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活動心得體會_參加慈善活動個人心得與感悟
慈善活動是為了營造更美好和諧的社會。慈善活動,為幫助改善社會上的弱勢社群的困難生活而發起的團體活動。例如:金錢捐助、物資捐助;團體活動:慈善表演。下面是帶來的慈善活動的心得體會,歡迎檢視。
慈善活動心得體會一
我接到蓮友張醫生的電話,問我是否樂意參加臺灣慈濟本月19日晚在海口人大會堂舉辦的“歲末感恩祈福晚會”,並向我簡單傳遞了一些關於慈濟的資訊。當她說到慈濟的創辦者證嚴上人秉承苦修,不受任何供養,所有的善款全部用來做慈善時,我立刻被吸引,當即答應“一定去”,並向她預定了6張入場票;同時張醫生問我是否參加慈濟在海南的冬令發放活動,說如果要去可與一位名叫張淑華的慈濟志工聯絡,隨即給了我聯絡手機號,就這樣我與慈濟結上了緣。
當晚,我處理完家務事,一坐到電腦前,立刻上網找有關慈濟的資訊。當我看到證嚴上人的特別形象,聽到證嚴上人的特殊聲音時,心身受到極大震撼,我完全被證嚴上人慈悲的眼光,慈悲的臉龐,慈悲的聲音所懾服,那絕對是一個具有滿腔慈悲情懷、滿腹慈悲心腸的人才會具有的啊!頓時,我感到上人就是慈悲的化身,就是人間菩薩。
我一直坐在電腦前足足有1個多小時,瞭解了不少關於慈濟的資訊。知悉臺灣慈濟自1966年創辦至今已有47年的歷史,已在40多個國家建立分支機構,已遍及70多個國家開展慈善救濟活動,目前全世界的慈濟志工隊伍多達一千多萬人。同時也知道慈濟在大陸從事慈善事業已有21年,建立了“長期濟助、急難濟助、房屋修繕、冬令發放、大型賑災”等五大主要慈善工作型態,足跡遍及大陸28個省、市、自治區------
當晚,我完全被慈濟的思想,慈濟的理念,慈濟的志業,慈濟的歷程所吸引,所震撼。世界上竟然還有這麼純淨、純善、純美的慈善機構,世界上竟然還能把慈善活動做得如此精細、精緻、精美:她要“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一盞燈;在最淒寒的路上,生一堆火”;她的慈善工作要達到“直接、重點、務實”;她的善款運用要做到“一元當作兩元用”,她強調“親手遍佈施”,要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的關懷貧病苦難;她要求慈濟志工做事要“跑在最前,做到最後”-----這是我在網上通過文字、圖片、視訊,初步瞭解到的臺灣慈濟理念、慈濟思想、慈濟精神,我感到很震撼。我已被深深折服,決定參加此次慈濟在海南的冬令發放活動,機會難得,我要去感受,去體驗,去觀察,去了解,我已有預感,也許這正是我退休後想做慈善的最佳去處。
來到會所 瞭解活動
第二天,我與淑華師姐聯絡,約好次日下午到海南慈濟會所龍昆南71號金竹園見面。第三天下午,我邀約蓮友張義華與我同往,還有我兒子也欣然同去。一踏進金竹園綜合樓206室的會所,就受到幾位慈濟志工的熱情歡迎。由於淑華師姐有任務尚未回,她們就先帶我們參觀會所,據說會所是一位陳文師姐把自己的兩套房子捐獻出來的,這就是慈濟人的奉獻。會所有一間書房、兩大間會議廳等。書房的書架上擺滿了證嚴上人的靜思語等書籍、還有慈濟的會刊、光碟等,可以免費借閱,也可購買,書房中間一張桌上放有少量的慈濟素食物品和環保餐具等出售。兩間會議廳的牆壁上全是慈濟在世界各地賑災救濟活動的圖片,從中可以瞭解到慈濟的歷史資訊,其中有幾幅證嚴上人的圖片,倍感親切與肅然起敬。有一面牆,上面張貼的全是海南慈濟志工們活動的身影,有做環保的,有參加冬令發放的,有慰問貧困老人的等等。置身在充滿著慈善大愛氛圍的會所裡,我的心被感動著、感化著、浸染著,有一種儘快融入慈濟的激情與衝動。會所最引我注意的是象徵慈濟傳統的“竹筒歲月”,我從網上了解到,當年上人創辦慈濟最初就是由30名家庭主婦每天省5毛買菜錢存入竹筒累積善款的,由此竹筒成了培養慈濟志工愛心,提醒慈濟志工獻愛心見行動的簡單易行方式。人人領回一個竹筒,每天放入五分、五毛、一元、十元、百元------,每天有愛心行動,每天增長愛心,細水長流,年年歲歲不停斷,慈濟正是用這種“竹筒歲月”精神來啟迪人的愛心,長養人的善念,引領大家走上慈善之路。正如上人所講的,錢多錢少都是愛,重要的是每天持續不斷,由此我們的愛心就能天天在滋長,月月在成長,這正是滴水成河,粒米成籮的慈濟精神。我們三人明白了慈濟“竹筒歲月”的意義後,馬上一人領了一個,我發願每天放入五元,兒子發願放入五角,我們開始加入慈濟的“竹筒歲月”。
過了一會兒,淑華師姐帶著親切的笑聲回到了會所,我們開始聽取她關於此次海南冬令發放活動的相關事宜。不一會兒,張醫生和幾位欲參加活動的朋友也來到了會所,我們一起了解此次連續五天的活動安排:
16日下午二點半開始,對新參加的慈濟志工進行培訓;
17日早上六點半在會所集中,乘車去澄邁金江鎮,舉行冬令發放與入戶回訪一天,晚上七點半在海口美蘭區政府報告廳由慈濟大愛電視臺總監作“媒體人文”講座;
18日早上七點半在會所集中,乘車去海口美蘭區一所學校,舉行冬令發放和入戶回訪一天,晚上七點半在美蘭區政府報告廳由慈濟醫院院長作“醫療人文”講座;
19日上午九點在海口人大會堂布置晚會現場、下午三點半就在人大會堂由臺灣慈濟大學王校長作“科學人文”講座,晚上七點半舉行大型臺灣慈濟海南區歲末感恩祈福晚會;
20日上午八點在會所乘車去海口環衛局,九點舉行愛心助學活動半天,下午二點半在會所分享交流總結。
如此豐富多彩又有意義的活動內容,我和張義華當即報名參加,每人交了280元作為參加活動的費用包括五天吃飯和去澄邁、美蘭區等地的車費等。淑華師姐笑著對我們講,參加慈濟是隻講付出,沒有報酬的喲,所有的伙食費和交通費都實行AA制,叫自己掏錢做善事,你們同意嗎?你們願意加入嗎?願意!一百個願意!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做慈善,這也正是慈濟理念、慈濟精神的體現與魅力。
慈善活動心得體會二
孤兒可以說是殘疾兒的代名詞,因為生下來有缺陷就被遺棄,命運比較好的被送入孤兒院。這裡的孩子大部分是殘疾及各種腦病,還有少數的四肢發育畸形和聾啞兒,還有幾個長得我從未見過的外貌,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病.第一次見到這些孩子,我的心情是複雜的,從小生活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中,心中有的全是美呀、好呀,當一大群殘疾的“孤兒”站在我面前,我驚呆了,我的心被震撼了,不全是可憐那些孩子,是討厭自己的一點所謂善舉不能改變他們一切。那些殘疾兒童也給我們這些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上了最生動的也是最寶貴的一課。
我第一個給的零食是一個有腦問題的女孩,生平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這種孩子,著實有點觸目驚心,本該是天真活潑的年代,可是無情的病魔就一直陪伴著她.在另個房間我見了幾個臉色特別白,其中一個坐在輪椅上,雙臂沒有了,我不想再形容他的面貌,我說他感覺自己帶著很大的罪過,就像他們不準拍照一樣,自己沒有能力改變他們,我感覺自己沒有權利說他們.那一整天,我腦子裡都在想著這個小男孩,思考著他未來的命運。很奇怪,人的本性也許真是惡的,在這樣一個孤兒院裡,智障的孩子也會被智力正常的孩子看不起,雖然那些智力正常的孩子身體也有著這樣那樣的殘疾。
我在此時才發現人的生命多麼脆弱,多麼無助,我們無法真正瞭解他們生活的世界,他們也許也還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豐富多彩,當時我就想,上帝創造生命是多麼的不公平,既然讓他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可為什麼要讓他們那麼弱小的心靈去承受這麼大的痛苦---天生殘疾,父母遺棄。。。他們是需要關心的,他們是需要溫暖的,他們更是需要我們愛護的,因為他們也是我們未來的一部分,雖然經歷的風風雨雨的挫折,但是沒有理由不讓我們相信,正是經歷了這些挫折才使他們的未來更加燦爛美好;他們在頑強地生存,努力地生活,為自己,為了創造奇蹟,而看看我們這些健康的人,都在做些什麼呢?真不知道該為我們這些健康的人感到慶幸呢,還是感到悲哀,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並沒有教育大家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想對身邊的朋友們說:請尊重自己生活的意義,為自己,也為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心一下這些比我們正常孩子要缺少關愛的孩子!!!!
今天的孤兒院經歷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不願意稱自己去看望他們、陪他們玩的舉動是“獻愛心”,因為這樣就看高了自己。我寧願把此種行為解釋成一種心靈上的放鬆,能有一次敞開心扉陪孩子們玩耍是件愜意的事,同時也讓我看清世間永珍,從而更加深刻地思考生命。上天造人,有美有醜,有智有愚有健全有殘疾,有勇敢有懦弱,上天不會告訴人這是為什麼!
凡人無法過問。但既然是一條生命,就應該被尊重,即使是一條卑微的生命!
接受命運,認認真真地生活,才不失一個人的本分。
我為他們祈禱:雖然你們生來不同,但同樣是孩子,尊重自己,努力生活吧。
慈善活動心得體會三
今天,我和聯盟許多工作人員共同在慈善中心參加了一次活動。活動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意義巨集大。這充分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由此也使我認識到了社會慈善事業的重要性。
我喜歡做愛心慈善活動,因為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地得到社會的鍛鍊,同時也使我們能夠充分的發揮自我力量來報效社會。因為只有人人都獻出一份愛,社會才能變成美好的人間,也只有我們這樣,才能使社會大家庭的成員共享家庭的溫暖。通過這次活動也使我認識到了許多愛心人士對我們社會的關心,也使我們認識到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使命。我們的目標就是構建和諧社會,構建溫暖大家庭。我熱愛愛心慈善事業,我願意用我所能去為更多人帶去快樂。我相信那樣我也將是最快樂的。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是時代的先鋒,我們代表的不僅是我們個人,而是一個時代。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把自己融入社會,充分發揮自我的能力,一方面真正的使自己得到鍛鍊,另一方面我們使我們真正的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始終衝在時代的最前沿,我們是時代的精英,是新時代的主人,我們擁有智慧,擁有能力,擁有一腔熱血。我們應該以時代使命為己任,奮發圖強。為了我們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與此同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還要擁有一顆愛心,一顆感恩的心。一顆愛心就是我們遇到身邊事時,應該多一份關心,多一點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他人,因為幫助別人也就是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始終以這個觀點去對待事物時,我們就會發現這顆愛心乃是無價之寶。一顆感恩的心也使相當重要的,社會對於我們的恩情就像父母對於我們的恩情一樣,父母對於我們的乃是養育之恩,而社會對於我們乃是培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記社會培育之恩就像我們應該永遠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社會就像一個很大的舞臺,我們都在這個舞臺上演繹著不同的角色,但是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這個舞臺發揮它的最佳的效應,使其不斷髮展。
我們是社會的一員,我們的個人活動都離不開社會,所以我們要利用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社會,體驗社會。我認為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型的愛心活動正能使我們在這方面得到鍛鍊,未來社會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才能已是其一,其二也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有愛心。往往這樣的人才才是社會最需要的。所以在今後學習生活的道路上,我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慈善活動心得體會四
11月18日XX陽光進長山下鄉獻愛心大型公益活動啟幕,我早早的就來到了長山店門口,今天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長山分會場的秩序,恰好也是長山鎮大集,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就猶如我們今天的活動一般,也是意義重大。
在場所有的店員和工作人員都在緊鑼密鼓的忙碌著,舞臺搭建、彩虹門、條幅的準備與佈置,不一會長山鎮婦女隊長領帶了一群為今日活動義務演出的表演團隊的大姐,大姐們一個個精神抖擻,穿戴整齊統一,彷彿也在想盡辦法為我們今天的募捐活動鋒線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與愛心幫助我們可以籌得更多善款來幫助長山鎮需要幫助的特困家庭。
活動開始了,主持人一上場就引來了眾多百姓的圍觀,大家好奇的圍聚過來,當發現我們是在做愛心公益活動後,紛紛慷慨解囊上臺捐獻出了他們的一份愛心,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捐出了他們的愛心,真的是讓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原來愛心真的是可以傳遞,可以感染到更多擁有一顆大愛之心的愛心人群。
走訪開始了,雖然我是一個農村土生土長的孩子,可是看到同樣生活在農村,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家庭現狀之後,讓我頓感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值得珍惜,不幸的家庭是該有多麼的不幸。破敗的房屋,紙糊的房頂,重病纏身的家人,為了生計和醫療費用而發愁的家人,我細細打量了一下他們的居住環境,廚房的灶臺上有的只有大蘿蔔和大白菜梆子,見不到一丁點葷腥。家中的傢俱全是早二十年能見到的老舊的木頭材質的櫃子、箱子,上面已經佈滿了灰塵。簡陋的居住環境,更顯的這家人的生活困苦。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家人的生活已經夠艱難的了,可是偏偏又身患重病,連最後一點可以自力更生的能力都喪失了。看到這裡,我已經看不下去了。我離開了屋子走到了院子裡,呼吸了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心裡的壓抑才得以釋放。
貧困的家庭有很多戶,我們本次活動只走訪了19戶,但是我相信在東港各大鄉鎮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本次活動的傳播效應,可以讓更多社會上的人能夠關注到這一塊,將目光多關注關注需要幫助的這部分群體,可能我們少抽一盒煙,少叫一次外賣就能幫助一個家庭解決兩三天的生活費。真心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隊伍中來,群眾聯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群眾,一起脫貧致富,過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