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資訊傳播的總體特徵分析
【論文摘要】根據1998年聯合國新聞委員會年會上正式提出的“第四媒’——網路傳播的概念,網路媒體指的是繼報刊、廣播和電視後出現的網際網路和正在興建的資訊高速公路。網路媒體屬於大眾媒體的後起之秀。進而還可認為,基於網路媒體的網路傳播屬於大眾傳播的一種。其呈現出特有的特徵,本文就其特徵做了綜合分析。
【論文關鍵詞】網路傳播;特徵
引言
網際網路的產生與發展,使人類資訊傳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網際網路作為網路環境的一種基本形態,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網際網路成為國際國內資訊流的基本載體,是各種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活動的資訊平臺,也是人與人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一、高速度
網際網路以其同步實時傳輸功能令所有其他傳統媒體望塵莫及。只需輕點滑鼠,使用者就可以在網際網路上任意連結自己感興趣的網站,數秒之內便能瀏覽到所需的網頁,同時也可以極迅捷地在網上釋出資訊。作為‘資訊高速公路’的主幹,網際網路能夠讓使用者最快捷地獲知天下時事,並能幫助他們最快地做出反應。現在,網民們無需訂閱報紙、收看電視,便可以足不出戶地從網上得到相同或更多的內容,而且速度更快。原因有二:其一,網上資訊的釋出,無需經過常規化的有紙印刷、出版、發行及銷售等過程,節省了大量的在途時間。其二,網路資訊的數字化傳播方式,比傳統媒體的模擬化傳播方式效率更高,網上任何二個結點之間的物理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隨著各種相關軟、硬體技術裝置的完善,網路傳播的速度還會進一步提高。
二、大容量
就傳播的容量來看,傳統媒介傳播的內容是有限的,報紙無論怎麼擴版,廣播電視無論怎麼增加頻道,其能承載的內容總是有限的,況且擴版和增設頻道還要受到各種客觀情況的制約。而網際網路由於實現了所有聯網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資訊可以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形容,其豐富性遠非任何一種傳統媒介可比。隨便在網上輸入一個關鍵詞,搜尋出來的動輒就是成千上萬條資訊。電腦擁有卓越的記憶儲存功能,一塊小小的硬碟就能載入一個圖書館所有書籍的內容。網際網路技術則更進一步:它將所有入網電腦聯結在一起,使得網上的資訊量在理論上可以是所有電腦儲存量的總和。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網路具有更大的資訊容量和傳播能力。可以說網路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圖書館。電腦網路還能夠在及時更新資訊內容的同時,將已有資訊全部儲存下來,供使用者隨時檢索、使用。這也是網路擁有極大資訊量的原因之一。作為一種新興媒體,網路具有極強的傳播功能,在同等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它比任何傳統媒體所能提供的資訊都更多。
三、多功能
各種通訊網技術的發展和完善,使得雙向、多點、多媒體的傳播成為可能。計算機和網路不僅是數字計算工具和資訊處理工具,它將嬗變為一個與報紙、廣播、電視一樣地位的“第四媒體”,它兼具書報、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幾乎所有的傳播功能:其一,便捷的通訊功能,如IP電話、E—mail等;其二,強大的瀏覽功能,在各種網路協議的支援下,使用者可以瀏覽網上所有公共資訊;其三,廣泛的共享功能,使用者可以從網上下載多種免費軟體、文字;其四,高度的參與功能,網路使用者可以隨時參與網上的討論,發表個人見解,公開自己的技術成果,而不必受現實生活中時間、地點、身份的限制。總之,網路使得人類第一次有可能運用同一終端、同一條線路、同一個網路進行各種形式的資訊交流。網路辦公、網路商務、網路新聞、網路圖書、網路雜誌、網路出版、網路教學,網上娛樂、網上聊天……,這樣一些基本活動將進入每個人的生活。另外,網路多功能資訊的開發使得人們在相等條件下獲得更為有效的資訊服務。由於網路多媒體技術把影象處理技術、聲音處理技術、視訊技術及三維動畫技術統一到一個平臺上,為人們提供文字、圖形、聲音、資料和影像等綜合性服務,大大擴充套件了其資訊傳播的原有功能,從而使網路傳播的社會功能也更為豐富多彩。
四、可互動
網路打破了以往人類多種資訊傳播形式的侷限,既繼承了以往大眾傳媒點對面和麵對面的傳播方式,又實現了點對點的傳播方式;既擔任著作為大眾傳播工具向廣大受眾傳遞資訊、傳授知識、引導輿論的功能,又充當著網上使用者之間進行人際傳播的工具。它把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融為一體,是一種全新的、特殊的傳播方式,網路傳播不同於傳統傳播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它具有人際傳播的特性,實現了以往傳媒無法實現的互動。在網際網路上,每個使用者只要花少量的投資,就能製作自己的主頁home—page,於是受眾成為釋出者。在互動模式下,網路使用者不僅具有主動選擇權,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對資訊進行甄別、拒絕、選擇,而不再只是被動接受,Yahoo、搜狐等搜尋引擎為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總之,在網路這個無邊無際平行延伸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處在同一平面上的一個小節點,無論性別、年齡、職業、收入,你只要輸入自己的程式碼,點選登入到公共聊天室,成為其中的一員,那麼在聊天室中每個成員的權力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發言,就當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發表評論,也可以釋出自己最近所見所聞的事件。網路給廣大網民提供的這個平臺,沒有傳者和受眾之分,沒有主次之分,也沒有中心和邊緣之分,它顛覆了傳統媒介以傳者為中心的線形模式,宣告個體性的互動模式的來臨。
【論文關鍵詞】網路傳播;特徵
引言
網際網路的產生與發展,使人類資訊傳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網際網路作為網路環境的一種基本形態,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網際網路成為國際國內資訊流的基本載體,是各種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活動的資訊平臺,也是人與人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一、高速度
網際網路以其同步實時傳輸功能令所有其他傳統媒體望塵莫及。只需輕點滑鼠,使用者就可以在網際網路上任意連結自己感興趣的網站,數秒之內便能瀏覽到所需的網頁,同時也可以極迅捷地在網上釋出資訊。作為‘資訊高速公路’的主幹,網際網路能夠讓使用者最快捷地獲知天下時事,並能幫助他們最快地做出反應。現在,網民們無需訂閱報紙、收看電視,便可以足不出戶地從網上得到相同或更多的內容,而且速度更快。原因有二:其一,網上資訊的釋出,無需經過常規化的有紙印刷、出版、發行及銷售等過程,節省了大量的在途時間。其二,網路資訊的數字化傳播方式,比傳統媒體的模擬化傳播方式效率更高,網上任何二個結點之間的物理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隨著各種相關軟、硬體技術裝置的完善,網路傳播的速度還會進一步提高。
就傳播的容量來看,傳統媒介傳播的內容是有限的,報紙無論怎麼擴版,廣播電視無論怎麼增加頻道,其能承載的內容總是有限的,況且擴版和增設頻道還要受到各種客觀情況的制約。而網際網路由於實現了所有聯網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資訊可以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形容,其豐富性遠非任何一種傳統媒介可比。隨便在網上輸入一個關鍵詞,搜尋出來的動輒就是成千上萬條資訊。電腦擁有卓越的記憶儲存功能,一塊小小的硬碟就能載入一個圖書館所有書籍的內容。網際網路技術則更進一步:它將所有入網電腦聯結在一起,使得網上的資訊量在理論上可以是所有電腦儲存量的總和。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網路具有更大的資訊容量和傳播能力。可以說網路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圖書館。電腦網路還能夠在及時更新資訊內容的同時,將已有資訊全部儲存下來,供使用者隨時檢索、使用。這也是網路擁有極大資訊量的原因之一。作為一種新興媒體,網路具有極強的傳播功能,在同等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它比任何傳統媒體所能提供的資訊都更多。
各種通訊網技術的發展和完善,使得雙向、多點、多媒體的傳播成為可能。計算機和網路不僅是數字計算工具和資訊處理工具,它將嬗變為一個與報紙、廣播、電視一樣地位的“第四媒體”,它兼具書報、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幾乎所有的傳播功能:其一,便捷的通訊功能,如IP電話、E—mail等;其二,強大的瀏覽功能,在各種網路協議的支援下,使用者可以瀏覽網上所有公共資訊;其三,廣泛的共享功能,使用者可以從網上下載多種免費軟體、文字;其四,高度的參與功能,網路使用者可以隨時參與網上的討論,發表個人見解,公開自己的技術成果,而不必受現實生活中時間、地點、身份的限制。總之,網路使得人類第一次有可能運用同一終端、同一條線路、同一個網路進行各種形式的資訊交流。網路辦公、網路商務、網路新聞、網路圖書、網路雜誌、網路出版、網路教學,網上娛樂、網上聊天……,這樣一些基本活動將進入每個人的生活。另外,網路多功能資訊的開發使得人們在相等條件下獲得更為有效的資訊服務。由於網路多媒體技術把影象處理技術、聲音處理技術、視訊技術及三維動畫技術統一到一個平臺上,為人們提供文字、圖形、聲音、資料和影像等綜合性服務,大大擴充套件了其資訊傳播的原有功能,從而使網路傳播的社會功能也更為豐富多彩。
四、可互動
網路打破了以往人類多種資訊傳播形式的侷限,既繼承了以往大眾傳媒點對面和麵對面的傳播方式,又實現了點對點的傳播方式;既擔任著作為大眾傳播工具向廣大受眾傳遞資訊、傳授知識、引導輿論的功能,又充當著網上使用者之間進行人際傳播的工具。它把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融為一體,是一種全新的、特殊的傳播方式,網路傳播不同於傳統傳播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它具有人際傳播的特性,實現了以往傳媒無法實現的互動。在網際網路上,每個使用者只要花少量的投資,就能製作自己的主頁home—page,於是受眾成為釋出者。在互動模式下,網路使用者不僅具有主動選擇權,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對資訊進行甄別、拒絕、選擇,而不再只是被動接受,Yahoo、搜狐等搜尋引擎為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總之,在網路這個無邊無際平行延伸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處在同一平面上的一個小節點,無論性別、年齡、職業、收入,你只要輸入自己的程式碼,點選登入到公共聊天室,成為其中的一員,那麼在聊天室中每個成員的權力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發言,就當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發表評論,也可以釋出自己最近所見所聞的事件。網路給廣大網民提供的這個平臺,沒有傳者和受眾之分,沒有主次之分,也沒有中心和邊緣之分,它顛覆了傳統媒介以傳者為中心的線形模式,宣告個體性的互動模式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