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翟鴻森警示名言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國學大師翟洪森警示名言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供大家欣賞學習!

  【精選篇】

  1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2 學習國學的兩個目的:學道知識,頓悟智慧,回去以道義幹事業;交到朋友,整合資源,祖國處處有親人!

  3 朋友的“朋”字,甲骨文就是一條線上穿了兩串銅錢!

  4 商道即人道!

  5 掙錢、賺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花!省錢,還是為了花,要不省著幹什麼?晚花,不如拿出來早花!

  6 錢少,是自家的;多了,就是大家的;再多了,早晚是國家的;最後,一定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幣!

  7 一個人,富不富,不在於你存了多少,而在於你使用了多少!

  8 花了的錢,才是自己的錢;沒有花的錢,不知道是誰的錢;最傻的人,就是掙的錢都不花,全部存在銀行裡;銀行,就是把這些呆得不會花錢人的錢,拿出來給愛花錢的人花!

  9 人脈,等於錢脈;關係,就是實力;朋友,是最大的生產力!

  10 我的事業,我的財富,我的未來,一個企業的未來,都取決於與多少人發生關係,和什麼人發生關係,以及發生關係的程度!

  11 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12 用我一顆愛心,去溫暖每一寸泥土的寒涼;把每一個陌生的面孔都換成親人的模樣!

  13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人際交往,最忌諱的是一臉死相。

  14 煙出文章,酒出詩。

  15 好人,就是沒時間幹壞事。多花時間來要求自己,少花時間去指責別人;多花時間來成長自己,少花時間去嫉妒別人;多花時間去愛,沒時間去恨。

  16 四海之內皆兄弟。

  17 求功,要求百歲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萬代名!

  18 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最適用的企業文化、最適用的團隊文化,就是為人處世的文化;

  19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20 君子記恩不記仇,小人記仇不記恩;交學費,是學習很重要的一部分;錢在哪裡,心在哪裡,人在哪裡,收穫在哪裡;

  【熱門篇】

  1 永遠,不要做氣氛和情緒的汙染者;

  2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3 子欲孝,親不待,樹欲靜,風不止,小孝可以治家,中孝可以治企,大孝可以治國;

  4 孝悌之道,人之本歟,君子務本,本立道生;

  5 一個心態不好的團隊,個人智商很高,組織智商不一定高;

  6 一個人的心智模式要是不好的話,知識越多可能越反動,一個人心態要是不好的話,聰明反被聰明誤;

  7 人要學會變態:當然是改變心態、態度、狀態。

  8 人生障礙就是“看不到的目標”;

  9 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改變的力量;

  10 變,只有大道是永恆的,無古今,無生死,太極之先,六極之下;

  11 什麼是團隊,看這二個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對著一群有耳朵的人說話,就是團隊;

  12 相隨心生,口乃心之門戶;

  13 溝通是情緒的轉移,資訊的互動。溝通上沒有對與錯,只有立場;

  14 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

  15 在美國誰會講話,誰口才好誰就當總統;

  16 溝通是有層次的;

  17 瞭解別人是精明,瞭解自己才是智慧;

  18 認同別人,更容易肯定自己;

  19 一個境界低的人,講不出高遠的話;

  20 一個格局小的人,講不出大氣的話;

  【經典篇】

  1 永遠不做情緒和環境的汙染者;

  2 一顆陰暗的心託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3 毛澤東說過,越是敵人反對的我們越要擁護,越是敵人擁護的我們越要反對;

  4 一個人生命取向要高,生命能量要強。精力就是權利;

  5 資訊語言傳達資訊,聲音語言傳達感覺,肢體語言傳達態度;

  6 毛澤東說,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劉少奇同志了。並且他認為精通的目的是“全在於應用”;放下才能承擔;

  7 覺悟的人就是佛

  8 因為優秀難於卓越;

  9 不做準備的人,就是準備失敗的人;

  10 領導力即獲得追隨者的能力;

  11 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畏。”

  12 《道德經》說:“聖人處上而民不重,民樂推之而不厭。”

  13 單靠良好的個人品質還不能成為領導人物,這些品質必須和積極與人溝通的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

  14 金子具有價值,但價值產生於人們認識金子之後;

  15 溝通的過程絕非是一個傳達自己的觀念和意見的過程,而是一個雙方心靈的交流並相互認同的過程;

  16 任何藝術都需要一種忘我的精神,領導藝術也是如此;

  17 領導者通常運用的是一種非權力性影響力;

  18 非權力性影響力產生的因素有如下幾個: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感情因素;

  19 強化積極行動的動機,可以使我們由被動轉為主動;

  20 障礙是成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