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書手抄報

  讀書價值觀就是人們在讀書過程中,基於自身讀書需求和內容而形成的,對讀書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與理解,簡單地說就是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怎樣去讀書,如何讀好書等問題。你知道讀書手抄報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的好處多

  光陰似箭,日月若梭。時間沖淡了一切,惟獨衝不走我對書的情有獨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愛上了讀書。

  有人說,讀書沒有什麼好處。讀書是一種負擔,讀書時猶如把自己關在一個密不通風的籠子裡,讀書彷彿在接受魔鬼訓練一般,使你生不如死,讀書是多麼痛苦,它是致人於死命的毒藥。這只是那些文盲的看法,我卻覺得讀書的好處多多。我認為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無聲的老師,書是我們的知心好友,書是營養的藥丸,書是精神食糧,書讓我們走進了一個極樂世界,那裡簡直是天堂。讀書是一種美的享受。讀書,讓你像走進了仙境一樣,讀書讓你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色彩,讀書陶冶了你的情操,減輕了你的疲勞,忘掉了你的煩惱,讀書是五彩的調味料。與其叫我在玩中消耗時間,不如叫我到書的海洋中遨遊。

  在我不懂事之時,我見書如見鬼,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長大了,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享受,我學會了享受讀書的樂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不僅可以享受樂趣,而且對你有很大的幫助。書讀多了,寫起文章來,也會如行雲流水一般,說起話來也文彬彬的,不是很好嗎?

  讀書讓我增添了許多樂趣,我也學會了享受讀書的樂趣。在我童年的金色屋中,永遠都存在著兩個字“讀書”。只有先學會讀書,才懂得享受讀書的樂趣。只有讀書,你的生活才有意義,你的人生才會綻放出光芒,你也才不會虛度此生。

  圖一

  圖二

  圖三

  讀書的三重境界

  何謂“讀書的三重境界”?曰:為知,為己,為人。

  為知,就是為了積累知識,增長學問、識見和智慧。為此,必須多讀書,讀好書。宋太宗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皇帝如此,一般讀書人更應該把讀書當成一種永不疲倦的好事來對待。遇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或者不適時宜的書,也要拿過來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從正反兩面獲得經驗和教訓,增加知識和才智。總之,博學從而多才多藝,這些都是“為知”的需要,也是讀者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為己,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正己,培養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這是讀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國的讀書人向來把佔有知識視為人品、人格自然昇華的保證,蘇東坡有“腹有詩書氣自華”詩句,表達的就是這一意思。事實證明,讀書與不讀書,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所表現出的內在氣質與素質是絕不相同的。常言:“獨善其身”,練好“內功”,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從而也有益於身心健康,這是古今知識分子共同追求的讀書目標。讀書固然要博覽,但是聽讀之書,也要儘可能有所選擇。換句話說,不僅要多讀書,還要讀好書,這是甚為關鍵的。

  對於讀書完全“為知”而言,“為己”已經是大大提高了一個層次和境界。這是非常寶貴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應該大力提倡,並大加發揚。但是光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從更高的層次上說,還應該向前人學習,“為人”而讀書。

  我所說的“為人”,不是“今之學者”的“裝飾自己,給別人看”的“為”,而是我所要表達的“為黎民百姓”而讀書,或即周恩來少時所說的“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比較而言,“為己”是讀書人“能夠”做到的,“為人”則是讀書人“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