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節電子手抄報圖片

  壯志與毅力是事業的雙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安然無恙的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趙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負責處理。趙威後是一個比較賢明而有見識的中年婦女。她剛剛主持國事的時候,秦國加劇了對趙國的進攻。趙國危急,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威後把她的小兒子長安君送到齊國作人質,然後再出兵。趙威後捨不得小兒子離開,但是聽了大臣觸龍的意見,還是把長安君送到齊國。齊國出兵幫助趙國打退了秦軍。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

  齊國使者聽了心裡很不高興,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

  威後微微一笑,說:不是的。如果沒有收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捨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則無恙的典故,後來演化出成語,安然無恙。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她給我的啟示非常非常大。主人公海倫·凱勒是一個有盲又聾的人,但是她沒有被身體的缺陷擊敗,她以超人的毅力,跟著老師努力學習,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老師一步一步向前走,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海倫·凱勒沒有被命運而嚇倒,她的生命中充滿了活力、信心和希望。就是這樣她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在1896年的6月走進了從小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完成了她的大學學業。海倫。凱勒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目的在於希望日後能活用,為社會為人類貢獻一點力量。海倫·凱勒在書裡寫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生活得更精彩;第二天,我將在黎明起床去看那黑夜變成白晝的奇蹟;第三天,懷著敬畏之心去看看我生活的地方,看看人類的進步。海倫的師莎莉文乳名是安妮,她小時候家裡的媽媽患了嚴重的“肺結核”,她自己患了顆粒性結膜炎沙眼,她的弟弟臀部長了一個大大的結核瘤。他找了很多醫生,都不能治好她的眼病。後來,她告別父母,來到了蘇達希夫婦的家,又到了救濟院。那邊的衛生很髒,她弟弟吉米死在那裡。最後她來到了柏金斯盲人學校。他喜歡那的莫老師,還喜歡那的蘿莉。後來她成了家教老師去教海倫。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