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水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節約是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概念,隨著“科學發展觀”、“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概念的提出與深入人心,“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再次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勤儉節約的民間故事

  有這麼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裡就沒有一點餘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穫的糧食就不多。儘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捱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 “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2: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這句話不是掛在嘴邊的。媽媽常說,要節約每一滴水,如果沒有水人無法生存;如果沒有水萬物將無法生長;如果沒有水世界將不會如此多姿多彩。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珍惜水,愛護水。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要是我家來了客人,那他就倒黴了。因為媽媽會把他當做不懂事的小寶寶一樣看待,保證少不了聽我母親嘮叨的話不要單獨洗頭、洗上身、洗下身和腳,也不要在洗澡的時候洗衣服、褲子……。如果要洗澡就快的洗,不要邊洗邊玩,一定要記住“節約用水”這幾個字喲!

  雖然媽媽的話很多,顯得很囉嗦,但是她幫了不少人的忙呢。比如:我鄰居的那位阿姨有一次洗完菜要倒水,被我媽媽看到,我媽媽立馬說:“不要倒水”,那位阿姨奇怪的問:“為什麼?”我媽媽笑著說:“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拖地板、沖廁所……”。阿姨想了想說:“是啊,這個方法真好,謝謝您”。一會兒阿姨自言自語的說:有一位這樣的鄰居真好。媽媽的行為教育了我,讓我從小就知道了要節約用水。

  節約能源,人人有責。

  節約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節約水資源,是我們的責任。

  告訴親朋好友,我們一起來節約用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