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心得體會範文

  旱災是困擾災民生產和生計的又一個屏障,將抗旱救災進行到底,最大限度保證災民的生產和生活不受影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抗旱救災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抗旱救災幾點心得體會

  一、要採取一切措施確保群眾有水喝,在引導和幫助群眾開展抗旱救災的同時,做好安全執行工作,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採取措施整改,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要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本著“經濟、可行”的原則,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幫助和引導群眾積極修建小山塘、水井、粘土袋臨時攔河堰等小型水利設施,千方百計保住水、留住水,切實解決群眾生活飲用水和春耕生產用水。

  三、要加強對地下機井提取水的管理和排程,要採取措施滿足群眾取水需要,有計劃用水,節約用水。

  四、要加快病險水庫除險治理等水利設施建設工作,保障人畜飲水和春耕灌溉用水。

  五、要認真查詢工作漏洞,嚴格宣傳教育,杜絕野外用火,切實做好當前森林防火工作。

  抗旱救災心得體會

  今年三月的一天,我們一行人走進地處深石山區的xx縣xx鄉xx村,只見四周岩石裸露,植被特差。然而山地裡矗立的一口口小水池,大部分都還蓄有半池以上的清水,水池周圍生機盎然,滿目青綠。村民們爭相告訴筆者:“水池裡蓄的可都是救命水啊!遇上今年這樣的大旱,我們都不用到別處去找水了,這乾旱要趕在往年,都不知道該怎樣過,不用說水澆地,人喝的水都沒地找。”

  去年夏末以來,我國西南片區遭遇罕見旱情,xx村也未能倖免。入秋以來的總降雨量不到20毫米。時至今年三月,當週邊村寨都在依靠政府和社會送水救急時,該村卻通過農戶間自行調節取用水,目前還沒到遠處去挑水,也沒有申請政府的送水,除了從山遠處的荒蕪看出旱象,村民的內心沒有感受以往乾旱缺水的恐懼。

  是什麼原因使得因乾旱缺水有名的xx村有這樣的奇蹟發生?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走進了xx村……

  xx村村落所處為省南部深石山區,地形條件惡劣,山高坡陡,不具備修建引水灌溉工程的條件,自然地表透水性強,集蓄雨水能力差,沒有像樣的水利設施覆蓋,以前一旦出現乾旱,飲用水要到三公里以遠去排隊守侯,農經作物灌溉更只有望天興嘆,水——一度成為村民頭痛的頭等大事。

  2000年以來,該村一部分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村民開始自發斥資在自家房前屋後、田邊地頭修建雨水集蓄利用小水池窖,用於解決人畜飲水和水澆灌溉,節省了很多勞力和時間,田園經濟發展更是欣欣向榮。在這部分人的帶動下,得到縣水利局的大力支援幫助,利用爭取的中央小型農田水利資金和省級“三小”水利工程專項資金作為引子,通過 “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一事一議”, 組織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先後改造了村內的小山塘,新建了100餘座集蓄雨水的小水池和小水窖,不但解決了人畜飲水,還解決了大部分耕地農作物生長灌溉補充用水。

  工程實施中,得到xx縣委、政府的重視和關心,水利部門認真總結並吸取了過去興修水利的經驗和教訓,一改過去水利工程集體所有,經營管理權屬不明確,重建輕管,形成“等、靠、要”以及“公益水、福利水、大鍋水、無償水”的陳舊觀念,實行明晰產權,遵照誰投資,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報名修建水池的村民愈來愈多,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幾年下來,該村建池數已超過一戶一池。工程竣工後,小水窖池交付給農戶,小水塘則移交給受益村組自行管理,因而農戶都把“三小”水利工程當作自己的家產來建設和管理,倍加珍惜,因此建設質量高,工程效益好。近五年來,xx村基本上實現糧食穩定增產,經濟發展快速,農民安居樂業。

  xx村所在的xx縣,自然地理條件不均衡,全縣一半以上地區屬於山區和半山區,水源缺乏,嚴重製約著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xx縣從1997年起,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利用小型農田水利和“三小”工程投資小、見效快,對建設條件無特殊要求,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不論在田邊地角、房前屋後,還是路旁溝邊,均可實現一田一池,一塊一窖的特點,開展了收集雨水、攔蓄地表水,改造劣質水,改善人畜飲水和灌溉用水條件的攻堅戰。2000年以來,全縣共爭取到中央和省級補助專項資金 1200萬元,地方配套 400萬元,群眾自籌200萬元,投工投勞168萬個工日,先後建成小水池6800口,小水窖280個,新建、改造小山塘20座,新增、恢復 “三小”工程蓄水容積達60萬立方米,解決人畜飲水0.82萬人,解決旱地灌溉面積2.8萬畝。

  去年夏末到今春這個嚴重乾旱時段,該縣的“三小”工程在抵禦災情這場戰鬥中發揮了較大作用。有小水窖的人家,人畜飲水得到有效緩解;星羅棋佈的小山塘、小水池使附近工程規劃的田土得到正常澆灌。該縣羨塘鄉村支書黃朝禮告訴我們,羨塘鄉瑤山片區年青人結婚後,都要為父母修建一口水池或水窖,解決他們用水困難的後顧之憂,以報答雙親的養育之恩。

  據統計,在今年這場抗旱中,xx縣共啟用“三小”配套設施52處,保障了36村1820戶農戶的正常育苗,解決了0.4萬人及近萬頭牲畜的用水困難,有0. 6萬畝的油菜、小麥和其它農作物依靠 “三小”設施沒有受到乾旱的大的威脅,為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聽同行的省水利廳“三小”工程管理處同志介紹,目前,省通過政府投資、社會幫扶和群眾投勞等各種投資渠道和方式共建有 “三小”水源工程設施91.9萬件,其中小山塘1.9萬座,小水池、小水窖近90萬口,正常蓄水容積達到2.17億立方米,在乾旱120天的情況下可解決270萬人飲水水源問題和175萬畝山區耕地的補充灌溉,成為全省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沒條件修建中小水利工程的山區、半山區,像去秋今春這種罕見乾旱年份都可以有效緩解持續出現的旱象。

  離開xx村時,筆者看到村民楊斌榮正從附近的山塘挑水到自家菜地裡澆灌剛播下的包穀種,楊斌榮高興地說:“幸好有了這些小山塘和小水池,要不然像今年這樣的大旱天氣,哪裡敢播下包穀種,現在我們不怕了,只要勤快挑水,莊稼種下去收成還是有保障的。”

  

  今年我區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幹旱災害。在抗旱救災工作中,我委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五個確保”目標,全面落實以“四抗”為重點的工作措施,與全區各級各部門幹部、群眾一道奪取抗旱救災戰鬥的勝利。現將有關情況總結

  一、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

  自今年6月,我區進入連晴高溫天氣,抗旱救災工作形勢嚴峻。近xxxx月來,在我委召開的全體職工大會或全區人口計生幹部會議上,區人口計生委主任都對近期的旱災情況和救災工作作了通報,並一再要求廣大人口計生幹部必須要將思想認識進一步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關於抗旱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強調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旱災的嚴重性,增強抗旱救災的緊迫性,時刻準備直接參與抗旱救災。

  二、完善制度 確保人員

  為了保障抗旱救災工作的勝利完成,我委修改完善了值班制度,嚴明工作紀律,從制度上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每天有xxxx領導與xxxx職工24小時值班並通訊暢通,保證險情發生後隨時可以調派人員參加到救災工作第一線。

  三、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隨著災情的嚴重,有些地區的群眾生活出現了困難,得知訊息後,我委立即組織職工為困難群眾捐資捐物,在一天時間內就籌得現金元,物件若干。與此同時,全委上下自發開展了機關辦公室和家庭的節水行動,以減輕水供壓力。

  在此次抗旱救災工作中,我委雖一直未直接參與到救災工作的第一線,但全委上下無不保持昂揚的鬥志和積極的精神狀態,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全力配合相關部門和群眾投入到抗旱救災攻堅戰中,並最終取得決定性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