬幸能夠到達目的地,那也是彈痕累累。有時人員還會遭到綁架,所以咖啡館的員工在運輸途中都要戴上頭盔。但是阿拉希並不在乎,他說,他不能拋棄士兵只到安全的地方。

  咖啡完全改變了戰區軍人的生活質量。他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刀尖上,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咖啡館為他們提供了短暫的放鬆時間,獨自一人或者跟朋友一起走進咖啡館,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聊天或者玩遊戲。這在常人眼裡是一種正常的生活,可對於隨時準備作戰的士兵來說,那可是難得的享受。

  如今,“綠豆子咖啡館”在世界上已經有了70家分店,大部分開在美軍基地或者靠近美軍基地。對於詹森·阿拉希來說,“綠豆子咖啡館”不僅僅是一項生意,它意味著更多。有人說他這樣做是在搞政治秀,想發戰爭財,但阿拉希坦然地說,他只想服務他的顧客,“士兵們進行12個小時的巡邏後,渾身又髒又臭,他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我這裡喝一杯咖啡放鬆一下。他們肩上揹著M16自動步槍,把孩子的照片拿給我看,熱切地談論著自己的家鄉,對於我來說,這些都是無價的。為了他們,我甘願冒著失去財產和生命的危險。”

  

的人還:

1.10個晨會分享正能量小故事

2.晨會勵志小故事分享12篇

3.10則經典晨會小故事分享

4.晨會激勵小故事分享

5.15個經典晨會小故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