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的投入學習,考得一個好成績,俗話說,習慣成就人的一生,學習習慣亦是如此。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生如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如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上課、讀書、練習” 三個環節抓起。

  一上課環節。

  課堂是同學們獲取知識的主渠道。然而,聽課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上“走神”的現象在高一的第二學期和高三第二學期十分嚴重,有些甚至還做“白日夢”,頭腦思維處於空白狀態,對老師講的什麼、重點、難點是什麼,全然不知。至於只聽老師講不動腦去分析,學習處於被動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學就大有人在。

  要注意改正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上課習慣。良好的上課習慣有哪些呢?精神飽滿進課堂,有著一種強烈渴求知識的願望,這是上好一堂課的保證和動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養成手腦並用的好習慣,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以聽為主,這裡面既有方法的問題,又有習慣的培養。實際上,一般的學習方法經過程式化以後就形成了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是形成學習能力的基礎。這樣,“上好課”既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讀書環節。

  對於教科書,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想讀而讀不好”或“不會讀”。其一,認為“教科書教難,不會讀”;其二,認為“老師已經講了,沒有新意,高考也不考書本,不必再讀”;其三,讀書障礙很多,不想讀。其實,讀書這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決不能忽視。要提高讀書的效果,應當把握以下三個環節:即“上課前要先讀”,即預習,可以“粗讀”,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問進課堂;做作業之前要再讀,即複習,要求“細讀”;在訓練中遇到疑難問題,找到對應章節要反覆讀,要求“精讀”。另外,讀教科書還要從中把握好知識點、重點、難點,通過自己的歸納、小結,形成本節課或本章節的知識結構,把零碎的、一點一滴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體系。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訓練,同學們可親自去體驗品嚐讀書的味道,真正認識到“書本是最好的教師”,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了讀書方法,自學能力也就相應地提高了。

  三練習環節。

  課堂練習或課後練習的目的都是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檢查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訓練學生應用知識的技能、技巧,發展思維能力。對於這些目的,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明白,對此,教師要心中有數。一定要告訴學生,練習要認認真真地完成,因為它既是知識和能力的訓練,又是學風、意志和品德的考驗。不僅要保質保量,而且還要獨立和按時完成,更要從中有所收穫。

  抓好以上三個環節即上課、讀書、練習,是提高高中生學習效果、學習質量的有效手段,對高一的學生尤為重要。當然,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很多,如:能自覺地制訂學習計劃並按計劃執行;自覺做到每門課進行預習;課內勤于思考,積極舉手發言和討論,並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筆記;認真複習,整理筆記,在理解的基礎上做作業,偶有錯題,但每次認真訂正;時間觀念強,不拖拉;不懂就問而不是不懂裝懂;每天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或下節課的準備工作;認真系統複習,作好單元小結;……

  當然,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能力的提高過程,是一個長期發展的艱苦的過程,也是磨鍊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輕易放棄。

  高中生高效的學習方法

  必須明確自己想學的是什麼?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人的努力,其實都是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創造條件。知識的積累不過是創造條件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不斷地提高效率,提高行為的有效性,合理定位,降低失敗的風險等等途徑來充實和完善自身。學習專家警示:沒有自覺,沒有信心,任何高效的學習方法都沒有用。學習方法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學習的方向性。這首先是優勝心態。優勝心態是指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比別人好,現在能夠比過去好、將來能夠比現在好的心態。

  首先是信心。要相信自己能夠超越自己,能夠面對並更好地解決現存的或即將到來的問題。

  其次是主動性。在問題到來的時候,要能夠主動地去認識它、瞭解它,摸索其中的關係。

  再則是採取行動。將問題解決化解為具體的目標。

  只有自覺,才能夠用心。特別是在強化學習的過程中,那種高強度的活躍腦細胞的運動,離開了自覺,可能什麼效果都沒有。

  信心才能夠堅持,才可以突破自己在長久的迷失中形成的心理障礙,比如學習恐懼,缺乏耐心等等。集中精力學習,要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1.要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的學習。

  寬鬆的學習環境下,更要自覺的學習。有些同學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的找課外題做,預習,複習。這樣的同學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長此以往,與那些能夠自覺學習的同學,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等你發現差距的時候,一般就很難趕上了,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水平的時候,你都不能讓自己努力自覺的學習,看到差距,就更困難了。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

  2.思想上不能鬆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隊。 初中三年,眨眼即過,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環環相扣,初一的知識比較簡單,但如果基礎打的不牢,不能開拓思維,超前學習,到了初二學習幾何證明,初三學習二次函式就會感覺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還要學習兩門新的學科——物理和化學。三門課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就很難趕上了。

  3.要摒棄小學毛躁,不安的學習心態,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

  這個毛病在小學的學習中還不是特別凸現。原因是,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會做寫錯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這就包含兩層含意:

  一、似懂非懂。隨著初中知識點難度的提高,同學們如果再抱著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於馬虎。前者根本上講就是不會,不懂。有的學生看似什麼都會,就是考試不會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且這樣的同學還覺得自己其實很聰明,老師講得都會,只是偶爾馬虎而已。結果考試成績總是一塌糊塗。

  二、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做錯題目。這是馬虎。小學時,大家分佈在各個不同的小學,班級裡面優秀的同學不多,馬虎一點,還是不能影響到你在班裡的排名。而到了重點中學,尤其是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小學成績很好,而到了初中後,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3.千萬不要以為多做題,題目並不是做的越多越好。要懂得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可能是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最經常犯的錯誤了。到了初中以後,隨著知識的不斷加深,很多學校為了提高成績,都會做大量的題目。這個時候,同學們千萬要記住: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做一定量的題目當然是必須的,同學們只有通過做題目,才能將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消化,理解透徹。但如果,撇開知識點,只做題,到最後就是捨本逐末。更有甚者,有些同學,天天做題,從早到晚,刻苦努力,但到頭來,不但不會的還是不會,會的也不會了。為什麼呢?他只追求題目的數量,忽略知識點跟題目的結合,以至後來把原來熟悉的知識也忘記了。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題目才是好的呢?或者說,做題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兩點:一是要在做題目同時將題目和知識點結合,兩者不斷結合,達到深化知識點,鍛鍊技巧的目的。二是找出自己還不會的題目,弄懂它。如果你只做自己會做的題目,那是一點收穫都沒有的。

  4.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櫃子最好上鎖,免得他隨時都可能開啟,在沒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去清理抽屜,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如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張貼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的書桌上也不應置鏡子,這會使她有時間顧影"自美"或"自憐"。更不能允許孩子一看電視,一邊做作業。生活應該做到有規律。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併為他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目標要切實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無吸引力。學習計劃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認同才會更容易執行。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每一天都不放鬆。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去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孩子適當幫助。

  高中的學霸學習經驗

  一、堅持不懈

  在學習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積累的結果。超常發揮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未來寄託在那渺茫的希望上,因為高中三年我們是在拿自己的青春下賭注,我們不敢輸,也輸不起。不要說什麼“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即使是0%的希望,也要盡 120%的努力。不堅持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只要高考交卷鈴聲還沒有響起,任何一個人都有創造奇蹟的機會。你只要拼盡了全力,即使最後失敗了,也不會留下遺憾,而不會後悔。因為即使重來,你還能怎麼樣呢?現實一點說,竭盡全力的人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跨入清北的大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與成長軌跡,是難以比較的,再加上太多的運氣與偶然,結果是否如人意往往難以預料,我們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義無反顧,風雨兼程。我們相信一切付出都會有回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現在有些同學,一點也不願多付出,每一份付出,他都期待等量的回報;還有一些人,淹死在沒有回報的痛苦的漩渦中。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勇氣與決心。別說為5%的收穫付出90%,即使是0%,你敢不敢說,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你敢不敢繼續拼,繼續賭。如果你有這樣的氣魄,那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前進的步伐。

  二、不忘初心

  不管發生什麼意外,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可能有很多事情會干擾你,但你自己要堅定,不鬆懈。比如,每次從外地比賽或培訓回來,如果是在上學期間,我們從來不會先回家,而是下了車,就直接去了教室;每個大年三十,我們吃完了餃子就看書;大年初一當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們還在做題;除了要輸液,我們沒請過一天的病假,即使是輸液,我們也會在輸完液之後立即趕到學校,哪怕還有最後一節課;有時在外出培訓的路上,我們也依然在看書。在清華,大多數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現在想來,這一切貌似很瘋狂,難以堅持,但有些路,走過了就不覺得有多麼曲折;有些苦,嚥下了就不覺得有什麼滋味。一些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在當事人看來,也不過就是平平。這樣的生活,開始是約束,後來是習慣,最後是麻木。因為有信念的支援,你只會向著你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奔跑,不知疲憊。不是隻有學霸才具有這樣的能力,任何人都有,只要進入了那個狀態,你就會理解他們的世界。三年,說說很長,過過卻很短。人的潛力總是無窮的,你不去激發,就永遠不可能超越。

  三、拼搏無悔

  在清華,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軍訓的時候,有時早餐只有5分鐘,時間最緊的一次,我們只有20分鐘的時間,這20分鐘,要從操場跑回宿舍,騎車大約5分鐘的路程,吃完晚飯,換好衣服並集合完畢。我們沒有時間抱怨,只能立刻投入行動,結果我們都做到了。有人說,清華學生身上有一種讓人十分敬畏的精神力量,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任何誘惑。那裡人人騎的都是飛車,走路都像小跑。在路上少有步行的人,大家都行色匆匆。上課時間幾乎沒有學生在外面走動。考試前幾周,兩個圖書館,六個教學樓,幾乎每個教室都有人自習。清華校園很美,是全球十大最美校園之一,是亞洲唯一一所入選的學校,可惜那裡的學生沒時間欣賞。可能你會認為他們很傻,你可能覺得自己只需上一所普通的大學,過一種平淡的生活。但幾年後,你一定會後悔,不是因為你過的不夠好,而是因為你想起,你從來沒有過那樣的青春,沒有過那樣的激情與拼搏。沒有被汗水洗禮過的青春是不圓滿的,沒有燃燒過激情的人生是飽含缺憾的。高考在人的一生中越來越不佔有決定性地位,你收穫的不僅是高考成績,更是那一段哭過、笑過、失望過、欣慰過的歲月。我們的高中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精彩。

  四、相互促進

  現在回想初中、高中的六年,如果沒有對方,很可能就沒有我們的今天。相互踩著對方的肩膀,我們才爬到了今天的高度。作為雙胞胎,看到對方奮筆疾書,你怎麼能放鬆得心安理得?除了拿起課本,你沒有選擇。在我們的心中,對方始終比自己水平高。不是我們想爭個高下,是從小,就有人要把我們比個高下。每次考試後,成績偏低的那個人都會更加努力地學習,想盡一切辦法擠出更多的學習時間,這給另一個人帶來深深的危機感。於是我們的學習時間越來越長,效率越來越高。記得初二的週末,我們一天只能學五六個小時,後來逐漸增加到七八個小時。初二的暑假就學到了十個小時。上了高中,乾脆取消了休息的時間,一天學到了 13個小時。我們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成績上,高分對我們有極大的吸引力,與分相比,電視、電腦、手機、iPad對我們全都沒有誘惑力。日復一日,我們進入了麻木的狀態,覺得這樣緊張的生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身處其中,也不覺得無聊或乏味。與別的孩子不同,我們時刻都瞭解自己的對手在幹什麼,與對手的差距時刻逼迫我們保持緊張。這根弦,一繃就是六年。六年裡,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我們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對方。這是真正的雙贏。

  五、不一樣的假期

  高中的假期不是用來休息的,是用來反超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人贏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輸在了假期。下面是我們一個假期的生活:早晨起床後,吃過早飯就開始了一天的學習。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及飯後簡短的休息,我們從早到晚都不會離開我們的學習桌。從數學到物理,從化學到生物,開學前,看著四本帶有三種顏色標記的《教材全解》以及反覆琢磨過的課本,我們感到的是假期過得充實的踏實與驕傲。當然,假期中不僅是做題,也有我們自己安排的單元測試,每一個測試成績不過85的單元都需要重新來過。全解上沒有測試題了,我們就跑到書店“蹭書”,只做不買,直至過了85,我們才會進行下面的單元。這一切努力都不會白費,開學以後,我們沒有接受新知識的迷茫與痛苦,一切都已那麼自然。這看似很恐怖,但對大部分清華學子,卻是那麼真實。看看那些連作業都沒完成或最後抄完的同學,你就明白一個假期會造成多麼大的差距。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領先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多長了個腦子,而是因為他與別人早已不在一條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