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大學畢業論文
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在服務業、教育領域、軍事領域的應用已經初現端倪,發展前景大好,並且已經在人們生產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人類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的關係。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論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的關係
摘 要: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在服務業、教育領域、軍事領域的應用已經初現端倪,發展前景大好,並且已經在人們生產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人類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的關係。通過分析人工智慧的概念,瞭解人工智慧的起源和本質及其作用機制,論證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二者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共同進化的關係,人工智慧不能取代人類智慧。
關鍵詞:人工智慧;人類智慧;思維;技術元素
1 基本概念界定
1.1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在20世紀中期以後產生的學科,人工智慧就是用機器模擬人類的智慧活動,從而用機器代替人類行使某些方面的職能。人工智慧是通過探索人的感覺和思維的規律來模擬人的智慧活動,電子計算機是人工智慧的媒介和基礎。阿倫・圖靈說:“如果一臺計算機能騙過人,使人相信它是人而不是機器,那麼它就應當被稱作有智慧。”如果以此為標準來界定機器的智慧,那麼人工智慧的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1.2 人類智慧
智慧簡單地說就是智慧與能力,是綜合、複雜的精神活動功能,是人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學習新知識、新概念並且把知識和概念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智慧活動往往和記憶力、感知力、思維、判斷、聯想、意志等有密切的聯絡,人類的智慧表現在能夠進行歸納總結和邏輯演繹,人類對視覺和聽覺的感知以及處理都是條件反射式的,大腦皮層的神經網路對各種情況的處理是下意識的反應。
1.3 什麼是思維
思維是事物的一般屬性和內在聯絡在人腦中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維的形式包括概念、理解、判斷、推理等。思維往往藉助於語言來表達,由直接的感受即感性思維轉化為理性,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發現普適性的規律。芒福德說人類是“精神的製造者”而不僅僅是“工具的製造者”,因為人類具備思維能力。
2 基於“技術元素”視角下的人工智慧
“技術元素”這一說法是凱文・凱利提出的,技術元素就是從人類意識中湧現出的一切東西,包括技術具象的工具,也包括文化、 法律、社會機構和一切智慧創造物。凱文・凱利說:“科技是人類的發明,也是生命的產物。”居所是動物的技術,是動物的延伸部分,人類的延伸部分是技術元素,科技發明是我們基因創造的軀體的外延。
2.1 人工智慧是技術進化的成果
凱文・凱利認為人類的延伸由思維產生,因為思維具有創造力,才促使了技術的進步,才創造出了以往沒有創造出的東西,所以,“如果說科技是人類的延伸,那也與基因無關,而是思維的延伸。因此科技是觀念的延伸軀體”。
技術元素伴隨著語言、工具的誕生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夥伴,從古至今,除了極少的例外,各種技術都沒有消失,而是進化成不同形態的技術。人工智慧作為一種科技物種,隨著技術的進步而產生髮展,是技術進化的成果。
2.2 人類與技術共同進步
一切生物都有天然的藉助外力的本領,從鑽木取火到航空航天,人類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或者說是進化,技術作為一種手段、一種工具從來都與人類相伴相生。“技術元素”賦予技術以生命,人是技術進化的動力,而技術的進化也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科技與人類正在逐漸融合,或者說人類已經成為科技最適合的載體;“技術元素”的發展雖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是它的發展軌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人類意志的體現。人作為技術發展的動力之一與“技術元素”同步運動。
3 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是認為人工智慧必將取代人類,不久的將來人類會淪為機器的奴隸;二是對人類的主體地位有著極度的自信,認為機器始終都是被人控制。前者的依據是人工智慧的發展極其快速,超越了人類智慧的進化速度,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只是時間問題。後者的依據是人工智慧不具有生命特徵,無法融入生物圈從而和自然發生聯絡,只能作為人類活動的工具而存在。我更偏向於第二種觀點,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3.1 缺乏創造性的“特長生”
人工智慧開發出的機器可能是某一個領域的“特長生”卻不是全才。比如AlphaGO是圍棋特長生卻不能唱歌,計算器是數字計算的天才卻不能陪人聊天,情感機器人負責陪伴和情感安慰卻不能真正懂得人類的喜怒哀樂,如此等等,它們按照既定的程式執行,各司其職、各得其所,不會偏離軌道也不懂得創造。
塞繆爾說:“機器不能輸出任何未經輸入的東西。”目前最先進的機器人也是依賴於軟體執行,軟體是通過人來完成更新升級,人工智慧實際上是人類智慧的外在表現。人體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系統,人有特定的背景和生活習慣,人腦的發育會受到所經歷的事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能夠靈活運用,組合所接受的資訊,具備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人腦的控制系統複雜和精密程度遠遠超過智慧機器人,因此,人工智慧在技術上不及人類智慧,它依賴人類智慧而進化,能夠勝任人類制定的任務,卻缺乏人類智慧的創造性。
3.2 不能思維的人工智慧
在回答“機器能否思維”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對思維進行界定,思維是人腦特有的功能。人腦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系統,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物質載體。“電腦思維”在功能上會向人腦思維不斷接近,但是兩者之間存在不可消除的界限,“電腦思維”是一個簡單的邏輯過程,模擬人腦思維功能和思維資訊過程,它在本質上區別於人類思維。人腦思維除了能夠接受外部資訊以外,還能對資訊進行主觀的加工。人們已經能製造出類人機器人,可是它不能和人一樣思維嗎,因為思維不僅僅是人腦的生理機能,離開社會實踐和人際交往是不能產生思維的。
3.3 是輔助而非替代
人工智慧簡單明瞭地說就是人類用來改造世界的技術手段,是輔助性的工具,而不是對人類的替代。人工智慧出現的歷史並不久遠,前文說到了技術和人類的共同進化,當人類有能力利用工具來處理複雜繁瑣的工作時,這是人類的進化,也是工具的進化。
人工智慧被用於幫助人類進行某項工作,才能解放人力,人類智慧才可以更好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人工智慧承擔了人類活動中基礎的、不可或缺的、複雜的工作,從而使人類智慧轉向更核心的科研創造以及思維和判斷上來。在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上,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而不是互相排斥、完全替代
4 結束語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的關係是互為補充、相互制約的,人與技術的融合是必然的。目前人工智慧的更新升級必須依賴與人類智慧,人類智慧的進化程度關係到人工智慧的先程序度“技術元素”的進化也要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人工智慧可能在某一方面出強大的功能,但是它缺乏思維和創造性,這一點是致命的缺陷,工具作為人類器官的延長,是人類智慧的外化之物,被人類智慧的發展程度所侷限。
參考文獻
[1]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M].熊祥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尹傳紅.當機器智慧超越人類[N].中國科學報,2015,0403.
[3]鄭祥福.人工智慧的四大哲學問題[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05.
[4]黃鐵軍.人類能製造出“超級大腦嗎”?[N].中華讀書報,2015,0107.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 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大學畢業論文
- 論圖書館文化效能的遲效性
- 初一英語教師家長會演說稿
- 護士長個人年度工作計劃
- 幼師國旗下講話稿精選
- 工會評議工作精選範文
- 成功的一次作文
- 淺談杏仁多肽粉的生產技術研究論文
- 男人秋季胃脹有哪些調理方法
- 淘寶彩票為什麼停售了
- 德國抽象版畫欣賞
- 電視背景牆桌布跟牆紙顏色搭配
- 立冬時節怎麼養生
- 最狠毒的經典句子_世界上罵人最狠毒的話
- 著名書法家劉勇作品
- 谷歌瀏覽器快取位置更改教程
- 胡膳房加盟費是多少錢
- 阿歸養血糖漿說明書
- 初中班主任教育心得
- 失戀後超拽個性簽名女生吧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