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素材寫作指導範文

  傳統教育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涵蓋了傳統文化素材的寫作,下面是小編精心挑選的,供大學習和參閱。

  傳統教育素材寫作指導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一直流傳至今,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在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動給老人讓座早已是司空見慣的善舉,算不上什麼新聞,也不值得媒體去大張旗鼓地報道。然而,80歲的毛婆婆給為自己讓座的乘客拍照留影的做法,還是讓讓座這個小小的善舉再次聚焦在公眾面前,讓人為之感動。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文明素質越來越高,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動給老讓座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然而,作為一位老人,如何對待別人善意的讓座,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答案。有些老人在接受別人的讓座後若無其事、默不作聲,還有些老人依仗自己年長而刻意逼座,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而今天,80歲的毛婆婆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標準答案:愛也需要饋贈。

  可以說,這是半年來毛婆婆最溫暖人心的收穫。毛婆婆表示,拍照只是希望留個紀念,因為感謝大家的善舉,想這份感動儲存下來。拍照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快門按下的剎那間我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愛的饋贈。也許有的老人會說,我沒有相機也沒有智慧拍照手機,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表達心中的感激,至少我們可以大大方方地說聲謝謝或給對方一個真誠的微笑。

  其實,對於那些主動讓座的乘客來說,能夠主動讓座給老人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善意,他們並不需要怎樣的回報或饋贈,因為在他們做出讓座舉動之前,他們早就想好了,讓座本身就是一種愛的奉獻,不求回報。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的是,讓座的本質就是將舒適留給別人,這也是一種付出,這種善舉應該獲得最基本的尊重。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對讓座者我們理所應當地表達我們的謝意。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文明作為基石,這就需要每一位社會成員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其中,因為文明也需要良性互動。在毛婆婆家的電腦裡雖然珍藏著讓座者62張笑臉,但是我們相信,給毛婆婆讓座的絕不僅僅只有這62人,有一些讓座者因為種種原因婉拒了毛婆婆的拍照要求。所以,以拍照的方式做留念,毛婆婆感激的實際上是一群人,是對美德的積極迴應。

  62張笑臉,62次讓座經歷,62次美好的回憶。毛婆婆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儲存了一份感動,這不僅是一筆精神財富,對善意而言更是一種文明的饋贈。

  

  該校這位教師的解釋可以說是漏洞百出,差生考不上高中,轉到其他學校就能考得上?被一個學校開除的差生,其他學校會輕易接受嗎?把初二年級後60名學生統一進行勸退,這種末尾淘汰制的做法,說白了就是為了升學率的資料上能夠多幾個百分點,以利於學校在來年的教育市場競爭中多一點宣傳的虛頭。

  近年來,為了均衡教育資源,擴寬學生的求學路,國家對社會資本參與辦學給予了優惠政策,各級私立學校便如雨後的春筍大量湧出。私立學校的大量存在推動著教育不斷產業化,也讓教育產生了市場競爭,而這競爭的“底氣”自然就是學校的“升學率”。如何快速提高升學率?“勸退差生,讓優等生去考試”便成為了最好的“捷徑”。所以,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所看到的眾多名校背後,往往都有一批被無情剝奪求學權力的“差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儘管有市場經濟的因素,但私立學校立足於社會的根本也還是在於“傳道解惑”,而非單一的“追名逐利”。這種“勸退差生”行為不僅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更涉嫌違法。當然,儘管“勸退差生”的行為主要集中在私立學校中,但並不代表公立學校就是一方“淨土”,近幾年,一些公立學校通過威逼利誘,讓臨考學生填寫《自願放棄中高考申請》的事件也頻頻刺激著公眾的神經,其危害性和影響力恐比私立學校更甚,還望相關職能部門對其“重典治亂”。

  孔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作為教育者來說,謀求升學率的提高本無口厚非,畢竟它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提高“升學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教學管理等,一步一個腳印的耐心打造學校的教學“根基”,豐富學校的文化“底蘊”,以量變求質變的方式提高“升學率”,名氣便不請自來。

  還望各位學校,別再拿所謂的“差生”為自己的名氣“祭祀”了,讓教育迴歸本源吧!

  傳統教育素材寫作指南

  這兩天,重慶一中、南開中學、巴蜀中學高一的學生有點興奮,原來,在老師的寒假推薦書目上出現了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這次,爸爸媽媽再也沒有理由攔著我們看武俠小說了。”

  然而這事還不是太樂觀,因為新聞說家長有人擔憂有人理解。家長理解自然好說,而若擔憂的話,你懂的。就連記者採訪到的專家也提醒: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讀《天龍八部》,老師在推薦書目時,一定要讓學生有選擇性。推薦,難道不是有選擇性嗎?

  武俠小說長期被視為另類,甚至被認為具有魔性。所指暴力魔性,不出“少不看水滸”的陳詞;所指談情說愛的魔性,那是擔心“靖哥哥蓉妹妹”的話語方式催人早戀……一句話,讀武俠小說浪費正經時間,還容易“不學好”。

  這真是不折不扣的偏見。武俠小說,確有下品,但類似經過時間和一代代讀者檢驗過的《天龍八部》這樣的好作品,卻是大不同的。無論是“俠之大者”的家國情懷和正義性,還是在傳統文字坊淬鍊過的文學價值,都在《天龍八部》這樣的作品中有所體現。

  其實,今天的家長中,不乏曾經痴迷過武俠小說的70後80後。牽引他們走向另一面的,無非是功利性的閱讀觀。這種閱讀觀的根源,當然該在應試教育機制上尋找,但毫無疑問,這種不夠包容、狹隘的閱讀觀本身就自建障礙。

  在他們眼裡,對考試有用的閱讀才是好的閱讀,能夠幫助做題的閱讀才是有效閱讀。這些年,我們見識過狼爸虎媽撕孩子閒書的報道,這是一種極端。只允許孩子在極其有限的課外書書目裡進行選擇的,也大有人在。其結果,不僅禁錮了孩子們的閱讀好奇心,還激發了孩子們的反抗,比如被窩裡和課桌下的偷讀。

  然而,這世上,還有一種“大閱讀觀”。所謂的“大閱讀觀”一定是非功利、無界限的。“開卷有益”,其基本涵義,也正是“大閱讀”。

  時代的進步,令曾經的誤讀和偏見不戰而敗。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等多家單位聯合釋出過一份讀書指南,在推薦給高中生的書目裡,《包法利夫人》赫然在列。某種意義上,這本曾經的禁書可比《天龍八部》厲害多了。

  事實上,我們今天已經逐漸意識到,在閱讀的問題上,不僅給予孩子們的時間有限,寬容度也有限。今天高中生的知識儲備和視界,遠超父母輩高中時所具有的。只要承認這一點,就有理由適當放手:推薦而不束縛,信任而不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