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凱莉上的小學,一年開兩次家長會。開會時,老師不是把全體家長召集到一塊兒講,而是單獨談,開啟資料夾給家長看,孩子這學期,哪哪哪有進步。比如語文,以前能造倆句子,現在能造4個啦。人際交往上,知道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東西啦……

  “老師不但不告孩子的狀,而且說的全是好話。照咱中國父母的思維,就想知道孩子有啥缺點,改正了才進步不是?開始,我直截了當地問,老師絕對不直接講孩子哪裡不好。”

  知道凱莉話特別多,蔡真妮忍不住問:她喜歡說話,會不會影響到你上課呢?

  “你猜人家咋回答?老師樂呵呵地說:凱莉太開朗了,我非常喜歡。她哪天沒來上課,我會覺得教室裡少了點什麼,一下子沒有了生氣。瞧瞧,人家多會講話。我自己的孩子,有時候我都覺得她太吵了,老師能一點沒感覺?但她會從好的角度想,把凱莉的多話,絕對看成優點,加以讚揚。”

  後來,再開家長會,蔡真妮轉彎抹角地問老師:我家凱莉,有沒有什麼地方,我們可以幫到她,讓她做得更好?這麼著,老師才會提到不足的地方:“在單詞拼寫上,凱莉要是再努力一點,可能會減少錯誤率。”呵,蔡真妮明白了凱莉拼寫不太好。

  凱莉班上有個男孩,照蔡真妮看,智力肯定有問題,別人做對10道數學題,他能做對一道就不錯了。就這樣的,老師還不停地表揚他有進步。

  從上一年級開始,班幹部就是大家輪流當,上講臺演說,人人都有資格,怎麼講都行。那麼小的孩子講話也沒個章法,嗑嗑巴巴的,可老師同學都熱烈鼓掌,誇好好好!你太棒了!

  剛開始,蔡真妮捉摸:是不是就這一個老師這樣?她留心觀察後發現,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老師全一樣,這邊的教師受到的基本訓練就是如此,否則不夠資格。

  蔡真妮悟出了美國人教育孩子的最大特色,或者說“絕活”——鼓勵。

  “他們是千方百計地挑出孩子的優點、亮點,可勁兒地表揚,忽略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小孩子好的地方就會越來越好,長處會越來越長,而缺點卻被慢慢地弱化了。”

  小小年紀的三豬有了一句口頭禪,不管自己還是別人做了什麼,他都要喊一句“Good job!幹得好”。有一天,幼兒園的老師說起這事兒,笑著問蔡真妮:平時,你都怎樣表揚他的?蔡真妮想了想,好像自己說的就是這句“Good job”。

  “這就對了。”老師講:“孩子都是跟外界學的,無論是行為還是語言。這句話,一定是被你用了無數次後,在他心裡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揚話。”老師建議試試用其他表揚、鼓勵孩子的詞,淡化這句“Good job”。“咱中國人不太習慣,也不擅長誇別人。老外的特點是不說不好、不行這樣否定的話,說‘Good’好,那基本上就是做得很一般,不甚滿意了。這裡的孩子,無論做完一件多小的事,比如畫了一幅畫,寫了一個字,剪了一個東西,幫了別人一下等等,老師和家長都會表揚。很多時候,還要擁抱孩子給以鼓勵。媽媽們‘我愛你’不離口,說得可自然了。他們認為正面的表揚、鼓勵和愛,永遠都不嫌多。”

  隔天,三豬的老師給了蔡真妮一張紙,說:“這個或許對你有幫助。”紙上列印的是,《101種表揚孩子的話》,蔡真妮大受啟發。

  這裡邊的好多話,現在常掛在她的嘴邊:Excellent!太出色了;Great work!做得太好了;Beautiful!漂亮; Fantastic!太奇妙了;Awesome!真了不起;What a great imagination!多妙的想象;Super work!超級棒;Super!極好; I’m proud of you!我為你驕傲;You really tried!你確實盡力了……

  蔡真妮的體會是,常說這些表揚話,不光孩子受用,就是大人聽了,也會感覺很好。“可以用在夫妻、朋友、同事、上下級等所有和人打交道的時候,用得恰當,一定比‘挺好’、‘不錯’、‘對’這樣普普通通的字眼效果好,會成為人際關係中絕佳的潤滑劑。”

  一位北美校長的育兒方略

  湯姆·赫靳斯TomHawkins先生有一個大家庭:妻子瑪歇爾Marcia、大兒子扎克Zach6歲、二兒子喬Joe5歲、三兒子薩姆Sam3歲和小女兒嘉比Gabby1歲半。夫妻倆來自美國,一直為國際學校工作,足跡遍及土耳其、挪威和中國。在土耳其工作期間,他們生下了大兒子扎克和二兒子喬。在挪威工作期間,他們生下了三兒子薩姆和小女兒嘉比,直到去年7月,他們舉家來到了中國。作為北京國際學校校長,管理和安排好4個孩子的生活對湯姆.赫靳斯先生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妻子瑪歇爾作為國際學校的資深英語語言文學教師,在對幼兒的照料和早期啟蒙上,也頗有見地。

  和孩子多說話

  也許身為英語語言文學教師,媽媽瑪歇爾深知語言作為交流工具對孩子的重要性。從老大扎克到老小嘉比,孩子們1歲以前,瑪歇爾就喜歡和他們說話,喜歡說出孩子接觸到的各種事物的名稱。當孩子在桌子附近玩耍時,媽媽就親切地叫著孩子的名字:“嘉比,看一看這是桌子,桌子是棕色的。”小嘉比聽見媽媽的話,眼睛一閃一閃地看著媽媽說的這個方方正正的大東西,小腦瓜裡印下了“桌子”這個詞。雖然嘉比不一定馬上重複媽媽說的話,但她理解了。有時,媽媽會用語言讓孩子去完成一個小任務,比如“嘉比,給我拿一個球”,嘉比會樂顛顛地去把球遞給媽媽。這種在前語言期,和孩子充分交流的方式,既讓孩子提前做好了開口說話的準備,又讓孩子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愛。

  而作為一位主管高中部學生的中學校長,爸爸湯姆在育兒的細節上也十分專業。他說當孩子剛剛呀呀學語時,由於發聲和使用詞語還都不熟練,孩子往往用眼睛望著你,小手拉著你,想把你往某個地方領。這時湯姆就會問:“你想要什麼?告訴我,你想要什麼?”這樣就給了孩子時間和機會,練習說出他想要的東西。孩子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意願了,當他和別人交往時,就更少發生爭執,避免因表達困難而在交往中感到沮喪。

  當孩子們已經會較熟練地使用語言後,每當他們從學校、幼兒園回到家,媽媽瑪歇爾就會和孩子聊聊一天來各自生活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她會告訴孩子們今天班裡某個學生給大家講了關於戰爭的故事,而孩子們也會告訴她自己在幼兒園、學校中見到、聽到的趣事。語言的功能是與人交流,那麼首先在家裡,就發揮起語言的這個重要作用,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與家人溝通的習慣。

  你能行!

  孩子出生後的頭一年裡,父母要給予孩子很多照料。但隨著孩子身體的成長,他們的能力和信心也需要有一個成長空間,而不能被過多的照料所掩埋。恰當而適時地給孩子一些做事的機會,能使孩子的自信心樹立起來。拿親眼所見的例項來說,1歲半的嘉比對放在桌子上的圓珠筆產生了興趣。她拿起筆,在手中轉來轉去,一不留神,把筆帽給轉開了。彈簧“啪”地一聲,把筆帽彈到了沙發後面。小傢伙愣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辦了。爸爸湯姆沒有替女兒去撿起筆帽,也沒有任由筆帽躺在沙發後面,他把沙發輕輕推開,讓女兒走進去把筆帽撿起來。女兒猶豫地看爸爸,湯姆充滿信心的對女兒說:“你能行!”小嘉比在爸爸的鼓勵下,走到沙發後面,撿出了那個筆帽。爸爸立即把圓珠筆各個部件組裝成一個整體,父女倆相視而笑。這樣的事例在他們一家的生活中,十分常見。

  媽媽瑪歇爾中午領孩子們在門外的草地上吃了一頓美美的午餐。吃完後,媽媽沒有自己一個人大包大攬,或讓阿姨幫著收拾所有的碗盤,而是告訴孩子們:“你們每個人都拿一些東西回屋。”老大扎克和老二喬把盤子收拾了,端進屋;老三薩姆把刀叉拿進了屋;1歲半的老四嘉比並沒有分派上什麼任務,可她卻主動把地上的一個塑料碗捧進了屋。哥哥們看見了,都高興地誇她長大了。嘉比也為自己能為大家做一點貢獻,而不只是需要照料的小嬰兒而自豪。

  湯姆和瑪歇爾都堅持一個觀點:一定要讓孩子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們自我服務,同時參與家務勞動,他們會明白支撐一個家庭需要投入多少辛苦和勞動。

  說“對不起”

  良好的舉止儀態從來不是一朝一夕就培養出來的。許多母親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懂禮貌,有教養,那麼有禮貌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媽媽瑪歇爾在家裡並不因為自己是母親,就只對孩子們提要求,她在教孩子正確的行為舉止時,總是自己先做到。拿向人道歉來說,當我們有意無意傷害了別人時,應該向人說“對不起”。而這一點許多成人往往是隻能言傳,不能身教。

  有一天,瑪歇爾在家照看小女兒嘉比,她蹲下來幫助嘉比取畫筆時,不小心碰了嘉比的頭,瑪歇爾馬上就說:“對不起!”並輕柔的摸了摸嘉比的頭。嘉比從媽媽的舉止言談中,明白了當你碰疼了別人,妨礙了別人時,應該說“對不起”。可才1歲半的她還不會區分生命物與非生命物,於是在她不小心碰到了牆壁時,她以為牆壁被碰疼了,也連忙向牆壁說“對不起”。媽媽瑪歇爾聽到後,卻很欣喜地笑了,因為瑪歇爾知道女兒懂得了什麼情形下要向別人道歉。

  閱讀的樂趣

  作為教育工作者,湯姆.赫靳斯先生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工作便利就是不用經常出差。雖然擔任一校之長工作忙碌一些,但他還是把晚上和週末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孩子們身上。晚上的閱讀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度的親子時光。大家圍坐一圈,扎克、喬或者薩姆會輪流去選一本自己喜愛的圖書,交給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就聲情並茂地給孩子們讀這些有趣的故事。幾年下來,孩子們都養成了閱讀的愛好,每當一家人組織外出旅遊時,孩子們都要帶上一些圖書作為閒暇時的自娛活動。

  現在,老大扎克雖然才6歲,但在入學前已經能夠認識不少英文詞,可以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少兒書籍。那麼老二、老三呢?是不是在老大的帶領下,識字更早、更多?湯姆笑了笑:“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在美國,往往家庭中都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個性、愛好、潛能是不會完全一樣的,父母就要學會去發現和接受每個孩子獨立的個性,順應他們的個體潛質,讓他們健康成長。

  在閱讀這一點上,老大扎克是興趣最大,識字也最多的。老二喬對閱讀也有濃厚興趣,但卻更善於與人交往,非常會照顧他人,富有愛心。在運動能力上,超過了大哥扎克,早早地就開始了騎自行車、踢足球、打棒球等體育活動。老三薩姆則有些害羞,好奇心強,在語言方面和大哥扎克一樣,較有天賦。現在才3歲,就能較快記住故事的內容,並給別人講一些自己讀過的笑話。嘉比雖是個小女孩,但膽量卻最大。在哥哥們的影響下,1歲半的嘉比什麼都要嘗試,跳水、騎車、攀登,對陌生人很容易就熟悉了,並能迅速和人拉近距離。閱讀方面,是喜歡和哥哥們湊到一起,似懂非懂地聽故事。

  由此可見,作為父母,湯姆和瑪歇爾在閱讀這件事上,並沒有刻意要求每個孩子都達到同樣的標準,而是普遍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讓孩子們更多的體驗到讀書的樂趣。他們不是為了讓孩子能識多少個字,才去讀書。事實正好相反,當孩子們嚐到了閱讀的快樂,自己就願意去練習識字了。

  

  近年來,美國一些新生派的育兒專家對傳統育兒觀念與做法提出了許多革命性的挑戰。這些新的育兒理論,主要根據一些腦部發展研究的新成果而得出,新生兒的腦部、感官與行為發展的新發現,在逐漸改變父母的育兒方法。美國出版的《PsychologyTody》一書,整理了這群新育兒專家的理論,提出了養育嬰兒的4個新觀念。

  嬰兒初生的頭一年,腦部就從400克驚人地長到將近1000克。如果父母無法在嬰兒初生的頭兩年內提供豐富的成長動物,可能會導致嬰兒終生的情感能力問題。如果把嬰兒的腦袋比作硬體,父母則應為孩子負責提供軟體。當你瞭解硬體嬰兒的腦時,你可以設計出更合適的軟體你的行為,以促進嬰兒的發育。

  新觀念一:感覺勝於思考

  舊想法:在過去,有許多專家把教養嬰兒的重點放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因而產生了一些促進嬰兒腦部發育的課程。許多父母認為,既然一點點刺激就可以對嬰兒腦部發展有幫助,乾脆愈多刺激愈好。逼得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他們準備好所有的競爭動物,希望培養天賦稟異的小天才。於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還要處心積慮地使用教學資料或智商動物。

  新想法:讓孩子聒噪辨認文字、數字、顏色、形狀,會迫使孩子使用較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而不是發展學習能力。這就好象在馬戲團裡訓練小馬玩把戲一樣:當小馬滾在地上數到3,它並不是真的會算術,只是在表演一項特技。這些特技不但無助於發展孩子的學習能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新一代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將焦點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所以,現在的問題變成,不是“要選擇哪些動物或書籍讓我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而是“我該如何和孩子互動,以激發他對所處世界的熱情與好奇?”

  父母怎麼做:當你在閱讀各類育兒專家的育兒指南時,心中記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發展”。這就好象要訓練一個優秀的棒球隊,而教練就是“感情”。

  因為感情能力會告訴孩子他想做什麼——移動他的手臂、發出聲音、微笑或皺眉,看看整個心智團隊如何一起運作。

  新觀念二:嬰兒不只是會哭鬧的動物

  舊想法:直到現在,許多幼兒發展專家還認為,嬰兒從初生到兩個月還不具備社交、認知的能力,也沒有這些需求,他們認為初生兒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動迴圈,例如:睡與醒、白天與黑夜、吃飽了或餓了、哭鬧等等。

  這些專家甚至稱這段時期為正常的孤獨期。當然,嬰兒會有心理需求,但是研究者認為嬰兒只是針對一些感官刺激,例如味覺、觸覺而做出反應。

  新想法:心理學家史登博士對傳統的幼兒發展理論提出挑戰,他認為嬰兒一出生就是社交動物。在他的研究實驗中,新生兒持續展現出主動尋找刺激的行為,而且有所偏好。從一出生開始,嬰兒似乎就會對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們的偏好顯示出他們的感情取向。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反應的協助,例如:搖搖他、拍拍他、安撫他或是對他說話、唱歌。父母和孩子之間就不可能形成感情互動,感情互動可以刺激嬰兒腦部神經的連結,協助他接收外來的資訊。

  父母怎麼做:你可以記錄下孩子特有的生理迴圈時鐘與互動方式。從孩子一出生開始,你就要將他當作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然後你可以有技巧地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啟發他的想象力,減少他的挫折。這也是學習如何協助你的孩子規範他感情的時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撫的聲音或撫拍,幫助過度亢奮的嬰兒安靜下來。

  新觀念三:愛的環路從兩個月大開始建立

  大約在嬰兒8周大的時候,一件奇蹟似的事情發生了。

  小孩子的視力開始進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並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觸。

  舊想法:母親將資訊與感情灌注給孩子,而嬰兒像個空的容器,被動地接受。

  新想法:我們現在知道,孩子的參與對於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對嬰兒的深情凝望,將受到孩子回報以愛的眼神,如此完成了一個愛的迴圈,有如一個愛的環路。

  在這個母親與嬰兒愛的感情繫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母親與和孩子所發展出來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能力。

  專家認為這種進入孩子內心世界,並且做出迴應的能力,是母親的天性本能。例如,當你的孩子安靜地躺在地板上,快樂地享受周遭環境的光線與聲音。當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尋求外來的刺激,於是你迴應你的孩子,發出好玩的聲音,逗他開心。當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時,孩子也同時迴應你喜悅的笑容,你的臉部表情將戰線更為燦爛的笑容,不久,你也會發現,孩子以同樣的愉悅神情迴應你。

  父母怎麼做: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發生時,你和孩子都會體驗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則會體驗到負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動所產生的大多是負面的感覺,你就應該檢討一下你的互動模式。

  新觀念四:幫孩子化解羞恥感

  一位母親,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剎那間她瞭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拿海綿。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傳統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怎麼做: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從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洩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鍊。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與感情部位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小明是一個家庭離異的孩子,父母分居,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小明很聰明,但是脾氣有點急躁,也不愛與人交流,喜歡獨來獨往。

  行為1:每次班中有同學過生日發蛋糕時,他幾乎總愛添上一句:“下次我也要帶來,這東西哪兒哪兒也有的,我也要去買。”只要同學身邊出現新奇的玩具、書、筆,他隨後也會買來,買來後有的是自己用的,但更多的是借給別人。

  這種心理使它往兩個極端發展:當老師要給回家作業認真的孩子獎星時,他會不折不扣努力完成,他希望被表揚的人中有他;美術課上老師獎勵了四個畫畫突出的同學,其中沒有他,氣憤之餘毫無理由地把被表揚同學的畫紙撕了。

  行為2:不遵守遊戲規則:有一次同學們在玩丟沙包遊戲,分成三組,每組三人,其中兩組一前一後丟,一組在中間逃,按理同一組的同學要協調好,人人都有機會丟,可小明總是搶著一個人來,即使那丟過來的沙包在同組同學的腳邊也要去搶;體育課投籃球考試,每人一次機會,可他偏要連續來兩次,班長勸說這樣後面的同學要來不及的,他不聽,最後動手打人。

  行為分析:嫉妒和集體觀念薄弱是離異家庭子女的普遍特徵之一。一方面原因來自家庭內部,由於這些孩子只和一方生活,使雙方父母都感覺對孩子有所虧欠,內心深處是“不想因為家庭的破裂苦了孩子,別人有的我們也要給孩子。”因此當孩子提出要購買時家長往往會毫不猶豫地答應,加之還有奶奶對孩子的不幸命運難過的同時也會過分寵溺幾分,導致了孩子這種樣樣想要都能要的性格。另一方面是來自外界的,當看到其他同學有這有那時,這些特殊的孩子也急想證明自己的不特殊,所以別人有的我也要有,更何況借給別人時也證明了大家對自己的認同和接受,心理也會很享受這種感覺。

  一、指導家庭教育,形成家校一致。

  和小明奶奶、爸爸取得聯絡,將孩子在校的行為1和2轉述,並且將我的“行為分析”表達,讓家長感悟到導致孩子各項行為的緣由,體會到長此以往的嚴重性,從思想上明白並且重視起來,然後就是指導家庭教育,形成家校一致:告訴奶奶,不能事事都依著孩子,當孩子出現不合理購買時不要答應,而是適合講清楚不答應的理由。

  二、關注一舉一動,抓住契機表揚

  美國心理學家曾加以理論概括:“當神經系統中刺激與反應發生聯結伴隨著滿意時,聯結就得到強化,煩惱則極少或不能導致聯結的削弱或消失。”這說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多表揚少懲罰。於是我和小王奶奶約好了,當孩子主動放棄某項購買時,要當著孩子的面告訴我,我再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的勤儉節約,孩子在一次次表揚中逐漸改變了原來的購買心理。

  三、給予溫暖教育,感化幼小心靈

  孩子的家庭環境已經是不完整的了,但我們老師卻可以給他一個自然和諧、溫馨的成長環境,可以用言語關心他,用行為感染他,用大家的愛心包容他,讓他用健康的心態來看待同學們。

  四、加入遊戲行列,體會其中樂趣

  小明的孤僻讓同學都就敬而遠之,找機會讓他與其他同學一起參與遊戲,體驗團體的重要性,讓他明白他不是與生俱來就是孤獨的,他是這個集體的一份子。同學需要他,他也需要這些同學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