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
通常說起歷史,人們多會想起一些著名的戰役,想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獻身,但是這部《南渡北歸》卻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讀歷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渡北歸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南渡北歸讀後感篇一
我看到,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面前,大師們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當隆隆炮火燒到北平城牆之下的時候,朱家驊、傅斯年等學界精英積極奔走,力爭儘量多的“搶救”學人,“投奔”臺灣。縱然拼盡全力,朱、傅二人在臺灣的境遇卻讓人唏噓不已,前者被老蔣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長的官帽,而後者則是在連一條棉褲都買不起的境況下,貧病離世。這二人的窘境是遷臺學人的一個縮影。胡適雖然是著名的學界“大鱷”,過得卻同樣不甚風光,要忍受臺灣同行的明槍暗箭,還要忍受小兒胡思杜的檢舉揭發,精神上的悒鬱可想而知。在胡適迷人微笑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最終,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會上溘然離世,總算死後備極哀榮。我想這份哀榮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具有獨立治學精神的學者應有的。在胡適死後若干年發動的那場浩劫中,在紅衛兵歇斯底里的批鬥聲中,曾經積極揭發過他的學生、朋友、親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麼?是懊悔,是自慚,還是惱恨?上天確實開了個冷玩笑——這一出鬧劇明明已有前車之鑑,很多自以為得計的學術精英卻依然趨之若騖,唯恐落伍。政治的翻雲覆雨,他們哪裡來得及看清。當那一記響亮的巴掌打下來,痛的不止是這些老者的臉,還有時代的心。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這幾個字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貌似絕決的含義透露出特定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那些曾經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卻不是時代可以抹殺的。亂則隱,治則現的大賢處世法則,我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奏效的。那麼意思已經很明顯,大師是有,但他們是否願意出現在聚光燈下,就要取決於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了。
我曾經看到過有一些活躍在各大媒體上的知名學者,自封大師。那時,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大師”這一大多數情況下屬於得道高僧的稱謂,怎麼會用來給學者冠名。那麼看完《南渡北歸》,我想我對真正的“大師”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他們學高身正,難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師”嗎?和尚修道在寺廟,大師修道在紅塵。他們,其實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們是一群可愛的普通人,分解出來就是可憐、有愛。身赴臺灣的胡適,臨死都不知道曾經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經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堪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雖然在臺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但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有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的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後也鬱鬱而終。臺灣之於中國,是領土的割裂;而大陸之於臺島上的異鄉人,則是整個思念的寄託。這份家國情懷,可能是大師們都有的一種普世情懷吧。1946年,林徽因結束了九個年頭的顛沛流離,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來念茲在茲的北平,滿懷深情地重訪每一處故地。抗戰結束之時,雖然已受盡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選擇了放棄赴美治療的機會,選擇了“和祖國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後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樣與病魔作著鬥爭,緊緊守護在祖國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對得起金嶽霖對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輓,以及終生未娶的痴情的。
當下,有人不乏嘲諷地說,現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卻少了,而大師的故事卻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誠地期待:《南渡北歸》不會是一曲輓歌,而是大師故事的一個變奏,是開啟大師時代的一把小小的鑰匙。
南渡北歸讀後感篇二
通常說起歷史,人們多會想起一些著名的戰役,想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獻身,但是這部《南渡北歸》卻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讀歷史。大家都知道魯迅棄醫從文,用思想來影響國人,但其實,大師們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書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歷史:1930年9月,樑思永等人到東北進行考古調查,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也才有了兩年後有傅斯年撰寫的《東北史綱》,書中第一條便是“近年來考古學者人類學者在中國北部以及東北之努力,已證明史前時代中國北部與中國東北在人種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實依據駁斥了日本人“滿蒙在歷史上非中國領土”的理論,給日本“指鹿為馬”者當頭一棒,為中國人大出了一口志氣。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梁啟超堅持鼓勵自己的兒子學習考古,盡力發展國內的考古業的原因了吧。文人們有自己捍衛國家尊嚴的方式,相比上戰場衝鋒陷陣,文人們所做的更多是幕後的事,而這些,又如藺相如和廉頗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輔相承的。
這本書,帶給我更多感動的則是那一代大師我的理想作文400字們在戰亂中奮力保護祖國文化,傳承祖國文化的那種堅持,數年顛沛流離,數次哀嘆山河破碎,可也許是時代造英雄,這一代文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保留了進行學術探究的嚴謹態度,也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點一點被搶救回來的文化。
而對這一歷史溫情感受最深的60後作家嶽南也傳承了這種精神,這本《南渡北歸》他寫了八年,數次進行實地考察,就如他在採訪中所說:“我看到他們當年用什麼鍋,睡的什麼床,描寫的時候就更加真實。”而大家也會發現,書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解釋並附上了具體的資料來源。
最後說一說這本書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我想這也許是欠妥的,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現在也有著很多為發展而努力奮鬥,作出大貢獻的青年人。但這句話也應該作為對後世的一個警示,在爭著評教授職稱,為金錢所迷惑雙眼的現在,更應該有些人能夠一心撲進科學,把全部生命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學科。
南渡北歸讀後感篇三
《南渡北歸》是一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鉅著。我已經讀過有幾個月了,這三本書很長,足有170萬字,能讓我一氣讀完,足見它的魅力。看的過程中和看完之後,叩擊心門的地方實在太多,書的內容也像是深入進了自己的靈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電影院寬銀幕的前面,眼睜睜地看著日本人的炮火炸燬了家園,大師們在敵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爭鬥、堅忍、奮進。
一直想寫一篇讀後感,幾次都是開了個頭沒有寫下去,也許是悶在肚子裡的情緒太多,也許是好多事情沒有想明白,就這樣一直耽擱了下來。過去幾個月了,遺忘了一些,也沉澱了一些,現在就想情之所至、行雲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約束的記載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幾個人。
第一當是傅斯年。山東聊城人,名門之後,參加過“五四運動”,後赴歐留學,歸國後一直是中國文人的領袖。在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國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國文化,特別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氣概,絕不迂腐,說話辦事大有氣吞山河之勢,胡遷評之“人間最稀有的天才”,當是有感而發。抗戰期間,他力主史語所南遷四川李莊鎮,保住了史語所的有生力量;先後彈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國民參政議員身份趕走兩位行政院長;對漢奸周作人深惡痛絕,堅決要求法辦。這些都足見一名文人領袖的社會良知和正義秉性。他,對友真誠,想方設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濟當時生活窘迫的樑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級爭取資金為陳寅恪治療眼病,而自己就在輾轉檯灣,去逝的前一夜,還在趕寫稿子,想掙點稿費換身西裝,看到他終其所言“歸骨于田橫之島”時,怎能不令人扼腕長嘆、唏噓不已。山東有這一豪傑,當是山東人之驕傲,傅斯年者,當是山東人之最優秀的代表。
第二個當是陳寅恪。他一出場就彷彿是不食人間煙火,佔據了中國文化的最高階,他對中國歷史熟稔、詩詞精通,曾求學於美、德,精通八國語言,可謂中西貫通,在當時的確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雖並沒有學歷,仍被清華聘為導師,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稱清華四大國學大師,時年36歲。其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其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亦是名門之後、家學淵源。但是,時事變遷、好景不長,自從盧溝橋事變之後,他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雖筆耕不綽,但終究是一悲劇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國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國使命,有文人志氣,有隱士情懷,好在盛名之下,幾次危機都得以險過。
第三個是郭沫若。對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績、有投機,我們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時就熱衷政治,南昌起義失敗後,避難日本,期間曾向史語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於對流亡文人的鼓勵,慷慨借於了他,但同時宣告這些甲骨還未作研究,不可以此發表文章,可不久郭就發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語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蠅”情節,從此甲骨概不外借。雖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於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認可,後稱“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這段歷史當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網路也有其生活作風方面的文章,後人對其自是褒貶不一。
第四個當是林徽因。年輕時的林徽因,可謂風華絕代、朝氣蓬勃,與樑思成結婚後,“太太的客廳”一度吸吶了眾多文人騷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飲茶、共論時事、暢敘友情,真是人間一樂事。林徽因無疑是充滿魅力的,眾所周知的徐志摩對他的瘋狂追求和金嶽霖對他的一生痴情,仍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特別是金嶽霖為其痴守一生,那時在李莊鎮逃避飛機轟炸時,隨身箱子裡裝的都是金、林之間的書信。林曾向樑坦言,自己同時喜歡上了另一個男人,樑輾轉一宿,決定讓林於金,奈何金感佩於樑的品格,沒有答應。但是,他們一直生活在一起,後來樑、林故去,其子樑從誡為金養老送終。我常想,這些事、這些感情是怎樣一回事,它甚至有悖於常理下的愛情和親情,但是他為什麼又讓我們感動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輝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質。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還有好多,比如胡適、王國維、沈性仁、聞一多、劉文典、熊大縝,等等。這還要感謝作者嶽南,把那段歷史作了恰當的還原,把一個個人物描寫的那麼接近於他們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動的故事。
說故事還要從人物說起,著名詩人穆旦原名查良錚,與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鏞的鏞字拆開做筆名,而穆旦則把姓拆開,把“木”字改為“穆”字,取名穆旦。穆旦年輕時參加過杜聿明的遠征軍,經歷過野人山撤退,後來從教,被整。這期間,他與妻子同時下放河北改造,兩個村莊相距十幾里路,但彼此不通訊息,非常掛念。有一次一個風雪的日子,五十幾歲的穆旦藉機向妻子的村莊跑去,跑了兩個多小時,終於與分別多時的妻子見了一面。看著受盡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熱淚對妻子說“是我害了你”,妻子說,“我也是特務,應該受到懲罰”,穆旦給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幾粒糖果後,就一路小跑往回趕。當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嚴厲的批鬥和審查,但當時的穆旦就是懷著決絕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幾年後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詩《冥想》中這樣寫到:“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四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這一幕、這句話一直索繞在我的心頭,我能感受大師當時的無耐與奮爭。
還有些故事,比如胡適臨危受命赴美擔任大使,幾經縱橫捭闔,有力地促成了美國的參戰,為中國抗戰爭取到了貸款,後卻被宋子文排擠,到處遊蕩講學時的淒涼與堅持;劉文典見夫妻打架,被丈夫質問“你管不著”時,一句“蒙自這地方還有我管不著的事”,狠抽對方几個響亮耳光,把對方嚇傻的文人骨氣與幽默,等等。這些事情之所以讓自己感動,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真性情,對方表現出的喜怒哀樂由感而發、盡情表達,沒有掩飾、沒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這是做人的大氣。二是為國為民,他們為國家命運而爭,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與不公時,我們自然就會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戲、戴高帽,虛張聲勢,是純政客,是投機者,他們的所作作為是無論如何也感動不了自己的。
最後,有哪些感想。
一是時事造英雄。蒲家莊聊齋園有這樣一幅對聯“一世無緣附驥尾;三生有幸落孫山”,說的是蒲松齡屢試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齋志異》的故事。同樣道理,為什麼在抗戰前後,中國出現了那麼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為什麼那麼集中?我想關鍵是當時的環境激發了他們、挖掘了他們,他們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自覺擔當起了歷史賦予的使命,不進則退、不生則死,沒有選擇,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喚醒,中國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傳承的。剛才說的是天時,下面說的是地利和人和。縱觀一批大師,大多是名門之後,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後出國,後迴歸報效國家。並且他們許多人之間都有錯綜複雜的裙帶關係,這種現象在當時貧困落後的中國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說“三代出貴族”,也有人說“富不過三代”,凡事都有兩面性,但是無可辯駁的是沒有一定程度的積累,大師是很難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兒子看《迪咖奧特曼》時,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給後人繼承,人類就是如此反覆、慢慢成長”。
三是日美之間的差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1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屈辱的《辛丑條約》,中國支付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分期赴款,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1909年起,美國將所攤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學習基金,後其他各國也相繼效仿。中國一代大師好多就是用這筆錢完成出國深造的,那時一艘郵輪上不知站著多少將來的大師。當時,日本也迫於無耐籤屬歸還條約,但包藏禍心,實際1925年至1937年中國仍支付日本賠款4573億日元,日本當然用這筆錢來發展軍事,後來侵略中國。在這裡,我要宣告,我不是說要感謝美國,本來就是侵略所得,當然它們也有戰略考慮。但是,如果沒有美國帶頭,放棄庚子賠款支援中國教育,中國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師群體,這是不爭的事實。
四是真不是東西。書看到後面,我內心充滿了憤慨與失落,一個個大師的故事,剛剛喚起我內心的良知和奮進的激情,在這裡卻又看到他們一個個被整瘋整死,甚至求死不能。當初,有多少人是放棄赴臺邀請,願意留下來建設新中國的,可我們沒有證明他們正確的選擇,而是讓走了的人在唏噓自己的慶幸。據書載,期間僅北大自殺的稱得上權威的教授就有24名,多的時候每週都有自殺者,想想今日清澈的未名湖裡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戴高帽、陰陽頭、噴氣式、鬥鬼臺…,我算見識了。戰爭摧殘的是人的肉體,摧殘的是人的靈魂。小時候覺得離自己很遠,覺得可笑,人怎麼會那麼無知。現在看來,這事離我們不遠,它的背後是多數人的愚昧與盲從,是少數人的貪婪與虛偽。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期當之無愧的自由,在這個時代,有聞一多的捨生取義,有魯迅的正義直言,有朱自清的極度矛盾中隱忍的憂傷,還有胡適精闢的文字和清冷的態度……這一切都是不同側面的自由。還有最讓我感動的是熊大縝!他太偉大啦!這一段是老婆看後加上的,嘿嘿
我們看到近幾年,國軍正面抗日的事蹟正逐步搬上熒屏,許許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們重新認識,他們是民族的英雄,理應得到後人的敬仰。可還有一批人,他們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好多還不被我們所熟知。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但不會被我們遺忘,而是越發顯露出他們的光茫,他們的精神會透過烏雲、穿越歷史,照耀今天、啟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