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八屆五中心得體會

  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正確認識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與完成 十二五 規劃中的評估指標,繼而從總體上把握制定 十三五 規劃的客觀依據與實現路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已勝利閉幕,今日之中國,已經進入全新的航域,身後是法律體系的基本完備,腳下是發展的新階段,周邊是上下打量的目光。社會精神層面,法治日漸成為共同的核心價值;人民物質層面,法治為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保駕護航乃是熱切期盼。從發展階段和實際看,這一期盼已經成為一個痛點與焦點。

  這兩年,中央對老虎蒼蠅一起打,讓一批大貪小蛀們落馬,人民群眾拍手稱快。為什麼?原因就在於,這些蛀蟲們在吞噬人民的血汗財富。在那些有利益的地方,權力都在染指;有資源的地方,權力都在伸手。一些人因此而大貪大吞,肆無忌憚。因此,打掉XXXX分子的囂張氣焰,把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裡,才會確保人民的果實落到人民的手裡。

  也必須看到,人民要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路障不少。一個關鍵方面就是體制機制障礙。這些障礙,並不僅是因為滋生XXXX,更可能是因其制約而導致社會失去活力,導致發展成果被沙漏。因此,改革是必須推進的主旨。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改革的紅利效應開始顯現。要把改革順利推進下去,就需要法治劃定保障軌道、堵住各種吞噬改革成果的跑冒滴漏。明確提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讓百姓看到了法治的力量和前景,更讓人們期待四中全會在改革方面烹飪的法治大餐。

  社會生活中,公平正義如陽光、空氣,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從總體情況看,改革開放36年來,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是,還有一些地方的百姓遭受不法分子的欺凌,還有一些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而對群眾利益造成侵害。有的案件存在徇私枉法現象,人民群眾還難以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有的執法不嚴、選擇性執法,有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有的辦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這些都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逐漸蠶食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和法治的信心。對此,我們又豈能讓人民失望?又怎能不迴應人民群眾的強烈期待,不給人民的信心注入法治的能量?

  法治的最終呈現,應當是一種良好的狀態。當出現違法現象時,依法治之成為共識和行動。當人們解決問題辦事情時,法治成為共同價值和信念。誠然,我們知道這樣的狀態還很難一蹴而就,但是我們必須把法治匯入良性迴圈,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在這個軌道上不斷向上攀升。四中全會就是這樣一個重大的匯入機制,它將使我們的法治更有質量,使我們的法治更有力量。如是,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就必定擁有健全的、剛性的法治軌道,就誰也奪不走,哪裡也漏不掉。

  篇2

  黨組同志一致認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新中國法治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對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史經驗進行了深刻總結,為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體目標指明瞭具體方向,提出了重大任務,做出了新論斷、新部署,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當今中國,巨集偉的法治藍圖已經展開,正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性跨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務必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上來。要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厲行法治,勵精圖治,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法治基礎,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為建設法治中國而不懈奮鬥。

  樓繼偉同志指出,依法理財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財政法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預演算法已於2014年8月完成20年來首次大的修訂,並將於2015年1月1日起實施,這既是我國法律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是財政法治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由此也拉開了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大幕。財稅體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制度,為實現國家治理法治化、現代化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

  樓繼偉同志強調,財政部門作為執法部門,依法履行財政執法職責,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財政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策部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四中全會提出的“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一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認真學習、準確把握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全面對照四中全會《決定》中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將涉及財政工作的各項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二是強化財政部門依法理財意識,強化各級財政部門法治觀念。

  三是按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紮實推進財政立法工作。推進增值稅改革,完成增值稅立法。完善消費稅制度,加快資源稅改革,建立環境保護稅制度。抓緊修訂《稅收徵管法》,促進依法治稅。

  四是依法履行財政執法職責,建立健全財政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財政行政執法責任和許可權,建立財政部門權力清單制度和財政重大事項決策制度,完善財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強化對財稅違法行為的監督檢查,完善糾錯問責機制。要貫徹落實好新《預演算法》,建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強化預算約束,加強預算執行管理,依法建立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清理規範稅收優惠政策。

  五是推進依法治稅,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

  六是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促進權力與責任、辦事與花錢相統一,為落實四中全會提出的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執行機制的要求提供財力保障。

  七是嚴格執行《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按照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強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規執行的要求,著重防控法律、政策制定等8類風險,提高財政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水平。

  篇3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軍號,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憲法精神和人民意志的體現和要求,也深深契合了廣大職工群眾的心聲。對各級工會來說,四中全會吹來了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程序,依法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東風”。

  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依憲執政。依法治國成為黨領導人們治理國家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成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是一次巨大的變革。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必須依法執政。各級工會應當意識到黨的治國執政理念發展變化的深刻含義,這意味著執行法律就是執行黨的政策,堅持依法履職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和市場規則,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建立法治工會,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中國工會是職工按照《工會法》和《工會章程》的規定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無需企業同意和批准,這本身就是憲法賦予公民結社自由權在勞動關係中的具體體現。依法成立的工會與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利益高度一致,是黨的階級基礎、群眾基礎,因此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自覺接受黨的領導,這是工人階級作為領導階級當家作主的切實保障,也是憲法的規定和工會組織法治思維法治意識的重要體現。

  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中國工會的首要任務,也是歷史性機遇與挑戰,各級工會組織必須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應以轉變工會維權理念為切入點,以強化依法維權能力為著力點,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為落腳點,依法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法律人才建設,全面提高依法維權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法治工會建設。這要求從組織成立工會到工會的活動開展,從工會的經費收繳到工會組織和幹部的權益保護;從工會維護職工的勞動權益到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從監督法定標準實現到爭取合理利益發展,都必須做到依法建會,依法管會,依法履職,依法維權,民主是基礎,法治是關鍵。工會必須實現從計劃經濟的工作模式向市場經濟的工作模式轉變;從僅僅依靠紅標頭檔案向依靠法律規範轉變;從依靠自上而下地指令工作向自下而上的推動工作轉變;從簡單粗放的管理型向精細專業的服務型轉變。這一切無不需要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依法進行。

  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就是要求各級工會和工會幹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時首先要思考有沒有法律規定,有哪些法律規範,法律法規有哪些規定和要求;其次是要清楚由誰負責、在什麼時間、按什麼程式去處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法對勞動關係的調整方式表現為明確法定標準,如最低就業年齡、最低工資標準、最高工作時間,等等,突破這些法定標準即為違法,就必須加以糾正予以處罰。

  需要注意的是,和諧的勞動關係要求各項勞動標準條件都相對合理,這需要由市場來決定,但又不可以絕對市場化,基於勞動關係“強資本、弱勞動”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法律明確規定清晰的規則,如招工不得歧視、勞動合同須以書面形式簽訂、勞動合同不得單方變更,勞動爭議仲裁訴訟應遵守程式和時效,等等,簡單講就是劃底線、定規則。

  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標,各級工會要通過廣泛公開地聽取職工的意願和訴求,積極組織和代表職工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促進勞動立法更加民主、更加科學,勞動法律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在源頭上代表和維護好職工權益;要在法律授權的範圍內、依照法定程式,旗幟鮮明地代表和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要加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健全職工利益表達機制和勞動關係協商溝通機制,確保法定勞動標準條件實現和依照法定規則爭取合理利益發展。同時應積極支援、配合並監督行政執法機構和司法審判機關更加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加大對勞動違法行為的監督和處罰,保障職工各項合法權益在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礎上真正落實;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藉助法律專業人才的力量,依法健全預防和化解勞動糾紛機制,創新發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訴訟制度,不斷擴大對職工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解決好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特別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充分地宣傳普及法律知識,特別是勞動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職工的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有效督促企業經營管理者依法理性管理並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引導職工依法理性表達利益訴求和主張權益,促進勞動關係在合法的基礎上,合理、和諧地有序發展。