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調研報告

  環境調查是利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系統地收集能夠反映與組織有關的環境在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分佈狀況的資訊,為研究環境變化規律,預測未來環境變化趨勢,進行組織活動的決策提供依據。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用!

  篇1

  就最近這幾年來看,隨著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為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何為環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於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於其中,並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人的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程序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髮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汙染環境的汙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汙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屍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後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汙染更加惡化、汙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汙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為“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水的汙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

  染。水汙染可根據汙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類。

  最近,我發現政府部門、昌邑環衛局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沿街排查汙染源,青鄉街也定點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來垃圾圍繞街道,臭氣熏天的狀況。各個村莊開始整治村內環境的汙染源,使街道、村莊煥然一新!而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我們更為了我們的後代,樹立好榜樣,奠基好基礎,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呢!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汙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有責!看你的行動嘍!

  小建議: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裝飾品,可回收物品可以賣出,換來金錢買實用的東西豈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裝飾品,你也能開小店賺大錢了!化廢物為貴寶,讓自己的心情更舒暢,讓自己的心靈更純潔,讓自己的家庭更溫馨!

  調查地點:校園

  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

  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對校園的環境進行了調查。

  調查情況如下:

  1、幾個大垃圾桶內經常有廢液流出。

  2、花草不經常修剪、澆水,顯得雜亂無章。

  3、池水太髒,水不流動,造成很多髒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雜草叢生,廢物堆積,無人打掃。

  5、校園內出入的車輛較多,造成噪音、廢氣汙染等問題。

  6、廁所衛生打掃的不及時,沒有專門的潔廁工具。

  7、窗臺太髒,同學們往往什麼東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亂塗亂畫的嚴重

  篇2

  一、課題的提出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們的物質文明不斷提高,人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同時,由於人們沒有較強的環保意識,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環保問題。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為了使撫松美好形象永遠留傳,就此,我們對縣城環保問題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範圍

  各街道,垃

  圾處理點,人群聚集點

  三、調查的方法

  實地調查

  民意調查 採訪有關部門

  四、調查情況

  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環境問題在我縣同樣嚴重存在。2月3日下午,我對各街道展開了調查,沿著市場東路,我們發現路旁成堆的垃圾聚集成了一座座“小山”,形成這種景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路旁的居民亂倒垃圾,日復一日所造成的。有的甚至阻塞了水溝,使水流不能夠暢通,臭水流到了街道,影響了路人行走,影響了環境的美。當人們從垃圾旁經過時總會吐上幾口唾液。冬季倒好,一旦到了夏天,蚊蠅飛舞,傳播疾病,汙化新鮮空氣,同時也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許多不便。 可見,城市的固體廢棄物汙染嚴重。但大氣汙染情況同樣不可忽視!2月5日下午,我們對市場小廣場、學校附近供暖廠的大氣汙染進行了調查。廠子裡不斷地向空中排放汙氣。我們順著濃煙走近供暖廠,發現這兒的情況更令人驚駭。首先廠子裡頭就很烏煙瘴氣,沉甸甸的濃煙,彷彿要塌下來,周圍那些“面目全黑”的樹木正在奮力與死亡搏鬥。 與此同時,水土流失的現象也亦然存在。在----,垃圾成堆,造成植被破壞,待暴雨一來 ,植被被沖垮。垃本文來源: ***圾、黃土、泥沙順流而下,聚整合一條條“小黃河”,嚴重地破壞了環境。再說渠道這一帶由於植被遭到破壞,晴天時,塵土飛揚,到了下暴雨,水夾著泥沙從上往下一直流到馬路上,阻礙了車輛的來往、路人的行走。

  五、調查結果

  通過以上調查,可見城內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尤其是大氣汙染,工廠不加節制地把濃煙排放到清新的空氣中,不僅嚴重汙染了空氣,也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其次就是固體廢棄物汙染,“一次性飯盒”、“塑料袋之類的”白色汙染都給城市的美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人們隨地吐痰、隨地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等現象也成為環境汙染的一個方面。另外,水土流失方面也佔一定比例。

  六、結果分析

  綜上所述,我們已認識到環境汙染與環境破壞的危害性,我們將對以上幾種情況進行分析。

  大氣汙染:據有關部門反映,鄉鎮工業的排放量為2146萬噸,佔排放總量的67.3%。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95萬噸,煙塵排放總量達1165萬噸。可見大氣汙染給國家帶來的危害是極大的,企業的廢物汙染了農田、灌溉用水和飲用水,企業的廢氣汙染了空氣了。居民常感到窒息和喉頭劇痛,氣管炎和肺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環境汙染造成的損失達360億元,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損失達500億元。僅1990年全國發生的汙染事故就有3462起。據1994年統計,全國一年排放廢水360億噸,廢氣82413億產方米,工業固體廢物4545萬噸。

  環境汙染與破壞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問題非重視不可、非防治不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七、結論與建議

  結論: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的作用,生態平衡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意義,要充分認識環境汙染與破壞的嚴重危害,要深刻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防治環境汙染與破壞的緊迫性,更要在頭腦中牢牢樹立起保護環境的觀念,積極地參與到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中去。

  經討論,我們得出以下幾個建議:

  1對於工廠的煙炊應建高,有條件的應用現代化高科技技術的機器生產,裝置消聲器。

  2防止和治理空氣汙染。

  3依法管理環境,每個公民都應遵循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制度,從我做起。

  4提高公民的環保觀念、環保素質。

  5大家積極動手植樹,多種些綠色植物,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

  篇3

  根據市城管執法局黨總支統一部署,就“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我市環境衛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近年來,我市環境衛生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援下,有了長足發展,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從建市之初的110萬m2增加到現在的324.6餘萬m2,垃圾清運量由120噸/日增加到現在的300餘噸/日,環衛專用車輛由30輛增加到現在的43輛,垃圾中轉站點由18處增加到78處,為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環衛管理體制、執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加以解決,制約了環境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環衛事業科學發展,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環衛“以錢養事”機制,解決困擾環境衛生髮展的老大難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平,為廣大群眾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一、環衛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隨州市環衛處現有幹部職工805人,其中:正式職工503人含退休182人,臨時工302人,日清掃保潔面積324.6萬m2,日清運垃圾300餘噸,垃圾清運率達100%,年清掏糞便0.7萬噸,年灑水壓塵3.7萬噸,管理水衝式公廁28座、垃圾中轉站點78處、環衛專用車輛43臺、垃圾處理場1座。

  二管理運作模式。在內部管理上,自20xx年起,建立了“三級負責制”和路段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即:環衛處將用工權、工資發放權、工作管理權下放到所隊,使所隊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非法人實體,所隊再根據清掃保潔面積、清運單位及費源徵收區域劃成若干個段捆,將這些段捆在內部職工中通過公開競標,拍賣給路段長,由路段長負責所管轄範圍內的清掃、清運、收費工作,這樣就形成了路段長向所隊長負責、所隊長向處負責的三級管理負責制,改變了“大鍋飯大家吃,集體活大家幹”的消極、惰性思想,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競爭激勵機制。

  但是,環衛處實行的這種運作模式只是介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一種管理形式,僅僅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大限度地進行了改革,遠遠沒有達到市場化要求。因為按市場化運作,必須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執行管理機制,而我處下屬各部門均為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單位,難以獨立承擔相應的責、權、利,本質上仍是政企不分、管幹不分的“大鍋飯”體制,從而限制了環衛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不可能達到市場化要求。

  三人員與編制情況。,原隨州市編委給市環衛處定編212人,至隨州市升級的11年時間裡,城區建設面積在擴大、道路在延升、垃圾量在增加、管理在加強,但環衛人員編制始終沒有增加。2016年地級隨州市成立以後,環衛定編170人,編制不但未能增加,反而減少了42人,出現了作業區域擴大、作業人員編制減少的狀況。

  按照建設部《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統一勞動定額》標準與環衛實際工作量進行測算,目前主城區應配備道路清掃、垃圾收集運輸、糞便收集運輸、垃圾轉運、垃圾糞便處理、公廁管理保潔等各類生產人員1291人。但市環衛處現僅有生產、管理人員623人不含退休人員,按現有作業區域、工作量測算,缺崗668人,由於人員編制嚴重緊缺,環衛職工長期以來一直超負荷勞動無星期天、節假日、一人幹二人的事,極大地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和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經費收支情況。多年來,環衛經費一直嚴重不足,職工待遇極低,其原因在於:環衛處雖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財政部門一直實行的是按170人編制經費包乾,由於人員多、編制少,造成經費缺口大。如:20xx年,財政撥款309萬元含油料補貼等專項費用,預算外收入589萬元,合計898萬元;但環衛處20xx年支出需經費1717.9萬元,其中:在崗正式人員工資768.5萬元、社會保障費301萬元、臨時工工資261萬元、退休人員工資159.4萬元、生產費用150萬元、設施維修費用30萬元、預算外調控基金48萬元。缺口經費819.9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環衛工作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約了環境衛生水平的提高。

  1.體制不順,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市城區環境衛生管理體制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管幹一家,在管理中存在著責、權、利不清的問題,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限制了環衛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機制不活,環衛生產水平不高。由於環衛人員編制少,而財政部門是按編制撥款,每年財政列預算時,都因環衛編制人員少而無法增加預算內資金。有限的財政撥款不僅使環衛管理部門出現“以錢養人養不活、幹活無錢無人幹”的局面,而且由於現有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一線生產人員“疲勞幹事幹不好、請人幹事到處找”,使環衛部門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養人”上,更難達到“以錢養事”的目的。由於環衛部門總是為資金所制約,不能全力以赴抓管理,難以保證環衛生產質量,因而影響城區整體衛生質量。

  3.退休職工多,單位不堪重負。環衛處現有退休職工182人,並且還將逐步增多。我處雖然為職工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因參保時是按1997年職工工資發放基數繳納足額交納需200萬元/年,實際交納82萬元/年,社保部門只發放退休職工部分退休費,與人事部門核定的退休費之差,則由環衛處自籌資金補發,環衛處每年補發退休費就需70餘萬元。而老職工退休之後,生產崗位要新增臨時工上崗,財政部門又沒有增加經費,“僧多粥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單位包袱也越來越重。

  4.勞動強度大,職工待遇低。儘管我市環衛工人工作量大,常年超負荷勞動,保證了環衛生產水平,但是環衛職工的勞動作出與享受待遇卻成反比。在全省來看,隨州環衛呈現出“兩高兩低”的狀況:一是業務水平高。對隨州目前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來講,我們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生產、服務水平已高於同等條件下其它城市水平;二是預算外收入高。隨州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率為37%,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三是政治待遇低。所有的地級市環衛部門最低都為副處級單位,而我市環衛處僅為正科級單位;四是工資待遇低。20xx年12月1日起,市環衛處調整清掃作業時間和方式,從早5:00—22:30全天候作業,清掃工每天工作達9.5小時。調整時間之初,聘請的臨時工走掉一半,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大,待遇太低。為保證清掃改革順利進行,市環衛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將清掃崗位臨時工工資多次上調至500~600元/月,既便這樣也不易聘請,並且聘請的都是年齡結構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不僅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也給正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關於我市環衛工作的建議與思路

  為促進環衛事業良性發展,提高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創造潔淨、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環衛工作“以錢養事”機制,才能使環衛各項經費得到保障,解決生產和管理單位收費養人的弊端,促進環衛事業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管幹分離。環衛事業要發展,市場化運作是必經之路,為了從體制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必須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現狀,成立環衛局副處級,下設三處一隊科級:清掃管理處、清運管理處、收費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由各處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公司,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則運作,實行責、權、利共享。

  二走市場化道路,建立環衛作業“以錢養事”機制。主要是按照環衛工作目前作業量核定生產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具體如下:

  1.實行“以錢養事”的崗位及方法

  ⑴道路清掃保潔。根據道路清掃保潔面積核算清掃保潔生產經費,按照2.6元/ m2的標準借鑑兄弟縣市最低標準,目前城區324.6萬m2清掃保潔面積年需生產經費844萬元,此項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為了便於操作,公開拍賣時,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人員經費均包含在道路公開拍賣經費裡,由中標公司具體操作,但臨時工工資應隨著國家政策及時調整。

  ⑵道路灑水壓塵。3臺灑水車年需經費18.4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⑶垃圾清運

  機械清運。根據垃圾噸位核算機械清運費用,按照16.26元/噸•月的標準,城區每天按300噸垃圾計算,年需經費178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人力清運。根據人力清運噸位核算清運費用,標準為8.12元/噸,按城區日人力清運垃圾201.8噸,需經費59.8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⑷垃圾站點管理。城區現有垃圾中轉站點78處,按照每1.5處站點設定一人計算,應配備站點管理員52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47.1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⑸垃圾處理場執行。垃圾處理場日常排汙消毒、設施養護、車輛維修、油耗等執行費用為42.7萬元/年,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⑹公廁管理。城區現有公廁28處,全部實行免費入廁,按照每2處公廁配備一名管理人員計算,應配備公廁管理員14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12.7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⑺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徵收生活垃圾處理費全額上繳市財政。根據費用徵收額度核算收費人員工資,其中大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7.74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281萬元計算,需經費21.75萬元/年;小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17.83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86.8萬元計算,需經費15.5萬元/年,合計需經費37.25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2.實行經費包乾的人員及方法

  ⑴環衛監察執法管理。綜合執法大隊擔負監察管理職責,人員工資及車輛油耗等需費用32.4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⑵機關人員按定編人數核算檔案工資,需經費29.4萬元/年,納入財政年度預算。

  3.實行財政核算的人員及方法

  ⑴以上道路清掃、灑水壓塵、垃圾清運、站點管理、垃圾處理場管理、公廁管理,這6個崗位的費用核算人員工資均按臨時工755元/月進行測算,對於以上6個崗位現有260名正式職工,為了化解矛盾,採取工資補差的辦法,即:正式職工仍按檔案工資平均1290元/人•月兌現,根據正式工上崗人數,按535元/人•月1290-755的標準由財政另外支付,年需經費166.9萬元。

  ⑶將環衛職工保險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國家有關檔案規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養老、醫療等保險費用由財政部門承擔,因此,應將環衛正式職工社會保險費用215萬元/年納入財政全額預算;同時,每退休一名正式職工,由財政承擔相應費用,並不核減環衛正常經費。

  上述崗位、人員按以錢養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年需經費1910.6萬元,其中不包括一線管理人員工資。

  三建立環衛作業移交制度。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道路面積和垃圾產生量必將不斷增加,因此,在增加環衛作業量或配套設施交付使用時,應按工作量核定經費之後,實行政府出資、作業部門投標競爭,財政、建委加強監管,以確保新建道路及時接管,保持城區良好環境衛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