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會計論文

  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及建設思路

  摘要:隨著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不斷雄厚,高校所承擔的科研專案越來越多,科研經費不斷加大,因此科研經費的科學化、規範化、合理化、真實化管理愈加重要。要做好科研經費的有效管理必須對高校的會計控制體系進行完善和發展,使會計控制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樣才能促使科研人員進行全身心的研究,促使會計人員找出會計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發現問題並及時改正,使會計制度更好地為財務管理部門服務。

  關鍵詞:科研經費;會計體系;會計制度;職業道德

  目前高校資金收支和預算不斷擴大,並且日益複雜化、社會化與經濟化,但與之相關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卻跟不上高校資產的變化對會計的要求。因此針對這種現象必須完善高校的會計控制體系,必須進行有效地預算控制,保證預算的編制過程合法、內容全面具體、預算執行嚴格有效,維護預算的嚴肅性。然而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也是及時制止和發現高校經濟犯罪和腐敗的最有力的管理工具。但針對目前高校會計體系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高校管理層對會計控制不重視,普遍缺乏內部會計控制意識,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執行與檢察力度不強,考核與獎懲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

  一、我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

  1.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的渠道不斷增多,資金的使用更為廣泛,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缺乏科學性與連貫性,難以發揮應有的功效。特別是由於財務膨脹帶來的財務風險等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雖然隨著發展有些高校也建立起相關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大多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一是會計制度不健全,對會計控制制度不重視,認識不夠深刻,將一些規章制度等同於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以至於對資金運用存在的風險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存在資金使用不當時無法採取合理的解決方案,沒用明確的制度進行實施以至於無法很好地解決潛在的問題。存在問題時根據自身的會計經驗進行解救,並沒有完善的會計控制制度作為保障。二是會計監管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控制存在許多漏洞,會計資訊失真,財務秩序混亂。財務人員對會計控制制度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認識到其真正的作用,加之制度不完善,會計沒有真正的監管作用,僅僅是完成自身的本職問題,無法監管會計過程中存在的漏洞,無法對整個的會計實施過程進行足夠的監管作用。

  2.預算不準確。預算管理作為高校財務管理的中心內容,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高校預算貫穿於會計活動的全過程,是學校組織各項財務活動的前提和依據,直接影響高校的財務收支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而大部分高校預算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國家財政要求的部門預算與高校財務預算存在時間與範圍的不一致,學校需做兩次預算。二是在預算的執行上沒有建立相應的跟蹤、分析與評價制度,對各部門的各項預算經費難以作出準確、具體的分析評價,對資金的使用效益也難以正確、完整的評價。目前,基本上只進行基本的、總括的分析評價,根據上一年度的資金運轉情況及使用情況作出新的一年的預算,而現實的變化使預算無法與實際的資金運轉相吻合,無法對等。同時預算內容不實、預算約束不強的情況也在預算執行中經常得到反映。預算存在很大的未知性,因此預算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相應的會計制度無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定。

  3.對內部會計控制不夠重視。部分高校存在著對內部會計控制認識上的差距,思想上還不夠重視。有人甚至認為,強調內部控制是相互不信任的行為,造成監督環節薄弱,執行力度不大,雖然制定了相關制度,但沒有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實施,沒有起到應有的控制作用,僅僅認為只要資金能夠正常運轉財務人員的任務就完成了,對制度的認識不夠深刻,甚至認為制度僅僅是一種形式主義,根本不起任何的作用,覺得制度是多餘的;還有的人甚至認為高校財務人員大部分受過正規教育,都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基本上都是持證上崗,思想素質與業務水平都有一定的基礎,並且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都能夠根據經驗解決實際問題,認為在業務操作過程中也沒有出現什麼經濟上的大案、要案,缺乏一種防患於未然的意識。因此對會計控制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真正地理解會計控制的含義。

  4.內部會計人員管理無法得到完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主體是高校內部的工作人員,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需要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各抒其見,要求各部門人員齊心協力共商決策,共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會計規章制度。但針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很難制定出能真正實施的規章制度,內部工作人員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會計控制體系,涉及到高校資金管理的各個方面,不僅僅是保證資金的安全,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性,更是提高經濟效益進而促進學校的經濟實力,使資金髮揮更大的價值。目前高校無法制定完整的會計控制體系,會計人員的管理更是比較困難,高校的科研經費的渠道很廣,內容較多,資金的分配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科研專案不確定,科研涉及的面也較廣,因此管理存在很大的難度。建立一套較完整的會計控制制度更是難上加難。

  5.外部監督不完善。目前,我國高校的外部審計監督主要以政府監督為主,表現形式為財政、審計、稅務、物價等部門的檢查。而這些檢查各自的目標不一致,缺少橫向的資訊溝通,沒有形成監督合力,更談不上形成強大的外部監督體系。如財政檢查多以財政預算收支的執行情況為目的,確保高校的財政能夠支撐學校的發展,以及檢查財政的使用情況是否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檢查學校資金使用的不合理之處;審計部門多以會計資訊質量為檢查目的,負責對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進行評價,監督會計的合法性、真實性、是否更改會計的流程以及會計資訊的完備性;稅務則以稅務處理情況為檢查目的,檢查高校是否有偷稅漏稅的現象,是否按照稅務規定進行相應的制度管理;物價部門的檢查僅僅是形式主義,看是否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學費標準,杜絕亂收費現象,僅僅是對數字進行檢查,對會計內部的檢查不夠深入。因此,外部監督效果不理想。缺乏統一的協調和溝通,並沒有過多對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情況進行審計和評價。一些高校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如利用內控不嚴貪汙公款,與不法商人勾結損害高校利益,利用虛假髮票,套取高校資金等。而各級、審計部門對查出的問題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高校出現財政問題,檢查部門必定也受到制裁以及處分,往往一般監察部門不願意承擔責任,因此存在問題他們一般不質問,允許高校自行解決,政府部分參與的較少。

  二、針對高校會計制度建設應採取的對策

  1.制度建設。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促進高校財政部門的持續發展,為高校的科研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援。而高校會計人員對制度的瞭解不夠深入,存在不深刻的認識,對制度不夠重視,因此高校應鼓勵財務人員時不時進行高校之間財務部門的交流,瞭解別的院校財務方面的管理,以及完整的財務系統,學習其優勢,對自身進行改革,唯有改革才能促進科研的持續發展,促進高校經濟的發展,為科研提供支援;同時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參加培訓機構瞭解最新的財政制度,根據新出臺的制度對財務系統進行升級,確保高校財務與時代接軌,適應新時期的發展,改變陳舊的會計制度。採用最新的財務軟體,更全面、更深刻地對財務部門進行改革,只有資金管理有條不紊,學校的科研才能不斷髮展,擁有足夠的經費支援。改變高校管理制度的發展滯後於現實的症狀,使制度能夠與時代接軌。此外加強權力高度集中制,實行校長、院長管理體制,提高政策實施的績效,嚴格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改革現有落後的管理制度。強化各級領導的行政權威,使財務管理更加合理的執行,避免出現更多的弊端。

  2.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是確保資金管理的前提條件,是資金管理的依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才能滲透和貫穿於一切經濟活動之中,管理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涉及資金的方方面面。通過會計核算,對資料進行收集、分類、登記、歸納、總結,將其處理成有用的經濟管理資訊;然後開展財務分析,對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和分析,並對未來財務活動做出預測和核算。通過這一系列財務管理環節,提供準確、真實的資訊,保證資金的正常運轉。同時構建完善的制度建設必須根據現階段形勢的變化,及時補充、修訂和完善,以適應新階段的發展需求,尤其是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高校內部的審計功能,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審計”,設立高校專門監管財務部門的審計部門,審計部門主要由學院的領導進行不定期的考察。領導以詢問的方式進行檢查,是否財務部門存在違法的現象。發揮審計部門的作用,把審計作為會計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環節,對維護財政秩序、財政安全、促進廉政建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其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有條件的高校可對預算、執行、結算等一系列的環節都進行審計,對隱蔽工程實施跟蹤審計,達到對財務各個環節的建設進行全方位的監督。

  3.加強高校內部組織建設,明確崗位職責。財務人員的業務都比較固定,各司其職,工作崗位之間的交流協調也較少,採用統一的會計軟體進行操作,完成本職的會計任務。需要領導簽字的與領導進行溝通並按要求完成。財務部門的任務較繁瑣,涉及的面較廣因此各崗位的財務人員要盡職盡責,所謂的盡職盡責不僅僅是要求按照檔案完成工作任務以及制定本月的財務報表,下月的財務預算。完成相關資料的總結及歸類,更要對資料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及時發現問題,防止漏洞的產生,更全面地瞭解財務制度。通過體制改革、機制改革、制度完善、財務人員知識的培訓和隊伍建設等措施,以“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管理嚴格、監督到位、執行有效、服務優質”為目標,重新構建高校的財務部門的建設,為改善我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提供組織保障。再者,財務人員要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建立一定的危機感,時刻提醒自己用較高的思想覺悟武裝自己,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具備一定的思想覺悟,與時俱進,採用最新的制度來完善現存的制度體制。著力推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執行,促進科學的、規範的、合理的管理制度。

  4.加強外部監督。執行與監督並存,才能確保財務管理有條不紊的進行,防止出現不合法的現象。執行往往是依據制度進行實施,實施的好與壞需要外部監督給予一定的壓力,確保制度在正確的軌道上執行。高校相關部門應定期檢查高校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有效的方式進行調整。高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審計部門的作用和地位,重視審計的作用,明確審計的職能,通過審計對高校的會計控制系統實施及時的監督及時發現高校會計控制系統中存在的隱患,提出改進會計控制系統的措施和對策,從而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決策的高效性,增強高校的抗風險能力以及廉政形象,從而樹立學校的形象。此外加大對會計控制制度的內部審計力度,並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獨立審計,確保審計的科學性與正規性。在會計控制制度對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必須實行事前預算評估、事中經費監督和財務檢查、事後財務驗收和審計的全程管理程式,積極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獨立的評估監督,促進課題監督與評估的公正性與獨立性。

  三、結束語

  會計內部控制是高校財務部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適應新時期的會計需求,符合市場經濟對高效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加強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健全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僅能保證高校會計資訊的真實性、財務收支的有效合法和財產的安全完整性,還能保證高校教學、科研活動的效率性。同時,完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僅能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更是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提出新的管理思路和辦法,以保證高校科研事業的順利發展;更是要相關領導全面負責會計控制制度的改革,圍繞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堅定不移地對會計控制制度進行改革,財務部門全體職員齊心協力建立符合本校特點和要求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此外,要搞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創新工作,與時俱進,建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完善內外部監督,提高會計制度的效率性與真實性,更好地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事業發展服務,使學校的辦學實力更上一層樓,樹立學校的聲望。

  參考文獻:

  [1]王衛星.內部控制———基於高等院校的研究.北京出版社.2008

  [2]李飛.高校基建管理手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3]李忠渝.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西南大學學報,20075

  [4]於志雲.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分析.財會通訊•綜合中.200910

  [5]路麗豔.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研究.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03

  [6]張真學,程能華.建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探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6

  [7]周斌.我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現狀及其改進對策.教育財會研究,20084

  [8]郭鵬,餘小方,鄧國華.陝西省科技經費監督管理現狀與思考,[DB/EL]..

  [9]郭玲.淺析地方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

  範文二: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安全問題思考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企業對於網路會計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路會計對會計的職能、目標和監督管理手段等或多或少帶來了改善,但是網路技術帶來的資訊系統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安全威脅可能對企業經營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是各企業需要重點研究的物件之一。本文主要介紹了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相關概念及特點,並且提出了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可供借鑑的安全策略。

  關鍵詞: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安全隱患;安全策略

  一、概述

  一會計資訊保安

  所謂會計資訊保安指的是會計資訊作為資訊的一種,必須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資訊的安全性決定了其價值能否得到保證。會計資訊關係到企業相關人的利益所在,同時也指引著企業能夠更好地實現其經營目標。資訊學中往往將會計資訊保安定義為長期持續地維護會計資訊的完整性,保證其不被洩露並且可用。會計資訊的完整性指的是資訊至始至終都是完整未受損的,即保證會計資訊沒有在半途被竊取、偽造或者篡改,是完整的;保證會計資訊不被洩露指的是會計資訊在被傳播的過程中應杜絕任何洩密的可能性,保證其在傳播過程中能夠得到安全保障;維護會計資訊的可用性指的是使用者在需要使用該會計資訊時,能夠順利接觸到資訊而不受阻礙,但是前提是接觸到資訊的使用者是合法使用者,其有資格合法接觸會計資訊。

  二網路會計資訊系統

  網路會計資訊系統指的是在網路條件下為企業所用的會計資訊系統,主要服務於企業的日常會計業務。網路會計資訊系統是通過企業內部的計算機網路來實現聯機操作,最終目的是向資訊使用者及時、準確地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網路會計資訊系統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具有綜合性。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綜合性特點指的是其資訊來源的渠道比較全面,系統會從多個角度去搜尋、記錄與儲存與企業日常經營相關的業務資料。通常在網路會計資訊系統提供的資訊能夠全面地反映企業供產銷的各個環節。

  2.具有實時性。網路會計資訊系統能夠對企業發生的相關業務進行實時的處理,包括業務記錄、查核等,使得其提供的資訊能夠實現動態跟進,而非一成不變。

  3.具有廣泛性。網路會計資訊在蒐集、處理相關資訊時,往往來源較為豐富,會計資訊系統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職能系統,而是需要跟其他模組相輔相成、彼此實現資訊溝通,所以網路會計資訊系統涉及到企業業務處理的各個環節。

  二、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安全隱患

  網路會計資訊系統要提供為企業決策經營所用的資訊,最關鍵的是要維護該系統自身的安全穩定執行。由於網路具有開放、共享的特徵,所以網路系統較容易受到資訊保安的威脅,尤其是網路系統存在著安全性威脅,更加突出資訊保安存在隱患。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容易受到非人為因素或者認為因素的雙重影響,導致系統提供的資訊出現失真等後果,情況嚴重時甚至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穩定運營。網路會計資訊系統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安全隱患:

  一系統硬體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系統硬體上的安全隱患即指硬體的安全隱患,主要是由計算機裝置、線路、系統本身等實體性質的物體出現問題,導致實體產生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系統本身存在問題導致的。尤其是人為因素產生影響時,較容易產生預謀性質的破壞,此時的損害性會更強。實體性物質的損壞,必然會破壞相關的會計資料,使得原有儲存的資料丟失或者遭到破損無法被使用,也有可能直接導致資料匯出時出現錯誤。非人為的影響因素主要指的是不可抗力的出現,例如火災、地震等引起的實體性系統損壞。

  二網路原因導致存在的安全隱患

  網路原因會引起會計資訊系統中的資料和資訊保安存在隱患,主要是指在資料的儲存和傳輸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威脅。通常網路原因導致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情況表現出來:未被授權的人員非法接觸、獲取甚至篡改會計資料;會計資料在傳輸過程中受到黑客的攻擊,使得資料被盜取或被洩露;計算機網路被病毒入侵,系統執行出現異常,資料被洩露或者損壞等等。例如為大家所熟悉的特洛伊木馬病毒,具有十分強勁的網路攻擊性,可以偽造系統的登陸頁面來騙取系統管理人員的登陸資訊,擷取賬號和密碼。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的情況外,網路會計資訊系統還可能因為遭受到惡意資料的直接攻擊,而出現系統癱瘓,無法正常工作的後果。

  三人員道德風險帶來的安全威脅

  目前網路辦公的最大風險依然是來源於組織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痺諼淳??筆諶ǖ那榭魷濾階越喲ァ⒋鄹摹⑿孤痘蛘呱境??縈胄畔ⅲ?虼耍?笠的誆靠刂埔丫?詠黿齠曰峒蘋?鼓誆抗ぷ魅嗽苯?鋅刂評┐蟮蕉哉?銎笠的誆咳嗽鋇墓ぷ鶻?鋅刂啤3?酥?猓??緇峒菩畔⑾低車墓亓?揭部贍艽?匆歡ǖ陌踩??病O衷讜嚼叢蕉嗟鈉笠翟謖??貧ǖ男畔⑴?鍍教ū灰?笄恐蘋蛘咦栽傅嘏?隊胱隕砭??洩氐男畔ⅲ???峭?緇峒菩畔⑾低秤肷緇嵊洩夭棵諾南嗔?幔??⒘誦碌陌踩?縵鍘>倮?得鰨?笠翟誚贍晒廝笆畢喙氐睦?嫦喙卣甙?ê獻骰鋨欏⒖突А⒐┯ι毯腿砑?┯ι痰齲??被拱?ň嚀迨攣翊?硎鋇墓亓?劍?繅?小⑸蠹蘋?購退拔癲棵諾取N?宋?底隕淼惱?T擻??弊袷卣??娑ǖ南喙毓娑ǎ?笠狄?歡系賾胝廡├?嫦喙卣囈?行畔⒌墓低ㄓ臚?礎U?欽庵至?岬男畔⒐低ü叵擔?溝悶笠滌肫淅?⑾喙鞀?怪?淇贍艽嬖諞歡ǖ牡賴路縵鍘?/p>

  三、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安全措施

  一從硬體系統的角度改善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安全性

  企業在購買硬體裝置之後,應要求專門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對收到的硬體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同時管理人員應注意要儘量避免周圍環境中出現電磁干擾等情況,避免非專業人員人為破壞硬體裝置系統。在系統除錯完成後,由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試執行,檢查裝置是否能夠正常運作。為了保證出現人為的破壞情況,企業應就硬體裝置的使用擬定相關的操作手冊,引導工作人員進行正確操作,避免錯誤操作對硬體系統可能產生的損害。企業應安排相應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對計算機進行日常的維護,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在使用計算機期間不可隨意插拔各種連線裝置,以免給裝置造成損害,同時避免插拔過程中出現數據丟失。在硬體裝置的具體日常維護方面,計算機管理人員應遵照嚴格的計算機硬體管理制度來開展工作,確保裝置是在合適的溼度、溫度並且不受電磁干擾的情況下運轉,對於某些需要設立較高安全級別的硬體管理制度,企業應事先設立明令禁止不相關人員出入裝置操作室。為了保證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硬體設施執行平穩有序,有必要制定相應的緊急應對措施,尤其是在出現一些停電、大雨、火災等不可控的緊急情況時,能夠進行及時地補救,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網路系統的角度改善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安全性

  通常我們可以從網路控制的幾個具體的角度來改善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安全性:

  1.嚴格控制網路的訪問許可權。該方法意味著使用者要訪問會計資訊系統或者使用某些特定功能必須要獲得一定的授權。最常見的工具是由系統開發員事先設定一個“訪問控制”功能,限制不符合要求的使用者對指定的檔案、伺服器或者相關資料的使用。“訪問控制”除了能夠限制非合法使用者訪問受保護資源外,還能夠保護合法的使用者使用的資源是受到保護的,同時防止其對非授權的資源進行訪問。

  2.對入侵行為進行檢測。所謂入侵行為檢測是指在其他網路上對入侵行為進行檢測,這種技術方式主要是對計算機系統中出現的反常現象進行監控,使得在出現違法規範的操作行為時,企業能夠及時地發現並對其進行控制,防止風險的進一步擴大。入侵檢測主要是通過比較實際產生的工作日誌與正常行為下應該產生的工作日誌來發現異常操作,系統在判定出現異常操作時就會記錄具體的入侵時間,同時以電子郵件或者是顯示屏提示的形式來提醒管理人員該異常操作的存在,並且會報告其影響的嚴重程度,有助於管理員作出恰當的反映。當企業計算機管理員或者其他人員發現系統存在嚴重入侵情況時,應及時切斷網路,阻止攻擊者進一步通過網路對主機產生侵害。

  三通過內部牽制改善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安全性

  本文提到的內部牽制主要指的是企業在設定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相關崗位時應該在人員配置上進行嚴格的內部牽制,為資訊系統的有序執行提供安全保證。內部牽制的另一種說法是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對於一些彼此互不相容的崗位必須要求由兩個或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員參與負責,這樣有利於在各人員之間相互牽制、相互監督,避免部分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在崗位上徇私舞弊,保證網路會計資訊系統提供的資訊是客觀、全面、有效的。另外,企業應適當建立業務操作崗與監督管理崗之間的相互牽制機制,如在發生某項業務時,不僅業務處理人員要進行相關備份,企業監督崗人員也要進行相關備份,以便於事後進行核對,再比如會計人員的賬務處理結果應被同步記錄在監控人員的檔案中,並且定期進行稽核檢查,這樣可以有效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操作能力,避免其在具體工作中出現舞弊或偽造行為。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與進步,網路環境之下的會計資訊系統在給企業日常業務處理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資訊保安的隱患,並且這些安全隱患帶來的風險有時候往往是致命的。因此企業有必要認真研究會計資訊系統的安全性問題,最大程度預防由於安全隱患的存在可能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劉潤龍.網路環境下會計資訊系統安全研究.中國商論,201508.

  [2]馬一鳴.淺談網路時代對會計發展的影響.科技經濟市場,201505.

  [3]黃麗.大資料時代下的會計資訊系統安全研究.新經濟,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