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經典名句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是保養生命以達到長壽的意思。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以古代哲學和中國傳統醫學理論為基礎,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黃帝內經》:“五勞損傷”:
久視傷神,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臥傷氣。
2、《黃帝內經·素問》: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3、孔子,君子“三戒”:
少年之時,血氣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壯年,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年,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莊子,“六字長壽經”:
“少私、寡慾、清靜”。
少私:私為萬惡之源,百病之根。鬼迷心竅,私慾纏身,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夜不成寐,日不安神,食之無味,形勞神虧,積累成病,焉能長命。
寡慾:欲不可絕,亦不可縱。縱慾招禍,絕欲不生。少私寡慾,清靜為正。少淫慾,不欺男霸女;節物慾,不圖財害命;淡利慾,不奪權爭勢;寡名欲,不投機鑽營。
清靜:清之靜之,心態安寧,穩中自控,靜中養生。頭空心靜,身輕神寧。利於健身,利於防病。
5、西漢 董仲舒:
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6、晉代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葛洪養生“除六害”:
“善於養身者,必先除六害:禁聲色,薄名利,廉錢財,捐滋味,除佞忘,去嘴嫉。”
7、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養生“三慎”:
慎情志:淡然無慾,神氣自滿。於名於利,若存若亡;於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勿汲汲於所求,勿悄悄於懷恨。
慎飲食: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當熟嚼,常學淡食。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切忌:飲酒過多,飽食即臥。
慎勞逸: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介紹:“天竺按摩法,老子按摩法”。以此三遍者,月餘百病除。天馬行空,補益延年。能食,能睡,輕捷,明目。不復疲矣。
8、“藥王”孫思邈,養生忌“六多”: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智散,多欲則智昏,多事則勞形,多言則氣乏,多愁則心懾。
9、呂洞賓,養生“三寡”:
寡言語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寡嗜慾以養精,精生氣,氣生神,神自靈也。
10、宋代蘇軾,養生“四味”:
“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
11、宋代周守忠,養生“五知”:
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
12、明代醫學家萬密齋,養生之“四法”:
一曰寡慾,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
13、明代醫學家袁坤儀,養生“五曰”: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14、.明代醫學家汪綺石,養生“六節”:
節嗜慾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
17、清代養生家石成金,吃食“七宜”:
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淨。
15、清代養生家石成金養生“八樂”:
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
16、孔子養生“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維,見德思義。
17、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臍,冬不矇頭。白天多動,夜裡少夢。
18、睡前洗腳,勝吃補藥。晚上開窗,一覺都香。貪涼失蓋,不病才怪。
19、早睡早起,怡神爽氣, 貪房貪睡, 添病減歲。夜裡磨牙, 肚裡蟲爬。
20、一天吃一頭豬,不如床上打呼嚕。
中國老話經典名句
1.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2. 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3.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4. 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
5.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6.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7. 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8. 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9. 讓人一寸,得理一尺。
10. 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11. 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12. 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13. 有理不在言高,有話說在面前。
14. 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
15. 有理贏,無理輸。
16. 有理擺到事上,好鋼使到刃上。
17.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18. 有斧砍得樹倒,有理說的不倒。
19.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20.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21. 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