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器的收藏與保管需掌握的方法
古瓷器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凝結著先祖們的聰明智慧,是人類文明的見證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所以在收藏這些瓷器的時候我們也要去掌握其中的一些技術方法,才能更好地收藏保管。
瓷器收藏保管方法
對於古瓷器的收藏與保管必須遵循輕拿輕放,小心謹慎的原則,根據器物的不同造型和大小情況,靈活掌握,避免造成損失。如果千百年來儲存完好的古瓷藝術品,一旦損壞在我們的手裡,那真是永世的遺憾!
一、器體大的瓶、罐、尊移放時因形體大,一般都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且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不能一隻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應該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以免分量過重,使原來拼接起來的兩節分離。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我們在取放時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和損壞。
二、瓷器人物在取放時,須注意當心人物的鬚髮和手指部分,因該部分最纖細,易損壞。同時在提放人物時,忌單手拿人物的頭部,因人物的頭部大多系插進身子中去的,要防止頭與身分離,所以應一手拿住人物的頭部,一手托住人物的身子。
三、瓷器的大盤、大碗體質較重,移動時應該雙手捧,或是一手的拇指和食中二指扣住邊緣,另一手的四指和手掌託底。忌用單手拿盤、碗的一邊,以防斷裂。
四、薄胎的器皿,胎薄、質輕、嬌嫩,移動安放時更須小心,要雙手捧,忌用單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長度高,還須防風吹倒。
五、帶座、帶蓋的瓶器取放時應將座、蓋和主體分別單拿單放,不能連蓋帶座一起端,防止移動時脫落打碎。
遇到多人鑑別欣賞時,要一個一個來,待一個人欣賞完畢,把瓷器放到桌上,下一個人再來欣賞,不要兩人將瓷器手遞手的傳著,以防萬一失手。
在民間流傳的瓷器經千百年的流通或土蝕,往往都沾有油漬和汙點,收藏時常須經過洗刷清潔,使古瓷器神采煥發。在洗刷和整理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和掌握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汙漬、土鏽可以用鹼性的稀釋後的溶液如84消毒液,超市裡都有售浸泡,視汙漬的情況確定濃度和時間。當然酸鹼性質不同的汙漬應取不同的液體浸泡,如鹼性汙漬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汙漬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後再用豬鬃或尼龍刷蘸肥皂,或皁粉洗刷,再以溫水沖洗,直到汙漬退盡為止。須注意,洗刷時瓷器表皮遇到鹼性物質更加滑溜,要心平氣和,慎重拿放。
2.冬季洗刷薄胎瓷時,要控制水溫,以防冷凍和遇熱水爆裂。
3.有的瓷器的表裡,因水浸太久,水鏽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體浸數日,刷之即去,若水鏽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鉛的成分多,出現泛鉛現象,可用藥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沖洗。
5.如瓷器有開片哥窯或衝口、裂紋之類,汙漬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紙蘸淡硝酸,貼在裂紋處,稍時汙漬即除,但有的嬌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損傷釉彩。
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傷。
上述對古瓷器的保管和收藏方法,對於陶器並不完全適用。
辨別瓷器真偽四種基本診法
陶瓷鑑定歷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近來來,贗品盛行,高仿瓷器的技藝足有達到以假亂真的火候,藝術品收藏家上當的事例並不鮮見。對於普通收藏愛好者來說,如何辨別瓷器真偽呢,為此,有關專家提出,可借用中醫“望、聞、問、切”四種基本診法的途徑。
望。“望”就是說,在見到瓷器是可首先觀察瓷器表面的光澤,真正的古瓷器雖然有舊色,但這是歲月滄桑造就的,是不規則的,有一種古樸的風味。現在有人將新瓷長期埋在地底下或採用酸性或鹼性的溶液浸泡的方法,去掉其外表的光澤,以達到古舊的效果,這樣不可避免的會造成通體一模一樣的舊色,這時你就要注意了。
聞。這裡所說的“聞”不是指醫生診斷的聞,而是說用鼻子直接在陶瓷上聞,通過瓷器本身或其它物質的某些特殊氣味來辨別真偽。因為瓷器長埋地下的原因,本身一般都會帶有一股土腥味,如果在聞的過程中沒有這種土腥味,相反卻是土香味,那就要注意了。還有像使用硫酸、高錳酸鉀等手段後殘留的酸味,用硫磺薰過的煙燻味,都可以幫您斷定瓷器的真偽。
問。中醫診斷還有一個主要的方法是詢問病人的病史、症狀等,瓷器鑑定同樣可以借鑑。鑑別瓷器收藏品時既要問出售者,更要問瓷器自身,如花瓶是什麼時期什麼窯頭,他是家裡傳下來還是收購來,在問的時候一定要察言觀色,通過口音,表情,肢體語言等做出初步判斷。另外很重要一點,在購買前千萬別露出興奮的表情,要平心靜氣地先問一問價格,更不要盲目輕信那些指鹿為馬,輕信吹噓自己鑑定水平精深的所謂高手的話,因為他們很有可能就是“託”或者“媒頭”。
切。作為各個時代的產物,每個器物都會有它特殊的特點,如五代柴窯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謦”之說。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用手或用物體敲擊陶瓷根據聲音來辨別其真偽。真的瓷器與衝裂、修補的仿製瓷器等發音是不同,古器大多聲音沙啞,仿品則清脆響亮,再有是剛出窯的新瓷,因胎骨堅實,火氣方剛,其聲音叮叮如金屬,而年代久遠的瓷器因歲月和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則會發出“咚咚”、“叮咚”的聲音。
總之,陶瓷收藏品鑑定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望”、“聞”、“問”、“切”也只是一種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像一些無氣味的陶瓷,聞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另外還要通過其他方法綜合判斷,方可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