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達達畫派的介紹
達達畫派是油畫的一種,對於這個畫派,你又瞭解多少呢?
達達畫派的起源
1916年,一批躲避戰役來到中立國瑞士的青年會聚在伏爾泰酒店,建立了名為達達的藝術集體。達達形成了一場文學與視覺藝術的運動。達達的首要創始人有德國的藝人和劇作家胡戈·巴爾和詩人理查德·許爾森貝克、法國藝術家讓·阿爾普、羅馬尼亞的詩人特里斯坦·察拉和藝術家馬塞爾·揚科等。"達達"是個臆造的詞,自身並沒有啥特定的意義。達達主義進犯以往的文藝傳統,包含20世紀初的試驗性運動,以批評的眼光從頭審視以往文藝的輔導準則和美學觀念。
但是,在藝術辦法上,達達主義者接受了未來主義的喧譁、立體主義的並置和任何藝術發明中都存在的偶爾機緣。蘇黎世達達中最重要的藝術家是讓·阿爾普,他建議偶爾機緣應當是發明活動必不可少的有些,使用偶爾事情是完成把無意識置於藝術之中的重要措施。他的著作通常都觸及有機的籠統形體,無論是顯微鏡下看見的,仍是人的頭部或軀幹。例如《軀幹·肚臍》和《榔頭花》,他所用的是拼貼畫的辦法,憑藉籠統化的有機形狀和隨意塗改、非描寫性的顏色發明了一個超然於可見國際之外的夢想國際。戰役完畢後,蘇黎世達達主義者各奔東西,從而把達達精力傳播到各地。
關於達達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它首要產生在瑞士。1915年秋季,幾個逃亡在瑞士蘇黎世的文學青年,包含羅馬尼亞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國人漢斯.阿爾普以及別的兩個德國人,他們在伏爾泰酒店組織了一個名為“達達”的文學集體;1919年,又在法國的巴黎組織了“達達”集團,然後形成了達達主義門戶。
達達主義者對全部事物採納虛無主義的情緒,他們常常用帕斯卡爾的一句名言來表達個人:“我乃至不肯知道在我曾經還有別的人。”查拉在回憶達達主義運動時說:“意圖在於設法證明這各種情況下,詩篇是一種活的力氣,文字無非是詩篇的偶爾的、一點點不是非此不可的寄予;無非是詩篇這種天然性事物的表達方式,因為找不到適宜的形容詞,咱們只好叫它為達達。”
達達主義者的舉動準則是損壞全部。他們聲稱:藝術創傷應象炮彈相同,將人打死之後,還得焚屍、銷魂滅跡才好;人類不該該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跡。他們建議否定全部,損壞全部,打倒全部。因而,達達主義是虛無主義在文學上的具體表現。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西方某些青年的苦楚心思和空無的精力狀態。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達達集體後,巴黎就成了這一門戶活動的基地,文藝雜誌《文學》成為了達達主義者的喉舌。參與這一門戶的作家有:布洛東、阿拉貢、蘇波、艾呂雅、皮卡比亞等。達達主義儘管曾一度導致大家的注意,但終因精力空無而不耐久。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學生把標誌著“達達”的紙人,扔進塞納河“淹死”,以表明對達達主義的憎惡。1923年,達達主義門戶的成員舉辦最終一次調集而宣告潰散,它的許多成員隨即轉向,參與到現實主義作家的隊伍。
達達派繪畫代表人物
阿爾普Jean Hans Arp,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奧托·狄克斯Otto Dix,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