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點

  孩子考上了高中,就進入了最緊張的學習階段,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引領孩子正確成長。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孩子心理特點及溝通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孩子心理特點及溝通方法

  高中一年級

  心理特點: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卻並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瞭解。

  學科特點: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很多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實症結就在於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諮詢師一定要跟家長強調在高中階段,孩子不能掉隊,有問題不能拖,同時強調高中階段,家長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並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組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應該趁月考之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理和有效解決,在期中考試中能考出好成績。

  高一關鍵詞——“難”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而高一又是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個“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1.重視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開始,抓住高一,讓自己一開始就能佔據領先位置,對學生高中階段的發展至關重要,多年的高考經驗顯示: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3年後的高考成績成正比關係,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從高一抓起!

  2.提前動手,從容應對——剛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後的輕鬆李,但是學習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一放鬆,可能就會給自己的高一學習製造麻煩,抓住高一伊始,讓自己的高中學習一帆風順!

  3.發現漏洞、及時彌補——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漏洞千萬不要以太忙、太累為由任其存在和發展,因為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絡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並且積累得太多,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放棄,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4.成績波動、正確看待——高一學習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並且趨於穩定的。因為成績的暫時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對某個學科失去興趣,是得不償失的。

  高中二年級

  心理特點:此階段由於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有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

  1、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2、偏科現象嚴重。3、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年級特點:高二關鍵詞——“分化”,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所以心裡上比較輕鬆;同時,高二還要面對多個科目的會考,會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另外,很多家長理解上有誤區:高二先輕鬆一下,要不高三就沒有輕鬆的時候了。這種想法非常錯誤,結果就是高二輕鬆了,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以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

  一、學習方面:

  1.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導致不同心理狀態。高一一年下來,學生群體在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即所謂優生和差生。對優生來說,他們的積極心理得到一步步發展,如興趣上升為樂趣,好奇轉化為求知慾和探索欲。他們充滿自信,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並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尤其是在考試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態已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學習成績進一步下跌,自信心進一步被衝擊,造成惡性迴圈。對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的僅希望在會考中獲得通過,處於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

  2.歸因心理髮生很大變化,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人總是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前進的。學習成敗歸因心理,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學習行為。高二學生的當今的學生對於學習成敗的歸因,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而不是客觀條件。對於學習成績的提高,他們更多地寄希望於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情感、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的端正、方法的改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時間利用率的提高、學習毅力的增強等,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如學習環境的改善,老師的教學水平等。學生抓住了學習活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則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改進學習方法,調整行為模式。這正是當今學生個體主動意識增強的具體體現。

  3.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高二,要說離高考很遠嗎?不是,高三的一畢業就到自己了!很近?也不是,還有高三的沒畢業呢!這時很多學生就出一種期待和恐懼的心理現象。他們具體表現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經常幻想將來等。他們感到很緊張,有的學生恨不得現在就高考,不用再這樣擔驚受怕,這種期待容易出現焦慮心理;但是,他們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寧願在幻想中滿足。從而在上課和學習時容易走神和分心,在他們回過神之後又感到很內疚和後悔當初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恐怕這次走神和分心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而同學不這樣,他們在下次考試就會比自己好。他就想,“如果考不上大學感到自己很沒面子和愧對家裡人”,特別是一些自責心較強的學生。這樣他們顯得過分緊張,又影響下面的學習,就是這樣惡性迴圈下去,導致各種心理行為的出現。

  二、更加自覺地認識、觀察、解剖自己,但有時陷入理想與現實,肯定與否定的自我矛盾中,產生孤獨與自卑三、對集體適應性增強,“戀愛”現象劇增,擇友有較高原則性。

  1.“戀愛”現象劇增,但大部分學生“戀愛”動機十分荒謬戀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性心理現象,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的營養也提高,這必然會導致身體的發育加快,這種身體的早熟也必然包含性機能的早熟。另一方面,高二的學生熟悉環境,熟悉了老師和同學,又還不用高考;同時,他們所要承受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越來越多,他們非常需要理解和關心。然而,由於家庭、學校、教師對學生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的心理需要不關注,導致他們只能從外界獲得關愛的感覺。具體表現為:很多學生想戀愛,但是沒有找物件,或者是單相思;有的學生不想戀愛,但是卻有很多異性喜歡;也有不少已經墮入愛河的。他們想戀愛,但是“大人們”不同意他們有這樣的行為,所以很多已經戀愛和準備戀愛的學生感到很大的壓力。不管是哪種現象,都可以說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這種由於在成長中出現的性機能成熟和性心理覺醒,給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和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障礙。但是,青少年的心理髮展卻跟不上性心理的過早出現。

  這主要表現在其“戀愛”動機上,其原因有:

  A:就是要尋找一種被愛、被重視、被珍惜的感覺;

  B:受電視、電影、網路等影響,認為戀愛是為了好玩,不知道要負的責任和義務;

  C:把是否有男女朋友作為是不是有“面子”的標準;

  D:顯耀心理;攀比心理。為了說明我對異性有很大的吸引力,我是優秀的;認為別人有異性朋友我也要有……等等一些我們聽來很謊謬的說法卻都成為了他們早戀的理由。

  2.擇友有較高原則性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高二學生在選擇朋友時的盲目性逐漸減少,不再為了需求歸屬感而刻意交朋友,他們更願意與那些和自己性格相近,有共同愛好的人建立深層次的友誼,分享心中的祕密,友誼的建立逐漸由泛化向固定化、深層次發展。

  高二最重要的事情

  1.均衡發展——高考可錄取依據是總成績,只要沒有嚴重偏科,即便誰各科都成績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在高三衝刺中海能夠部分學科有所突破,就會考得非常理想,所以均衡發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基礎。

  2.提前備考——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識。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

  3.強化基礎——高一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後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所以如果發現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儘快補上,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高中三年級

  心理特點:此階段孩子的社會意識已經接近成熟,並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實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隨著備考時間的減少,在思想壓力和心理上的波動都會比較突出,出現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形式的分化。

  信心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有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紮實,方法科學,學習能力強,各科平衡發展,歷次考試成績穩定,對高考充滿信心。

  迷茫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學,但由於基礎不紮實,學習方法不當,成績經常被動,從而導致思想不穩,當成績不進步或下降時,比較消極。考試進步時,又充滿鬥志。自感考大學有難度,對前途感到迷茫。

  放棄型的孩子,基礎太差,或者經過努力,但成績沒有進步,或者學科發展很不平衡,思想進入“考大學沒指望”的誤區,以致成績越來越差,甚至最關鍵的時候自暴自棄。

  溝通方法:通過與老師和孩子的溝通,瞭解孩子的當下情況。家長在調整自己心態的同事,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切勿因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重視孩子的營養健康。

  高中生家庭的正確教育方法

  第一是家長要學會做合格的家長,二是家長要做好後勤,三是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和諧上進的家庭氛圍,四是家長要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千萬不可溺愛孩子。五是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一、家長要學會做合格的家長。

  家長要不斷學習,學習家教的有關知識,研究青少年心理生理髮育,研究怎樣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和作息時間等各種與孩子有關的問題,全面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比如,家長可以多看一些關於家庭教育、家庭保健之類的書刊雜誌,看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電視講座等,都會對提高我們家長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

  二,做好後勤工作。

  比如,高中階段的孩子學習任務重,要保證充分的營養,尤其是早飯一定要吃好,因為孩子睡了一夜起來,頭一天的食物已經完全消化掉了,胃處於一個完全的排空狀態,非常飢餓的,上午學習時間又長,又基本都是主課,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只為了充飢吃點饅頭之類的,孩子到十來點鐘就會覺得很餓,使大腦處於缺血狀態,直接影響到第三第四節課的學習效果。研究證明,蛋白質類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大約四小時左右,澱粉類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僅兩個多小時。所以,早飯要吃點雞蛋牛奶豆漿之類的高蛋白食物。

  孩子的衣服要整潔大方,切不可追時髦講排場比名牌,那樣會讓孩子分散過多精力,還會刺激孩子的攀比慾望,講究打扮的結果,也會讓孩子更容易發生早戀之類的問題。

  睡眠:高中階段孩子學習任務重,要有一個很好的休息環境,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好覺是學習好的一個重要保證。

  關於偏食的問題,我覺得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重點,高中階段這個不是校正孩子偏食問題的重點。家長可以在滿足孩子營養全面化的情況下,儘量照顧孩子的口味,讓孩子吃飽吃好。

  三、身教重於言教,要創造積極向上的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長要成為學習型家長,家長的學習行為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學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經常在家裡打牌玩麻將,也最好不要整日裡高朋滿座喝酒閒聊的,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夫妻之間有分歧最好不要當著孩子吵鬧,可以找孩子不在家的時候,坐下來慢慢協商解決。尤其是在教育觀念上的分歧,更不能當著孩子爭論,俗話說“人前教子,人後勸夫”,這樣,才會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四、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

  要使孩子成人,先要使他們成才,不一定個個都考上清華北大,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成長為心智身體各方面健康的人,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教育觀念方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有責任心,明確為什麼學習,讓孩子知道小時候要對家庭、父母、老師和自己負責,將來要為集體國家社會負責。他們要知道學習機會來之不易,知道家長為他們付出的艱辛勞動,知道未來的社會需要大批的高素質的勞動者,知道自己在未來社會中肩負著的責任。

  2,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興趣中培養愛好。而對於一個愛學習的人來說,學習對於他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性的社會,不愛學習的人在未來社會中是不可能有大的作為的。

  3,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這裡包括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自制力等。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難,攻克一個個堡壘,最終才能走向新的輝煌。學習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誘惑,比如上網聊天、玩遊戲等,都需要有很好的自制能力來戰勝這些誘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五、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教育孩子學會理解人、關心人,這樣孩子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給自己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要注意孩子的心理髮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

  關注孩子心理髮展,有些問題要在平時的閒聊中,把家長的觀念潛移默化的傳輸給孩子,而不要等到發現問題了,採取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比如早戀問題,家長可以在平時看電視或談論某個熟人的孩子的早戀問題時,表明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有老師教育學生時這樣說:愛情的果實是美好的,但不成熟的果實是苦澀的。學生時期正是長知識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個子長高了,看上去像個大人,但是心裡還沒有完全成熟,每個人的未來發展還都是未知數,這時候談戀愛很容易處理不好,那樣既影響了學習,又會給未來的愛情生活埋下陰影。

  不要當著外人指責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更不能翻沉年舊賬。尤其是不要當著同學指責孩子。換位思考一下,自己當眾受到上級指責心情會怎樣呢?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讚揚和尊重。對於孩子的考試成績,應該認識到有波動是正常的,不能總是抱怨名次怎麼低了之類的問題,而是在考試後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出在哪裡,是馬虎大意了還是這一部分沒有學好,還是考試時沒有合理分配時間,導致最後會做的題目也來不及做,另外,父母家人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理解,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和睦相處。都會對孩子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這樣,他和同學老師之間有良好的關係,有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

  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家長要經常和老師交流,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不要溺愛孩子,現在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心疼孩子,孩子更會自己嬌慣自己,在生活上多關心孩子,而不能在學習上心慈手軟,學習的時候就是要專注於學習,不要一會兒送點吃的,一會兒送點喝的,影響孩子專心學習。

  高中孩子的教育方法

  一、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階段,這時期的孩子的一個明顯的心理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也正是由於這種心理特點的出現,使得孩子開始產生一種“成人感”,容易與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對立。如果在該時期父母對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情況不瞭解,掌握不了教育的分寸,很容易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孩子在該時期出現逆反心理主要原因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瞭解孩子在該時期的心理髮展規律,忽視了孩子的獨立性,說過頭話,做過頭事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階段,他們自以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能正確的分辨是非了,所以他們心中認為自己應該可以決定自己的事而無須家長“羅嗦”了。但是家長卻不是這麼認為的,在我們眼裡不管子女長到多大,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心中對他們總是有一種放心不下的感覺。所以遇事總要安排得非常詳細,交代得非常清楚才放心,殊不知這一切在孩子們眼中只是嘮叨的表現。他們覺得父母很羅嗦、麻煩,心中產生厭煩的感覺,逆反心理隨之出現。

  特別是在孩子做錯事情時,有的父母會喜歡“翻舊帳”,對孩子所做的一切皆抱以否定的態度。這些都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我們家長在教育子女的同時也能瞭解子女心裡在想些什麼、有什麼需要、已經擁有哪方面的能力,那麼家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能把更多的自主性交還給子女。家長要相信他們的處事能力,生活中不要事事幹預讓他們擁有相應的獨立能力,對孩子的差錯要多體諒,避免一味的責罵,我們就是不放心也可以讓他們先做,我們只做參謀,等他們遇到困難或是出現些微錯誤時,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這樣就增強了子女對家長的好感,減少逆反心理的產生。隨之而來的是感激。

  2、家長長期以來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當是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家庭中,家長教育孩子時主要是採用嚴格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些家長會採用“棍棒教育”,以為“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也許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挺管用的,畢竟那時候孩子還小、不懂事。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後,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對於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開始由小時候的“害怕”、“妥協”發展為“反感”,逆反心理隨之出現。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尊重孩子的人格。辱罵、毆打等做法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導致自己把孩子推離自己的身邊。記得就是高一的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我的孩子成績明顯滑坡,在情急之下,我居然對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你上學期的成績是不是作弊得來的”,就這一句話讓我把孩子害苦了,孩子認為傷了自尊心,就同我對著幹了,口頭上答應好好學習,但實際上根本就沒學,所以成績到期末一落千丈。這是假期中在孩子同我朋友的談話中得到的。所以作為家長要多增加與子女的情感交流,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避免用自己的“權威”來對待孩子,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在主觀上減少逆反心理出現的可能性。這樣孩子才能有話同你談,有心事與你說說,有了這個前提,孩子就不容易出現大問題,也不會給你惹大紕漏。

  3、父母不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抱以過高的期望值,要求過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個家庭的期望。但有的父母並不瞭解自己子女的喜好強迫孩子學一些他們根本不喜歡的東西,或者有的父母把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當孩子滿足不了自己的期望時就大發雷霆,甚至打罵孩子,這一切的行為都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因此,家長在教育子女時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尊重他們的意見,對不同的意見要啟發引導,商量解決,避免對子女過高的要求,以免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在這一點上我就吃了一個大虧,剛上高一時,我的孩子是班級的前幾名,但開學後成績明顯遠離我的期望值,我就不停的嘮叨,給他訂目標,提要求,可是結果是更不行,最後在交流中才知道,孩子對考試有壓力,總怕考不好,越怕就越不行,導致孩子半個學期就到了班級的中游,沒辦法我只好收回我自己的目標,重新定論,只要有進步就行,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時成績有所提高。很幸運地進入了南校區。另外我們更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要儘量避免因雙方不同意見而發生正面衝突,以淡化、消除子女對家長的對立情緒。

  二、其次我們在教育子女時要做到“四心”

  所謂“四心”,就是要讓孩子充滿信心,教育要有恆心,耐心,對孩子還要有一定的狠心。

  1、讓孩子充滿信心,就是我們要在教育中經常鼓勵孩子,誰不願意聽表揚的話,別說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這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賞識教育,這樣我們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他們學習也有勁頭了。

  2、教育要有恆心、耐心。教育子女一定要持之以恆,不可以一曝十寒,我們的家長一般都比較忙,可能不一定有空子照顧孩子,但我想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經常的同孩子談談,交流交流,畢竟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關係到孩子的一輩子的事。另外要有耐心,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教育孩子時一時不能見效就發急,缺乏耐心。

  3、對孩子也要有一定的狠心。這是我最想談的,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捨不得,爸爸媽媽也捨不得,總是慣寶寶,在家裡是小皇帝小公主,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更不要說讓孩子去苦了,農村話就是在家連油瓶倒掉都不用他們去扶的,這其實並不好,我覺得適時地給孩子一些勞動是有益的,在我來說我稱之為“勞動改造”,只有在勞動中才能體會到大人們勞動的艱辛,掙錢有多難,他們只有親身體驗了才知道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讓他們真正體驗一下找工仔的苦楚。舉例說明略結果表明,效果明顯。

  三、做好家校聯絡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常同學校的老師聯絡,瞭解孩子的情況,及時給予教育和糾正。對此我想用九個字來歸納,那就是“常看看、常聽聽、常說說”,常到學校來看看,特別是現在週六週日不上課了,你真的要來常看看,看看他們在幹什麼,需要什麼,想些什麼。常聽聽老師對孩子的意見和評價,及時瞭解這一段時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有些什麼變化,以便做好應對。常說說,就是常和孩子談談,交流是關鍵,及時瞭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幫他們參考和糾正。同時也是在暖他們的心,能讓他們懂得感恩是最好成績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