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中團隊意識培養簡策
綜合實踐活動在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時,經常需要以團隊的形式進行探索、研究、展示,而團隊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直接影響著團隊活動的質量。如何滲透團隊合作意識,使更多學生有效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呢?筆者從自身實踐中得出了以下經驗:
一、遊戲悟理,培養團隊成員的全域性意識
遊戲:同心杆。規則是讓參加活動的每一個人伸出一個手指抬著一根竹竿,從齊眉的位置放到地面上。在這個期間,所有人的手指都不能離開竹竿,如果有人犯規,就得從頭重來。
剛聽到規則的時候,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覺得這麼簡單的事情肯定幾十秒鐘就能完成,我給了孩子們十分鐘,孩子們大笑,似乎在笑老師的迂腐。真正試了一下,才知道這事兒還真的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因為竹竿太輕了,大家的手指又必須挨著竹竿,輕輕一用力,竹竿就往上走,本來想要往地上放的,所有的人都在喊著:“降!降!降!”沒想到卻越升越高。後來有一小組裡的一個女生使用了“一、二、降,一、二、降”的口令,這個小組終於成功了。在反思這個遊戲失敗的教訓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感覺到了,我們這麼多人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核心,大家都不服對方,自然不會有統一的指揮,有的只是爭吵和指責。這樣的團隊如何能“同心”呢?團隊建設也有相似的道理,只有大家形成一個共同奮鬥的共識和目標,才能具有威力。有了團隊精神,才能產生創新的力量、發展的力量。懂得了這個道理後,在後來的分組活動中,無論人員怎樣變動,孩子們都能很快推選好組長。
二、隊籤設計,激發團隊成員的合作潛力
活動主題確定下來以後,學生便自願組成活動小組。為活動小組取一個合適的隊名、設計隊籤,都是團隊意識訓練的好機會。隊籤是一個團隊的標誌,是活動開始的前奏,而且這段前奏的質量往往能折射出團隊之後的合作質量。關於隊籤製作,教師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放手程度,會收穫孩子們不同的答卷。
教師1的做法:給學生說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要求根據主題為小組起名,課前電腦列印好他們的組名,放在每組桌上。
教師2的做法:說明主題後,就發給學生32K的彩色卡紙,由他們自行設計。
教師3的做法:說明主題後,要求學生放手設計,體現自己小組的特色,課前綜合打分,列入本次主題活動比賽內容。
3位老師的做法,使得學生們的生成各不相同。教師1的學生在統一的紅底黑字的隊籤前開展了中規中矩的實踐活動。教師2的做法開啟了孩子的思維,放手讓孩子去設計。尤其是教師3的做法,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結果孩子們群策群力,不僅組名取得好,如“大胃王小組”、“舌之旅小組”、“幸福嘴巴小組”,而且組籤也別具特色,運用剪、貼、畫等手段,把自己小組的組籤設計得令人過目難忘。尤其是“舌之旅”小組,立體圖案,舌頭似乎要嚐盡天下美食。在實踐過程中,三位老師的做法其實也可以當做三個階段、對於剛組隊,能力較弱的團隊可以用第一種做法,降低難度;而對於多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小組,則可採用後兩種做法。
同樣的學生,不同的安排,他們爆發出的潛力就不一樣。“窺一斑而見全豹”,凡是隊名、隊籤富有特色的小組,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都會明顯高於其他組。
三、契機巧抓,增強團隊成員的歸屬感
歸屬感是指團體中的成員都有隸屬於這個團體的感覺。這種心理產生是由於人的本性需要所致,即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誼、得到他人的承認;個人的能力、才華的展現均需要在團體中才能實現。在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團隊中,教師如果能較好地對這一心理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提高,進而產生積極效應,這就為上課和活動增強了凝聚力。
四、連環激勵,提高團隊成員持久參與
綜合實踐活動團隊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潛力,達到總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完整統一,這樣就應該建立一種小組內成員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與激勵機制。
要明確團隊合作的規則與方法,使學生能合作、會合作;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讓每個學生擔當一個合適的角色,例如組長、副組長、主發言人、聯絡員、記錄員等。要為每個團隊在教室適當的位置設定一個合作學習評比臺,也就是團隊成員的學習結果,讓大家看到本團隊展示的成果,以及與其他小組的差距,產生危機感並想辦法迎頭趕上。對團隊成員的“勞動成果”,要按照設定好的加分制度及時記錄,一天一小結,一週一總結,總結結果要及時上評比臺,做到公開公正透明,不斷激勵成員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團隊不僅強調個人的活動成果,更強調團隊的整體成果。團隊所依賴的不僅是集體討論和決策以及資訊共享,它更強調通過成員的共同努力,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集體成果,這個集體成果會超過成員個人成果的總和,即團隊大於各部分之和。只有我們組織主題活動的教師給團隊成員切實可行而又具有挑戰意義的目標,才能激發團隊的學習動力和奉獻精神,為活動注入無窮無盡的能量。所以團隊合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現出來的自願合作和協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形成互補氛圍,讓每個成員覺得團隊少了自己不行,從而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一、遊戲悟理,培養團隊成員的全域性意識
遊戲:同心杆。規則是讓參加活動的每一個人伸出一個手指抬著一根竹竿,從齊眉的位置放到地面上。在這個期間,所有人的手指都不能離開竹竿,如果有人犯規,就得從頭重來。
剛聽到規則的時候,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覺得這麼簡單的事情肯定幾十秒鐘就能完成,我給了孩子們十分鐘,孩子們大笑,似乎在笑老師的迂腐。真正試了一下,才知道這事兒還真的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因為竹竿太輕了,大家的手指又必須挨著竹竿,輕輕一用力,竹竿就往上走,本來想要往地上放的,所有的人都在喊著:“降!降!降!”沒想到卻越升越高。後來有一小組裡的一個女生使用了“一、二、降,一、二、降”的口令,這個小組終於成功了。在反思這個遊戲失敗的教訓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感覺到了,我們這麼多人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核心,大家都不服對方,自然不會有統一的指揮,有的只是爭吵和指責。這樣的團隊如何能“同心”呢?團隊建設也有相似的道理,只有大家形成一個共同奮鬥的共識和目標,才能具有威力。有了團隊精神,才能產生創新的力量、發展的力量。懂得了這個道理後,在後來的分組活動中,無論人員怎樣變動,孩子們都能很快推選好組長。
活動主題確定下來以後,學生便自願組成活動小組。為活動小組取一個合適的隊名、設計隊籤,都是團隊意識訓練的好機會。隊籤是一個團隊的標誌,是活動開始的前奏,而且這段前奏的質量往往能折射出團隊之後的合作質量。關於隊籤製作,教師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放手程度,會收穫孩子們不同的答卷。
教師1的做法:給學生說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要求根據主題為小組起名,課前電腦列印好他們的組名,放在每組桌上。
教師3的做法:說明主題後,要求學生放手設計,體現自己小組的特色,課前綜合打分,列入本次主題活動比賽內容。
3位老師的做法,使得學生們的生成各不相同。教師1的學生在統一的紅底黑字的隊籤前開展了中規中矩的實踐活動。教師2的做法開啟了孩子的思維,放手讓孩子去設計。尤其是教師3的做法,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結果孩子們群策群力,不僅組名取得好,如“大胃王小組”、“舌之旅小組”、“幸福嘴巴小組”,而且組籤也別具特色,運用剪、貼、畫等手段,把自己小組的組籤設計得令人過目難忘。尤其是“舌之旅”小組,立體圖案,舌頭似乎要嚐盡天下美食。在實踐過程中,三位老師的做法其實也可以當做三個階段、對於剛組隊,能力較弱的團隊可以用第一種做法,降低難度;而對於多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小組,則可採用後兩種做法。
同樣的學生,不同的安排,他們爆發出的潛力就不一樣。“窺一斑而見全豹”,凡是隊名、隊籤富有特色的小組,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都會明顯高於其他組。
三、契機巧抓,增強團隊成員的歸屬感
歸屬感是指團體中的成員都有隸屬於這個團體的感覺。這種心理產生是由於人的本性需要所致,即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誼、得到他人的承認;個人的能力、才華的展現均需要在團體中才能實現。在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團隊中,教師如果能較好地對這一心理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提高,進而產生積極效應,這就為上課和活動增強了凝聚力。
四、連環激勵,提高團隊成員持久參與
綜合實踐活動團隊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潛力,達到總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完整統一,這樣就應該建立一種小組內成員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與激勵機制。
要明確團隊合作的規則與方法,使學生能合作、會合作;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讓每個學生擔當一個合適的角色,例如組長、副組長、主發言人、聯絡員、記錄員等。要為每個團隊在教室適當的位置設定一個合作學習評比臺,也就是團隊成員的學習結果,讓大家看到本團隊展示的成果,以及與其他小組的差距,產生危機感並想辦法迎頭趕上。對團隊成員的“勞動成果”,要按照設定好的加分制度及時記錄,一天一小結,一週一總結,總結結果要及時上評比臺,做到公開公正透明,不斷激勵成員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團隊不僅強調個人的活動成果,更強調團隊的整體成果。團隊所依賴的不僅是集體討論和決策以及資訊共享,它更強調通過成員的共同努力,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集體成果,這個集體成果會超過成員個人成果的總和,即團隊大於各部分之和。只有我們組織主題活動的教師給團隊成員切實可行而又具有挑戰意義的目標,才能激發團隊的學習動力和奉獻精神,為活動注入無窮無盡的能量。所以團隊合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現出來的自願合作和協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形成互補氛圍,讓每個成員覺得團隊少了自己不行,從而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