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幹部中國夢心得體會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渴望、共同憧憬和共同目標,需要全民族有意識、有依據、有目的自覺,並用心澆灌和接續奮鬥才能實現的夙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近日,學習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關於“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講話,很受鼓舞。這是一篇“實幹興邦”的宣言,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作為一個受過黨多年教育的老人來說,我們對的這段講話,體會太深刻了。我們有許多老前輩,為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夢想奮鬥一輩子,無數先烈為此還獻出了寶貴生命。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做夢都想不到的事都實現了。如今,我們安度晚年,就更應堅定信念和理想,繼承先烈遺志,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相連,認真學習,跟上時代,盡己所能,為實現“中國夢”擔當一份責任。
人生夢有大小,路有遠近。在我生命歷程中,幼年交給了父母,少年交給了學校,青壯年交給了革命,一直至今,是黨教育我成長,指引我走上革命的道路,雖然現在年齡大了,離開了工作崗位,而且多病纏身,對自己今後的奮鬥目標,雖不能有過高的奢望,但也不能沒有追求。特別是作為一名決心獻身革命事業的共產黨員來說,不能因為離開崗位和病痛而意志消沉,應該是理想信念和思想品質始終不褪色。離休後,我通過不斷重溫革命先輩的教導和黨章中關於“共產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以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要求,我排除了一度出現的“人老病痛閒,無事寂寞之中度餘生”的消極念頭,認真規劃了自己的離休生活,把堅持讀書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作為自己離休生活的精神追求,也以此作為自己的養生之道。離休近二十年來,我除了日常家務和堅持參加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每月一次的集體活動外,我訂閱了《中國剪報》、《中國老年報》、《揚子晚報》和《百年潮》、《名人傳記》、《家庭》等書報雜誌。有時還寫點小文章,近十年來筆耕不斷,已在《江寧日報》、《南京晨報》、《中國老年報》、《上海商報》等報刊發表了二百多篇文章。同時,已經是第八個年頭為居住小區編寫每日一期“宣傳櫥窗報”,共計出了140期;第四個年頭編印《剪報》,每月一期,免費贈送給參加小區“老年茶會”的老同志。
離休多年來學習和參加社會活動的實踐,不僅自感生活充實,忘了病痛,精神愉快。而且深深領悟到指出的“只有學習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的深刻含義。雖然說,物質是養老基礎,精神是養老支柱,兩者缺一不可,但在物質生活較為富裕的今天,精神支柱的作用更為重要。這個精神支柱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終生學習。人到老年,決不能自暴自棄,消磨歲月,消極的等待生命的終結,而應面對晚年的現實,有一個個人晚年的夢想追求健康快樂,認真學習,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實現人生價值,永葆革命本色。
【篇二】
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也是全體華廈兒女的強國夢。黨的報告以及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系列講話和舉措為實現中國夢鋪平了道路,繪出了藍圖,有許多亮點,如:“道路決定命運,發展才能自強”;“民族好、國家好、大家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發展才能自強,落後就要捱打”等等。為改進工作作風中央制定了八項規定;在全黨幹部中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照鏡子、整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糜之風問題。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說了三句話:憶往昔——雄關漫道真如鐵;看今朝——人間正道是蒼桑;望未來——長風破浪會有時。外電報導說:發出了“民族復興”最強音。
現在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最好時機。中國人民近百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艱苦奮鬥,前赴後繼,作出了巨大犧牲,付了很大代價,正如歌曲中唱的:“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94年前“五四運動”提出了科學、民主的口號,高舉反帝、愛國、進步的旗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48年5月20日南京學界高舉“反內戰、反壓迫、反飢餓”的旗幟去國民政府請願,在長江路上遭到了軍警的鎮壓,這就是著名的“5·20愛國運動”。那時政治上受壓迫,沒有民主,生活上捱餓,沒有飯吃,蔣介石搞獨裁打內戰,民不聊生,在那樣環境條件下人們有民族復興的願望但是無法實現。全國解放以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一系列的民主改革,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不僅在經濟實力、國防科技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神州1—10號10年10次飛行,相繼把10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並按計劃返回,嫦娥1號、2號順利飛行探月,蛟龍號深海探密,航母下海等等;人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從焦裕祿到楊善洲,從雷鋒到郭明義,一代代英雄模範相繼傳承。
黨的為實現中國夢制定了藍圖、綱領,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動員令,提出了兩個100年的目標,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共產黨員要腳踏實地去奮鬥、去實踐。
作為退休幹部,怎樣為實現中國夢盡一份微薄的力量呢?第一、可以為子女實現中國夢給予一定的支援,為他們實現中國夢創造一定的條件。第二、通過自己老有所為、老有所學為實現中國夢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今年80歲,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喜歡郵票,郵票是國家名片,百科全書,是方寸小天地知識大海洋,郵票記載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大成果,從科學共產主義學說到十月革命的成功,從共產黨宣言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從中國的四大發明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從鑽木取火到原子能發電;從計裡步車到電子計算機,祖國的大好河山;豐富的古典文學、文獻、世界遺產、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一一從郵票裡都可以學到,從古到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多種學科各個領域的知識無不包含在郵票之中,值得我們去學習、去研究。
我通過郵票收藏品和集郵活動去宣傳精神文明,改革開放的成果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建國60週年江蘇成就展覽中我從收藏的計劃經濟時代的布票、糧票、油票、豆腐票、糖票、肉票、火柴票、煤票等數千枚票證參加展出,以此證明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受到居民們的關注,得到組委會的證書,新華日報作了綜合報導。在2016年迎接和慶祝黨的活動中,我在南京市郵協的統一組織下編組了“東方的曙光—中共黨史”,“共和國元帥”,“奮進的南京”,“紅樓夢”,“辛亥革命與孫中山”,“詠梅”等八部郵集,分別到機關、學校、社群參加12次展出,受到學生、戰士、居民和機關幹部的喜愛。今年暑期我參加了為蘇北留守兒童義賣郵品和為小學生贈送郵品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有益於公益事業,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
在南京市集郵協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我被選入南京市老年工作委員會,今後我將通過這個平臺努力實現“大手牽小手”把集郵活動納入三個代表的先進文化範疇,繼續傳承下去,通過集郵活動,為精神文明建設,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在實現中國夢發揮餘熱,同時也在活動中使自己受到教育和提升。
【篇三】
**年12月26日,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我清晰地記得,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支部會就選擇在那天晚上召開。桐鄉市屠甸中學辦公室裡點著一支蠟燭,屠甸中小學聯合支部的六位正式黨員在此開會,審查我的入黨志願書。支部書記宣佈開會,說由桐鄉縣委組織部顧興源同志和屠甸鎮委書記章志萍同志考察、推薦,認為朱其坤同志入黨條件已經成熟,今天支部會履行入黨手續。接著我宣讀了入黨志願書,介紹人介紹了我的家庭歷史、社會關係和主要優缺點,然後與會黨員一個個發言,肯定我的優點,也指出我的缺點,還重點審查了我的社會關係,最後支部會表決一致同意我入黨。
入黨40年來,我在黨的教育下迅速成長,挑起了工作重擔。入黨第二年初我就擔任了屠甸中學革委會副主任兼教革組長,主持學校的日常工作。在屠甸中學工作十年後,到石門中學任校長、書記十四年,再到桐鄉二職擔任正校級調研員,七年後正式退休。工作期間,我多次被評為桐鄉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桐鄉市優秀黨員、嘉興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我教的學生高考成績在省市名列前茅,可以說為國家培養了優秀人才。我寫的論文也多次被評為全國一、二、三等獎。退休以後,我擔任了桐鄉退協的副會長兼祕書長、梧桐分會會長、職教中心分會會長、黨支部書記,並負責管理桐鄉教工之家,照料孤寡老人,為退休老師服務,被評為桐鄉市十佳熱心老人、桐鄉市優秀離退休幹部、感動梧桐十佳人物。我參加了關工委講師團、科普講師團,每年為青少年講課。至今共講課110個專題,634場次,聽眾138700多人,並與單親家庭、殘疾家庭、問題學生、民工子女、貧困大學生結對幫扶,多次被評為桐鄉市、嘉興市關工委工作先進個人。
20年前,我積勞成疾,身患癌症,在黨的關懷下,我頑強地與癌魔作鬥爭,在專家們斷定只能生存1-3個月的嚴重情況下,我活了20年,而且還在繼續為社會奉獻餘熱,盡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我向市人大、政協提提案,建立了桐鄉市癌症康復俱樂部,並擔任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務副會長,開通了抗癌熱線,帶領癌友們開展康復訓練,大大提高了五年、十年的生存率,俱樂部數次被評為省先進集體。浙江省抗癌工作會議也在桐鄉召開,我被評為浙江省抗癌明星、感動浙江癌症康復工作好會長。
回顧入黨40年,我沒有辜負黨的教育和培養,在建黨**週年的日子裡,我被評為**省優秀離退休幹部黨員,受到省委的表彰。有生之年,我將繼續提升精氣神,傳播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把餘熱奉獻給黨和人民,盡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