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特困家庭有感

  特困家庭學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居民平均經濟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準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加入我同學的團隊,深入大山,走訪了幾戶特困家庭,如果不是自己親身體會,真心感受不到他們生活的艱難。

  走進他們的家庭,與他們的幾次交談中,自己幾度不經意的流淚,這幾戶特困家庭,家庭都不完整,家庭條件差,連最基本的家用電器都沒有,家裡除了沾滿了灰塵的老燈泡以外,很少有其他的電器,有的家裡有一把小風扇,卻也是被裹的嚴嚴的,足以可見他們一般不用,僅僅是為了節約開支。走進他們的家裡,裡面是一片漆黑,不透光,白天黑夜沒兩樣,我清楚的記得,有個孩子家裡,兩間房,一間房裡放了張床和一個衣櫃就已經滿啦!在另一間房裡,漆黑一片,堆滿了別人捐贈的物品,做飯也是在這間房裡,還有的家裡一個燈泡掛牆邊,兩間房間共用。房屋不蔽風雨,下雨就會漏雨,冬天四周透著風。這樣的生活,讓我們在場的都被震撼了。

  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每到放假就要跟著外祖父母上山走一兩個小時的路去砍柴,這是他們每個孩子都必須要去做的,還記得我們到一個孩子家裡時,我們看到門外擺滿了柴,外婆告訴我們這是外孫平時放假砍的,一個不到十歲的小男孩,卻過早的承擔了家裡的重任,村裡的孩子上小學還好,在村裡還有個小學,升入初中後,他們就要走2個多小時的路才能到校,現在村村都修了水泥路,想想以前路還沒通時,就得走山路了,現在路雖通了,孩子們也不捨的坐車,寧可走路,給家裡省點錢。在村裡面,我們看到家家戶戶除了種地,種菜,年輕一輩的外出打工外,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周邊沒有任何的工作地,生活過的再簡單不過啦。

  此次的走訪,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雖然現在社會上很多的愛心人士對貧困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解決了他們讀書難的問題,但我們發現,他們中的很多孩子,因為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家庭分裂給他們的心靈留下了創傷,使他們內心孤僻,不願與別人交朋友,缺乏心靈的輔導,全依仗著爺爺奶奶的照料,想想在這樣的家庭裡,他們過早的承擔了本不屬於他們承擔的痛苦,在他們的童年裡比其他孩子承擔了更多的傷痛,卻找不到人傾訴,無不給他們心裡留下了陰影。

  與他們的交流,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這個社會賦予我們這一代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我們身邊的弱勢群體,我們不單單要給與他們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心靈的慰藉,我們要走進他們,傾聽他們。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