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總結

  調研報告是一種實用的文體,因發現問題而起,以分析問題而作,為解決問題而寫。是調研報告的結尾,是報告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性的方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1、概念: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

  2、現狀:從XX年起,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許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自主創業者也不斷增加。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各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佔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創業的大學生數量所佔的比重則更大。大學生創業意向與社會環境、學校氛圍息息相關,也與自身的創業意識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標核心問題

  此次在全校範圍內進行的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研及訪談,旨在瞭解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及需求狀況,根據得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統計進而響應我國科學技術部《關於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相關檔案要求,並由學校相關部門依此來制定支援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及制度,以積極引導山大科技園威海分割槽所屬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調查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方法的制定。為了確保資料的真實性與全面性,調查人員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的物件為我校12個學院和馬克

  思主義教學部XX級—2012級在校本科生和2012級、2012級研究生。

  調研採取系統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分配問卷。在每個學院隨機選取專業,在選定的專業中隨機選擇班級,並且使男女人數比例為1:1,保證了調研的科學性。

  四、問卷基本情況

  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情況,共列印650份問卷,實際發放634份,實際收回614。其中,商學院發放 189 份問卷,實際收回187份問卷,缺失2份,廢掉6份;法學院發放49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5份;新聞傳播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48份問卷,缺失3份;翻譯學院發放33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3份;韓國學院發放31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1份;藝術學院發放26份問卷,實際收回26份問卷,缺失0份;數學與統計學院發放44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0份,廢掉9份;空間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發放45份問卷,實際收回43份問卷,缺失2份;海洋學院發放52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問卷,缺失2份;資訊工程學院發放41份問卷,實際收回41份問卷,缺失0份;機電工程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51份問卷,缺失0份;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發放19份問卷,實際收回19份問卷,缺失0份;馬克思主義教學部發放1份,實際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兩份。

  第二部分 本次調研需要顯示的幾個核心問題

  一、描述現象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瞭解,他們的創業意向,以及現在所處的狀態。即“是已經開始創業,還是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

  2、性別與創業意向之間的聯絡。

  3、不同學院、不同專業與創業之間的關係。

  二、總結問題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

  2、調研物件所認可和傾向的創業模式。

  3、影響我校學生創業實踐的緣由。

  篇2

  為期一個月的調研,與其說是一次比賽,不如說是一次學習和體會,無論是相關知識的增長,抑或是比賽時心態的一種鍛鍊和成長,還是比賽過程中的學習和感悟,與隊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方面,我都收穫了很多東西,所以,總的來說,我是很感謝這個比賽的,

  首先,感謝一下隊友。一開始,無論是開會還是Q上討論時,我表現得都太過……強勢了些反省,就發表意見時的語氣和態度,現在想來,真的很感謝我的隊友們能夠容忍我,所以,道歉先。以前我堅持的是,我不會去定義自己是一個leader,然後強勢的去支配大家,或者表現出一種盛氣凌人的姿態,反而,我不願去擔當一個領導者的角色,我堅持的是,團體工作中,儘自己的力量,有想法就拿出來跟大家討論,也可能由於這個原因,我發表個人看法時總會很理直氣壯的說出自己的原因,有時就給人一種我很強勢的堅持個人看法,其實我只是這樣在想:我之所以說出我的理由,是想讓大家來指正一下,如果覺得不好,說出建議的那些不足,我會很開心的接受,但是,不瞭解的人,可能為了所謂的“和氣”和給予我的尊重,只是會認為這是我強勢的表現,從而選擇沉默或者勉強接受和贊同,想到自己之前也沒跟大家明確的解釋一下,因此給大家帶來很多精神上的壓力或者煩惱什麼的,再次道歉和反省,我以後也會,並且應該注意一下自己講話的語氣和方式,我得深入思考,為什麼別人同樣是發表個人意見和看法,但是完全不會給人強勢的感覺呢?

  其次,就我個人工作而言。我主要負責查閱資料,以及後期,結論和建議方面的一些工作,雖然,在之前的採訪提綱和問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議,但起的作用不太大。資料這塊,我只是在找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報告中可以適當引用的資料,而忽視了,去研究別人的調研報告製作過程中的亮點和應注意的細節問題等,因此,在調研工作展開的前期,我在大傢俱體去發問卷,統計結果這段時間,沒有好好去思考,查閱,導致在後期報告製作過程中,不能提供一些建設性專業性的想法和思路,沒能合格完成資料查閱這部分工作。另外,在協助製作報告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都只是提出了概括性的想法和建議,而把具體的實施和製作這部分工作丟給隊友,有時候,提出的想法和建議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浪費大家的時間後才知道不可行,耽誤團隊的工作進度,所以,以後自己提出一個想法後,就應該積極地去驗證它的可行性,然後再具體實施分工,節省大家的時間,另外,工作態度不夠積極主動,不夠注重細節。工作中,潛意識裡好像覺得自己不是組長,不用從大局去著想 ,組長具體分配我去幹什麼我再去,幹完之後就一身輕鬆了,而不是,主動地去思考整份作品和團體的成效,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工作中哪些地方還有不足,還需要改進,並且,做事兒時不夠注重細節,有了輪廓和思路後,就停止去認真思考了,導致很多工作在實施時才遇到困難,大大耽誤工作進度。

  比賽時,在現場,包括PPT展示和現場答辯。首先是PPT的製作和展示,我總結到:ppt的展示內容反映的最主要就是我們的作品製作思路以及我們要強調的作品亮點,因此,內容可以不全面,但是一定要表現深刻,其次,解說時一定要自信坦蕩,要儘量有感染力,我覺得有激情和笑容,就成功了一大半。答辯時,無論回答什麼問題,都最好回到自己的作品上來,讓評委老師相信,你問的我們的報告是可以解釋的,報告是提供了充分的說明和解釋的,我的回答也不是主觀的,是嚴格根據調查得出的,而我,直到決賽時才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最後,此次比賽中,我更看到了隊友們優秀的品質,很值得自己去學習。澤鋒的認真負責,和勤奮努力,錦波的認真思考和嚴謹工作,素端的積極主動,旭瓊和陸勉的踏實……他們讓我更加相信,工作時的認真和積極才是最重要的,也更加激勵我工作時應該更深入更細緻的去思考問題,因為那才是用心去做事兒,也只有那樣,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篇3

  近一個月的努力換回一個三等獎,我想說,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一開始的時間安排上就有些銜接得不好,該做的事情沒有按預想的按時進行,於是後面的事情安排顯得緊了,特別是寫結論和製作ppt那部分。另外在分工方面也有不少重疊與疏漏,辦事的效率大受影響,比如調查問卷的設計和資料分析方面。最後一點還需要注意的是,感覺在這次調研中小組成員的聯絡還應該再加強的,當然這跟09幹事未有電腦幹系很大。由於大家都基本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一些疏忽是在所難免的。此外因為上課而沒時間、人手方面的欠缺、學生會單方面的時間變動,都對我們工作展開造成了一些影響。以後要更加註重事前的安排計劃,即使不能胸有成竹,也要做到心中有數。雖然還是有這些不足,但這些在我們今後的工作中都可以學習改進,總體上我們還是順利地完成了此次調研。

  這一個多月,相信對大家來說,感受應該多少都有一點吧。以前很少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一群人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我們明白自己的所做不僅關係著自己,更關係著小組,明白這一份責任感相信會讓我們今後的人生獲益匪淺。也是這一份責任感讓我們把我們所深深認同的團隊合作精神投入到這一次的調研中去,儘管也許我們的合作仍不是很理想。我也看到好多組員身上的優點,印象最深的是素端,那工整的字型永遠是我自嘆弗如的。除了認真盡責,她在問卷設計、志願實踐還有上臺演講方面所表現的積極與熱情,也很讓我很感動。很希望大家,當然亦包括我自己,無論在今後的工作中還是將來親身投入社會生活,都能擁有並保持這一份積極、熱情,去應對自己將面對的一些事。或許是我比較小心眼吧,三等並不是我的希望。並不是在強調名次的重要性,我們都不是做調研的人,維權部更不是調研部,名次對我們就僅僅是一個數字,一個反映我們在這次調研中投入的時間精力在我們的努力配合下能達到的完美程度的數字。而這一點在所有的工作中是一致的:通過最有效的配合,讓我們的付出發揮最大的效果。所以,如何有效的搭配安排人員,讓大家形成一種默契,應該是我們思考的一個重點。

  感受著大家領完獎的那份快樂,覺得,一個月的付出,值得。

  斷網之前的趕的稿,就不多發牢騷了,權當學習共勉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