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作會議發言稿範文三篇集合
【導語】: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小農大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農業工作會議發言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業工作會議發言稿】範文一
各位領導、同志們:
剛鎮長代表鎮人民政府作了工作報告,報告系統的總結回顧了年的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年的工作。報告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了不足,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同時我們表彰了年度先進集體和個人,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以他們為榜樣,後進趕先進,先進更前進,共創我鎮工作新局面。區政府副區長同志的重要講話理論聯絡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踐性,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做好年全鎮的農業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迎難而上,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勇氣
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影響和鋼性支出的加大,全區的經濟形勢十分緊張。年用於專案建設的資金僅4000萬元,用三大產業開發的投資僅500萬元,這些,勢必對我們全鎮的經濟社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在認清形勢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國家大規模的投資拉動將刺激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我們全鎮的產業正在穩步提升,所以各村、各單位、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迎難而上,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勇氣。一是繼續確立“主攻蘋果業、鞏固草畜業、推進蔬菜業”的產業發展思路,確立蘋果、草畜、蔬菜的發展方向!不動搖。根據鎮情,因地制宜,對各村產業發展進行準確定位。將山堯則、王莊等30個村確立為蘋果專業村,將等9個村確立為養殖專業村,將等5個村確立為棚栽業專業村等6個村定為三產專業村。在領導幹部的安排上,按照個人素質與專業能力,劃分為8個專業工作隊,落實具體的工作責任、量化工作任務、強化考核監督,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技術支援。二是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不動搖。今年,我們將千方百計增加對農業的投入,繼續堅持各項支農惠農的政策,完善對產業發展的支援保障機制。各村也要站在全域性的高度,站在繼續推動科學發展,保持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高度,增加對產業的投入。控制和縮減一切不必要的開支,特別要引導一些有油建收入,徵地補償收入的村把資金投向產業,鼓勵農業儘快脫貧致富。三是繼續堅持保農民增收的目標不動搖。要在鞏固現有產業的基礎上開發農民新的增收渠道,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反季節種植,要鼓勵群眾發展小型養殖,對今年規劃的幾個規模養雞和母豬繁育基地,要積極予以扶持,發揮養殖大戶的輻射帶動作用。要繼續實施優果工程,提高商品率,要進一步調動村級幹部支援和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對有積極性的大幹大支援、小幹小支援,確保全年人均增收470元目標的實現。四是繼續落實領導包村包點,幹部包園的機制不動搖。落實領導包村、幹部包園責任制,在全鎮領導包抓“四個一”的基礎上繼續實行副職領導包村幹部包園,要對領導包村、幹部包園實行掛牌管理,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取得實效。
二、強化監督檢查,落實工作責任,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充分認識信訪調處,安全生產監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全力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一月一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及時進行調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要充分發揮村級調委會,綜治中心戶的職能作用。要進一步完善信訪調處機制和信訪首問責任制,對職權範圍內的信訪問題限期辦結,不推不拖。要特別關心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對存在的信訪隱患要主動出擊,變上訪為下訪,變“滅火”為“防火”。要繼續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安全生產臺帳,抓好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要有針對性的抓好採石場、病險庫壩、磚廠和道路運輸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部位的監督檢查,堅決杜絕三、四輪載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治保會、治安巡邏隊,護村隊;要全面推行以村聯防,十戶聯防的成功經驗;要嚴厲打擊村霸、村蓋子等黑惡勢力,要充分發揮村級警務室在蒐集資訊,調處糾紛等方面的職能作用,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建設“平安”。
三、抓好專案建設,突出工作重點
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下大力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改善民生。一是加強農村基礎建設設施建設。開工毛溝水泥路,崖底--後山堯四級砂石路和下坪--的柏油路建設,爭取審批和立項老莊灣過水橋、崖底過水橋、曹劉溝過水橋,改善群眾的出行環境。配合水庫供水尾留工程,解決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完成的基本農田建設和上坪舊壩改造,配合水利水保局啟動崖底以上壩系建設。二是完成減災安居工程建設。完善臥虎灣減災安居尾留工程,啟動村減災安居工程,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三是推進農村衛生室的建設。今年完成三個村衛生室的改擴建,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四是繼續整合教育資源,配合中學宿辦樓建設。玉皇廟小學的撤併,充分發揮集中辦學的資源優勢。五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擴大城鄉低保覆蓋面。
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面推進黨在農村的各項改革
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 中全會和中央1號檔案精神,繼續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和各項改革。要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勵農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採取多種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推動主導產業適度規模經營。
五、轉變作風,真抓實幹,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
要按照胡-錦-濤書記關於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和中央關於“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切實加強黨性修養。要始終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群眾觀念,弘揚良好作風,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提高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和幹部隊伍素質。一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要加強班子成員的溝通與交流,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副職要尊重正職,正職要放權、放手與副職。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在民-主的基礎上要實行正確的集中,要帶頭維護班子的團結統一,堅決消除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開會不說,會後亂說的不良現象,形成團結合作,共謀發展的局面。要加強班子成員黨性修養和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工作腳踏實地、勤思善學,幹事光明利落、和睦相處,生活嚴於律己、勤儉節約,辦事雷厲風行、只爭朝夕。要大力倡導“一線工作法”,領導率先垂範,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說實話、辦實事、聽民-意、解民憂,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二要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要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選人用人。要完善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形成靠人格、靠工作、靠實績、靠公論的選人用人風氣,要把完成重大任務,應對重大事件的表現作為識別和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要加強幹部的培養。在工作上嚴要求,在生活上多關心。三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修訂考勤、學習、工作、接待、財務等相關制度。今年要加強制度的考核兌現工作,獎罰分明、雷厲風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杜絕“精精捉憨憨、憨憨遛灣灣”的現象,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
六、實事求是,科學發展,全力推進黨的建設第一工程
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科學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要用求真務實的思想、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加強黨的建設。一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深入開展“五送一建”為困難黨員送精神、送政策、送技能、送醫保、送關愛,建立關愛幫扶長效機制和黨員爭當創業先鋒活動。認真開展“雙培雙帶”活動。要繼續深化黨員承諾制,擴大承諾範圍。要全面推行“黨員中心戶”制度,積極做好黨員的發展工作,不斷鞏固黨的政執基礎。要全面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完成的新建和的改建任務。二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各級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管好自己、管好親屬、管好身邊的工作人員,自覺樹立良好形象。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貫徹《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規劃》,突出抓好制度建設,努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要繼續深化問責、問廉、問效制度,全面推行“述職、述廉”制度,堅決懲治腐-敗分子。三是要做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準備工作。中央決定從今年月份開始開展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及早籌劃、認真準備,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切實增強大局意識、黨員意識、責任意識、政治意識。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著力破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機制體制,真正做到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
同志們,做好年的各項工作任重道遠、責任重大,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清形勢,迎難而上,堅定發展的勇氣和信心,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鎮,為建國週年獻禮
【農業工作會議發言稿】範文二
同志們:
這次全區農業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落實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林區三級幹部會議精神,總結“三農”工作,表彰先進,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全面安排佈置2011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也是一次明確任務,統一認識,再添措施,狠抓落實的動員會、鼓勁會。等會兒,謝書記、楊區長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先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三農”工作成績,堅定抓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信心與決心
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困難最多、問題最複雜的一年。面對歷史罕見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面對國內農產品市場異常波動的不利影響,面對農業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重大考驗,在林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四保一增”的目標不動搖,齊心協力,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各專案標任務,實現了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主要表現在:
一農民收入保持較高增幅
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0億元,增長9.9%;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9億元,增長6.9%;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707元,增加377元,增長11.3%,連續6年保持較高增幅。農民外出務工規模恢復擴大,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人數增加,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060人,本地打工收入2972萬元,增長33.2%。
二糧油麵積總產實現雙增
全區糧食麵積10.7萬畝,增長1.6%,糧食總產量2.1萬噸,增長3.2%。油菜籽面積4631畝,增長48.1%,產量突破300噸達到316噸,增長8.6%。
三主要經濟作物持續增長
蔬菜面積2.6萬畝,產量36005噸,增長3.1%。中藥材面積1.4萬畝,產量574噸,增長12.7%。茶葉、菸葉等農副產品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長幅度。
四畜牧業發展趨勢向好
發展養殖小區6個、生豬標準化養殖“150”模式15戶,培植了一大批養殖大戶,萬頭豬場即將投產。全年生豬出欄5.7萬頭,增長4.0%;家禽出籠27.4萬羽,增長26.2%。全年肉產量5714噸,增長13.8%。
五農村沼氣穩健發展
全區戶用沼氣新增580口,累計完成沼氣池7500口,普及率達到56.8%。新建農村沼氣服務網點8個。
六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
全區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過1000萬元的企業1家、過500萬元以上的企業3家。註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個,全區累計達到40個。幫助企業開發“旅農林”新產品5個,認證“三食品”品牌3個。
七動植物疫病防控成效顯著
分別為8個鄉鎮配齊了電腦、列印傳真機、摩托車、低溫冷藏櫃和冰箱等動物防疫冷鏈設施,禽流感、口蹄疫等6種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達到99.99%,全區未出現重大動物疫情。成立植保機防組織3個,釋出《病蟲情報》20期,指導防治面積21.3萬畝。
八農業科技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培訓農民2213人其中“陽光工程”培訓777人、“綠色證書”培訓572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864人,新建農業科技示範戶55戶,帶動輻射1860戶。創辦板栗、核桃、茶園標準化管理和油菜測土配方施肥樣板各1000畝。新品種展示示範、測土配方施肥、“豬—沼——菜茶、果、糧”、“林—草—雞”等生態農業模式、生豬“150”模式等一批實用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
九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深入推進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動植物產品檢疫,紮實開展農資打假、農藥專項整治和漁船安全整治行動,從嚴控制農業投入品,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疫動物46187頭羽、只,銷燬不合格肉品340公斤,無害化處理725公斤;開展植物產地檢疫8780畝,市場檢疫植物產品450噸。實施蔬菜農藥殘留抽檢樣品312個29個品種,抽檢獸藥樣品15個、畜產品35個、水產品43個,檢測合格率100%。
【農業工作會議發言稿】範文三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的“三農”工作,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不斷開創我市“三農”工作新局面。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我國“三農”發展程序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動員令。前不久,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總結了五年來全省“三農”工作,對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走好商丘鄉村振興之路。前天,中央農辦主任韓俊等一行七人,就中央制定“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指導意見”來我市調研時,也就鄉村振興工作提出重要指導意見,建議我們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形成鄉村振興方方面面的合力。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標、定任務、定要求,形成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和實現途徑,意義十分重大,影響十分深遠。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一併抓好貫徹落實。
下面,就做好我市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第一,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定位。就是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穩安天下。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中,建設什麼樣的鄉村、怎麼建設鄉村,始終是一個歷史性課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帶領億萬農民求解放,緊緊地把廣大農民團結在黨的周圍,為革命勝利提供了重要力量。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農民開展互助合作,發展集體經濟,努力改變農村貧困落後面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改革率先在農村拉開序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打響了第一槍,由此推動農村經營體制、農業農村、城鄉社會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的重要論斷,到強調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告誡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到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從劃定農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線,到強調讓廣大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等等,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並將其確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域性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在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基礎上、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在全面總結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工作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準確把握“三農”工作新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把我們黨對“三農”事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被莊嚴寫入黨章,成為新時代全黨共同意志、共同行動。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進一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
第二,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藍圖。就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它比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更加豐富,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一次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要認識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有著比較紮實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委、市政府著力發揮商丘優勢打好“四張牌”,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推動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為我市各項事業又好又快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常年糧食產量達到120億斤以上,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目前全市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培育農業產業化叢集39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86家,年實現總產值1500億元,“三品一標”產品達到221個,居全省第一位。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邁出新的步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13萬個,供銷、農墾、林場改革穩步推進。農民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67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農民收入增速連年高於城鎮居民,農村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得到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基層基礎進一步穩固。創新實施“三·五”基層工作日製度,農村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進一步夯實。這些成績來之不易,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積累了有益經驗。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還任重道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不充分問題。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就必須更加重視“三農”工作和鄉村發展。以鄉村全面振興的要求審視我市“三農”工作,我們和全省一樣也面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業體量大但沒有做強。雖然說商丘是農業大市,但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業結構不優,農產品產量大但優質產品少,農產品加工業體量大但精深加工少,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不強;傳統農業的粗放生產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程度不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由農業大市轉變為農業強市還任重道遠。二是農民持續增收但仍不富裕。儘管近年來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都在以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但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而且農民收入只有城鎮居民收入的38%,分別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3、18個百分點,位居全省倒數第二,城鄉二元結構還比較明顯;農民務工環境趨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不足,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後勁不足。全市還有23.9萬貧困人口尚未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還很重。三是農村環境不斷改善但仍然不美。農村基礎設施的歷史欠賬仍然很多,公共服務水平仍然有待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與城市反差比較大,農村垃圾、汙水缺乏有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改善。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下大力氣解決,推動我市“三農”工作平穩健康發展。
第三,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目標。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圍繞這一新目標和時間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馬上辦抓落實,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原則是:一是堅持黨管農村工作的原則。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提高新時代黨全面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二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把鄉村振興作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三是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堅持鄉村全面振興的原則。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五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的原則。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補、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六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解決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山水林田草系統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七是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的特徵,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典型引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搞層層加碼,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梯次推進,久久為功。
第四,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形勢。就是隨著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三農”工作、鄉村振興面臨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呈現許多新情況新特點。一是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農產品消費需求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是滿足吃飽飯,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農產品庫存大幅增加而優質產品需求得不到滿足,調優農業結構迫在眉睫。二是農業發展導向發生了變化,已由增產導向轉變為提質導向。一方面,我國糧食連年增產,庫存壓力加大,同時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較低,形成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倒掛;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農業生產經營成本總體呈上漲趨勢,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三是科技興農著力點發生了變化,已由主要推動高產轉變為帶動農業革命性突破和產業格局重大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尤其是生物育種技術快速發展,大資料、雲端計算和網際網路催生智慧農業、智慧裝備等產業異軍突起,正在深刻改變農業生產、經營、流通和產業組織形式。四是城鄉關係發生了變化,已由二元結構轉變為加快融合發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能力不斷增強,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和農村改革不斷深化,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條件逐步具備;同時,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阻礙城鄉之間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五是農業勞動力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已由大量富餘轉變為總量過剩與結構性、區域性短缺並存。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打工,既為推動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也帶來農業生產者素質結構性下降,呈現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的趨勢,關鍵農時缺人手、現代農業缺人才、農村建設缺人力問題比較普遍。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三農”工作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形勢需要,必須用新的思維和方式去謀劃推動農業農村發展。
第五,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道路。就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主要包括七項內容:一是重塑城鄉關係,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使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形成,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二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走質量興農之路;四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五是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文明新氣象,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六是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七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發展能力作為根本舉措,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這“七條道路”,不僅引領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也為鄉村振興賦予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深厚內涵。只有把這些具體部署落到實處,才能激發振興鄉村的強大推動力。
第六,要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政策。就是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啟用主體、啟用要素、啟用市場。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強化人才支撐,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農村振興。開拓投融資渠道,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振興鄉村離不開人力物力財力的有效支援,更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機制保障、健全的制度保障。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制度,要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機遇,通過有效的制度供給和體制機制創新暢通瘀堵、破除壁壘、理順關係、打通經絡,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可持續的動力支撐和制度保障。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同時,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日益健全,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生活條件將加快改善,鄉村振興有比較好的物質條件。此外,我們有獨特的優勢條件,除區位交通優勢之外,我市人口較多,收入不斷增長,消費空間巨大,農村投資需求旺盛,隨著農村豐富資源要素和現代科技的結合,必將催生新的增長點,鄉村振興的市場潛力將不斷釋放。總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商丘有基礎、有優勢、有需求、有條件,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下定決心,牢牢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堅定貫徹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奮力書寫新時代我市“三農”工作新篇章。
二、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問題
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一會建慧市長還要作具體部署,我就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強調幾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一,什麼樣的鄉村才算振興?鄉村振興的標誌:一是在農業綠色發展的基礎上,鄉村產業向多樣化發展,鄉村經濟向多元化發展,鄉村就業創業機會增多;二是鄉村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城鄉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三是鄉村的功能價值日益凸顯,吸引力顯著增強,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緩解。首先,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擺脫不了貧困,振興就無從談起。我市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轄市,所轄六個縣都是貧困縣,精準脫貧已經到了大規模攻城拔寨的時候。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堅決克服厭戰情緒、畏難情緒、鬆懈情緒,一鼓作氣、馬不停蹄向前推進,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發展能力作為根本舉措,持續在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精準退出上下功夫,以狠抓作風轉變促脫貧攻堅,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確保今年六個縣全部按照原定計劃達到脫貧摘帽標準,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突出抓好產業扶貧,重點實施好特色產業帶動,建立好貧困戶與帶貧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統籌推進好扶貧車間和光伏電站建設,為貧困村建立穩定的集體收入。要以“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為載體,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變貧困村和貧困戶面貌。其次,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興,百業興。要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突出位置,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堅持“質量興農、效益優先、綠色導向”三原則,按照“提質增效轉方式、穩夏調秋促增收”的基本思路,重點推進“四優四化”,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讓農村呈現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三產深度融合的新景象。要在穩定糧食產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加快高標準糧田建設。要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施品牌提升行動,加大對夏邑食用菌、柘城三櫻椒、寧陵金頂謝花酥梨、民權河蟹、梁園代莊草莓等知名公用農產品品牌扶持力度,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把優質農產品產出來,把知名品牌樹起來。要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將農業培育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促進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林牧漁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要推動農業生產向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聚集,推動先進要素向產業園聚集,讓農業有文化說頭、景觀看頭、休閒玩頭,讓農民有更多賺頭。其三,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生態宜居是鄉村建設理念的昇華,蘊含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的關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鄉村建設中的具體體現。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意味著農村不能再延續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的狀況。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就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注重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把農耕文明的精華和現代文明的精華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村落、自然風貌、文化保護和生態宜居諸多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要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其四,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農耕文明是華夏曆史文明的血脈,是鄉風文明的根和魂。吃苦耐勞、勤儉樸實、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父慈子孝、耕讀傳家、守土敬業等等,成為廣泛久遠的文化整合和中原文化的核心內涵,也是商丘“重厚多君子”優秀古都城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商丘好人”文化不斷生髮壯大的深厚土壤。要實現鄉村振興,就必須傳承好、創新好這些優秀文化,推動鄉風文明、家風良好、民風淳樸,讓廣大農村煥發文明新氣象。要充分發揮商丘傳統文化在農村底蘊深厚、流傳久遠的優勢,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習慣和文明鄉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不斷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使農民綜合素質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村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其五,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層基礎,是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其中,自治為本、德治為基、法治為要,只有“三治並舉”、有機結合,才能讓自治執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設在村莊落地生根、道德建設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農村才會更加和諧、安定有序。要把加強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推動農村和諧發展。要推進鄉村平安建設,加快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尤其是春節臨近,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農村不安全穩定因素凸顯。我們要結合落實“三·五”基層工作日,全面開展排查化解治理,避免家庭暴力和民轉刑案件發生,建設平安鄉村,提升群眾安全感。對因工作失職失責導致安全穩定案事件發生的,市委將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堅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其六,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就是要讓農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濟寬裕,衣食無憂,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來,我市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鄉收入差距總體縮小,但農民增收基礎還比較脆弱,農村民生短板還很突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必須順應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解決好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民持續增收好勢頭;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強化人、地、錢要素供給,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係,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產業、環境留住人;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織密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全面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全方位縮小城鄉差距,讓廣大農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第二,怎樣推動鄉村振興?一要規劃先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農村建設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鄉村居民住房條件極大改善,生活品質極大提升。農村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和居住環境發生了一系列改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規劃先行,針對鄉村資源要素的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及經濟、生態、社會的發展,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既突出功能統籌、產業融合,又強調生態文明和城鄉共融發展,做好人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發展與環境的融合,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長遠性,讓規劃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為鄉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二要啟用主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解決好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為了農民、依靠農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只有尊重農民的意願、維護農民的利益、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才能激發廣大農民振興鄉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才能真正達成。三要循序漸進。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鄉村振興按“三步走”戰略部署,2050年全面建成,這一戰略設計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視為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在推進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的城鎮化程序還沒有結束,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趨勢並沒有發生轉變。要按照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和階段劃分,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避免一哄而上,要有戰略定力,有歷史耐心。
第三,推動鄉村振興的錢從哪來?一要整合財政資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理念,使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向“三農”傾斜。要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意見》,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加強財政支農政策頂層設計,理順涉農資金管理體系,創新涉農資金使用管理機制,改革和完善農村投融資體制,切實提升國家支農政策效果和支農資金使用效益。二要創新農村金融。金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要完善我市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正確方向,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需求,逐步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規模和覆蓋面,加快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競爭適度、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三要吸引工商資本下鄉。工商資本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中的大部分從農村走出來,天然的熟悉農業、親近農民,是鄉村振興的資源和機遇。同時,鄉村振興戰略也為他們返鄉幹事創業帶來了機會。過去,工商資本下鄉面臨的條條框框多,參與度不高,農村建設更多依靠財政投入和集體經濟內部積累。如今,中央鼓勵工商資本下鄉,我們在設定好保護農民權益的防火牆的前提下,搭建好橋樑和舞臺,穩定政策預期,優化投資環境,遵循市場規律,讓更多的工商資本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四要彙集全社會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援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能人才等,通過各種方式回饋故里建設鄉村。
第四,靠什麼來推動鄉村振興?一要落實黨管農村的基本原則。黨在農村工作中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不能動搖,黨管農村的原則不能放鬆、力度不能削弱,黨領導“三農”工作的幹部隊伍要配優配強。黨委、政府一把手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責任人,要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來抓“三農”工作。要切實加強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部門建設,做好黨的農村工作機構設定和人員配置工作,充分發揮決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能。二要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作為基本要求,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拓寬縣級“三農”工作部門和鄉鎮幹部的來源渠道,注重提拔使用實績優秀幹部,形成人才向農村一線傾斜流動的用人導向。三要培養“三農”人才隊伍。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民,以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富裕農民為方向,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養職業農民為重點,通過培訓提高、發展培育,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要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提升自主研發、成果轉化、農技服務能力,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強大而持久的驅動力。要鞏固、壯大、提升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職業農民培訓力度,推進農民創業創新,確保農業“後繼有人”。四要引導返鄉農民工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等人才到農村創業。農民工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有著農村生長的背景,有著城市生活的經歷,我們要用寬鬆的政策、良好的環境,吸引他們返鄉創業,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從資金支援、政策保障、財政優惠、公共服務、投資環境等各個方面,為鄉村人才引進建立全面的保障體系,充分調動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第五,如何建立推動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啟用主體、啟用要素、啟用市場,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一要落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政策。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處理好農民和土地之間的關係,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做好相關政策和法律宣傳工作,完善配套措施,把這一政策落實好,確保農民享有更加穩定有保障的土地權益。二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實施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的基礎上,持續深化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依法賦予農民對承包地的佔有、使用、收益、流轉權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經營權。中央提出,要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這對於我們來講是個難得的機遇和契機,我們一定要搞好謀劃。在徵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強調現在到了該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於“三農”的時候了,要解決土地增值收益長期“取之於農,用之於城”的問題,破解“農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我們在做盤活農村土地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這個大方向,將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三要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持續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按照中央部署適時在全市推開,重點抓好清產核資、身份確認、股份量化工作,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執行新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農民收益。四要創新農業經營方式。要處理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生產的關係,立足資源稟賦,在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上堅持宜大則大、宜小則小。要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上的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推進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託管、聯耕聯種等多種經營方式,適度擴大規模經營。要保護好小農戶利益,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讓小農戶在進入規模經營、現代生產中更好分享成果。要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建設覆蓋農業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銜接。
第六,如何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首先,觀念上要重視。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堅持城市農村一起抓,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其次,行動上要參與。要發揮黨政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的積極作用,吸引各行各業人士投身鄉村振興運動。要研究制定管理辦法,鼓勵或支援各方人士回鄉下鄉任職、創業,投身鄉村振興運動,確保對鄉村振興敢於建言、勇於投身、樂於奉獻的各行各業人士在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不吃虧,形成以參與鄉村振興實踐為榮的社會風尚。其三,理論上要指導。要建立鄉村振興專家決策諮詢制度,組織專門人員加強鄉村振興理論研究,不斷提升鄉村振興的理論水平。要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為“智力池”和“思想工廠”的作用。積極鼓勵專家智庫在“三農”理論與政策、城鄉融合與減貧、產業發展、生態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建言獻策,為各地各部門提供決策建議和智力支援。其四,輿論上要引導。加大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道力度,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各類媒體,全面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政策舉措。要及時總結提煉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好的經驗做法,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引導主流媒體深度、廣泛報道,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氛圍。
三、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各級黨委、政府要真正把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時代黨全面領導“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完善黨委領導“三農”工作的體制機制。要堅持黨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規劃、抓落實,健全黨委全面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壓實黨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特別是縣委書記要下大力氣抓好“三農”工作,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要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
第二,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持續推動工作中心向基層轉移、工作力量向基層下沉、政策資源向基層傾斜,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要利用村“兩委”班子換屆的機會,選出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村“兩委”班子,堅定不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要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大基層基礎保障力度,確保基層黨組織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有制度理事。
第三,要持續踐行“馬上辦抓落實”。要堅持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四個總”工作要求,以落實“三·五”基層工作日為載體,大力踐行“馬上辦抓落實”推進工作機制,著力解決農村基層存在的農民增收脫貧、基層矛盾化解、班子建設、群眾辦事和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法治建設薄弱等問題,做到矛盾在基層化解、問題在基層解決、工作在基層推進,實現全市4052個村社群支部聯絡幹部全覆蓋,實現全市9954個基層支部作用發揮全覆蓋。要以狠抓專案引進和建設為總抓手,圍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等“1+N”行動計劃,實行專案化管理。目前,各縣區、各鄉鎮要著力抓好的事情,主要包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優四化”行動、扶貧車間、無害化廁所建設、鎮區衛生整治、農村土地空閒地整治、“四好”農村公路建設、脫貧攻堅“六改一增”和“九大工程”以及農村精神文明建立等。同時,要將鄉村振興每項工作都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專案,使每項工作任務更加清晰、責任更加明確、要求更加具體。要提高領導農村工作的本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多到農村走一走,多到農家看一看,瞭解民情、彙集民智,做到懂“三農”工作、會抓“三農”工作,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裡手。要加大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又查認識、查責任、查作風,努力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同志們,做好“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銳意進取、埋頭苦幹,紮實做好新時代我市“三農”工作,讓廣大農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趕上來,讓美麗鄉村成為美麗商丘的鮮明底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商丘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