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孝的名人名言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你看過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希望你會喜歡。

  精選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堯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綱

  5.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6.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7.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9.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10.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大全

  1.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字嚴

  2.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4.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6.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7.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8.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0.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1.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2.長幼有序。——孟子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6.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7.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8.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19.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

  20.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出自《大學》

  21.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22.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23.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24.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5.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26.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7.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8.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2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0.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31.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培根

  3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34.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亞米契斯

  35.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7.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38.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39.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40.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1.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42.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43.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5.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46.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47.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4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49.河裡孩子岸上娘。

  50.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