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老渡口的記憶散文

  散文是一種短小精悍、自由靈活、文情並茂的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記憶中的老渡口

  現在的城區範圍早已不容易看見由人力擺渡的渡口了,大都改成了機動船,有的已經被更先進便捷的汽車或者橋樑取代了。但於我,這些渡口卻曾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上世紀六十年代,館驛嘴到羅漢場的短航都是木船,順水還好辦,在“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中不一會兒就到羅漢場了,但如是逆流而上的話,船行到土地灘、二道溪一帶,除老弱病殘以外,都要下船步行一段路,青壯男子還要下船幫助船家拉縴。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全家又從館驛嘴上船去高壩的伯父家過節。剛行到長沱江匯合口,只見波翻浪湧,小船在浪尖和波谷中顛簸,江水不時濺起將大人的衣服都濡溼了。驚恐之中我脫口說出:“媽,這船怕要翻吧?”話音剛落,就遭到母親一巴掌,船上的大人們也以責怪的眼光瞅著我,使我半晌回不過神來。後來才知道在船上是忌諱說“翻”“傾”“側”等字眼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最熱鬧的莫過於順大北街下去,經小河街到小市餘公街的餘甘渡口。那時沱江兩岸全是靠木船擺渡,到了晚上,繁忙的渡船仍然不停地渡人們往返於沱江兩岸,而萬家燈火也在清波盪漾的沱江上閃爍,因此才有了八景之一“千人拱手,萬盞明燈——餘甘晚渡”的說法地處麻沙橋的洞賓亭上就有一副楹聯“白日有千人拱手;夜晚看萬盞明燈”,可見當時之繁華。但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有一次和父親一起過江到一位師伯家串門。那時沱江已進入枯水季節,江面上已用木船連線起來,我和父親走在鋪上木板的橋面上十分平穩,心裡也覺得很好玩。突然一輛汽車駛來,使本來很平穩的橋面頓時搖晃顛簸起來,嚇得我趕緊抱住父親的雙腿一點也不敢動。

  其他曾經過的渡口還有沙灣渡口、藍田渡口、枇杷溝渡口等等,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除擺渡行人過往以外還承擔了郊區到城裡的蔬菜運輸,它們為瀘州的經濟發展都發揮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隨著時間光的流轉,城裡的幾個渡口相繼被先進的機動船或汽車取代了。而一系列的長沱江大橋的修建更是提供了兩岸百姓的交通便利。

  經濟在發展,歷史在延續,烏篷船小木槳欸乃聲聲的人工擺渡已經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但是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歷史的陳跡,卻在那絲絲縷縷日漸飄渺的記憶中往往能夠給人一些感動,甚至是心靈的震撼。

  一次,女兒的三個美國學生來我家過春節。提出要尋找最古老最原始的歷史遺蹟去玩。當她們看到古色古香的沙灣小鎮時,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但對過江的機動船卻不以為然,偏偏要我帶她們找一個有木船的渡口,感受人力擺渡的神趣。於是我帶她們去了西郊的馮嘴渡口。當她們乘坐在那小小的烏篷船裡,嬉戲著碧波盪漾微帶冰涼的江水,聽著艄翁吱呀吱呀的搖櫓音樂時,竟像小孩子一樣跳躍起來,嚇得駕船的老頭兒大叫:“坐穩,坐穩,不要動!”

  :家鄉的老渡口

  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已有二十多個年頭。每年盛夏,我總會抽時間回家鄉陪媽媽住上幾日。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縣城,有幾萬人口,一條河水穿城而過。河水載著家鄉人民的夢想流淌,河兩岸記錄著家鄉變化的諸多故事。

  每次回到家鄉,與媽媽一同沿著河邊的休閒公園納涼、散步,感覺是最愜意的事。

  不同時間,沿河邊散步就會有不同的收穫。清晨,可以看到河邊煙霧繚繞,如夢如紗般的景象;午間,可感受河邊徐徐清風,沁人心脾,格外消暑;晚上,可賞河兩岸彩燈妝點的斑斕景色,還可以融入人們跳舞健身的快樂中。

  我和媽媽散步,一般會在上午10點鐘以後。

  沿河邊,一邊走,一邊賞花觀景。有時在涼亭坐下,聽河水淙淙的流淌聲,看碧綠的水面不時魚躍的身影,看橋上來往穿梭的車輛,看對面山上森林公園裡的那顆耀眼的人造彩燈明珠。

  每次散步約半個小時到達河的老渡口,休息一會,再往回走。說到渡口,這可是過去河兩岸人們往來交流的必經之處。從我記事開始,渡口常年有一條用於擺渡的柴油機船。上中學時,班上組織到對河的一個水庫搞春遊活動我就坐過兩次擺渡船。船上每次能載二三十人,還能載一兩輛拖拉機或一輛汽車。船很簡易,欄杆扶手小,總擔心會掉到水裡。每到趕圩日,河兩岸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渡口一派繁忙,擺渡成了一道風景。如果夏天遇上漲洪水,擺渡就不能進行了,人們只能翹首等待洪水的退去。

  現在,渡口不再用於擺渡,已經沒有行船,河上已經修了兩座橋。原供停船的碼頭,現在成了大人、小孩游泳戲水消暑的地方。由於河上游距縣城二十多公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大型水電站,河水漫過部分碼頭。一年四季河水水位高度變化不大,河水清澈,不再有洪水災害發生。

  每次散步到老渡口,我和媽媽總會小憩,或也到碼頭邊洗個清涼的手,別提有多舒爽了。

  家鄉的老渡口雖已不再是一個繁忙的地方,但卻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讓人留戀的休閒去處。

  :記憶中的大運河老渡口

  提起我村南的大運河老渡口,這裡不得不說一說古老而又年輕地京杭大運河悲壯地歷史。讀著它的歷史,會讓你領略到我們的祖先,僅憑著原始地工具,用不屈的靈魂和意志,挑戰人類極限,硬是赤膊與大自然作豪邁悲苦的搏鬥,創造出了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與長城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的工程。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貫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當你知道這些以後,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發出一陣陣地唏噓之聲呢?

  據網友評論:“作為一條人工運河,算上古運河2700公里的長度堪稱人間奇蹟,這一長度是聞名世界的蘇伊士運河的九倍,巴拿馬運河的二十二倍。河流作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對人類歷史的產生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京杭大運河也不例外,它是中國重要的一條水上幹線,從開通到現在承擔了南北大量物資的運輸和交換,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據史料記載,京杭大運河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末期。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的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調集民夫開挖自今揚州向東北,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全長170公里,把長江水引入淮河,成為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紀初隋朝統一全國後,建都洛陽,為了控制江南廣大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洛陽,隋煬帝楊廣於分三次下令開鑿京杭大運河,共開通2400公里的路程。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紀末元朝定都北京後。為了使南北相連,不再繞道洛陽,元朝花了10年時間,先後開挖了“洛州河”和“會通河”,把天津至江蘇清江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線起來,清江以南接邗溝和江南運河,直達杭州。而北京與天津之間,原有運河已廢,又新修“通惠河”。這樣,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大運河縮短了九百多公里。

  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古老而文明地京杭大運河。

  我相信,世界文化遺產家族史裡,如果缺少了京杭大運河,那將是人類史上最大地遺憾。

  大運河,你的悲壯恢巨集地名字和古老文明地中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生長在你的身邊,喝著你的甘泉,浸潤著你的文化,領略著你的風情,呼吸著你的氤氳靈氣,是多麼的幸福和自豪!

  我的祖祖輩輩生長在我們的祖先用血肉之軀開鑿的兩千七百公里長的京杭大運河身旁、京杭大運河穿針引線,贏滿黃河、長江、海河、淮河、錢塘江五大水系,北方最大淡水湖微山湖西岸。那是一片被華夏萬泉水澤潤成美麗富饒地黑土地。

  我的家鄉就坐落在胸儲上述“六水一湖”柔情的水,時而平靜,時而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老渡口北岸。

  說起村南大運河老渡口,雖名不見經傳,但也頗有氣勢。因它居於世界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和當地知名的萬福河、惠河、微山湖“三河一湖”交叉點。故水勢洶湧,水陸交通發達,是若干年來遠近聞名地內湖港口。

  當你在春天站在渡口放眼東看,雖然此時的水比夏季少了一些,也顯出幾多地溫柔,但那氣魄並不亞於長江入海口的壯觀。只見四周岸邊萬紫千紅總是春,水天相逢成一線,湖光山色波光粼,漕運貨船千帆競發,漁家扁舟點點閃,飛禽家禽競戲水,帆過水驚濺溼襟。你還可以看到蔚藍天碧水蔟擁著一個安靜美麗地芙蓉鎮,你還可以看到泰山山脈蜿蜒起伏的穩重而又壯闊地英姿。

  當你夏季站在渡口再放眼注視,水明顯地沒有那麼清碧了,確切的說是渾濁地。大風一起溫柔盡失,隨之而來的是風起浪湧、狂濤怒吼,濁浪滔天、扁舟搖曳,飛禽高飛,遊人躲岸。

  當你秋天站在渡口極目遠眺,河水湖水載入在一起比夏天平和了許多,謹慎了許多,它就像一個長大了的孩子有了幾分的靦腆。但見大運河畔霜葉紅於二月花,清風徐來,波光粼粼、只有來來往往的船隻拍打出的浪埂子像脊瓦般繾綣著漂浮,不時地打向岸邊,一不小心會打溼你的鞋子。水清魚淺,好了漁家人和食魚的走獸飛禽。

  村南的渡口四方通衢,順著大運河北上可直接到達首都北京;南下直通杭州;東可渡過風光秀麗、日出鬥金的微山湖感受京滬高速和京滬高鐵的動人心魄;向西可直接駕舟觀賞菏澤萬畝牡丹的盛開。

  歷史年輪就像大運河水一樣,川流不息,老渡口以它結實地肩膀既承載著厚重地歷史過去,又承載著鮮活地現在和未來,也承載著鄉里鄉親的一摞摞希望。它養育了多少來來往往謀生的人們,誰也說不清。

  如果你需要走親訪友或是做小買賣到彼地,按里程遠近,或交四五毛,或是塊兒八角,亦或者是三塊五塊,踏上擺渡翁的一葉扁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當你踏上船頭的那一刻,隨著雙棹劃出的一個個酒窩,心就像雲兒一樣飛翔。你會感到整個世界都柔情似水,年華似水,整個人都柔情在水裡。讓你有一種返璞歸真、超凡脫俗,遠離浮躁的感覺。

  隨著船隨心動,心隨水動,小船輕輕地劍一般駛入碧波浩渺的大運河中心時,你除了感嘆這一世界獨一無二的巨集大工程外,你會浮想聯翩地想到,大運河一頭連著雄偉的萬里長城,一頭連著美麗地西子湖畔。

  你不僅想到令人神往的祖國首都北京,還會想到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美麗篇章。與此同時一種肅慕敬畏古人之還會從你的心底心油然而生。隨著小舟蕩起的浪花,你也會心潮澎湃出千萬朵浪花。在這千萬朵浪花裡,有青藏高原的積雪、有黃土高原的沙漠青煙、有世世代代勞動者的汗水、也有精忠報國者的血和淚。

  哦,老渡口,你不是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之地,也不是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別友人之處。從你這裡揚帆啟程的遊子,大都憧憬著美好希望而去,滿載著收穫而歸!

  哦,老渡口,大運河潮漲潮落,大浪淘沙,滌盪瘦弱不了你那結結實實地身軀,技術革命奪不走你那曾經滄海的花樣年華,儘管高速公路橫跨大橋沿著你的身軀延伸,或許今後還會有跨湖高速、湖西鐵路跨過你的脊樑,但依然奪不走你的美麗風采和承擔的重任。你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是一個美麗地夢!

  一位專家說的好:在地球上,哪裡有水,哪裡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於水的。水是生命的源泉、農業的命脈、工業的血液!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資源,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大運河啊,你帶給沿途人民的是生命之源,也帶給了全國人民生命之源。”

  老渡口哦,花落無情,流水有意。大運河的乳汁養育了你,你又毫不吝嗇地用你的乳汁,養育了世世代代的湖裡人家和南來北往地商賈遊客,人們忘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